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主客体掺杂型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分散红1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R1/PMMA)体系为例,采用偏振反射技术研究材料的电光效应,样品用旋涂法制备,并用恒压电晕充电法极化,了电光效应产生的条件,研究了材料的特性和制备工艺对电光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GaAs/AlGaAs多量子阱结构的电场光调制特性,测量了光反射谱、光电流谱和光电流电压特性。结果表明,在I-V特性中存在光电流负微分电阻区,由这种多量子阱材料制备的自电光效应器件(SEED)观察到明显的量子限制Stark效应。  相似文献   

3.
有机电光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的制备,对提升信息的处理、传输效率和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虽然有机电光材料在电光性能和可加工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其稳定性仍是影响其产业化的最主要障碍。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所报道的提升有机电光材料稳定性策略,以便为设计、制备高稳定有机电光材料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立方氮化硼横向电光调制半波电压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立方氮化硼(cBN)具有闪锌矿结构和43m点群对称性,因此cBN晶体也是电光晶体。用cBN晶体进行了横向电光调制,首次观察到cBN的电光效应,并且测得了样品的半波电压.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智能变色伪装材料技术途径,采用光引发聚合物相分离的方法制备了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器件,研究了聚合物含量对PDLC器件微观形貌和电光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液晶盒厚对PDLC器件电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物含量为40%,液晶盒厚为9.8 μm时,PDLC器件工作电压低、对比度高、性能稳定,对制备柔性变色智能伪...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射频溅射法制备的Fe73.5CulNb3Si13.5B9薄膜的巨磁阻抗效应,并对其磁畴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制备过程中加一纵向或横向稳恒磁场对薄膜各向异性场的影响.在制备过程中加磁场使得材料的软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矫顽力从400Am^(-1)降为60Am^(-1),磁阻抗效应有较大提高.加横向磁场制备的Fe73.5CulNb3Si13.5B9薄膜的畴结构,不是严格的沿着样品的长方向,而是略向宽方向倾斜.经300℃退火后的FeCuNbSiB薄膜具有最大的磁阻抗效应,其纵向磁阻抗比为38%,横向磁阻抗比为27%,巨磁阻抗效应的磁场灵敏度分别为47.5%/kAm^(-1)和11.3%/kAm^(-1).  相似文献   

7.
由于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与空间电荷驻极体在机理上有着本质的差别,传统的评价驻极体稳定性的方法--表面电位衰减法已不再适用。本文提出通过观测电光效尖的变化来评价分子偶极驻极体稳定性的方法。结合开路的TSD电流-温度谱和表面电位等温衰减测量,对材料的空间电荷和偶极电荷衰减特征和电光效应与材料中极性生色团分子取向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电光效应的变化能准确地反映出材料中极性生色团分子取向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衰减全反射电光调制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提出并制备了具有棱镜-银膜-聚合物-银膜四层结构的衰减全反射电光调制器,由于选择了新的工作角,驱动电压相对于传统的衰减全反射型电光调制器大大降低,并且调制深度提高,插入损耗很小,材料的配置方便,成本低廉,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了它的一些调制特性。  相似文献   

9.
LiNbO_3及LiTaO_3晶体的光折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折变效应是电光晶体的一种效应,LiNbO3及LiTaO3晶体的光折变效应对于该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LiNbO3及LiTaO3晶体的光析变效应特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半绝缘GaAs/Al0.3Ga0.7As多量子阱的电光效应和光折变效应.用光调制反射谱分析了样品的结构;用电调制透射谱测量了电吸收和电折变;用二波混合的方法测量了它的光折变性质.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电吸收和电折变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三种有机电光聚合物体系:分散红(DR1)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掺杂型体系、DR1与聚酰亚胺(PI)掺杂型体系、DR1和PMMA侧链型体系。描述了用它们制备光波导的过程。用导波法表征聚合物波导薄膜的光学特性,并分析了它们在有机电光器件制备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高温稳定的聚酰亚胺光波导的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酰亚胺为母体聚合物,分散红为发色团,制成了掺杂型有机聚合物光波导。并用升温电晕极化方法使波导薄膜获得宏观二阶非线性效应。通过导波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测量,计算出波导材料的电光系数,并分析了极化驰豫情况。  相似文献   

13.
14.
The diamond films were deposited on a Si substrate with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CVD using methanehydrogen gas.Raman active phonon and sp~2/sp~3 ratio in diamond/Si(100)films were investigated by Raman spectra in the difference scattering configurations.Furthermore,the Raman scattering spectrum of diamond/Si(100)hetero-junction was measured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to investigate the spin dynamics of nitrogen vacancy spins.The Fluorescence scanning microscopy indicated that nitrogen vacancy center electron spin was coupled to the host nitrogen nuclear spin by the electron spin resonance.The strong peak of 1332 cm~(-1)displayed the F_(2g)symmetry of diamond,while the broad E_(2g)mode peak of 1550 cm~(-1)was a broad band G mode,and 1150 cm~(-1)peak corresponded to the nano-diamond and disordered graphitic carbon form with disordered SP~2 hybridization.The Raman spectra of the diamond films were observed as a function of the residual stress,crystal size and their orientation.The peaks of 1132 cm~(-1)and 1480 cm~(-1)were associated with hydrogen bonding.The transport of diamond exhibited sp~3 spin related effect.The diamond/Si(100)PDOS is the results of spin-related couple of sp~3,p and d orbital hybridization.The spin dynamics was achieved by the orbital competition,strong crystal field and charge order.  相似文献   

15.
放电处理高分子薄膜场致发射阴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聚苯胺(PANI—CSA)、聚对苯乙烯磺酸(PEDOT)、聚乙烯咔唑(PVK)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4种高分子薄膜经放电处理后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首先将这些材料配制成溶液分别在ITO玻璃衬底上旋涂成膜,放入真空测试箱中,通过放电处理这些薄膜的表面;再将处理好的薄膜作为阴极发射体.文中比较了这些薄膜的场致发射阈值电压、电流一电压特性曲线以及相应的福勒一诺德海姆(F-N)曲线,测试了这4种高分子薄膜的电导率,比较电导率对放电处理结果的影响.实验证明,电场作用下高分子薄膜的电子发射能力和电导率有关,具较高电导率的高分子薄膜经表面放电处理后其发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苯乙烯(St)一定时间的聚合产物(散射添加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制备透明、高散射、导光聚合物体散射材料。对材料的光学性能测试表明:调节散射添加物的用量,可以调控材料的透光率和雾度,透光率随着添加物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雾度随添加物用量的增加而上升,材料的透光率能够大于85%,雾度大于80%;对材料的红外分析表明光散射材料的散射基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反应体系温度的变化使材料的分子量具有双峰分布;材料的分子质量分布介于3.0与3.5之间;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聚苯乙烯(PS)均匀的分布在PMMA基体中,其尺寸与可见光波长相当或略小;随着添加物用量的增加,分散在PMMA基体中的PS的粒径增加,分布的密度减少。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以正丁基溴为引发剂,卤化亚铜/联吡啶(bpy)为催化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末端为丙烯酰胺基的聚氧化乙烯(PEO)大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得到了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分子量分布较窄,有预期结构的接枝共聚物,用IR,1HNMR,VPO,GPC,DSC等进行了表征,并对共聚物的组成和分子量受单体总浓度、投料比、引发剂及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特殊的笼状化合物,水合物中的客体分子不同,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存在差异。为了分析烃类水合物中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特征,利用量子化学方法,对乙烷、乙烯、乙炔这3种客体分子占据Ⅰ型水合物T笼时的结构、相互作用能及C—C键伸缩振动频率进行研究,讨论了客体分子在水笼中的赋存形态,揭示了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客体分子占据T笼后,与占据前相比,T笼会发生微小的膨胀或收缩,客体分子的原子间距减小;通过能量分析,发现主客体间相互作用能(ΔEhost-guest)的大小顺序为:ΔET笼-乙烯ET笼-乙烷ET笼-乙炔,色散矫正的加入使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增大;能量分解结果显示C原子的杂化方式对水合物的主客体间相互作用影响较大,随着客体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由sp3→sp2→sp杂化,客体分子与水笼间的相互作用中静电作用先略微减弱、然后增强,色散作用逐渐减弱;与未占据T笼相比,乙烷分子占据T笼后C—C键伸缩振动频率增加了6.79 cm-1,乙烯和乙炔分子占据T笼后C—C键伸缩振动频率分别减小了5.86 cm-1和15.87 cm-1。  相似文献   

19.
利用药剂学方法和栅控恒压电晕充电技术制备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考察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经皮给药24 h内,美洛昔康在SD大鼠血液和肝脏组织中浓度的变化,探讨负极性驻极体对美洛昔康的透皮促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皮给药24 h内,-2 000 V驻极体对美洛昔康的透皮促渗效果不明显;-1 200 V驻极体对美洛昔康的透皮吸收有明显的促渗作用,且促渗倍数为对照组4倍.  相似文献   

20.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表面电位对利多卡因的体外小鼠皮肤通透性的促进作用.热融法制得的多孔PTFE/PE/PP驻极体膜结果表明带正、负极性的多孔PTFE/PE/PP驻极体对利多卡因均有明显的透皮促进作用;正极性多孔PTFE/PE/PP驻极体较负极性多孔PTFE/PE/PP驻极体对利多卡因有更强的皮肤促渗作用;正极性多孔PTFE/PE/PP驻极体对利多卡因的皮肤通透性随表面电位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