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120例确诊为孕7周内的健康妇女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结果显示完全流产率87%,不全流产率10%。阴道出血量与孕周、绒毛球大小及出血时间密切相关,用药越早,出血越少,效果越好。提示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使用方便,安全高效,副反应轻,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确切,但流产后阴道长期流血是其主要缺点。笔者对24例药物完全流产后阴道少量长期出血的患者予以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确切,但流产后阴道长期流血是其主要缺点.笔者对24例药物完全流产后阴道少量长期出血的患者予以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香 《甘肃科技》2016,(7):107-108
探索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6~8周妊娠的临床效果。选取白银市白银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站168例孕6~8周要求自愿选用药物流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终止妊娠的妇女,对其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护理、随访总结。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成功率高,适合于对手术有惧怕心理者及人工流产的高危对象,损伤较小,在护理工作中仔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精心做好护理各项工作,并做好用药后的随访工作,可提高用药的质量,增加完全流产率,是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药物流产方法,在临床中应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6w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185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终止8—16w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流产成功率为96.76%,无一例出现失血性休克或子宫破裂。结论:在严密观察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作为终止8—16w妊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拟清宫汤治疗药物流产的疗效观察将153例药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用自拟清宫汤协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单独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自拟清宫汤协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可降低药物流产的不全流产;明显降低药流过程中胚胎排出时阴道出血量,有效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妊娠临床效果.方法 瘢痕子宫妊娠≤12周,且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禁忌证的19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年龄、孕周、孕产次的非瘢痕子宫妊娠1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流产效果、妊娠物排出时间及阴道流血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妊娠效果非常好,解决了终止瘢痕子宫妊娠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临床效果观察,证明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是一种安全,高效,方便县无痛苦的终止早孕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7周内的早孕成功率已达95%以上。流产成功率及阴道流血的多少与妊娠时间密切相关,用药越早,出血越少,完全流产率越高。所以,早期诊断,早期用药,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材料和方法一、对象选择:从1995年2月至12月,选择80例妊娠49天以内的健康早孕妇女(血、尿、白带常规、肝功、心电均正常),无使用米非司酮及来索前列醇禁忌症,年龄不超过35周岁,月经周期基本规律,妊娠天数与子宫大小基本相符,尿妊娠试验或血HCG,B超等方法确诊为早孕的妇女。二、用药方法: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均由浙江仙居制…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99年9月份开始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以诱导流产60例。米非司酮作用:抗孕酮类药物能引起子宫收缩,并提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同时有软化、扩张宫颈作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10—16周妊娠,效果较好。因为孕10—16周时  相似文献   

11.
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1436例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药物流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孕周〉7周者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高于孕周≤7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孕者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高于初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囊直径≥2cm者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高于孕囊直径〈2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倾后屈位置子宫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高于前倾水平位置子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率与孕周、孕次、孕囊大小、子宫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早孕人流术前宫颈扩张的疗效.方法将停经≤60 d要求手术终止妊娠的150名健康初孕妇女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在人工流产术前3 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B组在人工流产术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C组作为对照组术前未予任何药物,A,B组用药后3 h行人工流产术.记录观察对象用药后副反应、术中宫颈扩张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A,B组在用药后副反应比较,A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P<0.05),但术前阴道出血和下腹痛发生的比率B组高于A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在术中宫颈扩张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对照组(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舌下含服或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均可有效扩张宫颈,阴道放药虽然胃肠道反应小一些,但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方法方便,更容易为广大孕妇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例共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者因急性腹痛伴休克急诊开腹手术.9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和/或甲氨蝶呤杀胚治疗后清宫.2例转外院,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其中1例因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常出现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药流时不全流产、人流或清宫时大量出血、子宫前壁下段不均质包块、清宫及流产后HCG持续不降、急性腹痛伴腹腔内大出血休克等症状.阴道超声对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予米非司酮和/或甲氨蝶呤杀胚治疗后再清宫是基层医院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方法,必要时可以开腹手术,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采取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  相似文献   

14.
赖海丽  杨晶珍  曾丽英 《科技信息》2013,(19):480-480,492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在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短期内无生育要求的健康育龄妇女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为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观察两组术后阴道流血量、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痛经、闭经、避孕效果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痛经、闭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避孕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无体重增加,无不良反应。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宫内节育器可有效减少重复流产及宫腔、宫颈粘连、盆腔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并简单的避孕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在终止孕11~18周的妊娠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对2001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妊娠11~18周且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1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孕11~18周妊娠成功率95%,且较以往的钳刮术及小月份中引术痛苦小、并发症少、出血量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孕11~18周妊娠安全、有效,且痛苦小、并发症少,但需住院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解决药物流产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出血量及缩短出血时间等问题.方法:将210例药流患者在服米索后2 h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不用任何药物,B组用益母草冲剂,C组用催产素配伍玉清抗宫炎片,就完全流产率,孕囊排出时间及出血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B组与C组在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A组,而三组间副作用无差异.结论:药物流产后合理使用促宫缩及活血化瘀等药物能提高完全流产率及缩短阴道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吟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对36例异位妊娠患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及肌注甲氨喋吟方案治疗,定时监测血β—HCG,直至正常。结果:35例成功,成功率97.2%。结论: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吟联合治疗异位妊娠,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成功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使大月份流产患者减少痛苦 .方法 运用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药物促进宫颈扩张 ,使胚胎自然排出 .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大月份流产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异位妊娠误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总结了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误诊病例29例,其误诊病种有早孕,先兆流产,盆腔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急性胃肠炎和急性阑尾炎等,旨在探讨误诊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的衍生物,能够软化宫颈,有利于子宫收缩,应用在足月妊娠引产,安全、有效、无损伤,是妊娠晚期引产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