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对称的光场增益和耗散的两体耦合腔阵列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体系的PT相变以及在PT对称相和对称破缺相中的单光子传输特点.结果表明,单光子传输在PT对称相中的周期性行为到PT对称破缺相中的非周期性行为的转变对应了PT相变;在两种情况下单光子传输都具有单向性,但是物理机制却不同.  相似文献   

2.
考虑具有对称增益和耗散的四体耦合腔阵列, 分析该体系的PT相变及单光子传输. 结果表明: 根据不同参数范围, 该系统可处于PT对称相及PT对称破缺相, 光子局域在不同腔中; 单光子传输均具有双向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DMRG)方法研究一种S=1/2子格对称破缺的准一维反铁磁海森堡自旋链,计算了该系统单个原胞的基态能、自旋关联函数以及交错磁化率.研究表明:尽管自旋相互作用是反铁磁的,但由于子格对称破缺的影响,而使系统基态呈现出不饱和的铁磁性(即亚铁磁特性),这与运用LIEB-MATTIS定理的预测结果和自旋波近似的计算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4.
用变分方法研究了在一维倾斜光晶格势阱中的两组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分别得到了对称不分离、对称分离和不对称不分离三种不同类型的矢量孤子,并与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得很好。进一步通过引入强扰动,研究了凝聚体中孤子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非线性自散焦介质中暗孤子条在抛物面背景中的传输特性.结果显示:基态暗孤子条能够在抛物面背景中自相似地演化,而高阶暗孤子条则在自相似演化中会分裂出成对的灰孤子.  相似文献   

6.
朱兴  吴庭万 《河南科学》2010,28(4):397-400
详细讨论了一种形式的对称分步傅里叶法,用Matlab软件对光孤子的传输进行仿真,模拟了基态、三阶孤子的传输,研究了一阶、二阶孤子对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傅里叶正、逆变换选取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这种形式的对称分步傅里叶法能适用于对光孤子传输的仿真.  相似文献   

7.
利用密度矩阵重整化群(DMRG)方法研究一种S=1/2子格对称破缺的准-维反铁磁海森堡自旋链,计算了该系统单个原胞的基态能、自旋关联函数以及交错磁化率.研究表明:尽管自旋相互作用是反铁磁的,但由于子格对称破缺的影响.而使系统基态呈现出不饱和的铁磁性(即亚铁磁特性).这与运用LIEB—MATTIS定理的预测结果和自旋波近似的计算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三体相互作用对PT对称势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孤子的存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变分法解析得到了凝聚体的化学势、宽度和相位的表达式.发现三体相互作用可以显著地影响凝聚体的化学势、宽度和密度分布.且存在一个三体相互作用临界强度χc,当三体相互作用强度位于参数区间χc0>0时,将会出现一个稳定的亮孤子.结合Vakhitov-Kolokolov(VK)稳定性分析,进一步证明该孤子是稳定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Top夸克是目前实验发现的最重的基本粒子 ,其质量为 1 74GeV ,接近于电弱对称破缺 (ESB)标度 ,含有top夸克的过程将对电弱对称破缺机制比较敏感 .因此 ,高能对撞机上top夸克的产生过程是探求电弱对称破缺机制和新物理模型的很好过程 .许多文献在新物理框架下 ,对top夸克的产生过程进行了研究 .为什么mt 如此之大 ?这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 .为此人们引进了topcolor模型 ,通过 < tt >凝聚使top夸克获得大的值 .但原始的topcolor模型具有不自然性 .Hill为解决不自然性问题 ,提出topcolor…  相似文献   

10.
首先解析求解具有PT对称结构的(2+1)变系数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获得PT时空孤子解;然后详细地讨论了PT时空孤子在3种不同衍射/色散介质中的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衍射/色散系数为常数或指数衰减函数时,无啁啾PT时空孤子的强度随传输距离始终保持不变,而啁啾PT时空孤子的强度随传输距离呈现增长趋势,此时PT时空孤子的传输是不稳定的;当衍射/色散系数为周期性调制函数时,无啁啾PT时空孤子的强度随传输距离也是始终保持不变的,而啁啾PT时空孤子的强度随传输距离呈现周期性变化,此时PT时空孤子能够稳定传输。  相似文献   

11.
通过无限矩阵乘积态算法计算了3态Potts模型在横向磁场中的基态普适序参量,发现参数在跨过临界点前后的单个格点普适序参量的行为不同,体现了自发对称性破缺并以此确定系统发生量子相变的临界点.具体计算过程中利用对赝相变点外推,得到本模型系统的临界值λc=0·9991,与解析结论精确值1非常一致.结果表明:一维量子系统在自发对称破缺情形下普适序参量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开始于对称性研究,宇称不守恒开创了研究对称破缺的新纪元.主要探讨了粒子和相互作用中的对称性及其破缺;阐述了精确符合强子的质量公式和强弱相互作用分别与质量、寿命之间的对称性;最后讨论了普遍的对称性及其破缺.这些新发现是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光孤子传输中的高阶非线性效应一直是光纤通讯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从理想基态光孤子传输方程入手,以数值方法、傅里叶变换为手段,以MATLAB为工具,模拟五次非线性对光孤子传输的影响.通过编程模拟得到结果,在入射功率较大的时候(我们取50 W),此时五次非线性效应不可忽略,有γ20时,它将抑制高阶孤子的形成,为自散焦现象;当γ20时,它将促进高阶孤子的形成,为自聚焦现象.同时γ2会导致脉冲产生侧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张量分析构造一类趋势为W(=1/n)gφ~的2维超对称模型,研究了超对称破缺的行为与趋势奇偶性的关系,结论是,对偶性超势,超对称不能破缺,而对奇性超势,超对称可产生破缺,此外,还研究了超对称破缺机制,并给出相应的粒子谱。  相似文献   

15.
利用张量运算构造了超势具有多项式形式的3维O(N)对称超对称理论模型,同时利用大N展式和单圈有效势方法详细讨论了O(N)对称和超对称破缺机制。结论是,对超势 W=(1/n)Kφ~n,如n为偶数时,超对称不能产生破缺,而当n 为奇数时,超对称可能产生破缺,同时出生破缺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非线性非局域光格子中奇、偶及其各类高阶光孤子的能流随传输常数的变化,特别讨论存在于非线性非局域光格子中的第三、第四扭转孤子的高阶光学模式,并从中分析了孤子振幅随格子调制深度p和线性非局域响应参数d的变化趋势.同时利用线性稳定性方法讨论它们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它们的不稳定范围有所扩大.由于光格子对全光控制技术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所以这些结果可以为未来全光控制技术提供最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顶夸克的大质量问题暗示了新的动力学的存在,可能与电弱动力学破缺有关. Glashow-Weinberg-Salam 理论虽然在描述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当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电弱破缺机制仍然不清楚,因此探索这一机制将是理论研究和未来高能对撞机的共同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想找到质量之源,我们必须找出电弱破缺机制和味对称破缺机制 .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拉格朗日近似方法讨论了高阶非线性对双折射光纤中亮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计入五阶非线性时入射到双折射光纤中的光脉冲演化成束缚亮孤子对的阈值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与不计入高阶非线性的情形相比,正的高阶非线性减小入射脉冲演化成束缚亮孤子对的振幅阈值;负的高阶非线性的存在,不仅提高了入射脉冲演化成束缚亮孤子对的振幅阈值,而且还存在着入射脉冲演化成束缚亮孤子对的振幅上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构造了一个3维定域超对称不变的作用量公式,且利用1/N展开法至单圈图,讨论了3维定域超对称Wess-Zumino模型的超对称动力学自发破缺问题。结果表明,在树图近似下,Wess-Zumino模型不发生超对称破缺,但由于非微扰的量子效应,它可以产生超对称破缺,文中我们给出了动力学超对称破缺的判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对称性概念出发,着重讨论了对称和对称破缺在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理论的建构及发展、化学反应机理中的联系及作用。通过实例说明,对称平衡使客观事物能够以稳定的形态存在,而对称被缺则促进了客观事物的发展与进化,对称性方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