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RoadMesh钢丝网加筋AC+PCC复合式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AC+PCC复合式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正交试验设计选取计算参数组合,分析了RoadMesh钢丝网层间加筋前后的路表弯沉值l、AC加铺层层底的最大拉应力σa和最大剪切应力τa及PCC板顶最大弯沉差Δl等4个主要力学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等级公路中,标准轴载作用的最不利荷位为4块PCC板相交的板角处;RoadMesh加筋后对l的减小幅度不大,设计时可忽略其对弯沉的作用;RoadMesh加筋后σa,τa和Δl都较加筋前有明显的降低,且使σa和τa分布更均匀,并减小了下承层对τa的影响,但Δl对PCC板和接缝的敏感性增加,显示了其阻裂效应。因此,RoadMesh钢丝网加筋可有效阻止AC加铺层的应力集中并加强层间结合,从而提高了AC+PC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抗反射开裂和抗剪切推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吴博  冯丽 《科技信息》2012,(21):382-382
改建公路一般为单侧或两侧加宽,新老路结合部如若施工处治不当,容易产生工后不均匀沉降,致使结合部出现纵向裂缝、横向滑移、路面不均匀沉降等病害,尤其山岭重丘区改建公路,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更易出现上述病害,本文结合孙辛路改建工程,从技术准备、新老路边坡土方利用翻挖压实、挖土质台阶、土工格栅处治、接长侧涵洞施工等五个方面谈谈新老路结合部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 ,对软弱地基上路堤加筋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 .计算中采用DP模型模拟土体的材料非线性 ,采用面—面接触单元考虑筋土界面的状态非线性 ,并采用薄膜单元来模拟土工格栅 .通过对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证明了土工格栅模量对加筋效果有显著影响 ,并且加筋位置靠近路堤底部时更能发挥加筋性能 ;证明了在土体发生显著侧向变形时土工格栅能够发挥抗拉效果 ,从而限制土体侧向变形和路堤外侧土体的隆起 ,达到减小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效果 .研究成果对软弱地基路堤加筋处理和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旭明 《奇闻怪事》2009,(6):162-163
原路基加宽后,新旧路基产生差异从而导致路面出现纵向开裂,处理好新老路结合部是公路拓宽设计的技术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土工合成材料在输电线路工程地基处理中的选型应用,加固改良铁塔基础风积沙地基抗拔性能,通过室内钢塑土工格栅、塑料双向土工格栅、土工布加筋复合地基基础抗拔性能模型试验,并结合沙漠风积沙常规地基与加筋复合地基基础原位载荷试验中抗拔失稳时地表裂缝分布特征,研究了土工材料改良风积沙地基抗拔性能的加固机理,分析了筋材抗拉强度、伸长率及其与风积沙间摩擦系数性能指标对风积沙地基抗拔性能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土工材料有利于将基础荷载作用传递扩散至更大范围,通过筋材对基础底板的下拉作用实现基础抗拔性能的提升;筋材拉伸强度对地基抗拔能力提升影响较小,较大的伸长率会弱化地基抗拔加固效果,筋材与风积沙间摩擦系数越大地基抗拔加固效果更优。因此风积沙地基抗拔性能加固处理的筋材选型主要考虑伸长率和摩擦系数,钢塑土工格栅和塑料双向土工格栅的抗拔加固效果优于土工布。  相似文献   

6.
针对混凝土地坪开裂、不均匀沉陷的情况,提出采用强度高的双向土工格栅对混凝土地坪进行加筋,以改善混凝土地坪的力学性能.通过室内试验,比较分析了三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在有、无格栅加筋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小梁抗折强度和弯曲韧性;通过大型现场足尺试验,对比分析了混凝土板在有、无格栅加筋时的裂缝发展、极限承载力、板底应变与荷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双向土工格栅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极限承载力和弯曲韧性,使混凝土的脆性破坏特征得到显著改善;相比不加筋的混凝土板,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加筋后的混凝土板初裂荷载大、裂缝延展慢、板底应变小,极限荷载可以提高约2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玻纤土工格栅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中的应用机理,在防止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方面的作用理论和实际应用实例,以及在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对加筋格栅沥青混凝土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加筋格栅具有减薄沥青层厚度、防治反射裂缝、减少车辙作用等特点,能够加强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本文结合105国道商丘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SMA沥青罩面的工程实践,阐述了玻纤格栅的特性、防治反射裂缝的作用机理、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及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9.
陈艳 《科技资讯》2011,(12):36-37
聚酯玻纤布是继土工布、土工格栅、条带聚合物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土工合成材料。聚酯玻纤布是聚脂纤维和玻璃纤维的复合物,在聚酯纤维土工布的表面经编纵横交错的玻璃纤维束,它融合了聚酯纤维的韧性和玻璃纤维的强度,是用于沥青路面建设和改造中防治反射裂缝、水破坏及增强路面承载能力的新型复合土工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广泛应用于公路养护工程中,本文介绍了聚酯玻纤布在泰州干线公路22 9省道养护中的实际应用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沥青老路的维修改造中,通常采用沥青混凝土对老路进行罩面补强。为提高罩面层的防裂能力和耐久性,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大量新工艺、新材料,以玻璃纤维土工格栅作为沥青罩面的加筋材料,是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一种,已成为公路工程的一个研究方向。临沂市公路局在石兖线沥青路面罩面工程中铺设了600米的玻璃纤维格栅试验路段,发现玻璃纤维格栅罩面对抑制反射裂缝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重交通及旧路弯沉较大路段效果有限,仅适用于旧路弯沉不大的中轻交通路段的旧路改造。  相似文献   

11.
赵志忠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1):129-129,12
本文针对高速公路路基填挖交界处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而引起的路面早期开裂错台等病害及填挖交界处的处理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提出了采用土工格栅处理路基填挖交界处结合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老路改造中新建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而引起的纵、横向裂缝等病害及新老路基结合部位的处理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老路改造试验段中的应用实例,提出了采用土工格网处理新老路基结合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铺设土工布应力吸收层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保证土工布应力吸收层合理使用,文章采用双层车辙板试件模拟实际路面结构形式,通过直剪试验、车辙试验、半圆弯拉试验、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和加压渗水等室内试验,分析了铺设土工布前后复合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表明:沥青路面中设置土工布应力吸收层后比普通路面结构层间的黏结能力和抗车辙性能均有所降低,但合理选择黏层油洒布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其不利影响;含土工布夹层试件低温破坏需要较高的断裂能,土工布应力吸收层对路面结构低温抗裂性能增强作用显著;疲劳回归模型表明土工布应力吸收层可改善路面结构抗疲劳特性,有利于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土工布应力吸收层可有效阻止高压路表水的下渗,大大减少了路面内部的水损害。  相似文献   

14.
霍亚军  郑格侠 《科技信息》2009,(31):I0309-I0309
老路改造中,新老路结合的处理是工程施工的难点和要点。由于新老路之间的结合部存在着道路施工时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地基因固结程度不同和路基因压缩程度不同而产生的新老路堤沉降差异,进而导致结合部路面出现裂缝、破损、高差、行车不舒适等现象,影响公路安全并造成服务水平的降低。此外,软土地基上新老公路的拼接还可能引起路堤的失稳和滑坡。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在使用期开裂是当前公路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路面开裂使水分从裂缝中不断进入,导致基层甚至路基软化,路面承载力下降,从而产生唧浆、台阶、网裂等病害,加速了路面的破坏。1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沥青路面裂缝,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龟裂、网裂和各类纵横向裂缝,按产生原因可分为荷载性裂缝、非荷载性裂缝及反射裂缝。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周或施工原因造成结构层本身强度不足,不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及轴载作用而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最初表现为纵向开裂,然后发展成网裂,一般发生在中低级道路和严重超载的高等级公路上…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填挖交界路基非均匀沉降,在填土中分层铺设土工格网等土工加筋材料.基于非线性弹塑性Drucker-Prager模型,采用有限元参数分析方法,结合现场沉降观测资料,探讨路堤填筑材料物理参数对新老路堤附加变形、差异沉降、路堤横坡变化影响规律及土工格栅处治交界处路基非均匀沉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填筑体压缩模量高且密度低,有利于改善新老路堤不均匀变形和差异沉降的状况;黏聚力c对拓宽路堤竖向附加变形影响较比摩擦角φ大;土工格栅对减小路堤表面的竖向变形效果并不明显,但能有效提高新路堤安全系数及新老路堤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路面不均匀沉降及车辆荷载的作用会在新老路面拼接处产生较大的剪切应力。为确保新老路面拼接的可靠性,在拼接处采用施工台阶、铺土工格栅、局部补强等措施来抵抗剪切应力,增强结构的整体性,预防路面变形,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公路改建中新建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而引起的纵、横向裂缝等病害及新老路基结合部位的处理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公路改建工程试验段中的应用实例,提出了采用土工格栅处理新老路基结合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拓宽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减少扩建高速公路拼接段的差异沉降,采用有限元ANSYS程序,研究了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影响.通过对路面应力进行计算,分析了拓宽沥青路面在使用期内不同阶段承受附加应力的力学特点与破坏方式,并预测了纵向开裂的出现位置.结果表明:早期开裂中,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基层顶面产生较大拉应力,裂缝产生位置随着最大拉应力偏离新旧路基连接面而靠近旧路中心线方向;后期开裂中,最大拉应力和纵向开裂位置出现在新旧路基衔接处附近,且在靠近旧路一侧;当最大差异沉降超过1.5cm,沥青路面基层产生的附加应力大于其容许拉应力0.21MPa时,路面便会产生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20.
聚酯玻纤布防荷载型反射裂缝室内模拟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评价浸渍沥青的聚酯玻纤布的防反射性能和延缓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对已开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力学分析.根据力学计算分析的结果和相关文献,设计了荷载型反射裂缝室内模拟模型.利用模拟模型,分别对是否采用聚酯玻纤布或玻纤格栅的AC20Ⅰ普通沥青混合料和AC20Ⅰ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弯拉型和剪切型反射裂缝模拟试验,并分析比较了不同试件的防反射能力.结果表明,聚酯玻纤布与沥青混凝土复合试件的抗裂能力较纯试件和玻纤格栅的试件优.通过力学计算设计的室内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荷载型反射裂缝和评价不同混合料的抗反射裂缝能力;聚酯玻纤布能有效地延缓反射裂缝的出现,从而延长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