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严寒地区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3个城市超低能耗建筑的负荷特性.方法 以沈阳建筑大学超低能耗示范建筑为例,运用DeST软件建立超低能耗建筑模型,通过改变DeST软件中模拟建筑所在城市的气象信息,模拟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全年8 760 h的逐时负荷.对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的负荷特性以及不平衡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夜间通风降温技术对严寒地区超低能耗建筑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夜间通风换气量下制冷系统的耗能情况。方法 以沈阳超低能耗建筑为模型,利用DeST软件对该建筑模型进行夜间通风模拟,实验测试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再对建筑模型进行不同夜间通风方案进行模拟。结果 夜间通风室内温度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结果整体趋势一致。室内温度峰值与建筑冷负荷皆随着通风换气次数的增加呈现先陡后缓的下降趋势。建筑制冷系统的耗电曲线随着通风换气次数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夜间通风换气次数在6~8次/h内节能效果最佳。7月份建议采用夜间自然通风节能效果更佳。6、8、9月份在最佳夜间通风方案下的节能率为20.8%、11.11%、29.32%。结论 DeST软件可以对严寒地区超低能耗建筑进行夜间通风节能效果分析。严寒地区超低能耗建筑利用夜间通风有助于降低室内峰值温度、建筑冷负荷以及制冷系统耗电量。  相似文献   

3.
对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专家公寓严寒地区超低能耗示范工程进行能耗计算分析,并将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与吉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要求进行能耗分析比较,在节能65%基础上再节能72.7%,折算下来被动式超低能耗的节能率为90.4%。  相似文献   

4.
以具有寒地建筑特征的长春地区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探讨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方法,注重对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太阳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一体化技术应用方法的研究。从太阳能居住建筑的理论研究着手,进一步探讨居住建筑太阳能综合利用和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方法和可行性,力争在长春地区居住建筑太阳能综合利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严寒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热系统的运行特性,确定更适合严寒地区的运行模式.方法建立一套地埋管与两套地埋管两种模式的太阳能-地源热泵与热网互补供热系统;并对这两种模式下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比较.以TRNSYS瞬时模拟软件为平台,建立互补供热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两套管时循环水的进出口平均温差为3.5℃,一套管时循环水的进出口平均温差为3.3℃,两套管高于一套管0.2℃;两套管的最大换热效率比一套管高35.5%,蓄热量高出89.5%;两套管的土壤蓄热体温度年变化量为0.17℃,一套管为0.66℃;系统运行十年后,两套管土壤蓄热体的温度从12℃下降到10.3℃,一套管从12℃下降到了5.4℃.结论两套地埋管的运行模式更加适合严寒地区互补供热系统的长年运行.  相似文献   

6.
严寒地区体育馆冬季采暖能耗占到总能耗的86%左右.为降低严寒地区体育馆的整体能耗,使用Grasshopper、Ladybug、Honeybee和Design Explorer等软件对严寒地区体育馆的能耗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SPSS回归分析给出体育馆能耗与空间布局的数值关系,为严寒地区体育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严寒地区应用太阳能土壤源热泵供暖的效果,根据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供暖要求,对系统的供暖运行特性进行模拟研究.采用变热流线源理论和圆柱源理论模型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性能模拟,流体和孔壁之间的热阻通过边界元法求解.模拟结果表明,在给定的条件下,太阳能土壤源热泵机组的平均COP为4.4,同单独采用土壤源热泵相比机组COP值提高了7.3%.  相似文献   

8.
针对由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与江水源热泵组成的复合系统,以重庆市某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发电机、冷热源、输配系统能耗模型。在确定的冷热源机组配置及输配系统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分别对机组3种不同开启顺序下的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佳运行策略下,系统能源效率高达2.49,年总消耗天然气275.52万m~3,耗电1078.91万k Wh,年运行费用769.57万元,相比另外两种策略能源节能率分别高达1.26%、6.83%,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土壤热失衡问题会导致热泵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大庆市某办公建筑为例,利用瞬态系统模拟软件TRNSYS对跨季节蓄热型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进行采暖及制冷10年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其土壤初始温度降为4.50℃,而跨季节蓄热型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土壤温度升到6.63℃.同时,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泵平均COP为3.2,跨季节蓄热型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泵平均COP为3.28,同比上涨2.5%.此时总耗电量减少4.44%,全年运行费用降低了5.54%,费用年值减少了1 257.69元.由此可见,跨季节蓄热型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土壤热失衡问题,还能提高寒区地源热泵的性能并且减少能耗,经济性能好.  相似文献   

10.
潘成军 《甘肃科技》2013,(23):121-125,74
以西北严寒地区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为研究,通过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实例,探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和周围环境协调统一的问题,并对该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通辽地区严寒气候条件下的农村住宅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地情况对农村住宅的设计进行节约化研究,使其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设计与管理达到节约型农村住宅设计的目的,有助于引导寒地宜居农村住宅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兰州地区某公共建筑为实现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应用多项被动节能技术,耦合高效冷热源和光伏发电系统。文章基于建筑信息化模型(BIM)节能技术平台和瞬时系统模拟程序(TRNSYS)仿真软件对建筑能耗及建筑节能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建筑基准能耗综合值为51.651 kW·h/(m2·a),在屋面设置200 m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时,年均发电量可达6.42万kW·h/a,单位建筑面积发电指标约为27.80 kW·h/(m2·a);基于可再生能源设计的建筑能耗综合值仅为5.1 k W·h/(m2·a),该办公楼建筑综合节能率可达90.12%;建筑本体节能率为35.32%,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85.96%,生产总量大于建筑年终端能源消耗量,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能效指标的约束性要求。上述设计及结论可为西北地区公建项目近零能耗建筑提供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13.
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居住建筑为例,利用TRNSYS软件研究光伏/光热-地源热泵(PV/T-GSHP)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性能以及主要设计参数(PV/T组件面积、地埋管间距和地埋管长度)对联合供热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T-GSHP联合供热系统能有效保证土壤热平衡,系统运行20 a后土壤温度仅增加0.8℃;...  相似文献   

14.
由太阳能热驱动的吸附式冷热联供系统可以输出温度适宜的冷风和生活用水,且无需冷水回路和冷水驱动水泵,可满足小型化应用的需求.为了探究该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对1种由2个吸附床、1个冷凝器和1个重力热管型蒸发器组成的硅胶-水吸附式冷风机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机组的动态运行特性.结果表明,机组能够有效利用62~85℃范围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冷量为0.95~2.76 kW,制冷性能系数为0.24~0.46,综合性能系数为1.48~2.40,机组单个循环最佳制冷时间为750 s.当驱动热水、冷却水和冷风的进口平均温度分别为85.1℃、29.9℃和29.5℃时,冷风和冷却水的出口平均温度分别为22.4℃和40.1℃.实验结果为高效利用太阳能实现冷热联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严寒地区温室空调系统单一,设备运行稳定性不高和经济性较低的缺点,通过对哈尔滨地区全年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并联系统和互补系统两种解决方案.从能耗和经济性两方面,将其与常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并联系统全年能耗比互补系统节能38. 6%;并联系统初投资最低,地源热泵系统初投资为并联系统的1. 54倍;互补系统费用年值是并联系统的1. 6倍;并联系统和互补系统在运行稳定性方面优于地源热泵系统.综合上述因素,并联系统为最佳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严寒地区居住建筑文化的演进与发展的阐述,论述了居住建筑在不同年代的风格特征,提出了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的阶段划分及外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严寒地区居民建筑室内微生物滋生状况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严寒地区民用建筑室内微生物的种类,分析建筑墙体发霉的原因,以寻求室内微生物的控制方法.方法在以沈阳地区为代表的严寒地区,对有微生物滋生的民用建筑室内进行霉菌样本的采集并进行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分析民用建筑室内微生物的类型;采用CHAMPS软件和WUFI-BIO软件分析室内发霉的原因和微生物的生长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提出可行的控制方法.结果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得知:民用建筑室内微生物的类型主要为酵母菌和黑曲霉菌,如果此霉菌长期存在于室内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经过模拟分析得知:在室外天气较冷的冬季,室内外温差导致热桥部位容易结露,会促进霉菌的萌发.如果不进行处理,霉菌的生长指数在1年后可以达到2.5以上.结论严寒地区民用建筑室内由于通风少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产生冷桥以及热桥,出现结露现象,导致微生物滋生,人们应在生活中注意防治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其对人体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分析了太阳能和地热能作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优势,结合太阳能和地热能各自的缺点提出了其与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结合的供暖方式。讨论了该系统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地源热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即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太阳能技术也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太阳能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量大,资源丰富,绿色环保。如果两种能源能够联合使用,这样能互相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提出太阳能集热器阵与直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机联合采暖系统,并建立系统逐时运行的数学模型.然后以东华大学3,4号学院楼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方案为应用实例,编写计算机程序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揭示了该改造系统的运行情况、影响系统运行的因素.该结果对学院楼现有空调系统的改造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类似工程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