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被称作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其背后则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以"新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批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是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重塑中国形象、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生动注脚。这些新技术是科技创新的最新产物,是技术创新和科技改造升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落实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作出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重要指示精神。5月10日下午,河南省科技创新"四个一批"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中铁装备召开,河南省省长陈润儿与大家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牢记嘱托,不辱使命,重点抓好"四个一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落实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作出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重要指示精神。5月10日下午,河南省科技创新"四个一批"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在中铁装备召开,河南省省长陈润儿与大家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牢记嘱托,不辱使命,重点抓好"四个一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创新正成为抗疫阻击战的"生力军"。近日,从中央到地方频频出台"科技抗疫"新政,鼓励企业投身疫情防控和创新转型,不少企业推出大数据监测、空气成像等"黑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密集开启云办公、智能工厂等"硬核"操作,提升复工复产效率。专家指出,在科技创新加持下,抗疫稳经济按下加速键。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加速普及,既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也将为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和金融就像车之双轮,共同驱动着创新这辆快车加速奔跑。当金融"恋上"科技,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下中国科技金融生态如何?前不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课题组共同推出《中国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17)》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对我国科技金融生态发展进行了整体跟踪。"双创"呼唤融资新模式"双创"催生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7月5日,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国际合作司、人事司联合举办"培育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讲座,邀请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马钦(Marcin Piatkowski)博士作了专题报告。活动由创新发展司副司长张旭主持,部系统各单位200余位同志参加。"培育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报告"是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期两年的重要研究成果,将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7月5日,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国际合作司、人事司联合举办"培育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讲座,邀请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马钦(Marcin Piatkowski)博士作了专题报告。活动由创新发展司副司长张旭主持,部系统各单位200余位同志参加。"培育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报告"是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期两年的重要研究成果,将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互联网+’正进入新阶段,要求与传统行业、公共领域在知识上、业务上、应用上更深度融合。"马化腾说,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创新科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打破部门和地区壁垒,整合现有的数据平台,分步推进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未来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将加速融合,带动新服务业变革升级,促进中国快步走上科技  相似文献   

9.
正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专注新动能,飓风乍起,创新浪潮潮起潮涌。21世纪,世界各地发力聚焦科技创新,创新变革态势万木峥嵘,千帆竞发。科技创新成果正以惊涛拍岸之势再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新结构,重塑全球经济发展版图。科技创新技术变迁的澎湃力量正在深深影响着全球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命运。以网络科技、数字科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形成经济发展的新能力,推动着全球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已成为近年来全球科技界的"热词"之一: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研制作特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称赞中国专利"井喷";"新四大发明"在海外"圈粉"无数……创新在中国已经从指导理念转化为自主行动,如火如荼。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6》显示,中国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活跃度逐步提高,超过40%的受访企业有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5日,在"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十场报告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力支撑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海洋强国、网络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将围绕构建大众创业、万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7月5日,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国际合作司、人事司联合举办"培育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讲座,邀请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马钦(Marcin Piatkowski)博士作了专题报告。活动由创新发展司副司长张旭主持,部系统各单位200余位同志参加。"培育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报告"是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期两年的重要研究成果,将于今年底发布,马钦博士主要负责报告中与创新有关专题的研究工作。在报告中,马钦博士用风趣的语言、丰富  相似文献   

13.
<正>为推进国家高新区转型升级,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交流各地在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新做法、新探索,2019年7月12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济南国家高新区举办了"第十八期国家高新区创新双月谈"。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副主任李有平,原科技部党组成员、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高新区改革专委会会长张景安,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济南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宏志等领导及有关专家出席会议;成都、昆山、重庆、太原、沈阳、长春、大庆、徐州、兰州、长沙、福州等地高新区及山东省内国家高新区有关领导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三门峡践行创新发展理念,聚焦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发力"三次创业",打造"五彩三门峡",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一步步从"资源之城"迈向"创新之城",为中原大地增添新的光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建设一系列工作要求,积极开展机关党建各项活动,在转型发展中勇担重任,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三门峡市科学技术局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调整成立了以局一把手为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  相似文献   

15.
正8月27日,主题为"创新与转型:‘十三五’的大企业发展"的2016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召开。汇桔网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郑自群在会上进行了精彩发言。他表示,在目前中国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大家对实体经济如何发展、产融结合这块有更多的关注,而知识产权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知识产权在中国起步很晚,只有30年。相对于外国几百年的历程,我们的知识产权发展还算是很快的。目前,我们已经是一个知识产权数量大国,我国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商标注册的申请量连续15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精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我国正在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在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依旧的双重压力下,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正步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7.
<正>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从承载新中国建设使命的老工业基地,到承担着"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使命的现代城市,千年古都——河南洛阳筚路蓝缕,接续奋斗,在新时代迎来了新变革、新气象。近年来,洛阳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以现代创新体系构建为统揽,以"科技创新能力更强"为目标,以科技引领产业创新为主线,坚持打造洛阳自创区"一个龙头",强化人才"一个支撑",实施"双倍增"行动、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着力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是实现黄河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基于黄河流域2010—2019年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首先构建了生态经济发展指数;然后主要通过动态面板模型,探究了科技创新对生态经济的影响作用及地区异质性;随后探讨了产业结构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显著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且呈现出由下游地区、中游地区到上游地区逐级递减的态势,上游地区科技创新对于生态经济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机制研究分析表明,科技创新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绿色技术创新来间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经济的发展。环境规制能够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其能够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降低污染,从而增强科技创新对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创新是科学技术最首要的推动力,没有科技创新的新优势,就没有区域发展的新优势.随着浉河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资源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3月19日,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顺利召开。博览会以"节能减排,振兴经济,科技创新,开拓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的重大成果,以推动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开发工作,促进相关最新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推广和交易。现阶段,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第一、二产业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由于大量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