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莉莉 《河南科技》2023,(19):112-116
【目的】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旨在有效推进鄠邑区生态保护工作,平衡区域发展与保护。【方法】根据InVEST模型生境质量服务功能评价结果识别生态源地,通过MCR模型提取研究区潜在生态廊道,利用重力模型筛选出重要廊道,构建区域生态网络。【结果】根据生境质量服务功能评价结果识别出13处生态源地,79条潜在廊道和26条重要廊道,形成鄠邑区生态网络系统。鄠邑区整体生态环境较好,但由于人类活动主要集中于北部地区,北部的生境质量明显低于南部,景观阻力明显高于南部,南北之间缺乏过渡,导致生态网络南北连接不足,无法构成完整的整体。【结论】可通过发展生态源地、设置廊道缓冲区等方法,增强南北连通性,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景观尺度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标体系构建是生态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由于区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不同,对同一区域采用不同方法评价的结果有较大差异.以区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为切入点,借助景观生态学的尺度分析优势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将景观尺度作为生态系统与区域之间相对独立的中间尺度,运用尺度推绎和指标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筛选并构建景观尺度...  相似文献   

3.
结合济南市南部山区实际情况,选取了合适的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公式,将济南市南部山区划分为理想景观、正常景观和危机景观3个等级,并以此为依据对该区的建设和规划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安全格局对于缓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以岳阳市平江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平江县土地利用、DEM高程等主要数据,首先进行生态源地分析,发现生态敏感性高的林地及水域可以作为生态源地,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一步确定该县的生态廊道、节点,划分不同层级安全水平区,最后构建平江县生态安全格局.结果...  相似文献   

5.
借助GIS技术,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单因子生态适宜性评价、评价因子权重确定、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及生态适宜性分区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规划区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并以大同城市规划区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嘉琰 《河南科技》2023,(22):105-109
【目的】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方法】以志丹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敏感性评价为基础,识别生态源地与生态阻力面,运用最小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构建志丹县生态安全格局。【结果】生态源地总面积为451.52 km2,占志丹县总面积的11.91%。生态保护区面积为664.28 km2,相对较少,占全县面积的17.5%;生态过渡区面积为1 445.13 km2,占全县面积的38.2%;生态可塑区面积为1 681.21 km2,占全县面积的44.3%。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面积占比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破碎化程度较高。【结论】提取出志丹县13个生态节点、18条生态廊道、7块生态源地和3级保护分区,可为志丹县生态保护、国土空间合理管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合理规划滨水空间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方式,该文研究生态环境效应可如何对滨水空间规划进行有效引导,通过对滨水空间的规划促进城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效应.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等,作为滨水空间规划生态环境效应的相关评估指标;建立城市滨水区规划路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统计方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制定旅游空间规划的科学依据,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适宜性评价研究对于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意义重大.本文在参考前人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对小规模已知样本的训练学习实现大规模未知数据的高精度分类与评价,从方法科学性与可行性、因子选取、数模结合、预测实现、精度检验等...  相似文献   

9.
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城市区域规划的基础,为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地判定一个城市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本研究根据大连市实际情况,选取自然、人文和经济共20项指标,运用PSR环境评价模型构建了大连市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大连市进行了实证分析,计算出了2000—2010年的大连市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指数.结果表明:2000—2010年大连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状态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且目前已达到适宜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利用1987年、1995年和2004年三期遥感图像,在ArcGIS9.0软件的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厦门市集美区景观格局特征以及城市化进程中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得出以下结论:集美区林地为优势景观;从1987年到2004年,集美区建成区景观面积逐步增加,且逐步连成片,林地、耕地景观面积逐渐减少,且被急剧地分割,呈现破碎化的状态,滩涂景观不断地被转化为水域景观;区域整体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优势度下降,整体景观趋向于破碎化;建成区景观斑块趋向于集中分布,而除水域外的自然景观斑块则趋向于分散分布.针对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成片林地与耕地、构建生态廊道,以及维护现有滩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燕 《河南科技》2008,(9):42-43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重庆市涪陵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彬  边静 《海南师院学报》2012,(2):212-215,220
基于生态绿当量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利用涪陵区1996-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测算出涪陵区各种用地类型和全区的绿当量,并将该值与以合理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化标准进行比较,对涪陵区及各个乡镇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生态现状评价,在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着重从生态角度进行数量上与空间上的优化调整,以期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结果表明:1)1996-2009年,涪陵区及其各乡镇生态绿当量都大于1,生态环境良好,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江、乌江和其他溪河沿岸生态绿当量增加,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马武镇、龙桥街道等生态绿当量减少,生态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2)作为评价区域生态环境指标,生态绿当量具有涵义明确、方便计算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从地形地势、植被资源、水文状况、用地现状4个方面对重庆大足龙水湖湿地公园进行用地建设的适宜性评价分析.根据综合评价得出:龙水湖湿地公园内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值(SL)在1.270~5.000之间,分别取1.270SL≤2.341,2.341SL≤3.089,3.089SL≤3.920,3.920SL≤5.0004个区段作为综合适宜性分级标准.依据分析结果,将湿地公园用地建设区域划分为4个功能区:最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较不适宜建设区、最不适宜建设区,并为相应功能区提供具体的营造策略.通过对湿地公园建设用地进行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为湿地生态保护、恢复与合理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景观质量评价是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景观美学理论,以张家界地貌为例,综合考虑物理、美学、心理3个维度的属性,构建了包含独特性、多样性、复合性、空间性和生动性5类因子18个指标的张家界地貌景观质量评价体系,选取游客和专业者分别采用模糊-AHP法和SBE法对6种地貌类型的80个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仅仅为城市中心区绿地系统规划,随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的出台,市域绿地系统规划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运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原理,以城市自然基质、承载能力及新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为基础,选择适合于市域的生态结构模式,构建市域生态节点、生态廊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三位一体的市域生态体系.从市域生态环境的角度,完善"一点、一线、两翼"及整个区域生态协调性,形成市域城乡生态的良性循环.同时,根据各区域生态敏感性程度的不同,进行控制性规划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郑州市尖岗水库流域生态健康压力评估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尖岗水库流域范围正处于负向演替和生态退化阶段,景观破碎化,重要生境减少,水源涵养功能降低;同时,流域污染排放加剧,物种多样性减少。因此,后续工作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环境进一步恶化,促进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乌伊岭自然保护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在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了40个采样点采集样本,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了保护区土壤中的Cu、Zn、Pb、Cd、Cr、As 6种重金属的含量,以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为标准,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评价法、潜在危害指数法四种方法评价保护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保护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保持在自然背景水平,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和黑龙江土壤背景值.各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为:Cr>Cu>As>Zn>Cd>Pb.变异程度均处于中度变异,该地区环境受外界影响处于正常范围.从单因子污染、综合污染、累积污染、潜在危害4个方面评价乌伊岭重金属状况,结果均为无污染.该区域环境保护良好,生态稳定.  相似文献   

18.
根据野外调查的实际,选取生态脆弱性、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面积适宜性、自然性、人类干扰7项指标对苏北山丘区的生态现状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相应分级及其权重的确定.并采用综合评价指数对其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的生态质量较差.据此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RS-GIS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闽江下游沿江地区景观生态类型在整个研究区、不同地貌区、不同行政区和不同缓冲区的格局特点和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沿江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中以自然景观为主,区域自然属性强;不同景观类型的景观格局水平和垂直分异明显;河流沿江景观格局受人类干扰影响深刻,亟须进行生态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20.
结合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环境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2005年、2010年和2014年为评价年,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长株潭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安全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但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研究区域中,长沙县及长株潭3市市区的生态安全水平相对较高,而望城县、湘潭县及株洲县生态安全水平相对较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生态安全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土壤重金属面积比例、人口密度、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景观破碎度等指标的影响较大,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合,为其他城市群的生态安全评价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