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大气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污染特征,在黑龙江省均匀布置了8个大气采样点,采用PUF被动采样器进行大气样品的采集,利用GC-MS对14种PBDE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气中14种PBDEs(∑14PBDEs)的总浓度范围为17.7~724pg·m-3,中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65.2和77.5 pg·m-3,其中BDE-209为大气中PBDEs的最主要组分,浓度范围为7.58~711 pg·m-3,占总浓度的87.6%。采用主成份分析对大气中PBDEs的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大气中PBDEs主要来自于商用十溴联苯醚和商用五溴联苯醚。PBDEs的日暴露量计算结果显示,暴露量随年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不考虑婴儿人群),小孩年龄组人群日暴露量最大,为5.89 pg·kg-bw-1·day-1。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富拉尔基混合工业区表层土壤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污染特征,在混合工业区收集了12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PBDEs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区土壤中∑11PBDEs的总浓度范围为963~10 700 ng·kg-1,平均浓度为4 510 ng·kg-1,其中BDE-209为土壤中PBDEs的最主要组分,浓度范围为893~10 600 ng·kg-1,占总浓度的93%以上。PBDEs总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上呈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公园及郊区的分布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对表层土壤中PBDEs的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混合工业区表层土壤中PBDEs主要来自于商用十溴联苯醚和商用五溴联苯醚。土壤-大气交换逸度分析ff0.5,表明PBDEs以大气沉降为主。  相似文献   

3.
多溴联苯醚(PBDE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对其引起的环境问题正成为我国环境工作者研究的一大热点。介绍了PBDEs的性质、生产状况和用途,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对PBDEs的研究情况,总结了PBDEs在各种环境介质及人体内的浓度水平,分析了城市大气中PBDEs的浓度与城市人均GDP之间的关系,为我国今后更深入全面地开展PBDEs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南麓是我国北方草原向森林过渡的重要生态带,为了解该区域内环境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环境风险,采集大兴安岭南麓土壤、凋落物和树皮等环境样品,分析不同环境介质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组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南麓土壤、凋落物和树皮中均检测出PBDEs存在,其中土壤中共检测到25...  相似文献   

5.
以2,5-二溴吡啶和溴代烷为原料,通过甲酰化、还原、成醚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等反应,合成得到了2-(2, 4-二氟苯基)-5-烷氧甲基吡啶衍生物,探讨了分子结构对成醚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的影响,甲酰化、还原、成醚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等反应的产率分别达到了49.8%、96.0%、90.3%和96.9%.  相似文献   

6.
<正>肿瘤坏死因子(TNF)是多功能的细胞素,由于它可做为抗癌物质和药物治疗脓毒败血症性休克的靶子而引起许多研究者和商界的兴趣与吸引力.TNF是有细胞毒、细胞抑制、免疫调节以及其它几种活性和包括脓毒败血症在内的蛋白。本文根据动物模型的研究概括了TNF的结构、受体、各种体内外的活性。根据临床Ⅰ、Ⅱ期的研究,作为抗癌治疗物TNF的作用也进行了讨论。 TNF在不同的组织和细胞内具有不同的作用,是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许多学者在动物、人体及培养细胞等水平上研究了TNF的活性。 1 细胞毒性及细胞抑制作用 TNF的细胞毒性、细胞抑制(生长抑制)或生长刺激作用取决于细胞类型和组织培养的生长条件。1975年有学者第一次把TNF因子看作是体内抗癌因子,并表明在体外溶解转化的鼠成纤维细胞,L_(929)细胞。事实上,TNF的生物活性的描述是基于它在体内外的细胞毒性作用。早期的研究提示,TNF对转化的细胞株有选择的细胞毒作用和细胞抑制作用,而对培养的正常细胞没作用。因此许多实验室研究了TNF对各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一些研究表明,TNF的抗增生作用不只限于肿瘤细胞,而且对许多正常细胞,如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纤维细胞、脂肪细胞、角蛋白细胞有抑制作用。TNF的细胞毒作用随着细胞的生长状态,如融合度和分  相似文献   

7.
采用失质量法考察了不同温度下5%氨基磺酸中,不同质量浓度的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并对氨基磺酸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在碳钢表面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低质量浓度时,随质量浓度增大,缓蚀作用增强;当其质量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缓蚀作用基本保持不变.结果表明,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在碳钢表面产生单分子层吸附,并且满足Langmuir吸附规律.G 0 0吸附过程可以自发进行,并且随着温度升高G 0增大,吸附作用降低.00 H表明反应是放热过程.00 S表示随着缓蚀过程的进行,体系进入更为有序状态.  相似文献   

8.
以3,4,5-三甲氧基甲苯(Ⅰ)为原料,经过Vilsmeier-Haack反应台成6-甲基-2,3,4-三甲氧基苯甲醛(Ⅱ)(收率94.1%).Ⅱ经过Dakin反应得到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酚(Ⅲ)(收率96.2%).用溴化苄对(Ⅲ)进行酚羟基保护得到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苄基醚(Ⅳ)(收率95.0%).Ⅳ与1-苯磺酰基-2-甲基-4-羟基-2-丁烯(Ⅴ)在Lewis酸溴化锌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得到3-(4-苯磺酰基-3-甲基-2-丁烯)-基-4,5,6-三甲氧基-2-甲基苯苄基醚(Ⅵ)(收率68.9%).Ⅵ与茄呢基澳(Ⅶ)偶联得到接砜产物(Ⅷ )(收率51.0%).Ⅷ经乙醇钠脱砜、硝酸铈铵氧化得辅酶Q10(Ⅸ)(收率45%).产物经熔点测定、1H NMR和FTIR分析鉴定和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9.
除草剂丁草胺对中国林蛙胚胎及胚后发育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除草剂丁草胺对中国林蛙胚胎和胚后发育的毒性作用.将野外采集的林蛙受精卵(均处于囊胚期)随机分为4组,分别放入盛有曝气的自来水和3,6,9 mg/L的丁草胺溶液中染毒,观察丁草胺对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将孵化出的林蛙蝌蚪随机分为4组,分别放人盛有曝气的自来水和0.17,0.20,0.24 mg/L的丁草胺溶液中染毒,观察染毒24,48,96 h林蛙蝌蚪的致死、致畸及滞育效应.结果表明:除草剂丁草胺对中国林蛙胚胎发育的毒性较小,仅对原肠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和出膜期胚胎的发育时间和胚体长度产生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除草剂丁草胺对其胚后发育有明显的致畸、致死和滞育效应,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锡(Ⅳ0-溴化二甲 基苯基萤光酮(BDMAF)-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Tween-80体系的高灵敏配合是显色反 ,反应的适宜酸度为10.0-11.52,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60nm表面值为9.5×10^5l.mol^-1.cm^-1,锡含量在0.2-7.5u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研究了外加离子的干扰拟定的方法可用于Pb(NO3)2中微量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徐长君  王悦  张丽霞  袁红梅  赵丽 《松辽学刊》2010,31(2):21-23,28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开采量急剧增加,采油污水外排量也越来越多.采油污水对环境的压力研究不足,对采油污水遗传毒性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采油污水遗传毒性,结果显示,不同采集点水样均能引起蚕豆根尖细胞微核, 且随着浓度的增高微核率增大.测定各浓度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评价污水的污染程度,表明采油污水具有遗传毒性,应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石墨烯对Hep G2细胞毒性效应的时间依赖性特征,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对石墨烯干预的Hep G2细胞的代谢产物进行了代谢组学研究。通过代谢组学的代谢轮廓分析发现,在浓度为25μg·m L-1石墨烯干预Hep G2细胞时,多变量偏最小二乘法的得分图上呈现了明显的时间代谢差异,同时依据载荷图、VIP图、箱图等多变量和单变量分析方法,获得了影响细胞代谢差异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依据质核比、保留时间、母离子、碎片离子以及查询的相关代谢产物数据库,解析出了9个化合物的结构。通过结合相关代谢数据库(KEGG、HMDB、Met PA等)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了三个被石墨烯扰动较大的细胞代谢通路。  相似文献   

13.
以邻二甲苯为原料,经甲基自由基溴化、环合二步反应合成了萘酞菁配合物的原料2,3-二腈基萘,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指出最佳溴化条件为光照时间为6.5小时;滴溴时间为4小时;前段滴溴速度为后段滴溴速度的2倍,并对2,3-二腈基萘的重结晶条件进行了改进,使其产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1-乙基溴化吡啶(EtPBr)为模板剂,分别采用动态和静态晶化的水热法合成了不同硅铝比的ZSM - 22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N2物理吸附、氨程序升温脱附法(NH3 - TPD)和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Py -IR)等手段对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晶化方式对分子筛的孔结构及酸性的影...  相似文献   

15.
EPS8蛋白的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亚细胞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PS8 (EGFR pathway substrate 8)是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重要的激酶活性底物之一,近年有研究表明其与神经胶质瘤密切相关.为了对该基因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成功地将EPS8基因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转化BL21(DE3)获得融合表达产物,用GST-EPS8(-10-230a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抗EPS8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用该抗体检测EPS8基因的真核表达产物,证明该抗体有较好的针对EPS8蛋白的专一性,可用于对EPS8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同时,用该抗体通过荧光免疫细胞对4种神经胶质瘤细胞系进行定位分析发现,EPS8蛋白主要分布于胶质瘤细胞的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16.
采用3-(2,2,4-三甲基-3-戊氧基)邻苯二甲腈(即分子碎片)与三溴化硼反应,合成了一种未见文献报导的三-α-(2,2,4-三甲基-3-戊氧基)溴硼亚酞菁,采用元素分析、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IR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和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灭幼脲是一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幼虫具有致迟效应,对卵具有杀伤作用.本文研究了它对松毛虫的生长和发育的抑制效应和对松毛虫卵的毒效作用,并进行了大面积防治试验.结果证明,灭幼脲对松毛虫毒性高、用量小、成本低、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中华稻蝗内生真菌ZWC5菌株及其活性代谢产物,通过菌株形态和其r DNA的ITS序列分析,鉴定其为球毛壳霉(Chaetomium globosum);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其代谢产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其石油醚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的IC50分别为22.1 mg/L,33.8 mg/L,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而对正常肝细胞LO-2未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GC-MS检测分析显示其醚提物主要含12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9.
以间苯二酚和苯乙酸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es酰化反应和碱性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合成得到2-甲基-7-羟基异黄酮(化合物1),将1在VDMF∶V丙酮=3∶2的混合溶剂中,以K2CO3为碱性缩合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分别与α-溴代乙酰葡萄糖、α-溴代乙酰半乳糖和α-溴代乙酰麦芽糖发生糖苷化反应,随后在氨水存在下发生脱乙酰基反应,合成得到了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甲基-7-O-β-D-异黄酮苷化合物2~4 .所合成的产物通过MS、1HNMR和IR等波谱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 该合成方法同其他异黄酮苷合成方法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较高和立体选择性强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硝酸铅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根尖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为材料,研究硝酸铅对小麦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铅溶液分别处理小麦根尖8 h、16 h、24 h,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测定小麦根尖的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现象.结果表明:小麦根尖随着硝酸铅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有丝分裂指数逐渐下降,染色体畸变率、细胞微核率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