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当今社会,无数女性始终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任劳任怨,哪怕是在属于她们的节日里。她们柔弱的身影,透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韧劲!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奋斗在安全战线上,以女性特有的工作方式和魅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守护着一方平安。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来听女交通劝导员、企业女安全员、安监女干部讲述她们为之热爱的安全工作,并祝所有女性同胞节日快乐、健康平安!  相似文献   

2.
何小茗 《广东科技》2010,19(5):14-17
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然而提升这种能力,不是鼓吹概念,也不是呐喊口号,而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赛跑与较量,一份练"肌肉"练"力量"的不懈努力与付出。因为她们不怕平凡、志存高远,因为她们不畏艰难、矢志奋发,因为她们将奉献作价值、视事业为生命,所以她们有的成为尖端科技的国字号"狙击手"、有的在讲坛与实验室中播种耕耘、还有的纵横商海独领风骚,所以,她们都被称之为"创新女杰"!  相似文献   

3.
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心理特性以及承担孕育下一代的特殊社会使命,注定了她们在工作过程中不但应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一般权益,而且应赋予她们与男子不同的特殊权益。在我国经济转型、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女性劳动者的特殊权益保障在"应然权"和"实然权"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欧阳媚和陈杏,一对平凡家庭走出来的平凡女性,从房地产公司亲密无闻的同事姐妹,到站在如新事业舞台最高处的成功双姝,我们一路审视她们的成功历程,虽波澜不惊,却耐人寻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载满乘客的公交车每天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路线重复,动作重复,公交车师傅的工作未免有点枯燥乏味。在长沙,有一支9路公交车队,却在平凡的工作中收获了不平凡的业绩。多年来,9路公交车的司机们,每天用娴熟的技术、灿烂的笑容、耐心的解答服务着这个城市,多次被湖南巴士公共交通公司评为"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会小组",曾荣获"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工人先锋号"线路、全国交通建设系统"工人先锋号"线路,今年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荣摘湖南巴士"金牌车队"的美誉。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湘西世界"是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形式的再现,其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描写基本上都是原生态文化视界下的.这些女性人物在表面上看是一个被动的、处于受动状态的角色,似乎存在着主体意识的缺失,但是她们大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她们内心的女性主体性别意识尤其强烈.作家笔下的女性,纯净多情,诡异变态,不拘礼教,无论是混沌初开的少女,还是历经生活磨练的妇女,她们都有非常鲜明自觉的主体"性别"意识,这种意识的觉醒,使这些女性历经磨难又充满传奇,突显原生态人"性",散发着强大生命原力.  相似文献   

7.
同为风情女子,尹雪艳(<永远的尹雪艳>)和王琦瑶(<长恨歌>)凭借美貌在男权社会的夹缝中游刃有余地穿行,她们的独特历史仍是男权社会的副产品.尹雪艳是欲望之神和命运之神的化身,她身上散发着浓郁的"神性",而王琦瑶则在人间烟火的浸染中演绎了普通女性平凡的一生.她们身上共同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写照:短暂的辉煌只是渐趋低落的人生形态中稍纵即逝的点缀,人的生存在历史意识和命运意识的坐标中显得苍白而无奈.  相似文献   

8.
张潇匀 《科技信息》2013,(8):508-508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主要讲述了四位出身、性格各不相同的中国女性移居美国,以及她们各自的女儿在美国出生、成长的故事。本文结合后殖民理论中"他者"的概念,来探讨《喜福会》中四对母女,作为华裔女性,所遭受的来自于父权制和种族主义的创伤,试图探讨她们创伤的根源以及她们是如何努力摆脱创伤的。  相似文献   

9.
陈佳旖 《广东科技》2010,19(5):18-21
"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迈宣言尤在耳边,可现实生活却让我们不得不发出"做女人难"的喟叹。当然,这样的感慨对于创新女杰们来说,或许有些遥远,不过"生活就像洋葱,一片片剥开,总有一瓣让人流泪",女性科技工作者作为优秀现代女性的代表之一,也面临着"高位缺失"的尴尬:在我国5160万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科技工作者有1437万人,撑起了科技事业的"半边天"。然而,女性在院士群体中仅占5%左右,在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仅占4.6%,在全国性自然科学专业学会的常务理事中仅占8%……在广东,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数量比例也很高。全省中高级技术人员中女性有25.3万人,占总量的43%。但在2008年获得科技奖的2528人中,女性仅有125人,女院士有8年的空白,到2009年才新增一女院士……在创新之路的跋涉中,是什么阻挠了女性去攀登科学的高峰?在女性科研者"高位缺失"的背后隐匿着哪些看不见的阻力?政策、舆论、资金该如何给予女性科研者支持,让更高端的地方出现中国女科学家活动的身影,让更多的年轻女性了解广阔的科技天地也是她们发挥才能、一展身手的地方?我们来听听她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王彩云 《科技信息》2010,(31):153-153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座艺术高峰。作品中描写了大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构成了《聊斋志异》作品中最亮丽,最有魅力的部分。在近五百篇小说中描写女性形象的就接近二百篇。其中有一批贤德类女性,如林氏、颜氏、庚娘、细柳、珊瑚等都是作者尽力刻画的贤妻形象。在男性看来,她们的确很贤德,因为她们符合男性所设定的标准。但我们去认真分析她们的处境,会发现她们一直处于"他者"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贤德类女性形象加以分析,来阐述她们的"他者"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贝古杜镇前镇长比特赖斯·巴拉说,镇上的一半女性都是和阿丽马塔一样的"单身妻子",她们的生活大多如此。这是成百上千的成年男子外出打工的结果。在非洲一些国家,有这样一个女性群体,她们结了婚,但丈夫长期不在身边,而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她们不仅自己要工作,还要独立带大孩子、赡养老人,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见不到自己的丈夫。她们就是非洲的"单身妻子"。不久前,记者走进了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的  相似文献   

12.
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南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重要保障. 湖南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的报告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南,努力实现"三坚决两确保"目标,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南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重要保障.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必须更加注重守好安全底线、筑牢安全底板,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坚决遏制较大事故,坚决防范自然灾害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持续下降,确保湖南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不断变革的社会思潮中,"女性是否选择成为母亲"这个问题,从过去男权社会阴影下别无选择的必经之路,发展到如今女性已经可以在两性关系中主宰自己的命运。她们在妻子、母亲和职员身份之前,首先是她们自己。"女人,不是生而为女人的,是被变成女人的。"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里一语中的,点明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自我蜕变,生育对于女性而言更是一个特殊的人生节点,意味着将她们原本自由的生活附带上责任的使命,与幼小生命之间的天然纽带不会因为一段婚姻或者感情的破裂而崩坏,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学中有众多的女性婚外恋者,"婚外恋"是这些婚姻围城中欲出不能的多情者在无奈中选择的变通方式,是对物质捆绑的婚姻的畸形反抗."夫妻陌如路"是她们移情别恋的重要原因,但根子是她们把爱当作生活的唯一,而爱的幻灭使她们心碎欲裂,紧随其后的又是社会正面道德的频频攻击,这终于使她们中的大多数走上了爱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上半叶出国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女性中,有八位女性(顾静徽、冯丽荣、何怡贞、王明贞、盛希音、吴芝兰、王承书及高兆兰)得到"巴伯奖学金"的资助,到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学习物理。取得博士学位后,她们回国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为我国物理学研究和高等物理教育做出了贡献。本文根据美国宾利档案馆查阅到的巴伯奖学金档案,展现她们在密歇根大学物理系留学的情况,分析巴伯奖学金、密歇根大学物理系与这八位女性的关联,以及巴伯奖学金对培养我国女物理学家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和王安忆的"文革"写作中,渗透着青春记忆。两部作品讲述的都是在"文革"大背景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发生的故事。其可贵之处在于,两位作家在历史观念和文学叙写方面,有很多气韵相通之处。她们都选择了与宏大叙事方式不同的叙述和书写方式,都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观照历史和历史格局中的女性,并藉由独特的女性视阈,完成她们对特殊的历史和扭曲的人性进行深刻的揭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女性人物的塑造是福克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影子性"则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可分割的性质,并且深深根植于当时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之中。现实社会把这些女性变成了生活中的"影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影子性恰恰反映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性。分析小说《喧哗与骚动》中两位女性人物的"影子性",探讨美国清教主义和传统妇道观对女性身心的毒害和摧残,可以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些女性形象,更加全面地解读福克纳的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8.
上海沦陷时期市民杂志<万象>上有不少历史题材的抗战小说."兵马大事"向来是不与女人闻的,但这些小说,基本上是以女性为主角寄托抗战精神的.考察这些女性救国故事中女性的角色功能,发现她们主要是女性中的边缘或另类,"妾"、"无知无识的乡下妇人",或是佳人,良家妇女是缺位的,表明这类故事背后的男性历史叙述传统.  相似文献   

19.
在萧红的小说《生死场》中,女性的自然存在是动物性存在,女性的社会存在是奴隶的奴隶,女性的精神存在,则几乎被窒息,她们的人生归宿是无"家"之根,这里是女性的悲惨世界。  相似文献   

20.
"女性的觉醒,大抵始自于婚姻问题",清代女词人徐灿和吴藻在她们的婚姻中表现出或弱或强的女性意识.从"门当户对"婚姻观下的女性意识、婚姻角色中的女性意识和社会角色中的女性意识三个方面,来解读徐灿和吴藻的婚姻对其女性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