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取三维电极法处理钻井废水,考查了活性炭吸附作用、电解作用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初步探索了三维电极法处理钻井废水的降解机理。利用正交实验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电极系统对钻井废水的处理是电解和吸附作用协同效应的结果;活性炭感应荷电时处理效果最好;各因素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程度为初始CODCr浓度>电解时间>pH值>电流密度>电导率;最优水平组合为A4B4C2D3E4。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苯酚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三维电极法,考查了三维电极系统处理苯酚废水时,苯酚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电导率、PH值对苯酚去除率、CODCr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电流密度、增大溶液电导率和延长电解时间能使苯酚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提高;增大苯酚浓度和PH值使苯酚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4.
二维和三维电极法催化降解染料废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罗丹明B为代表的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以廉价的不锈钢作为电极材料,研究了二维电极法和三维电极法的处理过程及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不锈钢电极材料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电催化降解作用,尤其是采用三维电极法时,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优异的水处理效果.比色法的测定结果发现,不锈钢电极材料在电催化降解过程中产生了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OH),据此建议将电催化氧化法纳入高级氧化工艺(AOP).  相似文献   

5.
采用脉冲电源三维电极法处理钻井废水,分别考察了各因素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针对脉冲电源和直流电源供电的能耗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电解钻井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66.7%,脉冲电源三维电极法处理钻井废水时CODCr去除率相较直流电源供电提高21.7%;采用脉冲电源供电的单位质量能耗比直流电源供电节能80%。  相似文献   

6.
孔杉  杨蕾 《科技信息》2009,(31):J0321-J0322
在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问题中,电化学法具有氧化降解能力强,无须添加化学药品,不产生二次污染,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简单等优点。而电化学法中的三维电极法,比普通的二维电极法的电极比表面大得多,具有传质速度及反应速度快,电流效率和时空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能有效脱色和脱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从而使其研究与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餐饮废水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高浓度餐饮洗槽废水混凝处理的实验条件、影响混凝剂用量的因素和废水中CODcr、油的去除效果,并初步探讨破乳与絮凝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二株细菌处理石油废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成都市郊区加油站附近分离到二株以石油烃类为碳源与能源的优势菌C-1与C-2,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与芽孢杆菌(Bacillussp.),采用生物膜法对二株菌降解石油废水能力进行了比较.30℃,1.25L/min通气挂膜2星期后,处理南充炼油厂石油废水,处理效果C-1好于C-2,不同营养盐NH4NO3、K2HPO4·2H2O、NaH2PO4、NH4Cl对菌株C-1处理石油废水的作用不同,浓度为1000mg/LNH4NO3对菌株C-1处理石油废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型低碳生物滴滤池处理餐饮废水的挂膜启动,及对餐饮废水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挂膜初期首先由于反应器中填料吸附作用,对餐饮废水中的CODCr和NH3-N的去除率都相对较高;中期在填料吸附饱和后,生物膜较少,对污染物利用不高而导致去除率急速下降;最后反应器对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又重新升高,分别可以达到80%以上。表明挂膜启动成功,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反应器对餐饮废水中的TN、TP也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低碳生物滴滤池处理餐饮废水无需动力就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占地面积小,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二维透视照片合成三维全息图的方法.它利用人眼的视差及大脑本能功能,将普通相机对一物体在不同角度拍摄下的数张二维透明片,用激光全息的存贮编码方法进行组合记录,最后采用彩虹全息二步法进行第二次拍摄,可得到一张效果逼真且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动感的三维全息图.给出此方法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餐饮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分别考察了膜组件的操作压力,膜面流速以及活性污泥浓度等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组件的操作条件为:P=0.2MPa,V=6.5m/s-7.5m/s时较为合适;压力比较低时,膜通量与压力成正比,压力比较高时,膜通量与压力无关.随温度的升高,膜通量成比例的增加.膜通量与污泥浓度呈线性关系.膜面流速并非越高越好.采用SEM对膜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膜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本实验确定膜的清洗条件为:清水冲+0.2%Na10(浸泡0.5h)+1%醋酸(浸泡0.5h),清水反冲可使膜通透能力略有恢复,NaC10浸泡后可使无机膜通透能力恢复到原来的62%,酸洗后可使无机膜通透能力恢复到原来的84%以上.  相似文献   

12.
二维设计与三维设计的分析比较与图形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比较了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的方法与特点,利用二维工程图进行三维模型的设计,以提高建模速度为目标,介绍了将现有的AutoCAD二维工程图转换为Solidworks中的三维实体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计算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中电场强度时,为了提高计算效率,许多资料将三维空间的场发射简化为二维模型进行计算,为了比较分析使用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建立了二维模型单根碳纳米管、三维模型单根碳纳米管和单碳纳米墙3个模型,应用Ansoft Maxwell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二维碳纳米管场发射模型的仿真结果代表的三维空间实际情况为碳纳米墙场发射,而不是真正的三维空间碳纳米管场发射。对于单根碳纳米管,用二维模型计算的碳纳米管尖端电场强度仅为三维空间碳纳米管尖端电场强度的1/4。  相似文献   

14.
以某城市部分地下管网为主要表达载体,在VS2010.NET环境下集成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使用Arc GIS10.0对二维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利用Skyline所带组件结合影像图完成三维地形建模MPT文件的制作,将二维管线专题数据通过编程完成到三维数据的转换,最后再使用Arc GIS Engine与Terra Explorer API所带有的二次开发接口完成二三维匹配及一体化操作,使系统达到能集合二维的基本分析功能和优秀的三维观察能力,完成二三维一体化建设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5.
膜-好氧组合工艺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无机膜-好氧组合工艺对高浓度餐饮废水(COD15000mg/L)进行处理,考察进水COD浓度,溶解氧浓度,水力停留时间对好氧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大于5.6h时,废水的COD去除率高于90%,温度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对好氧出水用无机膜进行分离,最终出水COD小于25mg/L,浊度小于1NTU。  相似文献   

16.
李百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913-5917
波形钢板结构物是几何正交异性体,分析颇为复杂。其三维模型虽能反应结构物实际形态,但在建模分析、计算及考虑影响因素上存在难度。若能采用平面模型代替三维模型,则会大大减轻工作量。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分析,采用平截面假设进行内力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内力与二维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较好。因此可以采用平面模型代替三维模型对波形钢板结构物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用陶瓷膜处理餐饮污水和污染后膜的化学清洗再生,考察了单种清洗剂和综合清洗的效果以及清洗时间、清洗剂浓度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有效的清洗方法,膜通量能够从46.9 L·m-2·h-1恢复到150L·m-2·h-1.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就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的工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加入炉渣前后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用了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净化处理的餐饮废水,CODcr、NH4+-N、TP去除率都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絮体结构和沉降性能明显改善.当水力停留时间为6h时,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对餐饮废水中CODcr、NH4+-N、TP的去除率分别达85.3~91.2%、59.6~68.2%、80.2~87.8%,出水中CODcr、NH4+-N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且处理效果稳定.因此炉渣强化活性污泥法处理餐饮废水的的效果是相当好的.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的二维信息表达不能满足新的需要,计算机的发展使显示和描述物体的三维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成为可能,研究二维环境下地图信息的有效表达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在空间三维可视化经过前期的发展以后重视对二维地图符号系统的特点在新条件下的作用研究,是地图制图科学螺旋式上升的辩证观。该文详细探讨了三维环境中二维地图符号中优势,论证了三维可视化环境与二维地图符号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