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甲基纤维素(MC)将血红蛋白(Hb)固载于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备了Hb-MC膜修饰电极.包埋在MC中的Hb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得到1对可逆的血红蛋白辅基血红素Fe(Ⅲ)/Fe(Ⅱ)电对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312V(vs SCE),其式电势随溶液pH值增加而负移且成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41.0mV/pH,说明Hb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研究了Hb-MC膜修饰电极对O2,H2O2和NO的电催化性质。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生物质棉纤维为原料,采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 Cl/DMAC)溶解体系对其进行活化处理,配置不同质量分数的纤维素有机溶液系列,在不同凝固浴条件下,采用KW-4A匀胶机高速旋涂成膜和AFA-Ⅱ自动涂膜器低速平推成膜2种工艺,制备再生纤维素薄膜系列。通过运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表面接触角测试仪等分析设备对再生纤维素膜的大分子结构、力学性能、结晶度、热稳定性和表面浸润性进行各项性能的系列化表征,研究纤维素质量分数、凝固浴种类、制膜工艺对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KW-4A匀胶机高速成膜工艺、凝固浴为水浴、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5%时,制备的再生纤维素膜的各项性能最佳;与天然生物质棉纤维相比,再生纤维素膜结晶度变化很大,热稳定性与棉纤维变化趋势一致但有一定程度下降,表面浸润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PAN/CA)复合纳米纤维膜,并依次用0.05mol/L、0.1mol/L NaOH溶液对其进行水解处理,制得聚丙烯腈/再生纤维素(PAN/RC)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表明:纺丝液流量为0.5mL/h,所施加的电压为17kV,接收距离为18cm时,制得的PAN/CA复合纳米纤维直径更均匀,成丝形态更稳定.对PAN/CA复合纳米纤维膜及PAN/RC复合纳米纤维膜分别进行电镜扫描、红外光谱分析及静态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水解后的复合纳米纤维形态保持稳定,PAN/CA复合纳米纤维中的醋酸纤维素的酯基在碱处理后得到有效水解,复合纳米纤维膜的静态接触角由水解前的124.7°降低为10.1°,亲水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可溶于NaOH/尿素/硫脲复合溶剂体系.实验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NaOH/尿素/硫脲的浓度对纤维素溶解的影响,以及各种溶解条件对溶解效果的影响.通过用XRD、FT-IR表征了该体系下所得的再生纤维素膜.结果表明:纤维素在该水溶液体系下的最佳溶解条件:NaOH的质量分数7%,尿素的质量分数7%,硫脲的质量分数10%,冷冻温度-10℃,在该条件下对纤维素有很好的溶解性能且纤维素溶解再生后为纤维素Ⅱ.  相似文献   

5.
离子液体法制备再生竹纤维素膜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用以溶解聚合度为500的竹浆粕,制得再生竹纤维素膜.通过XRD(X-Ray Diffraction),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TG(Thermogravimetric)测试手段,研究竹浆在离子液体中再生前后结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再生后竹浆的晶体形态由纤维素Ⅰ变为纤维素Ⅱ;[Bmim]Cl对竹浆的溶解属直接溶解,溶解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再生竹浆的热分解温度较原竹浆有所降低.离子液体法和黏胶法再生竹纤维素膜强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离子液体法再生竹纤维素膜的干态强度高于黏胶法再生竹纤维素膜强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了不同质量分数的ZnCl2水溶液溶解不同聚合度纤维素的能力,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65%以下的ZnCl2水溶液由于其Zn2+被完全水化作用而不能溶解纤维素,当达到或超过该浓度时,Zn2+可与纤维素分子链作用,使纤维素溶解,且65%ZnCl2水溶液的溶解效果最佳;但随着纤维素聚合度的增大,其溶解度下降;本文研究还表明通过添加尿素可改善纤维素的溶液的流动性。经ZnCl2水溶液溶解后的再生纤维素的聚合度(DP)下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再生纤维素为纤维素Ⅱ结晶变体;红外分析结果显示ZnCl2水溶液是纤维素的非衍生化溶剂,且再生纤维素分子内氢键减弱。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在ZnCl_2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及再生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不同质量分数的ZnCl2水溶液溶解不同聚合度纤维素的能力,发现:质量分数为65.0%以下的ZnCl2水溶液不能溶解纤维素;当ZnCl2水溶液的质量分数达到或超过65.0%时,未被水分子饱和的Zn2+可与纤维素分子链作用,使纤维素溶解,且65.0%的ZnCl2水溶液的溶解效果最佳;随着纤维素聚合度的增大,其溶解性能下降;经ZnCl2水溶液溶解后的再生纤维素的聚合度下降.广角X-射线衍射(WAXD)分析表明再生纤维素为纤维素Ⅱ结晶变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示ZnCl2水溶液是纤维素的非衍生化溶剂,且再生纤维素分子内的氢键减弱.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可直接溶解在磷酸/多聚磷酸溶剂体系中形成液晶溶液,使用此溶液有希望制得高强、高模的纤维素纤维.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纤维素/磷酸/多聚磷酸液晶溶液的清亮点,通过动态流变实验研究了溶液在不同温度、不同纤维素质量分数、不同P2O5质量分数及不同纤维素聚合度(DP)下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在溶液温度40℃以下,纤维素质量分数14%~15%左右,P2O5质量分数75%和纤维素聚合度(DP)1 000的条件下是适合液晶纺丝的理想条件,为探寻合适的纺丝工艺条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把纤维素直接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和多聚甲醛(PF)中,能制成可纺性良好的纤维素浓溶液。测定其流变性能,首次直接得到纤维素浓溶液的粘流活化能等物理参数。以往这些物理参数都是间接地从纤维素酯、醚类的浓溶液获得,其准确性受酯、醚化条件的限制。我们研究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与原液可纺性之间关系,获得最佳可纺性原液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的成形理论和成形工艺,首先用有机溶剂法纺制出纤维素中空纤维膜。调节原液条件和成形工艺参数,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中空纤维膜的透析能力。用溶剂法纤维素中空纤维膜组装成的人工肾透析器,具有良好的透析能力,能把血液中的低分子部分如尿素、肌肝等排出体外,而有用物质如B_(12)等则大部分保留,高分子部分如蛋白质、血球等则安全保留在血液中。经医院测定可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用甲基纤维素(MC)将肌红蛋白(Mb)固载于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备了Mb-MC膜修饰电极.修饰膜中的Mb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循环伏安扫描可得到一对可逆的Mb辅基血红素Fe(Ⅲ)/Fe(Ⅱ)电对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298V(vs SCE).式电势随PBS的pH值增加而负移且成线性关系,说明Mb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最后探讨了该修饰电极对O2,H2O2和NO的电催化性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关于直内射模工作的继续.文章首先进一步讨论了直内射模的性质,得到:一个环R是Artin半单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每个R-模都是直内射模.然后根据Harada关于模的扩张性的定义,研究了扩张直内射模,指出了当R-模M是扩张直内射模时,Krull-Schmidt-Matlis问题有肯定的回答.同时还证明了模的扩张直内射性按直和项保持.  相似文献   

12.
该文讨论了f-投射模的直积和正向极限,证明了f-投射左R-模的直积是f-投射模的充要条件为R是右强凝聚环。以及证明了f-投射左R-模的正向极限是f-投射的充要条件为任意平坦左R-模是f-投射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同调无关及连续模的推广, 给出遗传性问题有肯定解答的两个充分条件, 并讨论了同构补(极大)直和项的直和分解.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讨论完备格上的拟t-模与剩余蕴涵算子,研究了它们的直积与直积分解,最终得到了直积分解的充要条件,解决了一个关于模与蕴涵算子的直积分解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直接有限环     
证明了如下结果:1)环R是直接有限环当且仅当每个右R-满射f:R→R是单射;2)若R是右C2环,则R是直接有限环当且仅当每个右R-单射f:R→R是满射当且仅当R/J(R)是直接有限环;3)设R是左半A-bel环,则R是直接有限环;4)设R,S是两个环,RVS是(R,S)双模,则C=RV  相似文献   

16.
借助范畴与同调代数理论,讨论了半模上正向极限的函子及其差模,主要证明了半模正向系上正向极限的函子及其差模保持正合性,并讨论了正向极限的差模的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17.
将来源于Spinacia oleracea的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SoFd)通过吸附的方法固定在碳纳米管(CNT)表面.红外光谱表明SoFd固定在CNT表面后没有变性.循环伏安结果表明,SoFd在CNT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伏安曲线上表现出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E0′不随扫速(在20—120 mV/s的扫速范围内,其平均值为(-571.7±1.9)mV(vs.SCE,pH 7.0))变化而变化;SoFd直接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ks为(0.73±0.04)s-1.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个利用模糊相似矩阵直接进行聚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进诱导分划的概念及相关技巧,提出了一类特殊时变系统的爬坡精细算法(CHPD)。与R—K方法及传统精细算法(HPD)的比较表明:这一算法计算精度高,大大降低了运算量,理论估计及数值算例都证实了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对短膜虫的直接克隆方法进行探索.利用此方法,对熊蜂短膜虫直接克隆的最高成功率可达100%,两周左右的时间能够建立起克隆,可以应用于对短膜虫自然种群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