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中的七十二“巫”名称,麽公以古壮字抄写、传承因而相对稳定,巫者因靠“阴传”而容易留下个人主观痕迹。“岑大将军”应为泗城岑氏土司历史上有领兵打仗经历的英雄人物,“岑老太官”可能是泗城岑氏土司的族人或者家属,其地位和作用都不如“岑大将军”。在当地建立七十二“巫”微缩景点和对巫调音乐进行再创作,可以很好地把七十二巫调音乐发扬光大,并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2.
冠军宋义原为反秦义军一首领项粱的部下参谋,项梁死后受命为上将并加称号“卿子冠军”,将士们都称他为“卿子冠军”。魏晋以至南北朝,冠军也是将军的一种官衔,叫“冠军将军”。唐代设冠军大将军。到了清朝,皇帝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称“冠军伎”。后来人们称比赛的第一名为冠军,次者为亚军。  相似文献   

3.
大树将军     
这次,我趁到郑州参加“中国自然保护展览”在河南开幕之机,顺便去了一趟中嶽嵩山。我们先到太室山麓,参观了洛派理学家二程讲学之处——“嵩阳书院”。果然,那里曾受汉武帝赐封为“大将军”、“二将军”的两  相似文献   

4.
人杰地灵的双水镇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拥有众多名胜古迹,企潭、步天桥、增坑水库、大圣庙、张其光将军家庙,都是双水镇的著名旅游景点,而有“中国第一跨”美称的新会崖门大桥的建设,更为这座美丽的小镇平添了几多姿色。  相似文献   

5.
萍乡傩庙考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傩文化的存在,已成为许多专家研究的对象.国际上有傩文化研究机构,中国有傩文化研究协会.在我国已先后在贵州、广西召开了国际傩研讨会.傩文化,是人们以傩神为核心开展的各种活动所留下来的历史遗存.它包括傩神、傩庙、傩仪、傩祭、傩面具、傩服饰、傩兵器.傩舞、傩戏、傩乐、对联等诸多内容.萍乡的傩文化遗存相当丰富,本文单就萍乡傩庙进行粗简的叙述,不对之处请行家们斧正.一、萍乡傩庙的分布萍乡傩庙之多,分布之广是其他地方难以见到的.萍乡广泛流传“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说,就足以证明傩的数量之多,傩庙分布之广.萍乡有傩神,就有傩庙,因为傩庙是傩神的安身之所,先有傩庙,再雕傩面具,然后“打醮”安神位.傩庙是人们崇拜傩神,供奉傩神,开展傩仪、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在文化生活单调时期开展娱乐活动的阵地.  相似文献   

6.
刘万苍 《科技信息》2009,(6):243-243
比照岑参与高适边塞诗的内容与形式,显见岑参诗“尚巧主景”,高适诗则“尚质主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新鲜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粉为材料探究油茶液体授粉花粉液的配制方法,为实现无人机的辅助授粉提供可能。【方法】以广西广泛种植的“岑软2号”和“岑软3号”油茶新鲜花粉为材料,通过测定花粉液中花粉浓度与花粉生活力来确定最优的油茶液体授粉花粉液的配方。【结果】当花粉液中的黄原胶、蔗糖和硼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10%和0.015%时,“岑软2号”和“岑软3号”油茶花粉的稳定性与生活力可以得到最有效地保持。【结论】最优油茶花粉液配方为油茶无人机辅助授粉提供了可能性,并可一定程度上解决因花粉资源限制而导致的油茶坐果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木兰诗》中有这么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按字面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这就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经历千百残酷战斗死去都是将军,而从军十年胜利归来的却都是“壮士”呢?其实“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这里互相渗透、互相说明,意义上是合指的、兼顾的.作者为了求得诗句的统一、音调的和谐才分开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互文”,就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义互相交错、补充。“将军百瞻死,壮士十年归”的意思应是:“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  相似文献   

9.
轻松60秒     
《少儿科技》2012,(7):46-46
改当方丈 老师在批改作文《我的老师》时,发现这么一段:老师,您像辛勤的园丁,送走了一庙又一庙学生,现在又在送我们这一庙~原来,该生将“届”子错写成了“庙”。  相似文献   

10.
窦宪历任侍中、车骑将军、大将军,权势鼎盛一时,班固、傅毅、崔驷等人,相继进入其幕府,形成了一个文人集团。这一文人集团主要因为窦宪的显赫权威和谦恭态度而聚集,虽然政治因素明显,创作不脱关刺范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11.
明末,泗城土州官岑云汉利用国人的道统观念,通过虚构始迁祖岑仲淑,巧妙地将岑氏土官的族源跟中原汉族衔接起来,初步形成"汉裔"认同。与此同时或稍晚,有人假托名人王守仁之手,杜撰《泗城土府世系考》,并于清初被编入《古今图书集成》之中,岑氏"汉裔"认同也随之上升为国家的"信史"。光绪初年,岑毓英在昆仑关边上修葺标志性的岑仲淑墓,岑氏"汉裔"认同大功告成。泗城岑氏通过编修族谱实现"汉裔"认同的做法,为其他广西土官所普遍地、模式化地效法。  相似文献   

12.
岑参边塞诗素以“好奇”为人所知,但其情感底蕴中悲壮的一面也不容忽视。本文重点从思乡、征战、为客依人、功业无成等方面论述了岑诗悲壮情感的成因,展示了岑参边塞诗情感内蕴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3.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一川碎石大如斗"中的"碎石"应为"破石";"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中的"雪海"不应该指"雪山"或"雪原",而应指大湖泊.  相似文献   

14.
历来论岑参诗歌的评家,多着眼于其"奇语"、"奇意"、"奇境",而忽视了其诗歌无论在表现内容、语言运用、诗歌体式方面都存在着"俗"的一面.从岑诗的接受对象和接受程度来看,似也证明了此种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周易参同契》的形象概括——“阴阳太极图”与现代生物学中的“遗传密码”和现代物理学中的“互补原理”作了比较,指出对中国道教哲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现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岑参的一生是痛苦的,他一生追求功业理想、仕途通达,但还是以失望结束,其间还有归隐之幻,思乡之苦。这些痛苦的解脱方式主要包括进取、隐居、交友、醉酒、吟诗、游赏等。生于有唐一代,为传统儒家文化所浸润,深受佛道文化的影响,岑参的人生经历、痛苦和解脱方式是当时文人仕子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廉州、钦州与越南北部有着密切的文化互动关系,文化互动的内容包括廉州、钦州与越南北部地区的海路交通;廉州、钦州与越南北部地区的人员互迁;廉州、钦州人到越南北部为官的情况;而廉州所藏越南昭光寺钟及钟铭、越南在廉州修建的东山寺和唐朝宰相姜公辅的籍贯等等更进一步证明不应该把近现代意义上所谓的"国家"、"民族"的意义生硬地套到当时的历史时代,只有这样,研究才有可能相对客观。  相似文献   

18.
景观并不是仅仅以简单的外在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个具有精神意义存在的"场所",人们在景观中更高层次的享受是与景观产生某种意义上的共鸣。在引入叙事学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青龙寺环境景观进行研究,从对叙事的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探讨青龙寺在景观叙事性设计上的内涵,并对其做相应评述。  相似文献   

19.
六祖慧能和韶州有缘。生在新州,得法黄梅,隐遁怀集和四会,剃度出家在广州,但他最终把韶州作为37年弘法的上佳选择。韶州的曹溪宝林寺(后称南华寺)的兴盛与发展也和慧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慧能在世之日,宝林道场至少有三次以上的重修、重建和扩建,而且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宝林寺的香火也因此一次比一次旺盛。唐朝的韶州曹溪山宝林寺发展和兴盛的历史事实表明,慧能只要一到宝林寺,它立即就会四众云集,宝林道场的修建就势在必行。慧能对宝林道场的重修、重建和扩建,起了直接重要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报导广东省石灰岩植物区系的一个新种,封开钟萼草(玄参科)及一个新记录种,济新乌桕(大戟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