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此振动样品磁强计(VSM)主要用来测量软磁或矫顽力较小(<1.0T)的磁性材料微量样品(<100 mg)的磁滞回线.方法:利用外磁场对振动的样品磁化,由锁相放大器检测感应信号,霍耳片检测外部磁场,计算机采集磁场信号和感应信号.结果:利用本系统可以实时绘出微量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结论:使用结果表明在无特殊实验条件要求的条件下,实验结果和昂贵的超导磁强计相同.  相似文献   

2.
用VSM-55型振动样品磁强计,对Bi系超导样品在液氮温区80K时进行磁测量,发现磁滞回线在Hc1<≈H<<Hc2范围内是可逆的,据此计算了样品中的(2223)相含量,通过与X-ray衍射分析结果比较得知,此方法非常适合于Bi系(2223)相含量高于80%的样品。  相似文献   

3.
基于振动样品磁强计的磁滞回线测试功能,以Co Zr薄膜、Fe_3O_4粉末和SrFe_(11.6)O_(19)粉末的样品为例,测试了磁滞回线。在准确调整样品鞍点的前提下,待测样品分别进行了通过制定粗测程序测试粗测磁滞回线,以及细测程序和相关磁滞回线。通过对比和分析所得的实验结果,展示了两种测试程序在实际测试中的作用及结果差异,粗测磁滞回线可以快速地提供样品大概的矫顽力、剩余磁化强度及饱和场等基本磁参量的取值范围,而细测磁滞回线提供了磁性材料的准确合理的矫顽力、剩余磁化强度及饱和场等基本磁参量。  相似文献   

4.
Fe含量对FeCu颗粒膜磁滞回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共蒸发法制备了不同组分的FeCu颗粒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了样品的物相组成,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颗粒的平均直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的磁滞回线,根据测量结果用Origin软件对样品的磁滞回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Fe含量对FeCu颗粒膜磁滞回线的影响.结果表明:FeCu颗粒膜是颗粒取向均匀的非固溶磁性膜.矫顽力、剩磁、剩磁比均随铁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铁含量为25%左右时剩磁、剩磁比取极小值;而矫顽力在铁含量为30%左右极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还原法,利用阳极氧化铝模板(AAO)制备出了不同管壁厚度的Fe纳米管阵列,利用震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平行和垂直于Fe纳米管阵列的磁滞回线,结果表明易磁化轴平行于纳米管的轴向方向,样品具有明显的磁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用磁场治疗胆结石症已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磁场碎石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许多医疗工作者和科技人员运用不同手段在不同领域对磁场碎石的原因进行了探索。我们试图从测量胆结石的磁性以及磁场对胆结石磁性影响方面寻找磁场碎石的原因,以便为磁场碎石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由于胆结石的磁性相当弱,我们采用了高灵敏度M155型振动样品磁强计(Vibrating  相似文献   

7.
根据研究La1/3(CaxBa1-x)2/3MnO3多晶材料温度及磁场特性的要求,设计一套高低温电阻、磁电阻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分析表明该系统是可行的,且满足实验的要求,系统的建立将为研究其它磁性材料的温度、磁场特性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8.
氮化铁(α″-Fe16N2)的制备与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有α″-Fe16N2相的块状铁氮合金的制备和磁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NH3和H2的混合气体通入铁粉在高温下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淬火至低温,再经回火处理,形成一种新相,即α″-Fe16N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制得的相不是纯相,α″-Fe16N2样品中都舍有γ-Fe(N)(奥氏体氮化铁),α″-Fe(N)(马氏体氮化铁)和α″-Fe16N2这三种成分.从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结果中可以看出,所有样品的饱和磁矩都不是很大,并且发现样品的磁饱和感应强度随着γ-Fe(N)的含量减少而增大,随着α″-Fe16N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溶胶法制备了不同粒度的FeCu纳米颗粒体,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样品的相组成和颗粒的平均粒度,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化曲线,磁滞回线,涨落场和有效激活体积.“趋近饱和定律”方法求出了样品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利用均匀反磁化模型计算了样品的矫顽力,计算值与测量值基本相符.结果表明,样品的激活体积随颗粒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激活体积与颗粒的平均体积的大小基本属于同一数量级,粒状FeCu纳米颗粒的反磁化基本符合均匀反磁化.  相似文献   

10.
强磁场退火对FePt薄膜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FePt纳米薄膜退火过程中晶粒团聚长大,进行了在外加强磁场条件下的退火实验。对化学法制备的FePt纳米薄膜,经热处理后外加磁场,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薄膜的结构、晶粒尺寸和磁性能。实验发现:外加7.96MA.m-1磁场450℃退火,样品即开始有序化相变;外加7.96MA.m-1磁场600℃退火,样品有序度要高于常规退火样品;外加1.59~6.37 MA.m-1磁场550℃退火,样品晶粒明显细化、矫顽力明显提高。因此,强磁场退火能降低FePt薄膜有序化相变温度,提高有序度、细化晶粒和提高矫顽力。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FePt纳米薄膜退火过程中晶粒团聚长大,进行了在外加强磁场条件下退火实验。对化学法制备的FePt纳米薄膜,经热处理后外加磁场,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薄膜的结构、晶粒尺寸和磁性能。实验发现:外加7.96MA.m-1磁场450℃退火,样品即开始有序化相变;外加7.96MA.m-1磁场600℃退火,样品有序度要高于常规退火样品;外加1.59~6.37MA.m-1磁场550℃退火,样品晶粒明显细化、矫顽力明显提高。因此,强磁场退火能降低FePt薄膜有序化相变温度,提高有序度、细化晶粒和提高矫顽力。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粒状γFe2O3微粉。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颗粒的形貌;X射线衍射确定了样品的相组成和颗粒的平均粒度;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利用趋近饱和定律求出粒状γFe2O3微粉在不同温度下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KE。样品的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大于γFe2O3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通过测量磁粘滞系数和不可逆磁化率,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涨落场Hf和激活体积Vf,推导了Hf和Vf的理论表达式,理论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粒状γFe2O3微粉的反磁化机制为均匀反磁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磁场干扰较大导致组合导航定位中磁强计解算航向角严重失准的问题,提出一种磁强计的磁场干扰补偿方法。分析了磁强计输出模型,利用陀螺仪求解的航向角差、横滚角和俯仰角,建立磁场干扰模型。将三轴磁场干扰转化为两轴磁场干扰,再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其进行估计并补偿,输出补偿后的航向角。在人为设置磁场干扰源的条件下进行转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补偿后的磁强计磁场干扰得到有效抑制,航向角精度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法在磁性金属镍片衬底上制备了有机铁电薄膜P(VDF-TrFE),利用X射线衍射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了Ni/P(VDF-TrFE)样品的晶体结构和金属镍片的磁学性质,结果表明,旋涂制备所得有机P(VDF-TrFE)薄膜结晶形成了β相,镍片的饱和磁场约为2 000 (kAm-1/4π).利用静电计和锁相放大器,研究了样品的电学性质和不同磁场方向的磁电耦合效应.可以发现,金属镍片作为磁性衬底制备得到的Ni/P(VDF-TrFE)属于复合多铁性材料,该材料的磁电耦合效应具有各向异性,表现为平行方向大于垂直方向.实验所得结果为复合多铁性材料的制备和测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钛酸丁酯和Fe3O4@SiO2为前驱物,将静电纺丝技术和高温煅烧法相结合,成功地制备出内含Fe3O4@SiO2纳米粒子的磁性TiO2纳米纤维。利用XRD、SEM、TEM、UV-Vis光谱及Shole7304型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及磁性进行表征,在光催化实验中选罗丹明B为降解模拟污染物测试了太阳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磁性TiO2纳米纤维在模拟太阳光光照下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另外,该纤维在外加磁场下能够简单有效地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16.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PrCo1-xMgxO3稀土复合氧化物纳米晶,用SEM观察了其微粒的大小及形貌.用XRD进行了物相及烧成温度分析,确定其为钙钛矿立方型结构.用7404型振动磁强计(VSM)测定了其矫顽力、磁滞回线、饱和化强度(Ms)和剩余磁化强度(Mr),确认PrCo1-xMgxO3的磁学性质随x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以Ar/N2(N2/(Ar+N2)=10%)为放电气体,在Si(100)单晶衬底上获得了γ'-Fe4N薄膜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衬底偏压对γ'-Fe4N薄膜样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衬底负偏压的增大,γ'-Fe4N薄膜样品的晶胞参数减小,Fe和N的化合效率与样品的致密度提高,表面缺陷减少,矫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在核四极共振中,两脉冲序列激发的信号有3项,回波信号和非回波信号混在一起,建议用接收机和n场的相位循环来获得净的核四极共振四波,得到了获得最大回波强度的条件,用相位循环的两脉冲序列可以比较方便和准确地测定核上极共振自旋系统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典型样品NaNO2和NaClO3(观察核:^14N,^35Cl)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19.
用微乳液法制备镍/铁复合纳米微粒;进行了不同镍/铁比例和不同水/有机物比例(R)的系列测试;对样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进行了检测;得出了颗粒尺寸与R的关系;给出了控制尺寸大小的R值;讨论了镍/铁比例与材料磁性能的关系和微粒成核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用溶胶法制备了La1-xMnO3系列样品,经XRD分析表明样品为单相钙钛矿结构。TEM结果显示样品的颗粒基本呈球状,粒径约在200~300nm之间。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的M-T和M-H曲线,研究了样品的居里温度和最大磁熵变随掺杂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调节居里温度在室温附近时,样品在低磁场下仍具有较大的磁熵变,有望成为在室温下使用的磁制冷工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