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采自广西百色地区的轮藻植物2属22种8变种,全为广西省新纪录。其中有1个新种,1个新变种和2个中国新纪录。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山西省新记录的轮藻属植物3个种,它们是不连续轮藻Chara inconnexa Allen,卡尔文轮藻C. calveraensis (Wood) Ling,Deng et Li和尖刺轮藻C. aculeolata Kütz.,三种均属于双轮托叶组、被茎亚组、二列系.其中,不连续轮藻采于平定娘子关,卡尔文轮藻采于阳城蟒河,尖刺轮藻采于宁武公海.目前山西省已发现的轮藻植物共有4属,22种,8变种.  相似文献   

3.
Ag+、Pb2+对轮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不同剂量的Ag 、Pb2 胁迫轮藻,从生理生化上研究轮藻的生态变异.结果表明,随重金属胁迫剂量的加大,轮藻叶绿素含量、CAT、POD及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倒“N”形规律变化,即降-升-降的变化,这和在重金属诱导下,轮藻自身的防御机制运行有关,Ag 和Pb2 对轮藻的胁迫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在四川雅安采集到的一株特殊轮藻,通过形态学观察,显示其具有茎与小枝无皮层,小枝分叉,冠细胞两层等丽藻族特征。但在茎节小枝基部具有新特征——乳突状托叶,目前尚未有丽藻具有托叶的相关报道。在野外采集的新特征轮藻植株、采集回实验室稳定培养一段时间的植株以及采集到的轮藻合子萌发的后代植株均能观察到上述特征,说明其特征是稳定遗传的。进一步使用18S rDNA与rbcL基因联合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新特征轮藻与丽藻属其它种类聚在一起且成为单独的一支。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发育学结果,说明了新特征轮藻应划分到丽藻属内,也表明托叶不再仅仅是轮藻族独有的特征,丽藻族中也应增加托叶这一特征;新特征轮藻的发现对丽藻属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并为现有的轮藻分类系统的完善与修订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轮藻植物迄今尚未有过报导。我们自1979年至1984年鉴定了山西的轮藻标本,共得4属、12种及4变种,即轮藻属(9种4变种),丽藻属(1种),鸟巢藻属(1种),拟丽藻属(1种)。其中山西轮藻为一新种,波罗的轮藻北方变种为一新变种,其余的均为山西省的新纪录。本文是中国轮藻志的部分工作,文中对新种及新变种有详细的描述、记载、讨论并附图。  相似文献   

6.
用欧氏距离—组平均法对内蒙古轮藻植物进行聚类分析,其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方法基本一致,说明轮藻植物分类系统中族、组、系的分类等级设置合理,可反映轮藻植物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轮藻植物染色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藻染色体制备方法,目前在国内尚无报道。我们引用高等植物染色体制备方法,在Godward,Tindall与Sawa及Sawa工作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轮藻门中的轮藻属、丽藻属和拟丽藻属三个属的标本进行试验,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8.
轮藻是一类大型沉水藻类植物,喜生长于含钙质丰富的硬水和透明度较高的水中.抚仙湖是我国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为了解其轮藻植物群落结构及时空格局特征,2005 2011年对抚仙湖沉水植物进行了调查.在抚仙湖共采集沉水植物12种,其中轮藻植物2种:轮藻Charasp.和丽藻Nitellasp..抚仙湖轮藻植物平均生物量约为11...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球状轮藻叶绿体全基因组的特征以及探究其在轮藻科内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组装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球状轮藻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80 652 bp, GC含量26.6%,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环状结构,与普生轮藻十分类似;球状轮藻叶绿体基因组共注释出137个基因,其中包括9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6个rRNA基因,比无色丽藻多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3个tRNA基因,与高等植物相比具有rpl12、trnL(gag)、rpl19、ycf20四个特殊基因;球状轮藻叶绿体全基因组共检测出87个SSR位点且绝大部分由A和T构成;此外,球状轮藻共包含24 989个密码子且密码子使用更偏好A和T,亮氨酸(Leu)是编码氨基酸最多的密码子;通过邻近法(NJ)对包括球状轮藻在内的5个种的叶绿体全基因组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球状轮藻的亲缘关系与普生轮藻更为接近.本研究对球状轮藻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了解析,利用现有数据确立其系统发育学地位.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在实验条件下,模拟轮藻的自然生长环境,采用微量的含含Cd^2+,Hg^2+,Cr^6+和敌枯双等4种药物,对布氏轮藻(Chara braunii Gm.)和普生轮藻(Chara Vulgaris Vaill,exL.)进行处理,随着药物作用是延长,布氏轮藻和普生轮藻的托叶长度较对照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果表明,同一种类的轮藻,其托叶的长度可随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轮藻系统分类研  相似文献   

11.
为找到适宜用于轮藻科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的分子片段,对本研究所选轮藻进行18S rDNA、rbcL、atpB及18S rDNA-rbcL-atpB三基因联合序列的多样性分析,并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开展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表明,18S rDNA序列较适宜用于研究轮藻科下两个族和各属间的分类问题,但进一步对属内轮藻进行分类需要借助变异程度更高的序列;rbcL、atpB序列变异程度高于18S rDNA序列,但两者不适宜单独用于轮藻科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三基因联合序列的种间、种内遗传距离有一定差异,种间遗传距离(0.002~0.097)大于种内遗传距离(0~0.001),且所得进化树的拓扑结构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构一致,属内轮藻分类不再混乱,进化树呈现良好的拓扑结构.综上所述,18S rDNA-rbcL-atpB三基因联合分析后可将形态近似的轮藻分开,解决本研究选取的轮藻科植物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在实验条件下,模拟轮藻的自然生长环境,采用微量的含Cd2+,Hg2+,Cr6+和敌枯双等4种药物,对布氏轮藻(CharabrauniiGm.)和普生轮藻(CharaVulgarisVaill.exL.)进行处理.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布氏轮藻和普生轮藻的托叶长度较对照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果表明,同一种类的轮藻,其托叶的长度可随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轮藻系统分类研究中,单凭其托叶长短来区分种、变种、亚种或变型都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3.
自1980~1985年,我们在河南13个县市采集了50余号轮藻标本,经过鉴定,得到本科植物四属,八种和变一种,均为河南省轮藻植物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1989年夏,国家环境保护局全国水生物调查组,在新疆境内采到的16个轮藻标本,2属(轮藻属和丽藻属)、8种中的两个新种:阿尔泰轮藻Chara aertaiensis Diao,sp.nov。和乌紫轮藻 Chara atropurpura Diao,sp. nov. 新疆轮藻的种类组成和内地不同。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岩芯和古生物分析资料,结合沉积相研究成果,对高邮凹陷深凹带戴南组一段-二段5亚段的介形虫和轮藻化石及其沉积环境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识别出介形虫70个属种,统计显示以金星介科分子为主,其次是玻璃介科分子,还有少量胡花介科分子,其化石组合的垂向变化反映了戴南期湖泊水体从半咸水→淡水-微咸水→半咸水→淡水的旋回性变化。发现轮藻化石76个属种,主要有常州厚球轮藻、强壮冠轮藻、长柱形钝头轮藻、小球状轮藻等,其中以戴一段一亚段最为繁盛,表明当时较为稳定的半咸水-淡水沉积环境。介形虫化石组合和轮藻化石的垂向分布和演化与沉积环境、沉积相变迁和分布具有密切关系。介形虫组合以淡水-微咸水环境中的属种占优势,且轮藻勃发时,反映陆源碎屑物质供给充足,沉积相以加积型或进积型三角洲和扇三角洲为主;当介形虫组合以半咸水环境中的属种占优势时,表明陆源碎屑物质供给较弱,沉积相以退积型三角洲和扇三角洲为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中南、华东地区白垩纪和早第三纪的轮藻化石划分为七个化石组合。根据轮藻化石,对该区有关地层提出了初步的对比意见,并对白垩系和第三系之间的构造运动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首次报道贵州轮藻植物资料,计有:丽藻属16种,1个变种,鸟巢藻属2种,拟丽藻属1种,灯枝藻属1种,轮藻属13种,2个变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青海、甘肃、宁夏的轮藻植物,计有3属、11种和1变种,其中的拟球状论藻Chara pseudoglobularis Zheng et Han sp.nov.密刺轮藻Chara densispina Han et Zheng sp.nov。为新种,其它为本地区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自然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对轮藻藏卵器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含微量的Cd^2,Hg^2+,Cr6+和敌枯双的四种药物,处理布氏轮藻和普生轮藻后,经一年多的实验与观察,发现上述四种药物对轮藻藏卵器的大小和着生位置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者遵照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会《中国轮藻植物志》编写组的分工,负责湖南省轮藻植物调查、采集与研究工作。从1978年至1986午,先后在该省的31个市、县采集到轮藻科植物标本357号,经研究鉴定有5个属,共35种和10个变种。其中有新种2个,新变种4个,5个亚州新记录和8个中国新记录。现将有关名录予以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