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云南省16个市州为研究单元,运用综合指数法及障碍度模型探究2004-2016年云南省各市州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4-2016年云南省各市州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其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均呈波动下降态势;(2)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日益均衡,高脆弱性市州空间集聚态势明显,"核心—边缘"式空间结构逐渐形成,低脆弱性市州呈现"趋同俱乐部"空间态势,边境市州脆弱性低于内陆市州;(3)云南省六大旅游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滇西北下降幅度最大,滇东北与滇东南下降幅度较小;(4)敏感性对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发挥主导作用,其应对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引入三角图分析方法,从经济(E)、社会(S)和资源环境(R)3个方面构建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ESR)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武汉城市圈ESR系统脆弱性的空间特征及分类.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ESR复合系统脆弱性水平较高,属于中高级别,且空间分异明显.2从武汉城市圈各子系统看,经济子系统武汉市一城最优,形成由低脆弱性、中等脆弱性、较高脆弱性和高脆弱性组成的4个板块;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整体较差,黄冈市高脆弱性尤其突出;资源环境子系统脆弱性在空间上呈核心-边缘结构,敏感性和系统脆弱性相关性较高.3武汉城市圈脆弱性类型可分为资源环境子系统脆弱型、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脆弱型、经济社会子系统脆弱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均衡脆弱型、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脆弱型5种.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是我国农业旱灾的频发区,该地区的旱灾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该省农业灾害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对于制定防灾减灾策略意义重大.根据山东省农业系统脆弱性与灾后恢复力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个适合本地实际的旱灾恢复力评估模型,并以历史数据为依托进行了恢复力指数的尝试性构建.结果表明,"气候"、"土地利用状况"、"农户收入"和"农业投入"4个指标是影响研究区旱灾恢复力的关键因素,旱灾恢复力在1980年~2013这30多年间总体来看比较平稳,其中1983年、1987年、1994年、1998年和2002年恢复力水平较低,1984年、1990年、1996年和2005年恢复力水平较高.根据该模型构建的恢复力指数测算结果预测得出2014年山东省旱灾综合恢复力空间分布情况为青岛市最高,聊城市最低.  相似文献   

4.
赣江上游是江西省南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开展区域内生态脆弱性的研究,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赣江上游易灾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破碎度、分维数倒数、分离度3个景观格局指标,结合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土地利用类型适宜度指数来构建景观类型脆弱度指数模型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指数模型,从景观格局、水土流失敏感性与土地利用适宜性的角度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研究区未利用地的景观类型脆弱度最高,园地次之,水域或人工表面最低;2)1985-2013年,林地的脆弱性指数增加,水域、人工表面和园地的脆弱性指数大体上减小;3)相关分析显示,景观类型脆弱度与土壤侵蚀敏感性、破碎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长三角各区县农业经济数据,借助VSD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GWR模型等,对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的脆弱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脆弱性的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暴露性指数显著降低,适应力指数显著提升,敏感性指数变化较小;2)长三角地区粮食安全脆弱性的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降低,2000—2019年高脆弱和较高脆弱的区县级数量占比由38.02%降至12.78%;中脆弱的区县级数量占比由60.70%增至77.96%;较低脆弱和低脆弱的区县级数量占比由1.28%增至9.26%;3)恩格尔系数对区域粮食安全脆弱性有正向驱动作用,人均GDP和农业就业人员比例对粮食安全脆弱性呈负向驱动作用,各驱动因素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相关政策制定要因“时”因“地”制宜,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的内涵构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3E协调度函数、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等,对环渤海地区2006—2012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与协调性及空间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2015—2024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与协调性进行了动态模拟,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进行动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在波动中微降(较重脆弱—中度脆弱)且空间分异明显,整体呈现出"双环"的空间结构.(2)2006—2012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变化较小,呈轻度失调状态,其中,经济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协调度不断降低,而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的协调性均呈上升态势,环渤海各地区间的内部差异也较为显著.(3)2015—2024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仍不容乐观,长期处于中度脆弱与较重脆弱水平之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整体呈上升态势,发展势态良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研究区2000年和2016年遥感数据,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态环境特征,选取斑块数、斑块密度、分维数倒数、植被覆盖度指数和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构建景观脆弱度及土地生态脆弱度模型,对胶州湾海岸带区域生态脆弱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16年间,研究区整体以一级、二级脆弱区为主,其中,生态脆弱度减少趋势的比例为17.52%,37.48%的样本区土地利用生态脆弱度指数增大,土地生态脆弱性增强.各地类整体平均土地生态脆弱度排序为:其他用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其他用地、耕地、林地系统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弱.土地生态脆弱性的分布总体呈东北、西南部重,外延逐渐减轻,各级脆弱性之间的转化呈现出明显差异及空间分异性特征.黄岛区区域一级、三级脆弱区面积变化较大,一级、二级脆弱区所占比例减少,胶州市区域二级脆弱区变化最大,一级、二级脆弱区成为主体,市中区区域较其他区域变动程度低,城阳区区域五级脆弱区较其他区域增加明显.人口、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生态脆弱区时空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为例,从暴露-敏感性和应对能力两方面构建区域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脆弱性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01—2015年宁夏区域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宁夏区域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暴露-敏感性指数和应对能力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城镇化率、旅游从行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旅游劳动生产率、交通事故发生与宁夏区域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和城镇化率是制约宁夏区域旅游经济系统应对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管理(pressure-state-response-management, PSRM)模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CRITIC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计算出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生态脆弱性指数,揭示了其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趋势;运用冷热点分析方法,探究了生态脆弱性的空间聚集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中的因子探测,分析了影响生态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11—2021年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以轻度、中度脆弱为主,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总体呈“西高东低”的显著特征;2011、2016、2021年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平均值分别为0.392、0.417、0.376,整体处于中度脆弱水平;剖析驱动因子可以发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景观多样性指数、年均气温对区域内生态脆弱性有较强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依据脆弱性评价的"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准则,采用熵权法、加权求和模型、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2005—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城市"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城市"社会-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中度脆弱,并处于良性的发展轨道;不同类型城市的"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呈现差异化的演变特征,资源型城市和大部分城市群的脆弱性下降,省会城市由于极化效应面临着较强的风险胁迫;脆弱性指数自东向西逐渐增强,大地形单元作为自然环境本底对脆弱性分异具有重要影响,脆弱性热点区始终集中在青海省东部的黄土高原沟壑区;脆弱性评价中的适应能力维度对该区域城市"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表明当前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已从促进经济增长转化为提高可持续性,突出表现为强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效益、调节城乡不均衡性和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省顺昌县林地为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构建顺昌县林地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实现对顺昌县林地生态脆弱性的定量评价,进而分析其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坡度、土壤K因子、年均降雨量、NDVI和人口密度5个因子作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95 5,0.140 9,0.119 2,0.302 1,0.242 3;研究区微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强度脆弱区和重度脆弱区的面积分别占15.83%,40.92%,24.50%,13.25%和5.50%,整体处于轻度脆弱水平;顺昌县脆弱等级强度以上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低坡度、低海拔、低植被盖度、人为干扰强度大的区域,是预防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年、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出老龄化系数(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征老龄化的情况,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法,研究江苏省老龄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并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解释.结果表明:在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老龄化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即老龄化系数相似的地区呈集聚分布,2000年-2010年空间集聚性有所减弱,空间异质性增强,但是集聚的空间格局并没发生太大的改变;冷热点发生了一定的迁移,2010年在苏南地区出现了冷点区域分支,这与经济热点的迁移有关;集聚格局由"南高北低"向"中间高两边低"转变;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人口社会基本发展因素以及出生率与老龄化呈现负相关,死亡率、受教育程度以及医疗卫生水平对老龄化起正向的积极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对老龄化的影响在两次人口普查中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脆弱性评价方法无法同时体现脆弱性的内涵及脆弱性与各影响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本文建立了基于投影寻踪的脆弱性S型函数模型体系.首先建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是建立投影寻踪模型进行指标的降维处理;再次是建立水资源脆弱性S型函数模型;最后利用快速样本聚类对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类.针对泉州市2000~2012年的水资源脆弱性的实例研究,表明了模型的适用性.地下水超采比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及人均水资源量是影响泉州市水资源脆弱性的敏感因子.2020年,在50%、75%及95%保证率下,泉州市水资源分别处于轻度脆弱、中等脆弱和极度脆弱水平;在空间分布上,鲤城区和石狮市的水资源处于极度脆弱水平,丰泽区、晋江市与惠安县的水资源处于强脆弱水平,泉港区的水资源处于中度脆弱水平,洛江区和南安市的水资源处于轻度脆弱水平,其它区县的水资源不脆弱.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海平面上升情景下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的脆弱性和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通过分析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机理,定义了沿海发展脆弱性内涵,构建了沿海发展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实现对沿海地区发展脆弱性的综合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和广东省属于高脆弱,江苏省和山东省为较高脆弱地区,浙江省、天津市、海南省和辽宁省为中等脆弱,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福建省为低脆弱.最后,通过对沿海各地区脆弱性影响因子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沿海地区发展建议:加强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效率以及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对于提升沿海地区应对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环渤海地区的17个沿海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综合指数法测算脆弱度指数,来研究环渤海地区城市群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发现:就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类型而言,天津、大连、青岛、烟台、东营属于低脆弱性类型,盘锦、沧州、潍坊、威海、唐山、营口、日照属于较低脆弱性类型,秦皇岛、滨州、葫芦岛、锦州属于较高脆弱性类型,丹东属于高脆弱性类型;就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空间格局而言,整体上呈现出天津、大连、青岛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余城市的经济系统脆弱性较高,“波峰”到“波谷”变化态势明显;省际相比,天津、山东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最低,河北次之,辽宁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以生态安全P-S-R分析框架和脆弱性系统结构理论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矿业城市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原理和变异系数方法构建了评价模型,对矿业城市(铜陵市)人地系统脆弱性进行了动态评价.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铜陵市生态环境压力和生态环境响应逐年下降,环境状态波动变化,无明显上升趋势;铜陵市人地系统脆弱性等级呈下降趋势,评价期内一直处于脆弱、较脆弱等级,脆弱性等级高;生态环境响应和生态环境压力是铜陵市人地系统脆弱性下降的主要约束子系统,生态环境破坏和环保投入不力是主要的综合约束因子.  相似文献   

17.
基于福州市主城区2000-2014年土地覆盖数据,采用VSD模型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适应潜力获取生态脆弱性,探讨土地覆盖变化与城市生态脆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生态脆弱性水平差异显著,林地以微度和轻度脆弱为主,耕地主要表现为轻度和中度,且整体呈上升趋势,建设用地以中度、中强度和强度为主,区域差异明显且脆弱性水平逐期向强度脆弱转化,未利用地以中强度和强度为主;林地和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造成的生态脆弱性变化最为显著,生态脆弱性程度加深,且盆地地区比山地丘陵地区变化更为明显,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转化为林地、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其生态脆弱性降低;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程度增强,且整体上造成城市生态脆弱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借鉴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耦合模型,选取最直观的气温变化衡量区域气候变化,以经济、农业、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城市发展各项子系统,构建区域气候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型;在分析区域气候与城市发展各项子系统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创新的提出差异化评价标准和办法;并以上海市为例,基于50a上海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评估上海市2000~2012年气候变化适应度.研究表明:近50a上海市气温显著上升;2000~2012年,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均呈现正向稳定发展状态;由于城市发展导致上海市耕地面积和种植面积不断萎缩,农业系统因此呈现衰退状态;受区域气温波动变化影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适应性呈现波动变化,但总体呈现为适应型;农业系统呈现不适应状态,主要为人为原因,受气候变化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基于PSR模型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框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塔里木河流域2005—2015年生态脆弱性,分析其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2005—2015年生态脆弱性指数平均值为0. 538,处于重度脆弱Ⅲ级;生态脆弱性持续增加,综合指数最小值为2005年的1. 14,2009年到达一个峰值3. 07,2015年达到最大值3. 69;各地区的综合指数都处于2~3范围,总体呈现由西向东递增趋势,流域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呈现西低东高状态;研究时段内高度脆弱地区的脆弱性增加显著,而低度脆弱地区脆弱性变化不显著,处于中间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20.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技术经济安全问题亟需关注。借鉴相互依赖理论的“敏感性”与“脆弱性”概念,从技术经济安全风险的视角提出中国工业行业技术敏感性、经济敏感性、技术脆弱性与经济脆弱性4类属性和相应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提炼出敏感性与脆弱性公共因子,将38个工业行业分为高敏感性高脆弱性、高敏感性低脆弱性、低敏感性高脆弱性、低敏感性低脆弱性4类,为开展分类监测和评估各行业技术经济安全状况,更好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