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PVC加工制品厂商除了对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有特殊的要求外,而且对树脂的颗粒形态也有相当严格的要求。颗粒形态好的树脂具有易加工,制品质量稳定,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因此,PVC行业对树脂颗粒形态的研究日趋活跃。通过对PVC树脂颗粒内部结构和外观形态进行表征,探明其成粒机理  相似文献   

2.
<正>在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为了保证PVC树脂的质量,一般聚合转化率控制在85%左右。未反应完的VCM大部分主要靠减压排气、压缩冷凝进行回收,但PVC浆料中仍含有3%左右的VCM。目前国内外PVC生产行业PVC浆料中残留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模型预测函数控制的PVC聚合釜温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PVC聚合反应的过程,针对PVC温度系统的特殊性,提出基于多模型的预测函数控制策略。将被控过程空间分为多个子空间,每个子空间对应一个失配较小的预测模型,同时设计多个预测函数控制器与之对应。该控制策略拓宽了传统预测函数控制的应用领域。根据PVC的升温和保温这2个不同的反应区间采用了2个不同的预测模型,以适应过程参数在不同区间发生的变化。该算法在SUPCON-JX300X集散控制系统上利用SCX语言实现,工业现场运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际运行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算法简单、易于工程实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以计算机、DCS为基础,对氯乙烯聚合过程控制与预警系统进行优化讨论研究,并构建相关模型,在30m3聚合釜的生产工艺上应用,实现了聚氯乙烯(PVC)树脂生产过程安全、平稳、经济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1意义及背景PVC为世界上第二大合成树脂,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轻工、建材、农业、日常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从我国整体发展状况来看,突出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醇-2080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乙烯醇 - 2 0 80 (PVA - 2 0 80 )是生产疏松型聚氯乙烯 (PVC)的重要分散剂之一 目前 ,国内主要依靠进口日本的KH - 2 0以代替传统的明胶来生产高质量的PVC产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开发了PVA - 2 0 80 ,以代替国外进口 本试验经过两步聚合和部分醇解等过程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试验条件 ,得到了外观为白色粉末状颗粒、平均聚合度为 2 0 4 2、醇解度为 80 .77% (mol)的产品 经小釜应用试验 ,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进行工业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系统扩产的研究。在数学模拟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提出扩产方案:当扩产30%时,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的体积可不增加,进料量增加30%,贫氧空气中氧浓度增加1.18%,温度维持在原设计值。采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工业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系统扩产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可适用其他工业生产装置的扩产研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纳米碳酸钙原位聚合聚氯乙烯的结构和性能,对纳米CaCO3原位聚合聚氯乙烯树脂进行了有关应用试验,通过纳米CaCO3原位聚合后得到的PVC树脂应用于化学建材行业,不仅提高了各项力学性能,而且节省了能量,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模压成型法制备碳纤维增强PVC(CF/PVC)和二维碳纤维平纹布增强PVC(CB/PVC)复合材料,并与原PVC树脂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B/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但弯曲强度有所下降;CF/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都比原PVC树脂增大约10%;结合其力学破坏形貌照片,分析了碳纤维和PVC树脂相容性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进行工业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系统扩产的研究。在数学模拟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提出扩产方案:当扩产30%时,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的体积可不增加,进料量增加30%,贫氧空气中氧浓度增加1.18%,温度维持在原设计值,采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系统扩产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可适用其他工业生产装置的扩产研究。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醇—2080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乙烯醇-2080(PVA-2080)是生产疏松型聚氯乙烯(PVC)的重要分散剂之一。目前,国骨内主要依靠进口日本的KH-20以代替传统的明胶来生产高质量的PVC产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才发了PVA-2080,以代替国外进口。本试验经过两步聚合和部分醇解等过程,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试验条件,得到了外观为白色粉末状颗粒、平均聚合度为2042、醇解度为80.77%(mol)的产品。经小釜应用试验,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黄铃 《科技资讯》2009,(19):63-63
介绍了135m3聚合釜PVC生产紧急终止剂系统,由于聚合反应是一种很剧烈的化学反应,如果在正常生产中出现诸多异常情况,为了尽快终止聚合反应,减少危险,正常终止剂系统外的紧急终止剂系统就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纳米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纳米CaCO3在聚氯乙烯(PVC)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添加了改性纳米CaCO3的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纳米CaCO3的表面性质由疏油性变为亲油性;改性后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均匀分散,并且与PVC基体结合良好;添加改性纳米CaCO3的PVC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明显优于添加未改性纳米CaCO3的PVC.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聚氯乙烯化学建材的飞速发展,PVC市场前景广阔,在未来二十年中,国内PVC需求将保持15%的速度增长。同时,市场对塑料制品要求也在提高,对PVC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国内PVC树脂品种太少,满足不了加工企业的市场需求。近年来,PVC树脂正在由通用化向高性能化、专用化及工程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防除结晶的作用。通过在普通PVC管内壁,采用热处理,将植绒膜光滑一侧紧贴PVC管内壁;选取绒毛长度分别为0.4 mm和0.8 mm,在两种不同水压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PVC管、0.4 mm植绒PVC管以及0.8 mm植绒PVC管结晶物变化规律。利用电镜扫描绒毛上的结晶物,分析结晶物与绒毛的粘结形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有植绒的PVC管结晶物重量呈先增大后减小或趋于稳定的趋势;而普通PVC管结晶物重量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对于普通PVC管而言,水流速度或者水压越大,管道内壁越不容易附着结晶物;对于植绒PVC管而言,结晶物附着的难易程度与绒毛长度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除结晶有一定的作用;绒毛长度应根据水流速度或者水压大小选取以充分发挥绒毛除结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水滑石填充PVC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及流动性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热辊压延法制备了水滑石填充聚氯乙烯(PVC)树脂复合材料.用刚果红、热失重、Brabender扭矩流变仪等方法考察了水滑石对PVC树脂静态、动态热稳定性、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钛酸酯改性的水滑石在PVC中效果最好;水滑石的加入可提高PVC树脂的热稳定性;随着水滑石含量的增加,PVC树脂的流动性先有所提高而后降低;水滑石在PVC树脂中最佳用量为1%~2%(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充水状态下隧道植绒排水管防除结晶的效果,通过在普通PVC管内壁,采用热处理,将植绒膜光滑一侧紧贴PVC管内壁,选取绒毛长度分别为0.4 mm和0.8 mm;在两种不同充水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PVC管、0.4 mm植绒PVC管以及0.8 mm植绒PVC管结晶物变化规律。利用电镜扫描绒毛上的结晶物,分析结晶物与绒毛的粘结形态。结果表明:在半管流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长,植绒PVC管结晶量有先增大后逐渐稳定或者减小的趋势;普通PVC管基本上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且到某一阶段结晶量显著增加而到另外一阶段又显著减小,满管流条件下变化规律相似;对于普通PVC管而言,满管流情况下管道内壁越不容易附着结晶物;对于植绒PVC管而言,结晶物附着的难易程度与绒毛长度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除结晶有一定的作用,绒毛长度应根据排水管充水状态选取,以充分发挥绒毛除结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3-羟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烯丙基溴和三乙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氧杂环丁烷基硅烷偶联剂,即三乙氧基-(3-乙基-3-丙基甲氧基氧杂环丁烷)硅烷(ETPO),研究了ETPO的光聚合活性及其对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E4221)环氧阳离子光聚合体系的光聚合动力学,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表面性能及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ETPO可以促进E4221体系光聚合转化率的提高,改善固化膜的拉伸性能、附着力和表面拒水性;含有ETPO的E4221固化膜的拉伸强度可达到15.9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21.4%,在PVC上的附着力最高可为5B,最大表面水接触角为85.3°。  相似文献   

19.
<正>0绪论近年来,PVC(欲了解更多?请见本期科技"生词"解释)胶地板逐渐在新建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PVC胶地板的施工过程中,由于PVC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充水状态下隧道植绒排水管防除结晶的效果,通过在普通PVC管内壁,采用热处理,将植绒膜光滑一侧紧贴PVC管内壁,选取绒毛长度分别为0.4 mm和0.8 mm;在两种不同充水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PVC管、0.4 mm植绒PVC管以及0.8 mm植绒PVC管结晶物变化规律。利用电镜扫描绒毛上的结晶物,分析结晶物与绒毛的粘结形态。结果表明:在半管流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长,植绒PVC管结晶量有先增大后逐渐稳定或者减小的趋势;普通PVC管基本上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且到某一阶段结晶量显著增加而到另外一阶段又显著减小,满管流条件下变化规律相似;对于普通PVC管而言,满管流情况下管道内壁越不容易附着结晶物;对于植绒PVC管而言,结晶物附着的难易程度与绒毛长度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除结晶有一定的作用,绒毛长度应根据排水管充水状态选取,以充分发挥绒毛除结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