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重乡谊、讲团结,同乡之间互相支持、风雨同舟的合作精神,始终流淌在古今浙商的血脉中,构成了古今浙商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成为他们相互支持、风雨同舟,共同抵御危难险阻的精神支柱.这种重乡谊、讲团结的合作精神,植根于中国特色、浙江地域特点的文化之中,尤其是注重亲缘和准亲缘关系的家族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2.
以往在对浙东学派和浙江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双重的立场,即一方面是站在非主流的立场上对浙东文化的某种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则是站在主流立场上对之的批评和贬抑。此外对浙东学派注重功利和史学所以经世的特点也存在着模糊之处,因为它们是明清社会的普遍趋向,不足以表现浙江思想的地域特征和特殊性。要准确地把握浙江精神和思想的特征,需要从自然环境的差异,文化学、社会学,以及主流与非主流的对立和变迁等角度,将浙江思想家放在人类文化的整体和运动中来考察。浙江思想家的特征是与某种非主流文化相联系的,其哲学上的经验主义、神秘主义和历史主义等特征也只有放在类似的背景上才能得到解释,它们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区域文化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精华部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地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地域文化一方面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与地域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通过分析山西省不同地域环境特点,总结出环境对地域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对各地区社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悠久历史和特定区位为江西留下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江西地域文化主要包括山水文化、名人文化、书院文化、三名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其特点在精神层面表现为务实性和保守性,在物质层面表现为丰富性和原生性。本文分析了地域文化对江西居民旅游休闲活动方式、内容、时间、目的地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从以全域旅游思维,建设旅游休闲目的地;从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推出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旅游休闲服务品质;加强对居民旅游休闲理念的引导等四个方面提升居民旅游休闲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5.
油画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中的纯艺术专业,其学生特点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特点更加鲜明,这就决定了对其进行教育培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河南高校油画专业学生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以地域文化为载体,融其于河南油画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发挥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南高校油画专业学生特点的教育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浅谈市(州)辖区独有高校对地域文化的构建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州)辖区独有高校是指市(州)辖区内唯一的高校,属于地方性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独有高校是所在市(州)辖区的文化高地,在地域文化的构建及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独有高校对地域文化的构建与传承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学报构建地域文化特色栏目,促进地域文化传播;图书馆构筑地方特色馆藏,开展地域文化服务;用优秀地域文化培育校园精神,发挥校园文化场的辐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地域文化教育,弘扬地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代建筑设计理论中的地域性文化设计趋势,对地域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建筑的性格作了论述,对建筑性格和地域文化精神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大别山红色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明显迥异于北方中原儒家文化系统中的长幼尊卑、循规蹈矩的文化面貌,而建立在独特的文化精神传统和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的基础之上;大别山红色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兼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殊地域蕴涵积淀而成的独特文化属性;大别山红色文化是一种继承了古往今来地域优秀传统精神的现代文化;大别山红色文化是一种富有现实创新精神和转化能力的文化,具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厘清大别山红色文化禀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发展、利用大别山红色文化,使之成为一种可持续地为现实服务的优质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推动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应充分认识东北地域文化所面临的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所带来的机遇,认识东北地域文化面临的挑战。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利用东北文化优势,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有效地组织发掘和利用东北地域文化资源,整合东北地域文化,开创东北特色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梅山武术传承因素进行剖析.在社会变迁中,梅山武术作为蚩尤精神的提炼、战乱生存的手段、社会制度的产物、尚武民风的凝聚与思想道德的塑造发挥过重要作用.结论:自然环境是地域武术形成的前提条件;宗教文化是地域武术发展的连接纽带;社会制度是地域武术延续的架构基础;精神追求是地域武术传承的关键因素;人作为载体对地域武术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三大文化板块为主流的安徽地域文化,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地域文化为少儿舞蹈艺术提供了文化生态资源,为少儿舞蹈艺术教育传承定位了文化坐标,预设了文化传统特性,指明了文化传承方向。从地域文化视角认识安徽少儿舞蹈艺术的地域文化属性、了解其教育传承现状,重视传统艺术教育的"娃娃工程"建设,有利于区域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区域文化传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迟子建成长于我国满-通古斯语族的核心区域——大兴安岭,其小说在精神特质和艺术表达上都鲜明地体现出满-通古斯文化的印记。迟子建小说中的满-通古斯文化因素既是满-通古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又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创造,它蕴含着东北边疆地区的文化心理、价值规范和精神内核。以满-通古斯文化为视阈研究迟子建小说,不但可以系统地挖掘迟子建小说中满-通古斯文化背后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蕴,还能阐释和把握其精神图像和风格特色。因此,满-通古斯文化与迟子建小说研究进一步探寻了东北地域文学研究的深层文化和精神维度,有着立足地域又超越地域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廿八都镇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浙江省最西南端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地扼浙江西部通往福建的交通咽喉,由于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和商贸重镇,历代官兵滞留和商贾聚集构成了廿八都人口增长的主流.外来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形成了廿八都独特的聚落文化.从人口迁徙这一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入手,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着重观察研究移民迁徙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观察和研究人口迁徙与文化交融形成新的聚落文化类型的基本历程,从而探索和揭示地域文化类型形成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明晰区域文化现代化基础上,构建了测度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程度的指标体系,以因子分析为测度方法,分析了2010年我国省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情况,研究表明:我国省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水平可分为5类,类型分布呈橄榄型;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水平梯度明显;区域文化现代化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最后,文章给出加快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往对刘三姐山歌文化的解读,学术界多从历史的时间的维度进行,这固然可以多少触及到其流传原因,但固守这种维度的直接后果就是很难揭示出刘三姐山歌文化的深层底蕴。而空间观念的引入,则为刘三姐山歌文化的深层底蕴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有力维度。其实作为壮民族文化代表的刘三姐山歌文化就是壮民族及其地区文化空间建构和认同的巨大隐喻,其生命力与流传至今且经久不息的真正原因,都可从空间这一维度得到解读。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山东省外贸“大”而不“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笔者从时空角度出发,抓住贸易特点和地域格局两条主线,分析了山东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地位、发展速度、出口贸易方式、出口贸易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现状,发现山东省对外贸易水平在持续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偏低、商品结构层次较低、地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并借此对山东省的外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高度升华。湖湘文化的精华:经世致用、民本思想、独立根性通过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壮族作家凡一平小说创作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其小说创作受地域文化的浸润,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怀疑,表现出受传统文化观念和传统小说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孙方友的小说无论从叙事风格上还是从小说精神上都明显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是中国传统叙事方式的延续。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地域文化、传统精神越来越受到冲击,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孙方友的这些小说显然就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青作为上世纪40年代上海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已得到了评论界的普遍认同。但苏青和其创作的现代性,以及现代性的根源与归宿,至今还未引起评论界的特别关注。苏青现代性与墨学、与浙东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她的现代性最后归结为现代性伦理,并充满着浓厚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