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基于分级的RFID隐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强  王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2):5781-57845822
随着标签制造成本的下降,RFID技术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随之带来一系列安全与隐私问题。文中介绍了RFID应用可能产生的安全与隐私威胁,以及数据保护的若干方案,描述了一个假定应用场合中的安全威胁,主要介绍基于分级的RFID隐私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RFID产生隐私与安全的潜在危险,探讨了解决RFID系统安全性和隐私权保护的技术和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私钥的图书馆RFID安全算法,该算法是一种基于树的匿名身份的验证方法,它通过标签和阅读器相互认证,能较好地解决RFID的安全隐私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存在的标签数据机密、安全等问题,研究Hash函数相关协议与对称密钥机制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基于Hash函数与状态锁定的安全认证协议.该协议采用单向Hash函数与对称加密方法,结合后台数据库与标签状态的锁定设置,并在认证结束后及时更新ID和密钥值,有效处理RFID认证阶段的安全风险问题.通过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既保证了标签的匿名性、完整性、机密性,又抵御了攻击者假冒、重传、去同步攻击,能较好地完成RFID系统中阅读器与标签的相互认证.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RFID系统中日益突出的隐私问题,分析比较了国内外众多文献,讨论了RFID系统可能存在的攻击并定义了其隐私保护需求,回顾了已有的各种RFID隐私保护技术,尤其是基于密码技术的RFID隐私保护协议,其按认证标签的时间复杂度又可分为3类:线性时间、对数级时间和常数级时间复杂度.随后从符号操作方法和计算复杂性方法2个大类出发,重点比较了多个RFID隐私保护模型,其中计算复杂性方法又可细分为基于不可区分性和基于不可预测性2类.研究表明:在设计协议时还需要在隐私性和成本之间做好平衡,同时急需一个统一的被广泛接受的隐私保护模型作为评价RFID隐私保护性的通用标准.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应用RFID的隐私与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FID技术在给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带来便利和效率的同时,将会出现威胁到读者个人和组织的隐私与安全性问题。本文简述了图书馆应用RFID产生隐私与安全的潜在危险,并探讨了能够有效解决RFID系统安全性和隐私权保护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轻量级RFID系统中基于Hash函数认证协议安全性及计算成本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该类协议存在的安全缺陷和计算成本。通过对协议的改进,提出了一种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在满足同等安全性能的条件下,减轻了标签的计算成本,提高了标签的计算性能,并通过BAN逻辑形式化证明了协议的安全认证过程。通过51单片机与天线模块仿制电子标签进行实验,从安全性、隐私性、协议性能等因素与其他基于Hash函数的协议比较。实验表明,本协议认证过程时间更短,并当数据库标签数量越多,改进协议的计算成本优越性较其他协议越突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成本RFID应用中轻量级认证协议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组合型去同步化攻击方法,该类攻击不用篡改任何协议消息,仅通过拦截、窃听、重放等攻击手段的顺序组合就能导致后台数据库/标签的共享密钥失去同步;设计一种轻量级抗去同步化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并利用形式化工具CPN Tools模拟运行该协议,该协议可以达到预期状态空间;与同类RFID协议相比,该协议在满足一般隐私安全属性的同时,还能有效抵抗来自恶意阅读器的组合型去同步化攻击,同时能有效减少RFID系统的计算开销,弥补原始协议的不足,更适合低成本RFID系统应用的隐私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8.
尹淑娟 《科技信息》2012,(36):I0072-I0072
随着RFID标签在物流、医疗、农牧业等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广泛应用,RFID读写器网络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而这些来自RFID标签的原始数据流的泄露已经成为阻碍使用者使用该项技术的主要障碍。因此,对RFID系统进行安全读写访问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基于Hash算法的几种安全读写访问控制协议。  相似文献   

9.
为激励移动自组织网络中的自私节点参与数据转发,以改善路由机制性能,在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机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Hash链的匿名路由激励协议。该协议将基于Hash链的微支付机制,引入位置辅助隐私保护路由;通过对匿名数据转发节点进行实时激励,改善了不可信环境下隐私保护路由机制的性能。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能保证参与路由节点的匿名性,同时有效抵御针对基于地理位置路由的伪装攻击和重放攻击。效率分析表明:该协议能实时激励匿名节点参与数据转发。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存在的同步安全隐患,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单向Hash函数的安全认证协议,以解决存在于RFID系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并对提出的协议进行基于GNY逻辑的形式化证明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可有效解决窃听、重放攻击、失去同步等安全问题,在能耗、安全与性能方面优于当前其他主流协议.  相似文献   

11.
通用可组合的RFID搜索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安全搜索问题,对RFID搜索协议的安全需求进行了分析.基于通用可组合模型,提出了RFID搜索理想函数.利用伪随机函数原语,设计了一个轻量级不需要后端数据库的RFID搜索协议.该搜索协议安全地实现了搜索理想函数的功能,能够满足隐私保护、匿名、不可追踪、防窃听攻击和并发安全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北京大学数据服务中心在为全校提供数据共享和数据再利用服务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信息和隐私安全方面的问题,分析了数据服务中心的隐私安全问题,设计了数据服务中心的隐私保护框架(DSP-PPF),并且基于这个框架在隐私数据的分类方法、隐私数据的访问控制和面向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三个方面展开应用研究.通过应用所提技术进行隐私数据组织和管理,结果表明数据既能得到合理的保护,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使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进行认证时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Hash函数与时间戳技术的认证协议。将标签的标识和时间戳数据通过Hash函数进行加密传输并进行认证。通过BAN逻辑证明和建立协议的Petri网模型仿真实验证明了该协议具有良好的前向安全性,能有效防止重放、位置跟踪、非法访问等攻击。  相似文献   

14.
RFID技术这些年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伴随着其日益广泛的应用,对其安全和隐私问题也更加关注。通过本论文,可以认识RFID的总的特性。虽然其变化的速度是飞速的,但在RFID应用于各个领域之前,将会有重要的工作(如它的安全隐私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由于低成本的RFID标签运算能力有限,它无法支持复杂的密码算法,因此设计轻量级的安全协议尤为重要.URAP是一种基于简单位运算的极轻量级安全协议,兼有安全与隐私保护.本文详细分析了URAP协议的安全性问题,并对它做出了改进,通过增加标签端的随机数R1与阅读器的识别码RID来保护信息的传送,避免了拒绝服务攻击、完全泄露攻击与追踪攻击,有效地提高了RFID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租户数据隐私保护是公共云应用诸多安全问题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对云服务的快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云租户数据有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两种形式,现有研究成果大都只针对某一类数据威胁,没有形成实际可用的模型,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云租户数据隐私保护方案.对云租户数据的两种存在形式的隐私保护方法进行分类和总结,旨在为后续的云租户数据隐私保护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网格环境下的隐私保护计算模型.针对当前网格安全研究中对数据隐私性保护的不足,将GSI(网格安全基础件)与同态加密技术、安全点积协议以及数据扰乱算法等多种安全技术相结合,实现在一个互不信任的网格环境中,对各参与节点隐私性数据进行保护,成功避免了传统的隐私保护计算中繁琐的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式加密,当节点动态变化时,恢复计算仅涉及到构成隐私保护模块的三个节点.安全及动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及相关应用算法既提供了数据的隐私性保护,又能良好地适应节点数目众多和动态变化频繁的网格环境.同时给出了基于G2PC模型的具体隐私保护算法--网格环境下的隐私保护方差计算.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未来应用SVM进行数据挖掘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对隐私保护支持向量机分类规则挖掘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时的数据安全性,同时获得有效结果.分析了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的特点和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梳理;重点从数据干扰和数据加密2个角度,给出了支持向量机隐私保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趋势.指出了支持向量机隐私保护的研究方向:分布式环境下局部分类器融合隐私保护策略、更高效率的全同态加密方案、保护SVM分类规则的方案以及适用于大数据挖掘的隐私保护SVM技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智能电网中的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梳理了当前智能电网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按照保护隐私的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路线,提出一种保护隐私的智能电网关联规则挖掘方案,即使用简单的加法秘密共享方案,加密和发送电表数据给可信第三方,并在安全聚合协议下汇总电表数据,使用安全多方计算关联规则的支持度和置信度。保护隐私的智能电网大数据挖掘使得电力公司在不泄露客户隐私信息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RFID标签搜索过程中产生的安全与隐私问题,设计了一个轻量级无服务型RFID安全搜索协议.通过严格时间戳的方式对移动读写器的时间权限进行管理,提出松散时间戳和HASH函数相结合的方式对无线信道进行安全防护,其利用HASH函数的单向性保证了协议消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利用碰撞原理实现了可调节的隐私强度及搜索效率.在UC框架下证明了协议满足通用可组合安全性,使得协议可运行在并发环境当中,在标准安全模型下证明了协议满足抵抗重放、去同步、跟踪及匿名性等攻击方式,提出的搜索协议具有强安全性和强隐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