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存在严重符号间串扰及轻度非线性畸变的数字信道,提出了一种判决反馈递归神经网络为均衡器,它将传统的线性信道判决反馈结构巧妙地融入递归神经中,在自适应训练时用期待2信号代替判决反馈信号。  相似文献   

2.
本文导出了迫零算法的ADFE(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街器)抽头系数调节公式,提出了ADFE的原理框图及电路图,讨论了各单元电路的设计。研制的8.448Mb/s ADFE样机表明ADFE前向滤波器和后向滤波器抽头作用明显,自动增益控制达10dB范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用于串行通信中的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系统以及电路设计.论述了高速串行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关键要点.从系统设计的角度阐明了串行通信系统中均衡器的重要性.介绍了一个基于半速率采样系统的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它采用5条反馈回路消除信号的码间串扰和直流失调.电路设计采用TSMC 90 nmCMOS工艺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可以恢复出最高达6.25 Gb/s的串行数据,并且在电源电压1.2 V情况下,对整个收发器仅增加约14 mW的功耗.  相似文献   

4.
直扩系统中判决反馈干扰抑制滤波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判决反馈滤波器(DFF)在直扩系统中估计和抑制窄带干扰的性能,给出了判决反馈滤波器抑制一阶自回归干扰时信噪比提高因子的闭合表达式的上界.与线性滤波器相比,为达到相同的抑制效果,判决反馈滤波器所用的滤波器阶数低,硬件实现所需资源少,实用性更广.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均表明,判决反馈滤波器的性能明显优于线性滤波器.  相似文献   

5.
比较分析了基于信道参数得到的滤波器系数解分别作为均衡器前向和反馈滤波器的最优解及最优初始解的情况下均衡的性能改善程度,并将波特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BS-DFE)和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FS-DFE)的性能作了比较.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基于信道参数得到的滤波器系数解如果作为均衡器前向和反馈滤波器的最优解,在信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有优势;将基于信道参数得到的滤波器系数解作为均衡器前向和反馈滤波器的最优初始化解,结合不同的均衡器结构(BS-DFE和FS-DFE),与LMS算法结合,得到的均衡效果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FS-DFE均衡的效果比BS-DFE的均衡效果更加收敛,但运算量并没有得到改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情况下,各种均衡方式方法都有其自身特点,根据实际要求采用不同的均衡方式或同时使用会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非线性信道判决反馈快速收敛神经网络均衡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严重符号间串扰及轻度非线性畸变的数学信道,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判决反馈均衡器。它将传统的线性信道判决反馈结构巧妙地随入二层感知器中,学习时充分利用训练信号的信息,在可调权数较少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均衡效果;人为选择初始权值大大提高了收敛速度。模拟结果表明:该均衡器简单实用、便于实时处理,且均衡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线性均衡器与判决反馈均衡器算法的学习曲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说明判决反馈均衡器对信道中的码间干扰的消除作用,利用Matlab对线性均衡器和判决反馈均衡器在离散多径信道中进行仿真。最后,对两种算法的学习曲线进行分析对比,最终说明判决反馈均衡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信道失真引起的严重的ISI情况使用线性均衡器和判决反馈均衡器进行均衡.并且根据结果分析比较利用两者均衡后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9.
针对收发节点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信号压缩或者展宽、载波频率偏移,导致通信误码率较高的问题,提出基于m序列的水声信道时延-多普勒函数估计方法.在大连市小长山岛附近水域进行了移动水声通信试验,试验过程中发射船以2.5m·s~(-1)的恒定速度先靠近接收船而后远离.由于发射船相对于接收船方位时刻发生变化导致时变的多普勒效应.利用信号帧首部的m序列测得接收数据分别存在-15,-5和17 Hz的频率偏移,对接收数据进行重采样处理后采用多通道判决反馈均衡器抑制码间干扰以及残留的多普勒效应引起的相位变化,均衡后输出信噪比达到15.11,14.64和15.14dB.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时变水声信道的有效跟踪和补偿,大大提高了解码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用于无线衰落多径信道数据通信的高速地MODEM系统,在此系统中,将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DFE)与软判决Viterbi译码相结合,在没有增加系统性和运算量的条件下实现了最大似然序列判决反馈均衡2器,改善了因错误传播对DFE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抗多径和噪声干扰的能力,模拟结果表明,在有严重多径干扰的条件下,误 比特率为10^-4时,使用MLSE判决DFE比使用直接判决DFE的串行MOD  相似文献   

11.
最小均方误差判决和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基于FIR和IIR的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的判决反馈均衡器,针对该算法的缺点提出了两种采用自适应算法的判决反馈均衡器;LMS算法和CMA算法,对这些算法的仿真表明了各自的性能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算法,仿真表明,该算法只需要少量的训练序列,性能比CMA算法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针对状态目标跟踪过程的非线性非高斯噪声,提出了采用基于粒子滤波的前馈控制器,并对工业生产惯性和纯滞后过程提出了一种二自由度控制结构.在标称情况下,该控制结构的给定值响应和负载干扰响应是完全解耦的,可以分别通过调节给定点跟踪控制器和前馈滤波器来达到各自期望的控制性能指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光天线(WOC)信道的时变特性,扩充红外数字协会(IrDA)标准定义的试探分组均训练序列,提出完成带判决反馈的WOC自适应接收方案。利用维持比算(VA)判决,给出与“硬判决”自适应方案的比较结果,通过对侈种信道条件的实验比较,结果表明WOC的最佳均衡估计深度可取为9,IrDA的“试探分组”取10Kbits为宜,通信半径改善比为1.5。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有约束的内点罚函数Powell 算法对多环反馈带通滤波器进行了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结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判决反馈常数模盲均衡算法(CMADFE),在均衡的起始阶段,由于眼图未睁开,容易引起判决器的误判,导致收敛速度慢。为了减小误判的影响,在迭代初期把判决信号加权后送入反馈滤波器中,当均衡一段时间后再把判决信号不需加权直接送入反馈滤波器,从而得到加权的CMADFE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加权的CMADFE算法提高了收敛速度,且均方误差亦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带有噪声的输出信号中恢复出输入信号,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Volterra滤波均衡器的设计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步骤.讨论了当使用p阶逼近Volterra滤波均衡器代替无限阶Volterra滤波均衡器时的收敛性及误差界.引进了MIMO Volterra滤波器局部l2稳定性的概念,利用多维z变换,给出了p阶逆的计算公式,然后研究了Volterra滤波均衡器的设计算法,并讨论了它的收敛性及误差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直接应用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而且还可应用到阵列信号处理及无线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讨论一类具有纯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Lotka-Volterra竞争系统,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得到系统持久的均值条件,并将相关结果推广到时滞系统.  相似文献   

18.
对一类具有动态反馈补偿的随动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动态补偿方法是一种强有力的校正方法 适当地设计这种补偿器不仅可以在无法运用前馈补偿的场合实现等效Ⅱ型系统而且可以获得确当的频域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将现代控制理论的状态反馈及状态观测器 ,引入传统的 Smith预估 PID控制补偿控制 .同时 ,在设计状态反馈及状态观测器中 ,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双环谐振情况 .采用基于 Butterworth滤波器原理的协调优化设计方法 .从而 ,改进系统的动态特性 ,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