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洋滨 《科技信息》2014,(13):72-73
科技馆是科普教育的前沿阵地,其主要的科普教育活动为展览和教育两大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馆新馆效应的褪去,科技馆都会面临参观人流逐步降低的现象。仅依靠原有的常设展览方式,传统的科普活动形式难以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其中,也难以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知识的需求。创新科普活动,成为科技馆的面临的又一机遇和挑战。笔者将以现今从事的"科学+"品牌系列科普活动为例,在介绍分析"科学+"品牌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科技馆科普模式的创新方向,为创新科普活动形式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沈秋坦  任杰 《天津科技》2014,(12):25-26,29
互联网未在全球范围内盛行之前,大部分科普活动通过科研人员或专业媒体以说教的方式进行单向传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促生了新的科普体系,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科普传播模式。加拿大的科学研究质量在世界排名第四,其科学传播的研究和发展水平也遥遥领先于许多国家。介绍了加拿大互联网科技传播概况,并从门户网站、科研机构网站、科技馆网站、联邦政府官网、科学媒介中心等几个典型案例介绍了加拿大运用互联网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大众媒体科学普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众媒体科学普及能力不足的社会原因,表明中国科普事业存在专业化科普力度不够、科学性和可读性难以兼顾、缺少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传播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全社会对大众媒体科学普及事业支持力度不够、大众媒体话语体系和科学话语体系转换困难、部分大众媒体从业人员科学基础和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等。为提升大众媒体科学普及能力,建议多渠道加大对媒体科普的支持力度、加强媒体科普人才培养和培训、全流程提升媒体科学普及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国务院制定并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全面贯彻《科学素质纲要》,将促使科技馆不断完善科普设施,丰富科普展览资源,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培训与科普活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1我国全民科学素质亟需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科技馆主题科普活动的概念及困境,提出了互动艺术科普社团的概念;NGO通过社团活动或比赛为基础,融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品质,发展出以教育活动为核心的全国性科普平台,而科技馆有别于传统的科普文化机构,以企业或社区创新为核心,延伸到科学中心构架下专业化的高级团队,最终形成以团队解决为核心的开放式解决中心.  相似文献   

6.
科技电影节作为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一种新型科普形式,具有增强科普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作用。立足于公众视角,围绕山东省科技馆首届科技电影节活动,开展了山东省科技馆科技电影节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首届科技电影节活动总体效果良好,得到公众较高的认可,而且达到了科普的社会效益,具有打造成为品牌科普活动的潜力。下一步还需要针对科技电影节活动的策划,在规划研究、时间安排、宣传报道、组织和实施能力提升、配套特色活动策划、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提升科技电影节活动的品牌效应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许雯 《科技咨询导报》2014,(27):207-207
科技馆科普教育工作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教育,受众对象年龄跨度大,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多样化的科学兴趣。目前科技馆专职工作人员在数量与结构上存在局限性,科普工作的开展迫切需要聚合社会志愿服务资源,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对象开展工作,以提升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文章还对云南省科技馆使用志愿者情况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杨军 《科技馆》2005,(2):15-15
云南省科技馆于2005年6月10日至12日举办了“科普走进管教所”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科技馆2007年暑期科普活动以“畅游科学世界分享快乐暑假”为主题,在常设科普展览、科学小实验、科技动手园的基础上,增加科学表演剧、科普大篷车下乡、进社区,组织贫困山区辍学儿童、盲哑学校学生等特殊社会群体参观科技馆、与西安电视台联合举办《宝宝乐翻天》节目,开展万名观众科学探宝趣味体验有奖竞赛,举办中国古代科技展览及暑期少儿作文、数学兴趣培训班等11项活动。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率,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化科普的进程,其中依托数字技术建设的数字科技馆已经成为我国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媒介.文章从可供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数字科技馆作为媒介在现下环境中的变化,以及智能算法等技术给予其革新的可能性,提出了对我国数字科技馆智能传播的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方针,作为科普教育阵地的科技馆,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是其重要的工作职责.流动科普宣传服务可以有效打破制约中小科技馆开展科普工作的瓶颈,整合资源,开拓创新,是中小科技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以盐城市科技馆的工作实际为例,对开展流动科普宣传服务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扼要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流动科普宣传服务活动的四点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美玲 《科技潮》2009,(6):45-45
近日,丰台区科技馆开展了以来京务工人员子弟为主要对象的专场“科普助你飞翔”主题科普活动,用实际行动营造关注、关心和帮助来京务工人员子弟的浓厚氛围。应邀前来的区振华民生学校的一百多名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在科普工作者的精心组织下,怀着兴奋而又好奇的心情观看了天象节目,进行了科普小制作、  相似文献   

13.
《科技馆》2003,(4):8-10
内蒙古科技馆是全国最早建成的省级科技馆之一,于1983年12月15日正式开馆。20年来,内蒙古科技馆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下,沿着正确的办馆方向,始终为社会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充分发挥科学普及场馆的作用,面向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展览,为提高全区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科教兴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走出了一条适合自治区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能够充分发挥科技馆自身优势的科普工作之路。  相似文献   

14.
刘俊 《科技潮》2007,(12):16-18
办科技馆是一项艰难的事业。而紧紧围绕区域特色产业科普主题的石景山区科技馆,近两年来整合区政府、企业和市级以上科普建设资金三方支持的2280万元,通过举办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体验现代科普的平台,为特色产业的宣传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科普活动     
《科技潮》2011,(1):25
石景山区科普活动双管齐下近日,石景山区首届科普节闭幕式暨石景山科普网开通仪式在区科技馆举行。石景山区科普节自5月启动至今,区科普联席会各成员单位、社会团体,纷纷举办了"2010北京石景山科技周"、"首届3G应用人才创业创新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得到石景山区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石景山科  相似文献   

16.
刘新福 《天津科技》2004,31(5):45-46
论述了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及大学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作用,强调大学应面向社区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以丰富民众的科学文化生活,提高广大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对大学面向社区开展科普工作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河北工业大学开展科普工作的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17.
大学是开展科普活动的有生力量,面向社会开放、开展科学传播活动是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该文选取广州大学城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作为调研对象,通过调查2017—2018年期间这些大学及其教师组织开展、参与科普的情况,发现存在高校及高校教师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科普设置利用率不足、高校教师普遍缺乏从事科普工作的意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关部门应该提高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制定合理考核制度以鼓励大学、大学教师开展科普教育及通过培训提高大学教师进行科普活动的水平等措施,从而发挥大学开展科普教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老杜  潘煦 《广东科技》2008,(23):45-47
1992年,旨在提升广东公众科学素养的第一届科技活动月正式启动。此后的十多年间,每年的5、6月,我们都将准时迎来这场全民的科普盛宴。时至今日,从一年一度的科技活动月到形式各类的创新大赛、科教论坛、科技展览,科普活动的定义已经从“大型的活动”转变成为“探索身边的科技”,科普活动的开展也从特定时间段变成了全年无休。2008年,被誉为“科普航母”的广东科学中心开放,更是将广东的科普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科普视窗     
<正>2015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举行5月16日,2015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在贵阳市筑城广场举行。贵州省社科联、省图书馆、朗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众科学杂志社等数十家单位参加活动。活动周期间,全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贵州省第二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科研成果推介会;开展优秀科普影片展播、科普基地和科普场馆开放、科普主题讲座等,在全省营造出"创新创业、科技惠民"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0.
从资源科学的视角来看,科普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一个类别,与自然资源相比,有其固有的属性。而作为科普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科技馆的科普资源又有其特性,要充分发挥科技馆科普教育的功能、更好地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对科技馆科普资源的独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本文试以中国科技馆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