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震波重复反射理论计算入射波时,需要用到各层厚度、密度、横波波速、剪切模量和各层阻尼常数5个参数,对上述5个地层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建立了地层结构参数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计算的反射波与观测波能很好的拟合,为进一步研究非线性振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包含非线性因素的冲击系统力学模型,研究了该模型参数测试与识别的基本方法,经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取得了基本满意的结果,这一工作希望能为今后冲击减振器的设计,提供更准确的理论模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线性流变力学理论,对常规黏滞体元件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变系数非线性黏滞体,其黏滞系数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将该非线性黏滞体替换常规Burgers模型中的线性黏滞体,建立非线性Burgers模型即NBurgers模型。该模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退化为常规Burgers模型。对盐岩试件开展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并利用试验结果,根据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对NBurgers模型的参数进行反演识别。拟合曲线和试验曲线对比显示:Nburgers拟合效果良好,误差较小,拟合曲线非常逼近于试验曲线,且其与试验曲线的吻合程度要明显高于常规Burgers模型,说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盐岩的黏弹性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4.
一类灰参数模型识别及其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水文系统和输入存在不确定性的灰色系统分析问题,基于输出观测的灰区间信息,提出了一类显式的灰参数模型识别方法,通过灰参数分析,获得了反映系统不确定度,过程模拟合格率精确性之间的量化关系,通过对黄河流域龙山峡水库月径流的预报分析与检验说明了这类方法的意义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连续模型的大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基于连续时间模型,利用导数的近似值代替导数值,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构参数.讨论了导数近似值的选择方法,并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研究了结构环境激励下结构物理参数的识别方法.通过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能够使用在桥梁和建筑的健康监测和振动控制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多种阻尼因素作用系统的参数识别问题,应用模糊数学中"相对海明距离"这一概念,对系统的阻尼参数进行模糊识别,并根据印度柯依那坝模型试验测得的数据,识别了该坝模型的阻尼参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振动系统的输入输出相关函数方程,从理论上阐明了模态参数的时域识别方法.将相关函数方程转换到频域,直接给出分析模型的系数矩阵,从而得到一个较好的初始分析模型.利用识别模态或实验模态对相关函数方程进行坐标变换,在模态坐标系对初始分析模型进行修改.最后返回物理坐标系,并给出修改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汽车传动系参数优化的改进遗传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六工况试验条件下,取主减速比和变速器传动比为设计变量,根据传动系的特点构造初始方程和变量分组准则,利用改进GA算法对汽车传动系参数优化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调整各参数,实现各参数优化匹配问题多解的求解方法,并用MATLAB软件来实现,实现了汽车设计中“确保经济性,提高动力性”的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全局优化算法为基础的复杂模型参数识别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杰  金泉林  徐秉业 《中国科学(G辑)》2008,38(10):1380-138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发展,CAE(computer aidded engineering)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困扰数值模拟技术在相关领域内进一步应用的最主要障碍是如何获取选用模型的材料参数.给出了应用反分析方法识别材料参数的基本框架,该框架包括建立目标函数、构造优化算法及评价识别参数可靠性几部分,并以金泉林和海锦涛提出的描述金属流动和晶粒尺寸长大的超塑性本构模型在927℃下Ti-6Al—4V合金的参数识别为例,说明应用该框架识别材料参数的过程,其中目标函数为晶粒尺寸及流动应力计算值和实验值差值的加权平方和;优化算法为基于目标函数特性构造的吸收遗传算法、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和增广Gauss—Newton算法优点的混合全局优化算法;通过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及参数识别值和理论值的比较评判参数识别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江成顺  顾红芳 《河南科学》1994,12(4):275-280
利用不动点原理讨论一类非线性反应扩散模型的未知扩散系数和未知反应度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对于水泥改良土地层冻结温度场研究较少的问题,基于福州地铁二号线某联络通道冻结工程,对该工程积极冻结期土体冻结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水泥改良土地层在冻结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规律与冻结壁发展规律,分析了不同截面和不同温度路径处的冻结效果差异;并通过改变土体参数,得到了土体冻结效果随水泥掺量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将为今后水泥改良土地层冻结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算法与免疫系统的机理,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AIGA).该算法定义了选择、扩展与突变等操作,通过对选择比例、扩展半径、突变半径的约束和参数的自适应调节,提高了算法的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同时,将AIGA用于系统辨识以及PID参数的优化中,进行了仿真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岩体结构中渗透压力与应力张量的关系,研究了岩体中渗流场的存在对岩体参数的影响,利用区域分解方法,提出了考虑岩体非均匀层状特性和计及渗流作用影响的岩体参数识别方法,分别进行了考虑渗流作用影响和不考虑渗流作用影响的参数识别计算,讨论了渗流作用对参数识别的影响.研究表明,对承受高渗流压力的岩体,根据测量变形推断岩体特性时,应计入水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个新的复杂的四维混沌系统,该系统每个方程中包含一个三次乘积项,有9个平衡点,它们相对于原点和坐标轴具有完美的对称性,并且相对于线性特性有很好的相似性.基于稳定性理论,通过选取正确的初始值和合适的观测器,迅速、精确地辨识该系统的未知参数.此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一类连续动力系统.数值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进行系统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把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Hopfield网络的能量函数的最小化问题.当能量函数达到最小值时,Hopfield网络的输出即为待估计的参数值.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壳程区域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基于三维分布参数模型开发蒸发器整体数值模拟程序,获得蒸发器内热力参数分布,并分析壳程区域流场和温度场以及其他各主要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前密后疏的喷头布置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海水的流场,使1管程下部海水分布更加均匀;在文中结构下海水流经2管程后已经达到饱和状态;1管程和2管程蒸汽进口区总传热系数最大;在1管程进口的下半区,海水盐度最大值已达到56 g/kg;为避免结垢发生,应当控制海水浓缩比不超过2.5,最高温度低于70℃.  相似文献   

17.
大型立式淬火炉温度分布参数系统参数辨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块脉冲函数为基函数,利用正交函数变换将由偏微分方程描述的分布参数系统模型转化为最小二乘形式的代数方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大型立式淬火炉温度分布参数系统的参数辨识算法,并进行仿真和31m立式淬火炉温度控制系统应用,该算法能够满足控制规律对参数辨识实时性和精度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正交函数逼近法的分布参数系统参数辨识算法的关键在于正交函数正、反向积分运算矩阵的求解。辨识过程中考虑大型立式淬火炉温度分布参数系统模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影响,提高参数辨识精度,参数辨识精度为-6%~6%,保持系统的空间分布特性,算法计算量小,可以实现在线参数辨识。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流体力学有限元理论,采用四节点等参单元,对新型推力轴承轴瓦的力学模型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以最佳承载能力范围内摩擦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计算动压油膜的温度场及轴瓦的热变形对最优参数的影响;建立了各主要参数(油膜厚度、油楔角、承载能力等)与摩擦力矩的关系曲线。将所得的数据和以前研究的论文(未考虑轴瓦的热变形)比较分析,并在可逆式动压推力轴承实验台上作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测量了瓦面的温度场和摩擦力  相似文献   

19.
应用无单元法建立了瞬态温度场作用的岩体裂缝扩展模型.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瞬态温度场作用下岩体表面裂缝尖端温度、应力和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裂缝扩展的临界条件并追踪裂缝的扩展过程,探讨外界温度变化率以及裂缝深度对裂缝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岩体表面裂缝在变化的温度场影响下有可能发展为贯穿型裂缝,破坏结构的整体性;较高的外界温度变化率可能在较短时间和较低温度下造成表面裂缝的扩展,且裂缝深度越大,裂缝开裂也就越容易和越迅速.  相似文献   

20.
以圆膜的横振动为例 ,讨论了把具有分布参数的振动系统等效成具有集中参数的振动系数的两种方法 :一是通过对动能的等效来求得等效质量 ,然后再求得等效弹性系数 [1] ;二是通过对位能的等效来求得等效弹性系数 ,然后再求等效质量。结果表明 ,以上两种方法同样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