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胡建南 《海峡科学》2004,(5):12-12,15
在城市建筑全球化过程中,文化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人与传统的地域空间分离,地域文化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商业化,如何保持中国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保护民族传统,按照人文的、历史的、自然的、特色的使传统与现代融合得更好,这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城市开放空间理论的探讨,并在生态文化趋向及人性化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对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保护与再生管理提出加强规划控制、合理开发利用、恢复重建、拓展新空间四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南宁市城市森林的发展及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指出南宁市城市森林发展中存在缺乏长期全面合理的规划、城市森林体系尚未形成,大量使用草坪、绿化模式单一,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等问题.建议南宁市城市森林建设要与城市空间格局、环境格局相结合,完善城市森林体系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城市森林特色;要将城市森林纳入生态网络,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全民城市森林建设意识.  相似文献   

4.
文中研究了中国古代城市水系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城市选址与江湖水系的关系,城市水系的规划建设,城市水系的类型,古城的奇葩——水城.特别指出了城市水系的十大功用:供水、交通运输、溉田灌圃和水产养殖、军事防御、排水排洪、调蓄洪水、防火、躲避风浪、造园绿化和水上娱乐、改善城市环境.文中还指出,城市水系在促进城市的繁荣发展上有稳定城址、促进工业发展、提供较高质量的生活居住环境的重要功用.并指出,城市水系在形成城市特色方面的重大贡献.文中批评了现代城市建设对水系的破坏,指出只有加强城市水系建设、管理和保护,才能体现名城的特色,建设兼有传统和现代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小城镇的建设特色和要求,对解州镇小城镇空间格局、旧城保护和城镇景观进行了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武汉市自然环境与建设方针,探讨武汉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问题,认为武汉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切实做好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②合理规划生态绿地空间;③规划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使二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特色文化是一个区域的形象和灵魂,是区域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文化的力量,深深烙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构成综合国力的软实力。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形象、品位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规划建设力争坚定不移的保留和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让人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丰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蕴,避免走入"千城一面"的规划建设误区?笔者从事多年的城市规划一线工作,深刻的体会到城市规划建设要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就是要在充分挖掘城市的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用多种手法和多样的方式把丰富、深厚的特色文化与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建设有机巧妙地结合,展现出城市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8.
不少地方的开发区等新城市地区正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区位,成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地区.发展较好的开发区逐渐具备了城市新区的功能,被纳入城市范围,成为城市新区来源的重要形式.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已成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和契机.探讨城市新区的建设布局对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某规划设计工程案例研究,论文着重从构思理念、道路组织、空间序列、建筑景观等方面探讨了城市设计原理与现代校园规划建设的关系,并指出城市设计同样应成为我国未来校园规划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0.
张海 《广东科技》2006,(12):107-108
迈向21世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态体系,文明高效的精神风貌,富有特色的优美城市景观。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把城市景观建设视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城市景观设计、建设、管理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我国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也都在努力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城市特色。但多年来,一些城市住宅盖了不少,却缺少足够的公共空间:道路修了不少,却很少考虑环境的审美和人的需求;高楼大厦建了不少,却往往忽视了建筑物的公共空间和整体环境:某些艺术家努力表现自己思想风格的艺术品却往往脱离了所在环境的文脉与人民的精神;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出现了城市形象的“特色危机”……。凡此种种都迫切要求把城市的景观环境建设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