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砧木对薄壳山核桃嫁接苗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砧木类型薄壳山核桃嫁接苗光合及荧光特性差异,为选育优良砧木、改进栽培管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薄壳山核桃‘Elliott’、‘Sauber’和‘Podsednik’实生苗作砧木,嫁接品种‘Pawnee’为接穗,研究3种不同砧木1年生‘Pawnee’嫁接苗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结果】‘Elliott’嫁接苗(砧木‘Elliott’,接穗‘Pawnee’)在高光强下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对光照的利用范围高于‘Sauber’嫁接苗(砧木‘Sauber’,接穗‘Pawnee’)和‘Podsednik’嫁接苗(砧木‘Podsednik’,接穗‘Pawnee’);‘Podsednik’嫁接苗的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最大,在弱光下消耗有机物最多;‘Sauber’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利用弱光能力最强;水分利用效率(RWUE)与净光合速率(Pn)极显著正相关,‘Elliott’嫁接苗的RWUE最大,生产有机物效率更高。荧光分析表明,‘Sauber’嫁接苗的热耗散最大,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以及反应中心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初级醌受体(QA)之后受体的概率(ψo)最小,‘Podsednik’嫁接苗的质体醌大小(Sm)、QA被还原次数(N)和质体醌还原速率[Sm/t(Fm)]最高,电子传递效率最高;‘Elliott’嫁接苗的3项荧光性能指数均为最高,‘Sauber’嫁接苗的最小。【结论】‘Elliott’嫁接苗具有更好的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好,‘Podsednik’嫁接苗的光反应能力更强,‘Sauber’嫁接苗光合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
配方施肥对薄壳山核桃苗期养分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N)、磷(P)、钾(K)不同配方施肥对薄壳山核桃苗期养分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薄壳山核桃苗期的最佳施肥方案。【方法】以薄壳山核桃品种‘绍兴’2年生实生苗为砧木,优良品种‘马罕’(‘Mahan’)为接穗,嫁接生长1 a后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根据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3因子(N、P、K) 3水平(水平1为4 g/株N、2 g/株P、1 g/株K,水平2为6 g/株N、3 g/株P、3 g/株K,水平3为8 g/株N、4 g/株P、5 g/株K)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幼苗全株及不同组织(根、茎和叶)养分含量(全N、全P和全K)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相关指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结果】配方施肥显著提高了薄壳山核桃全株及幼苗根、茎、叶的全N、全P和全K含量,且全N和全P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均表现为叶>根>茎,全K含量表现为根>茎>叶;配方施肥后的叶绿素a、b含量均在7月中旬达到最大;配方施肥对幼苗光合相关指标的影响除Tr外均显著,且表现为N>K>P的处理效应。【结论】配方施肥能够显著提高薄壳山核桃全株及不同组织养分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作用能力,试验筛选出的最佳配方施肥为T4处理组,即每株施N、P、K肥分别为6、2、5 g。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珍稀濒危植物翅果油树不同发育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不同龄级植株的形态和生理方面的差异,对翅果油树1年~6年生植株的形态、叶面积、叶绿素、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年、4年龄级翅果油树植株株高和胸径增长最显著;1年~4年龄级植株叶片叶面积明显高于5年~6年龄级植株叶片叶面积,并且4年龄级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翅果油树植株年龄的增大,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都逐渐减少,其中3年生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明显,之后逐步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不同修剪措施对薄壳山核桃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修剪措施对薄壳山核桃光合特性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以及栽培优质高产的薄壳山核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年生薄壳山核桃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割(T1)、环剥(T2)和摘心(T3)3种修剪措施处理当年生枝条,再对其枝条进行光合作用的测定。【结果】3种修剪措施处理下的光合参数及其日变化曲线、光响应参数(包括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均有较大差异。3个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整体呈现相似的趋势,日平均大小均为T3>T1>T2,而胞间CO2浓度呈现相反的日变化。T3处理的Pn,max值、AQY值最高,而LCP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LSP和Rd值相对较低,说明T3处理的薄壳山核桃幼树叶片光合能力最强,对光的适应范围广。【结论】在薄壳山核桃开花初期进行摘心处理,能有效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而环剥、环割则降低其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棉花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及碳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选用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长期干旱后复水后棉花新发育叶片的光合能力、比叶重和碳氮比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周期内,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面积明显高于对照,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最大时,分别高于对照处理25.66%和50.34%;干旱后复水新发育叶片不仅具有较高的氮含量,而且碳氮比上升时间也较早。这表明棉花经过长期干旱后复水叶片光合特性发生了变化,较高的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都为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碳氮比较快上升可能是干旱后复水棉株光合物质更多用于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3年生“春蕾”桃树做试材,新梢旺盛生长期进行叶面喷施PP_(333)(500、250ppm)。结果表明:PP_(333)处理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叶片束缚水含量,提高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减缓水分蒸腾;还能够改变气孔运动规律,降低叶片膜透性以及提高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两个乌桕新品种'海滨绯红'、'海滨紫晶'夏季光合特性并进行比较,为乌桕新品种的栽培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条件下测定2年生嫁接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以及CO2响应曲线,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①'海滨紫晶'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  相似文献   

8.
以十年生雌性银杏为实验材料,研究自然条件下叶绿体的光合能力和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叶片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但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叶绿体放氧活性、光合磷酸化活性、ATP含量、Ca~(2+)-ATP酶活性以及PSII,PSI和全电子链的电子传递活性逐渐提高;类囊体膜室温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430nm)和红光区(680nm)分别有两个吸收峰,类囊体膜室温发射光谱在640nm和680nm处有明显的峰值,光吸收值和680nm荧光值都随着叶片的生长而上升.显示光合器官在叶片生长过程中逐步发育和完善,叶绿体的光合能力随叶片生长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以体细胞杂种红橘+枳和红橘+粗柠檬、有性杂种Troyer枳橙和Swingle枳柚、枳(对照)作砧木的‘国庆4号'温州蜜柑幼树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砧木对幼树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杂种砧木处理的生长势强于对照;不同种类的砧木对叶片各种矿质营养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4种处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a/b高于对照或与其差异不显著;两种体细胞杂种砧木处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对照或与其差异不显著,而两种有性杂种砧木处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对照或与其差异不显著;对照的叶片在POD活性上高于处理,两种体细胞杂种砧木处理在叶片POD活性上介于两种有性杂种砧木处理之间;两年里叶片POD活性分别与当年树冠体积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对榔榆盆景植物生长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榔榆盆景植物施用多效唑后,对其当年及第二年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浓度为50~200mg/L范围内,随处理浓度递增,使新梢生长量、冠幅、叶面积减小,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增加越明显。处理株与对照相比,叶片内源激素IAA的含量明显减少,ABA含量增加;边缘分生组织和板状分生组织的活动受抑;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及表皮层增厚。应用多效唑可以改善榔榆的株型,并提高榔榆盆景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土壤盐分及水分含量对落羽杉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应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1年生落羽杉实生苗在不同土壤盐分和水分条件下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在各种土壤水分条件下,落羽杉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叶绿素含量都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少,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逐渐增大,蒸腾速率和呼吸速率因土壤水分的不同随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各种土壤盐分条件下,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落羽杉净七合速率逐渐下降,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a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处理下最高,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呼吸速率、叶绿素b浓度和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因土壤盐分的不同随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土壤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落羽杉净光合速率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主要是非气孔限制所致,而在干旱条件下,落羽杉净光合速率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则有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两种原因,盐胁迫导致叶绿素a浓度的下降也是落羽杉在盐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和科研价值,但其野生资源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有濒临灭绝的风险,因此开展金花茶的回归引种,可有效保护该物种。为探究金花茶实生苗、扦插苗回归引种到原生境近7年后在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对其生长状况、成活率、光合特性和叶片形态特征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花茶回归苗木实生苗比扦插苗具有更大的生长量和更高的成活率;实生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均显著高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其光能利用范围也大于对应点的扦插苗;实生苗的叶绿素a (Chl a)、叶绿素b (Chl 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显著低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但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导管直径和叶面积则均显著大于对应点的扦插苗(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点和苗木类型分别对金花茶的株高、地径、成活率、Pmax、LSP、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因此,在开展金花茶回归引种中宜优先选用实生苗种植,并选择具有中等遮阴环境的野外生境进行回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系分泌物在植物种间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根系分泌物及一些根系常见的化学物质对半寄生檀香生长、根系发育、养分吸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出促进檀香幼苗生长的寄主根系分泌物或化学物质,为檀香的科学育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0.5年生的半同胞家系檀香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10个外源信号物质处理,包括5种植物根系分泌物[寄主植物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reanum)、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和寄生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4种吸器诱导物质[2,6-二甲氧基对苯醌 (DMBQ)、芒柄花素、槲皮素和丁香醛]和1个对照处理(水),处理3个月后测定檀香幼苗的生长指标(株高、地径、生物量)、根系形态(总根长、根表面积)、养分(N、P、K)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结果】 外源信号物质能影响檀香幼苗的生理特性,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DMBQ和丁香醛处理能显著提高檀香幼苗的株高、地上与地下生物量;除重阳木外,其他植物根系分泌物和4种化学物质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檀香幼苗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小细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外源信号物质均提高了檀香幼苗N、P、K等养分吸收能力,其中以DMBQ和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处理效果最佳;降香黄檀和台湾相思根系分泌物、DMBQ及丁香醛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檀香叶片的SPAD值;降香黄檀根系分泌物和4种化学物质处理显著提高了檀香幼苗的光合自养能力;相关性分析显示,檀香生长指标、生理指标与根系之间(粗细根、粗根长度除外)呈显著正相关;檀香吸器数与总根长、根表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檀香吸器发育与根系生长密切相关。【结论】 优良寄主植物根系分泌物及一些化学物质的添加能有效促进檀香幼苗根系发育、养分吸收以及光合能力。研究结果能为檀香的壮苗培育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应用盆栽土培方法,研究了1年生互叶白千层实生苗在水分胁迫下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处于亏缺状态时,相对茎生长、高生长、生物量增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下降而下降,但根冠比呈上升趋势;在渍水状态时生长和生理指标都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互叶白千层具有较强的耐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嫁接愈合过程的组织细胞学特征。【方法】以2年生‘马罕'实生苗为砧木,接穗取自‘波尼'品种的1年生枝条,采用切接法进行嫁接,对其嫁接愈合过程进行了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美国山核桃的嫁接愈合过程历经砧穗隔离期(1~9 d)、愈伤组织生长期(9~20 d)、形成层环构成期(20~25 d)和新生维管组织分化期(25~40 d)4个时期。嫁接后1个月左右形成愈伤组织桥和形成层环,为嫁接成活的关键期; 在未成活的嫁接体中,愈伤组织细胞较少并褐化,不能完成愈合过程。【结论】美国山核桃接穗愈伤组织大量发生的时期早于砧木,愈伤组织大量发生期与叶片展开在同一时期; 愈伤组织主要在形成层处产生; 愈伤组织生长受阻,嫁接愈合过程中断可能是影响嫁接成活的重要内因。因此,为愈伤组织的生长与形成层环的构成创造有利条件,是嫁接技术改进、提高嫁接成活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磷胁迫对澳洲坚果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2a生澳洲坚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磷水平下澳洲坚果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在磷胁迫条件下,澳洲坚果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均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而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7.
以西农9号西瓜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漂浮育苗对西瓜苗的生物学特性及西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营养液漂浮育苗播种深度以1.0~1.5cm为宜;以横放的播放效果最好,其成苗率高、带壳率低.与传统的育苗方法相比,营养液漂浮育苗法培育出的西瓜苗质量优于对照,苗的茎叶鲜重、根系鲜重、根体积、主根长和茎粗均高于对照.这种西瓜苗的主根发达,侧根数显著多于对照,根系鲜重增加1倍、带基质移栽或移栽后进行浇水均能缩短西瓜苗的缓苗期,可提高西瓜苗的移栽成活率和西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指数施肥与常规施肥在覆膜滴灌形式下对1年生多倍体青杨(Populus cathayana)扦插苗生长、根系形态、生物量积累和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出更适合其生长规律的滴肥方式,旨在提高多倍体青杨扦插苗质量的条件下缩短苗木生长周期,为不同倍性青杨扦插苗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倍体、3倍体和4倍体1年生青杨扦插苗为对象,设置覆膜滴灌下指数施肥(8.01 g/株, EF)、常规施肥 (7.98 g/株, CF) 和不施肥 (CK) 3种处理。每次施肥前测定青杨扦插苗苗高和地径,绘制生长曲线。在生长旺盛期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最终收获苗木后,分离根系对其进行扫描,获得根系形态指标。最后烘干苗木根、茎、叶测定各器官生物量。【结果】 生长结束时与指数滴肥处理相比,常规滴肥处理更显著地促进青杨扦插苗生长,苗高和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27.80%和13.81%(P<0.05),多倍体(3倍体、4倍体)苗木各营养器官生物量显著增加,4倍体青杨插条根系生物量最高为25.73 g。主要表现在多倍体苗木根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量分别显著高出对照182.60%、32.97%、122.02%、119.48%和178.25%(P<0.05),且各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3倍体>4倍体>2倍体植株的。常规滴肥下多倍体叶片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高出14.66%,苗木单株光合产量较对照显著高出38.79%,且各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4倍体>3倍体>2倍体。覆膜常规滴肥苗木气孔导度低于指数滴肥,但却保持着较高的胞间CO2浓度,其中多倍体植株气孔导度大于2倍体植株的。【结论】 覆膜滴肥情况下,常规滴肥更有助于促进多倍体青杨扦插苗生长,3倍体和4倍体植株生长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