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遭受封建礼教压迫,而又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妇女形象。焦母是焦、刘婚姻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是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化身。长诗采用了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即通过矛盾冲突来构思情节,描写人物,形成完整的故事性。只有从作品的实际内容出发,从矛盾双方不可调和的斗争入手,找出悲剧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才能正确、全面地分析作品的主题,肯定它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历来探讨最多的是封建礼教及家长制与爱情自由之矛盾,有的兼论焦母变态之寡妇心理及刘兰芝无子嗣等问题。但这些论述都较空泛,“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与“爱情自由”等概念在论述中缺乏具体的时代内容。许多论者忽略了一个事实:《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发生在一个文化转型时期,价值观念从一元走向多元,这一时期便是从汉末开始的魏晋。诗中的爱情与婚姻悲剧,乃这一多元化价值观念矛盾之产物,其人物也体现了文化转型时期的特点。从汉末至魏晋,是人生价值观念发生激剧变化的时代,个体生命从汉代…  相似文献   

3.
宋江一脚踩忠、义两境界的人格取向和伦理关怀,是其特定时代、特定历史条件决定的。他在人生构设和行为操作的选择上,常常陷于矛盾的境地,最后,只能以死来化解和超越二者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成就感是认识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通过学生的各种活动而达到的,它的形成直接影响大学生在校乃至踏上工作岗位后的人格因素。木文将就大学生成就感达成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对人格因素的影响,结合对122名四年级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做探索。  相似文献   

5.
男权统治下的女性悲歌——《自鹿原》中女性形象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鹿原这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里,女性倍受凌辱和压迫,被当作“货物”与“工具”,反叛和皈依都难逃悲惨的结局。她们的人生是凄惨的人生,是悲剧的人生。整个白鹿原在男权主义的阴影笼罩下,上演着一幕幕女性悲歌。  相似文献   

6.
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部机制探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部机制包括人格的动力机制和适应机制,它是中国化的人格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借鉴西方人格心理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植根于并挖掘本国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提出中国国人的人格发展模式是个体通过自身价值体系自觉地协调和整合个体与社会关系,有意识地去建构一种具有促进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部机制.不同价值体系决定着不同人格适应机制,不同人格适应机制成为人格发展类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桃花扇》中侯李爱情悲剧有着独特的个案意义。侯李爱情的特质既有相互倾慕的一面,又有政治倾向的一面。而爱情是以当事人感情为基础的,政治却又是以阶级或集团利益为基础的。两属于不同的生活范畴,一旦融入一起,总是难免以牺牲个体而服从群体。尤其是面对失败的政治,爱情必将以毁灭而告终。其悲剧意蕴既有时代性,又有超时代性。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中的宋江深受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形成宋明礼教所规范的人生价值观,其中忠义思想是其思想的价值核心。宋江正是在这种人生价值观的指引之下,带领自己的队伍走向招安的道路,其情可悯,其行可悲。  相似文献   

9.
从众多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必然自主建构一种评价、选择与整合外部世界的价值体系,即人格形成的内在的整合与调节系统,它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不同功能性质的整合与调节系统制约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不同方向.因此,努力构建一种有效的整合和调节系统,对于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①,是他早期长篇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它讲述了旧中国北平一个外号叫“骆驼”的洋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小说中的骆驼祥子的悲剧因素时,更多地从社会的,客观的因素方面去展开论述,认定“造成他的悲剧的根本问题,是他生在一个封建主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时代,……”~②,“它通过祥子的悲剧,对于暗无天日的旧世界提出了充满愤怒的控诉”~③。但也有研究者注意到了祥子悲剧的主观因素,指出:老舍先生“没有把笔触停留在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还进到了人物内心的深处,写出…  相似文献   

11.
五代作家的人格心态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化而发生了质变,这种质变在当时文人生活条件最为优越、创作成果最为丰富的南唐,表现得尤其明显。正是这种文人心态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南唐党争的产生与延续。南唐文人的心态大体分为三种,其中,追名逐利的处世心态与意气用事、相互诋毁的仕宦心态是南唐党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沉迷声色、逃避现实的人生取向则体现出了南唐党争对于文人心态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所谓素质,它是人的思想、品质、知识、才能、体力诸方面状况的综合反映。除身体因素外,人们习惯于把素质分为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即德和才两大方面。笔者认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一、重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素质的主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和人才的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要求人们具有与其相适应的素质,要求形成这样一种新人──他的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无常和宿命的无奈——洛夫《漂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的无常和宿命的无奈,是洛夫展示在<漂木>长诗中全部人生历练的感悟.明了生命的悲剧存在,却敢于打开伤口与伤口对话,从生命悲剧中淬练出生存的智慧和力量,是<漂木>至为动人之处.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哲学是人生的哲学。《论语》可以说是一部古代生活的教科书,其间颇多人生的感悟。《论语》谈论的全是现实的人生话语。孔子哲学中的人生是道德的人生。孔子哲学以“仁”、“礼”为中心,主张为民以礼、治国以德,非常注重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及个体的伦理道德的修养。孔子的道德人生是艺术化的人生。在孔子的道德人生中,情与理、宇宙与人生、出世与入世融成一片,充满现实的诗情。且在人生的修养、求索中、在人生的最高境界处,孔子追求与艺术的融通。孔子政治理想、伦理道德与审美追求的一体化特征,对中国的艺术品格的形成产生了重…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人格发展必然会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仁”。而西方文化则是以“自我”为棱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影射在人格上,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从不同的文化渊源、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分析可观察到中西方人格差异及其表现,而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对于实现人格整合及塑造现代化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卡斯特桥市长》是托马斯.哈代笔下的一部重要悲剧。通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小说《卡斯特桥市长》中的悲剧因素,进一步探讨该小说对传统悲剧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格的基本理论的人格效应的主要理论基础;人格效应由人格原型、人格作用场和人格效应(人格力量产生的效果)三部分构成。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格效应的载体是具有现实健康人格塑造的环境基础在理性、意志、道德三方面相对统一整合的人,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前者是人格力量的来源,是发挥人格示范作用的载体,后者是人格内化或者人格自我吸收、自我塑造的内因,二者在人格效应形成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汉代文人五言诗是不入乐的诵诗,它是诗歌发展的自然产物,不应将其起源限定在一人一诗。汉代文人五言诗以群体抒情为主,这是形成它的整体风格的一个特质,尤以《古诗》为代表。从班固《咏史》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中又酝酿着个体抒情的因素,这是开启建安时期五言诗兴盛时代的关键因素。苏李诗的形成,也包含后人对汉代诗歌个体抒情因素的追认。个体抒情的张扬使得五言诗的独立价值更加彰显,由个人创作逐渐过渡到群体性的认同,完成了诗体的确立。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对屈原、陶渊明、杜甫三大诗人的研究表现出他对美学与艺术的深层思考。《屈原研究》重点分析、揭示屈原的高尚人格与悲剧精神;《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主要着眼于陶潜真实自然的个性;《情圣杜甫》突出肯定杜诗爱民的炽热情感以及情感对诗歌创作的重要作用。它们表现出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新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的语言。各国的语言又都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自语言的俗成用法及成语、谚语、典故等。这些语言又都受到各国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民族色彩。这些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语境,任何一种语言如不参照这些语境,便难以正确地理解其语义。如汉语里有这样一句俗语,“会说话的人想话说,不会说话的人找话说。”英语中有一句“Awisemantnlnksallhesays,afoolsaysallhethinks.”又如汉语中有“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