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古潜山油气藏是济阳坳陷内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车古201潜山是济阳坳陷内较为典型的断块型潜山,深入研究其形成演化过程,不但对了解其油气成藏过程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认识断块型潜山的成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次研究认为其形成演化过程可以分为4个构造期:加里东—华力西潜山雏形期,潜山呈现出低幅度背斜构造的形态,初具雏形;印支逆断期,逆断层的出现控制了潜山地层的沉积和剥蚀;燕山隆升块断期,由于埕南大断裂的生成,以及埕宁隆起的影响,虽然整个济阳坳陷处于拉张作用的背景下,但车古201潜山处于强烈隆升阶段;最后为喜山潜山定型期.由于潜山形成的多期性以及岩溶作用的影响,使车古201潜山形成了各自具有独立的油水系统,在平面上叠合连片的层状油藏.  相似文献   

2.
车古201潜山的构造演化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潜山油气藏是济阳坳陷内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车古201潜山是济阳坳陷内较为典型的断块型潜山,深入研究其形成演化过程,不但对了解其油气成藏过程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认识断块型潜山的成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次研究认为其形成演化过程可以分为4个构造期:加里东-华力西潜山雏形期,潜山呈现出低幅度背斜构造的形态,初具雏形;印支逆断期,逆断层的出现控制了潜山地层的沉积和剥蚀;燕山隆升块断期,由于埕南大断裂的生成,以及埕宁隆起的影响,虽然整个济阳坳陷处于拉张作用的背景下,但车古201潜山处于强烈隆升阶段;最后为喜山潜山定型期.由于潜山形成的多期性以及岩溶作用的影响,使车古201潜山形成了各自具有独立的油水系统,在平面上叠合连片的层状油藏.  相似文献   

3.
以盆地构造-沉积分析为手段,研究了印支期以来川西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认为龙门山造山带是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多期、多类型推覆叠加而形成的复杂地质体,因而造成川西前陆盆地经历了前陆、坳陷、再生前陆的沉积充填过程,该区盆山耦合模式主要为剖面上的前展武逆冲双重构造,平面上表现为NE构造带和近EW向的横断层;造山带和盆地的共同演化不仅形成了多套烃源岩.而且控制了油气保存与有效成藏区带.逆掩推覆带和前陆坳陷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4.
断陷盆地油气聚集模式及其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以济阳坳陷为例,从构造、地层、沉积及油气源、圈闭、储层、油气运聚、油气成藏等方面分析了断陷盆地不同二级构造带油气聚集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总结出了主要的油气聚集模式及其与油气藏(田)规模的关系,并探讨了它们形成的受控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表明,低凸式、中央隆起式油气聚集带是济阳坳陷最有利和最重要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小陷式、凸起式油气聚集带是济阳坳陷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5.
断陷盆地油气聚集模式及其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阳坳陷为例 ,从构造、地层、沉积及油气源、圈闭、储层、油气运聚、油气成藏等方面分析了断陷盆地不同二级构造带油气聚集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总结出了主要的油气聚集模式及其与油气藏 (田 )规模的关系 ,并探讨了它们形成的受控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表明 ,低凸式、陡坡式、中央隆起式油气聚集带是济阳坳陷最有利和最重要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洼陷式、凸起式油气聚集带是济阳坳陷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6.
北塘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及其对层序充填样式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沉降回剥分析技术,对北塘凹陷在第三纪的构造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对盆内构造单元的识别,划分出了断阶陡坡带、低隆缓坡带、潜山陡坡带和多级断阶带等4种次级构造单元,分析了次级构造单元的演化特征及其在不同演化阶段对层序样式的控制作用.研究分析表明,该凹陷经历了古近纪的断陷发育阶段和新近纪的坳陷发育阶段,在断陷期可进一步细分出3次裂陷期.在裂陷Ⅰ期,主要发育断裂陡坡带、低隆缓坡带和多级断阶3类层序样式,而在裂陷Ⅱ期和Ⅲ期,主要发育缓坡带和多级断阶层序样式.在裂陷Ⅰ期,陡坡带控制发育断层-岩性油气藏,在低隆缓坡带发育上倾尖灭油气藏,在多级断阶带发育断块-岩性油气藏;在裂陷Ⅱ期和Ⅲ期,全区主要发育上倾尖灭油气藏,而在多级断阶带,可发育断块一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应用沉降回剥分析技术,对北塘凹陷在第三纪的构造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对盆内构造单元的识别,划分出了断阶陡坡带、低隆缓坡带、潜山陡坡带和多级断阶带等4种次级构造单元,分析了次级构造单元的演化特征及其在不同演化阶段对层序样式的控制作用.研究分析表明,该凹陷经历了古近纪的断陷发育阶段和新近纪的坳陷发育阶段,在断陷期可进一步细分出3次裂陷期.在裂陷Ⅰ期,主要发育断裂陡坡带、低隆缓坡带和多级断阶3类层序样式,而在裂陷Ⅱ期和Ⅲ期,主要发育缓坡带和多级断阶层序样式.在裂陷Ⅰ期,陡坡带控制发育断层-岩性油气藏,在低隆缓坡带发育上倾尖灭油气藏,在多级断阶带发育断块-岩性油气藏;在裂陷Ⅱ期和Ⅲ期,全区主要发育上倾尖灭油气藏,而在多级断阶带,可发育断块一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8.
系统总结了白北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对白北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进行论述,明确了白北凹陷的油气勘探思路及并指出下步勘探方向。通过精细的地层对比及构造解释分析,明确了与二连盆地其他凹陷相比,该区白北凹陷自下而上发育完整的阿尔善组、腾格尔组、都红木组和赛汉塔拉组地层及其空间展布特征,总结了凹陷形成经历了断陷、断陷扩张期、断坳并存期、坳陷期等4个大的发展阶段直至萎缩抬升形成现今构造的演化规律,划分出了包括划分为5个构造单元,包括3个斜坡带(南部斜坡带、西部斜坡带、东部斜坡带)及2个洼槽(北部次洼、中心次洼)的5个大的构造单元。同时,明确了白北凹陷下白垩统沉积了巨厚的湖相碎屑岩,地层发育完整,自下而上发育阿尔善组、腾格尔组、都红木组和赛汉塔拉组;构造主要经历了断陷、断陷扩张期、断坳并存期、坳陷期、萎缩抬升期等5个阶段发育相似,呈下断上坳特征;。烃源岩发育较厚,虽埋藏变浅,但有机质丰度高且已进入成熟阶段,具有较好的生油能力;;且各种水下扇、扇三角洲、河道砂岩储集层发育,叠合面积较大,具有良好的生储盖条件。最终确定了结合以往勘探经验认为,白北凹陷的油气勘探思路及方向:下步勘探应以岩性油气藏为主,构造油气藏为辅,寻找物性较好的砂岩储集层是取得勘探突破的重要环节;位于凹陷西部桑参1井附近的有效砂岩发育区应是下步勘探的重点评价目标。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孤岛碳酸盐岩潜山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阳坳陷孤岛潜山最早形成于中生代.在新生代拉张环境下,由于孤西、孤南和孤北断层的夹持,孤岛潜山持续凸起,至馆陶组沉积期才被地层全面披覆形成潜山披覆构造.孤岛潜山下古生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长期处于隆起状态,受风化侵蚀和大气淋滤作用的影响,岩溶作用广泛发育,形成了奥陶系八陡山组或上马家沟组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和多套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内幕储层.孤岛潜山处在渤南、孤北和孤南洼陷之间,长期为油气的指向区,孤西断层、孤南断层、孤北断层、不整合面及裂缝系统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有利的疏导体系.但潜山顶部存在一个"天窗",使得油气不能大规模聚集.  相似文献   

10.
辽河东部凹陷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发育茨榆坨、三界泡及油燕沟三个潜山带,在平面上沿NE向呈条带分布,均为平行型背向传递带.潜山油气藏的主要油源为新生界沙河街组第一段、第三段和中生界侏罗系的烃源岩;储集层由太古界变质岩、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中生界砂岩、火山岩组成, 储集空间主要为构造裂缝及溶蚀孔隙;沙河街组、中生界、下古生界泥岩和房身泡组火山岩构成潜山油气藏良好的盖层.根据潜山构造特征、成藏条件及圈闭类型的差异,将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部及内幕两种类型.潜山油气多分布于近源的断裂带附近,盖层是油气富集和保存的重要条件,潜山带构成了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1.
埕岛地区潜山油气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 ,埕岛地区潜山勘探获重大进展 ,发现了太古宇、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等多层系的潜山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有风化壳型、屋脊断块型、潜山内幕型及地层不整合层状油气藏。对该区潜山地质结构、成藏条件分析表明 ,被古近系 (下第三系 )覆盖的埕岛潜山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单元之一 ,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油气分布特征 ,而储集条件控制了油气富集高产。潜山油气藏多与第三系油气藏上下叠置 ,形成复式油气藏。  相似文献   

12.
济阳坳陷桩西古潜山储层裂缝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分形理论,以岩心裂缝密度和裂缝容量维关系研究为桥梁,利用断裂的分形特征,对济阳坳陷桩西古潜山碳酸盐储层裂缝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研究区钻井的油气显示情况,确定桩西潜山的裂缝分维值门槛,据此对桩西古潜山储层的裂缝有利区域和含油气范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桩西潜山Tg1地震反射层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3174,相关系数R2超过0.99,下古生界16块岩心上裂缝的容量维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大于0.97,可用分数维D值来比较与评价桩西古潜山裂缝性储层中裂缝的发育程度和裂缝系统的复杂程度,定量计算该区下古生界裂缝性储层中裂缝的密度;裂缝分维值大于1.4的区域为桩西潜山裂缝发育有利区,具有较好的储层物性,是油气聚集有利区,裂缝分维值大于0.8且小于1.4的区域为裂缝发育较有利区,裂缝分维值小于0.8的区域为裂缝发育不利区。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详细剖析了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带天然气的组成、稳定碳同位素及轻烃色谱特征,从中提取出了反映天然气母源及热演化程度的有效信息,并依据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标准对其进行了分类.认为该区天然气皆为有机成因的热解气,其中古近系沙四段和奥陶系储层的天然气为油型气;石炭-二叠系储层的天然气部分为煤型气,部分为煤型气和油型气的混合气.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针对燕山运动期中生代侵入的花岗岩潜山油气如何成藏且成藏规模之大的研究非常匮乏。该文主要采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指纹化石对比及油气盆地模拟等方法,对渤海海域蓬莱9-1构造花岗岩潜山的储层特征、油源对比及成藏条件进行了详细剖析,恢复了渤海蓬莱9-1构造花岗岩古潜山大型油气田的成藏过程,并建立成藏模式。根据花岗岩风化壳的风化程度,自上而下分为:砂-砾质风化带、裂缝带与基岩带,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孔隙与微裂缝,风化壳储层发育厚度几十米,甚至达200多米。古潜山油源来自渤东南洼沙三段、沙一段或东营组烃源岩。储层发育区主要分布于风化壳的高部位,新近系馆陶组是潜山油藏有利的封堵层。古潜山油藏具有“下生上储顶盖的新生古储式组合”和“高压驱烃、断层不整合输导、油气仓储式成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以前的研究认为济阳拗陷孤西断裂带深层天然气主要发育煤成气,以烃源岩特征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天然气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轻烃组成和伴生油生物标志物等多种指标,并结合成藏地质条件分析,系统剖析了孤西断裂带古生界天然气的成因和来源。认为该区并非都为煤成气,发育有3种类型的混源气:孤北潜山主要为C—P来源的煤成气,混入了部分油型气;渤古4和渤深6潜山均以渤南洼陷Es4上生成的高成熟油型气为主,前者还存在煤系的贡献,后者则混有部分源自Es3下的伴生气。  相似文献   

16.
前中生界不整合是库车东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不整合面,是海西晚期运动的直接产物。通过三维地震解释结
合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前中生界不整合的不整合类型、平面分布规律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
前中生界不整合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异常不整合、削截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分布在阿克库勒凸起,雅
克拉断凸东段分布异常不整合,削截不整合与超覆不整合分布在库车拗陷。与不整合相关的圈闭类型有两种,不整合
面之上的地层超覆圈闭和不整合面之下的古潜山圈闭。前中生界不整合是油气侧向运移的有利通道,油气沿不整合
由拗陷中心向南运移,进入与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后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7.
哈拉哈塘潜山型油藏特征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区。通过对哈拉哈塘潜山区哈8 井区的地质特征、油水分布特征以及对主控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油水分布复杂,不具有分带性。从加里东到早海西期,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海相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岩溶的叠加改造,风化壳岩溶缝洞体储层发育,形成了良好的油气储存条件;潜山区奥陶系逐渐抬升剥蚀,鹰山组-一间房组储层之上的盖层的缺失与否对早期油藏的保存具有重要作用;断裂性质和局部构造控制了后期油气充注强度和油藏类型。多种控制因素使得哈801 井、哈8 井、哈802 井等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油气运聚体系。对潜山区哈8 井区油气水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指导碳酸盐岩潜山型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8.
济阳复式油气区是一个中、新生代“裂谷型”湖盆,具多构造层的“复式”不对称结构,发育多期断裂构造体系。多旋回沉积产生多元复合成烃的生油体系。沉降作用的推移影响各凹陷的主要含油层系。该块断湖盆具明显分割性和多源性。油气围洼陷呈环状分布,大油田毗邻主要生油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