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水蛇血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蛇血细胞按形态分为红细胞、嗜异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天青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栓细胞8种.记录了这8种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为生物学、动物比较解剖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泥鳅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报道了泥鳅泥周血细胞的显微观察结果,用Wright氏染料染色,泥鳅的外周血中可区分出下列各种类型的血细胞,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还可见到幼红细胞,幼嗜中性粒细胞和幼单核细胞,白细胞中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较多;单核细胞体积最大,血栓细胞体积最小。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蛇血细胞按形状分为红细胞、嗜异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天青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栓细胞8种。记录了这8种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为生物学、动物比较解剖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对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外周血细胞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外周血细胞中可以分出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天青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凝血细胞.红细胞呈长梭形;几种类型的白细胞都具有变形运动和不同程度的吞噬能力.白细胞一般呈现分化程度较低的特征,具较强的代谢机能.嗜天青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中颗粒细小众多;嗜碱性粒细胞中颗粒粗大;嗜酸性粒细胞中颗粒粗大,有的颗粒内含物有深染的点状结构;单核细胞有成熟型和未成熟型两种类型.本文着重讨论了几种白细胞的相互关系及其分化程度,并与其它脊椎动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欧洲鳗鲡血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欧洲鳗鲡血细胞按形态分为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5种,描述了这些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为动物学、鳗鲡疾病防治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给虎皮鹦鹉的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虎皮鹦鹉血细胞的表面结构、超微结构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血涂片中可分辨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凝血细胞等7种细胞形态.红细胞的特征是长梭形,表面光滑,无突起,其长短径之比为2.5;还见到正在分裂的红细胞.白细胞中以比例最高的淋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突起,核大呈圆形、椭圆形或肾形;大淋巴细胞内还可观察到溶酶体和吞噬小体等.嗜中性粒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团块状,核呈2~5叶分叶状,胞质内含有圆形、椭圆形或杆状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圆形或近似圆形,核常为2叶,染色质染成淡蓝色,胞质内充满红色或桔红色粗大颗粒、呈圆形或不规则、其内有电子密度高的结晶体;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电子密度高低不同的颗粒.单核细胞外形不规则,表面常有突起,胞核呈卵圆形、肾形等,常偏于细胞一侧,染色质多密集于周边,胞质内散落着较多的溶酶体和线粒体等.凝血细胞一般成群分布,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许多伪足样突起,胞质内有线粒体、颗粒状物质等.虎皮鹦鹉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可能与其生活习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不同倍性鲫鲤鱼血液及血细胞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二倍体红鲫血液指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值、红细胞脆性、比容)、细胞大小(红细胞及细胞核、白细胞、血栓细胞的长、短径值)及它们的显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观察了四倍体鲫鲤血细胞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倍性鱼中,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红细胞在数目、脆性、比容方面随倍性的降低而依次升高;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在细胞大小上,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的红细胞及细胞核、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表现出4∶3∶2的比例关系;在红细胞的形态方面,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二倍体红鲫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发现随着倍性的升高红细胞的短径/长径比值减小.在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二倍体红鲫外周血中,均可观察到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但三倍体湘云鲫、二倍体红鲫的嗜中性粒细胞仅有Ⅱ,Ⅲ两种类型,未见含深紫红色颗粒的Ⅰ型嗜中性粒细胞.对不同倍性鱼在血液细胞中出现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鳙鱼(Arishtichthys nobilis)外周血细胞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成钰 《江西科学》1990,8(3):20-28
  相似文献   

9.
以采自大理点苍山的红瘰疣螈为材料,应用常规血涂片,Giemsa染色法与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红瘰疣螈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数量比例。结果表明:红瘰疣螈的外周血细胞中红细胞有核,呈椭圆形、梨形,平均含量为1.48×105个/mm3。白细胞多呈近圆形,平均含量为0.17×105个/mm3。白细胞中按细胞数量从多到少排列,其顺序依次为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并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动物进行了比较,从进化、生活习性、环境与血细胞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北方山溪鲵外周血细胞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Wright氏染色法和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了北方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各种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比例,同时对北方山溪鲵的血细胞与其他动物进行了比较,从进化和生活环境与血细胞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红细胞多呈椭圆形,长径35~50μm,短径12.5~25μm,细胞核染色质密集.在外周血液中平均含量为7.8×104个/mm3.白细胞多为圆形,平均含量为3.4×103个/mm3.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平均值分别是:淋巴细胞占75%;单核细胞占6%;中性粒细胞占9%;嗜酸性粒细胞占4%;嗜碱性粒细胞占6%.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光镜(Wright氏染色和组化反应)和透射电镜观察鳙鱼外周血细胞.在Wright’s染色的血涂片上,可以区分:红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和颗粒细胞.淋巴细胞是数目最多的白细胞,而单核细胞的数目较少.电镜观察下,红细胞的细胞器较少,只有一些囊泡样体和少量线粒体.血栓细胞由于有大量的液泡和边周微管而与小淋巴细胞有较大区别.虽然单核细胞在体积和形态上酷似颗粒细胞,但单核细胞有更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而颗粒细胞含更多的特殊颗粒.颗粒细胞有两种类型:Ⅰ型颗粒细胞和Ⅱ型颗粒细胞.这两种颗粒细胞都是嗜中性粒细胞,是同一种细胞的不同发育时期.本文还描述了这两种颗粒细胞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易思华  张羿  林婧  何强  金凤玲 《甘肃科技》2012,28(5):133-134,118
了解某厂健康体检人群静脉血细胞参考值水平.采用回顾分析法,对572例健康成年人全血细胞部分参数进行分析.该地区白细胞计数(WBC)参考范围男性为(3.7 ~9.7)×109/L,女性为(3.3 ~8.6)×109/L;血红蛋白(HGB)参考范围男性为(131~172 )g/L,女性为(98 ~ 159)g/L;血小板计数(PLT)参考范围男性(93 ~ 221)×109/L;女性为(99~239)×109/L.本次观察健康成人WBC、HGB、PLT均低于全国调查平均参考范围;与兰州地区参考范围亦有差异.有必要建立符合工业区健康人群的血细胞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3.
黄鳝蛋白酶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BS,BrAc,IAC,TNBS,PCMB,PMSF,2-ME7种化学修饰剂及Ca^2 .Mg^2 ,Na^2 ,K^2 ,Cu^2 等9种金属离子和EDTA试剂对黄鳝蛋白酶进行处理,检测酶活性变化,以研究酶分子中氨基酸侧链基团与酶活性中心的关系。及金属离子和EDTA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BS.BrAe,IAC,TNBS,PMSF对酶的抑制作用很强,而PCMB,2-ME对酶活性影响不大。说明色氨酸残基、组氨酸残基、赖氨酸残基和丝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对酶的活性影响很大。为酶活性的必需基团。而巯基、二硫键等与酶活性无直接关系.Cu^2 ,Ba^2 对酶的活性具有激活作用,Mg^2 ,Li 和K 对酶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而Pb^2 ,Mn^2 和EDTA对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Ca^2 ,Na^2 对黄缮蛋白酶既无明显的激活作用,也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原尾蜥虎(Hemidactylus bowringii)血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原尾蜥虎外周血细胞的显微观察结果。用 Wright氏染料染色 ,原尾蜥虎的外周血中可区分出下列各类血细胞 :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 ,还可见到较多的幼稚红细胞。原尾蜥虎血细胞的一大特点是嗜碱性粒细胞较多 (约占白细胞总数的 10 % ) ,这可以为研究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提供一个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解施氏魮血细胞组成类型及血细胞发生过程,利用Wright’s-Giemsa和HE染色技术,分别对其外周血涂片,血细胞发生相关器官头肾、体肾、脾脏和肝脏的组织印片及石蜡切片进行观察,并统计了各种血细胞大小,以及上述器官中血细胞各种发育类型的组成比例.观察发现,施氏魮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白细胞主要有血栓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血细胞发育历程可分为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幼稚阶段的红细胞和粒细胞又可划分为早、中、晚不同时期.施氏魮血细胞随着发育的不断成熟,核内染色质不断凝聚,胞体体积整体呈现由大变小趋势.在各脏器印片中,头肾和体肾可观察到各种类型原始及幼稚阶段血细胞,其中原红细胞在头肾中数量最多;脾脏中观察到大量幼稚阶段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肝脏中主要为成熟红细胞,因此可见头肾和体肾为施氏魮主要的造血器官,脾为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增殖重要场所.此研究描述了施氏魮血细胞分化特征,对系统了解其免疫应答机制及进一步开展鱼类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物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正>妈妈说黄鳝小的时候是雌性的,长大了就变成雄性的了,这是真的吗?A:黄鳝的身体细长,看上去像一条蛇,其实它属于鱼类。不过,大多数的鱼类要么是雄性的,要么  相似文献   

19.
除草剂盖草能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除草剂盖草能对黄鳝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盖草能处理1/2,1,2和4d时不会明显引起黄鳝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的上升,处理8d时会明显引起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的上升。说明盖草能长时间处理对黄鳝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403尾黄鳝解剖性腺观察并镜检组织切片,发现大多数黄鳝左叶性腺发达,右叶性腺不发达,左叶性腺先发育成卵巢,后转变为精巢。少数黄鳝右叶性腺发达,但也能发生性转变。黄鳝发生性转变与体长有关,并随纬度和环境条件改变而变化。黄鳝的性比不稳定,这是其通过性转变而适应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