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维生素B2片剂中维生素B2的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片剂中的维生素B2(核黄素),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稳定.在λEX-435nm、λEM=535nm条件下,用重蒸馏水作溶剂,VB2浓度0.1-0.6μg/ml,荧光强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8.本法测定结果满意,回收率达98.49%,变异系数为2.32%(n=10).  相似文献   

2.
研究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同时测定维生素片剂中V-B12、V-B6和V-C的方法。采用样品溶液配制后立即分装储存,测定前分取的方法,克服了V-C在分析中极易被氧化损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聚乙烯醇存在的pH76~78的水溶液中,维生素B1(VB1)与溴百里酚蓝(BTB)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此时溶液由墨绿色变为黄绿色.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40nm,另在618nm有一更大的波谷,两者均可用于VB1的光度测定.当于440nm处测定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40=567×104L·mol-1·cm-1;当用褪色法于618nm处测量时,ε618=145×105L·mol-1·cm-1;如用440nm和618nm吸光度叠加时,ε440 618=202×105L·mol-1·cm-1.离子缔合物的组成比为VB1∶BTB=1∶1.据此提出了一种测定VB1的新的高灵敏水相分光光度法.方法简便快速并有较好的选择性.用于合成试样和维生素B1片剂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压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天然食物中维生素B_2的含量,采用在流动相中添加无机盐的方法以达到快速准确测定天然食物中维生素B_2的含量。本法适用于各种食物中维生素B_2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用偏磷酸溶液抽提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方法,测定了小麦、大麦、玉米、小米和高粱等谷物中各种维生素B_6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谷物中所含维生素B_6的主要形式是游离吡哆醇和吡哆醇葡萄糖甙,各种谷物的维生素B_6含量与其品种和产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精制饲料中添加维素B6投饲团头鲂8周,检测试验鱼血清若干生化成分的变化。结果发现,维生素B6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并相应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白蛋白水平及α-淀粉酶活性。分析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6能促进团头纺的血清脂质代谢及其转运,从而避免了血脂积累及营养性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维生素 E(VE)及其与维生素 C(VC) ,维生素 B2 (VB2 )联用对小鼠机体抗氧化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小鼠单独饲喂 VC或 VE,VC,VB2 联合饲喂 ,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心、肝组织超氧化歧化酶 (SOD)的活性作用 ;单独饲喂 VE,VC或 VE,VC,VB2 联合饲喂 ,其肝脏丙二醛 (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非常显著 ,肝脏 SOD/ MDA和 GSH-Px/ MDA比值升高 ;单独饲喂 VC组 GSH-Px/ MDA比值升高尤为明显 ;饲喂VE或 VC,VE,VB2 联合饲喂时 ,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力有增强趋势。这表明 3种维生素联合使用时 ,可产生协同抗氧化、调血脂作用 ,这种作用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测定花粉中的水溶性维生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液相色谱法同步测定花粉中的水溶性维生素C(VC)、维生素B1(VB1)、维生素B2(VB2)和维生素B5(VB5),四种维生素在ODS-5μm色谱柱上分离,用pH5.01的磷酸缓冲液-甲醇(体积比为7525)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1.0ml@min-1,波长为260nm,10min内实现良好分离.在(1~20)×10-6范围内进样量和响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收率为94.37%~101.57%,变异系数为1.90%~8.23%,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为快速、准确地同步测定花粉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CSTR中B-Z反应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包括流速、维生素B1及汞离子等对B-Z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物中的维生素B_1,B_2,B_6,B_(12),和PP;叶酸在相同条件下也能分离完全。所用的分离柱为μBondapak C_(18);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和三乙胺(14∶85.5∶0.5(体积比)),内含5 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离子对试剂(简称PIC B_(12))和1.5%氯化钾并以磷酸调pH至2.78~2.82;组分以UV 254 nm检测。回收率为91%~104%,变异系数为1.0%~4.6%。  相似文献   

11.
R Joho  I L Weissman 《Nature》1980,284(5752):179-181
In general, heterozygous animal cells express both alleles at a particular locus. The only exceptions are cells of XX genotype after inactivation of one X chromosome, and immunoglobulin-producing cells; in each case only one of the two alleles is expressed in differentiated cells and their progeny. This phenomenon, termed allelic exclusion, has been described for several mammalian species including man and mous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variable (V) and constant (C) region genes of immunoglobulins undergo a rearrangement during ontogeny. We wished to test whether allelic exclusion in B cells could be the consequence of V- and C-region rearrangement on one of the two homologous chromosomes only. For that reason we chose to analyse the rearrangement of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genes in normal B lymphocytes isolated on the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 We now present evidence that during normal B-lymphocyte differentiation V-C rearrangement occurs only on one chromosome.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MWP)对竹材进行了表面处理,测定了处理前后甘油和脲醛树脂胶在其表面的接触角,以此评价竹材表面改性的效果.结果表明:随MWP处理时间延长和试件距反应腔距离减小,竹材表面接触角呈降低趋势;竹材试件距反应腔距离40mm时,用甘油作测试液体在接触15 s时测试,MWP处理30 s即可将竹材表面接触角降低49%~59%;甘油所测竹材表面接触角较脲醛树脂胶所测值低,测试液滴到样品上15 s所测竹材表面接触角较5 s时低;在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砂光与否对竹材的表面性能影响不大,砂光后再经等离子体处理,比直接进行等离子体所得到的改性效果稍好.  相似文献   

13.
淀粉/聚乙烯薄膜中聚乙烯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含30%淀粉的淀粉/聚乙烯薄膜进行环境降解、环境生物降解和环境曝晒试验,发现淀粉/聚乙烯薄膜在环境中暴晒降解的速度远远大于生物降解的速度,在应用环境中经过4周的降解,薄膜中聚乙烯的分子量损失达62.5%;经5周的曝晒降解后,薄膜中聚乙炮的分子量损失达87.5%;薄膜降解后,平板流变粘度降低2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逆转变奥氏体在应力和低温条件下的稳定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淬火+回火(QT)和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LT)处理9Ni钢中逆转变奥氏体进行形貌观察.结果发现QT处理钢中逆转变奥氏体以块状形态存在;QLT处理钢中逆转变奥氏体以块状和薄膜状存在,薄膜状逆转变奥氏体分布在板条边界上.通过X射线衍射对液氮浸泡前后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和其碳含量的变化进行测量,发现QLT工艺处理后在液氮中稳定存在的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要高于QT工艺.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单轴拉伸和压缩试验研究其机械稳定性,发现拉应力和压应力均能促使逆转变奥氏体转变,大部分残留奥氏体分布在晶内.  相似文献   

15.
以温州市牛桥底河为研究对象,对河道疏浚前、中、后水体中理化指标、重金属含量及生物毒性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牛桥底河底泥疏浚显著降低了水中的CODCr浓度,提高了DO含量和透明度.疏浚工程实施后,水中NH+4-N、TN、TP及重金属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疏浚不同阶段牛桥底河水样对发光细菌和胚胎的生物毒性先增强后逐渐减弱,总体上,疏浚有助于减轻水样的生物毒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样的生物毒性与TN相关性显著,与重金属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
表面纳米化对高锰钢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传统的喷丸技术,在高锰钢表面制备出了具有纳米晶结构特征的表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表面纳米晶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喷丸处理试样的表层晶粒细化至纳米量级,喷丸60min试样的表面晶粒尺寸约为3~8nm.随着喷丸处理时间的增加,试样表面硬度增加,晶粒尺寸减小.利用三体磨料磨损试验机检验了喷丸处理前、后试样的磨料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喷丸时间为2~30min时,试样的耐磨性随着喷丸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喷丸30min试样的耐磨性提高了72%;过长的喷丸时间导致试样产生微裂纹而使耐磨性下降.晶粒细化和硬度提高使磨损机理发生改变,未喷丸处理试样的磨损主要为微观切削,而喷丸处理试样的磨损主要为疲劳剥落,磨损机理的改变使材料的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离子注入然后退火的方法制备镶嵌有锗纳米晶的二氧化硅复合膜,再利用中子嬗变方法,对镶嵌有锗纳米晶的二氧化硅复合膜进行精确均匀掺杂,用激光拉曼散射测量表征锗纳米晶的存在,测量嬗变掺杂前后样品的I-U曲线和lnR-1/T曲线.结果表明:掺杂样品未退火时电阻极大,退火后电阻明显减小,但比未掺杂时大;其它条件相同时,锗的注入量越大,纳米晶层的电阻越小;在掺杂样品的低温I-U曲线中发现台阶.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个在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下的脑电信号分类算法.将图片序列快速呈现给受试者并将同步采集脑电信号,将脑电信号截取分段作为样本集.通过约束有监督降维后样本与样本中心差值的趋近方向,使用训练集脑电数据训练得到映射矩阵;通过特征提取函数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脑电数据样本变换为特征矢量,使用支持向量机对样本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24名受试者的脑电信号分类的平均正确率为91.5%,平均AUC达到了0.95,证明脑电分类算法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可以在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中准确地识别目标图片.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方法中,收集的草履虫接合生殖材料样本少、固定时材料易收缩、固定后的材料不易保存等限制,突破性地采用初固定、再固定两步固定方式,及使用不同目数的特制滤器进行富集和纯化,一次性地获得大量的高密度草履虫接合生殖样本,可高达80%~90%.固定、清洗、染色、脱水、透明等制片过程均在滤器中进行,无须离心机离心等传统处理,透明后的材料直接浸润、保存在液体封固胶内,可长期保存,随时取材,随时制片,为教学、科研、制片带来前所未有的极大方便。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热轧组织对含Al冷轧TRIP钢热处理后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轧后冷却方式得到三种不同的热轧组织:组织细小的F+P+B试样;F+B试样;F+P试样.热轧组织细小的试样热处理后含有较多的粒状贝氏体和较少的残余奥氏体组织,强度最高达到996MPa,延伸率为20.8%.另两种试样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以及较多的残余奥氏体组织.F+B试样延伸率可达29.4%,强塑积为26 812.8 MPa·%.F+P试样热处理后带状组织的危害不易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