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五千年而历久不衰.在漫漫五千年文化的熏陶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火种。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世世代代加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历时五千余年而长盛不衰,不断发展,根源之一在于她具有自强不息、变革创新的精神与优良传统,本从锲而不舍、知难而进、革除弊端、变法图强、学习先进和追求真理等几个方面,回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变革创新的历史轨迹,论证了这一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富强。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仅对于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如何结合闽西特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如何结合闽西特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持国家稳定、发展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抵御和防范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的侵蚀,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融入全球一体化,由此而引出的民族精神问题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民族精神决不能被“西方文明”所异化,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要抓住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并积极建设校园文化,把民族精神的培养同校园的建设具体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常德会战是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后期、中日双方投入较大兵力的一次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诸战役中少有的、令世人为之瞩目的一次“惨胜”。常德会战的“惨胜”,充分体现了中国广大爱国官兵所具有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值此世界各国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回顾此次会战,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在给发展中的民族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应对这种冲击和挑战的极其重要的选择。这就要努力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就要处理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就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谈起,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只有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习江泽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思想,应把握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科学内涵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栽体之一,旅游业民族精神培育功能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目标的隐含性与多样性、手段的时尚性与感染性、过程的愉悦性与享用性及效果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精神光辉灿烂的博大内涵、波澜壮阔的形成过程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与载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特点和风格迥异、风采绚丽的特色。毛泽东以其丰富的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经验阅历、优秀的世界观品质和独特的个性心理、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磅礴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同的时空条件、文化氛围、区域环境、民风习俗和行业人物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内容和形式辩证统一观点.挥洒自如、恰到好处地培育和倡导了大批以地名、人物、事件、行业、数字等冠名的民族精神表现形式与载体。这一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有机结合的产物以及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又是当代民族精神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体现,空前地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既是毛泽东一生励精图治、丰功伟绩的真实写照,又是胜利完成其时代所赋予的民族任务的精神动力和法宝.实现了民族精神在近现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性跨越;既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闪烁和其无与伦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杰作,又一脉相传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应当通过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历史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实践等各种途径,加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阐释民族的概念、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着重论述民族精神的培育基础及新的生长点。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克服民族的精神痼疾,保持民族自尊自信精神为基础;其新的生长点立于先进化之上,要靠各级政府部门、化工作、化传媒共同培育。  相似文献   

16.
浅议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 ,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创新 ,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发扬高校校训、校风相结合 ,弘扬民族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培养大学生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17.
冯蕾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7):159-16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为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综合国力的增强、大学生心理日趋成熟等因素,为民族精神培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网络的普及也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极大挑战。在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理论、环境、实践、网络全方位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前进的精神火把.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创新、发展和丰富民族精神,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共同财富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八一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弘扬八一精神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期高校应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和新情况,牢固把握八一精神的时代内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八一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文艺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作为艺术活动重要维度的艺术创造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得不靠市场来维持生存,而这却成为某些人使文学艺术沦为商品的理由。如果文学艺术做了一味攀援才能生长的寄生草,那么它永远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特质;如果文学艺术将自身缥缈到不问尘嚣,那更是辜负了人类精神赋予它的使命。新世纪的文学艺术必得依靠自我主体自觉意识的成熟,独立个性的显现以全新的面貌真正展示人类精神的潜质与深蕴,并成为陶冶人生心灵的精神生长点。时代呼唤以新理性为核心的新文艺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