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11年是房地产市场最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开始,中央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在调控措施的作用下,投机性需求基本得到抑制,市场交易量明显下降,保障房建设速度加快,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改善。年末,房地产市场呈现量跌价滞的趋势,部分上涨过快的城市和区域,房价开始下跌,房地产调控取得了显著成果。2012年要继续巩固调控成果,推进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调整,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受宏观经济持续走强的影响,2007年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住房价格进一步升高。同时,国家加大了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一系列调控措施相继出台,使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年末出现销售量下降的变化。展望2008年,在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住宅供给结构将进一步改善,投资性住房需求将得到遏制,住房价格涨势将有所回落。但要注重继续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3.
许瑾璐 《海峡科学》2012,(9):44-45,53
2012年,在稳中求进总基调下,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现象,国家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也有人认为调控正是为了使刚需得到现实满足.本文从分析房地产市场近况和国家调控政策出发,提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和举措,主要包括落实保障房、出台房产税、运营资源整合型城市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回顾与分析,笔者提出并系统阐释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财富加速器模型",任何投入房地产市场者,财富均受到"加速效应"的推动而迅速增长,而场外观望者,财富相对或绝对下降.财富加速器的推动力由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二元结构、财富异化和房地产市场高杠杆率合成.财富加速器模型比较理想完整地解释了我国房地产市场诸多现象.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必须采取切实弱化"财富加速器机制",使房地产由"财富性"回归"居住性",降低投资、投机需求,平抑房价,削弱房地产泡沫成分,以求房地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0年以来,国家对楼市的调控政策既密集又严厉,房地产市场在"限购"、"限价"、"限贷"、加息的重重压力下,放慢了上涨脚步,形势不容乐观。今年以来,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河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明显,商品房销售继续下降,房屋施工面积增速有所加快,新开工面积增速趋缓,竣工面积高速增长,本年土地购置面积下降,土地成交价款增速大幅回落,企业资金趋紧状况仍无缓解迹象,房地产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调控政策一直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存在,通过一些比率指标计算结果的分析,评价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这一轮的调控政策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城乡收入差距和全要素生产增长率对2006—2016年间全国31个省份房地产利用秩序进行评估;通过修正房地产财政依赖度评价模型对房地产财政依赖度进行分析,进而划分房地产风险评级矩阵,提出分类分级实施调控的策略组合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省份房地产利用平均纵向秩序处于中低秩序,横向秩序呈现整体向好态势;房地产高依赖度省份基本为土地市场整体运行良好的发达省份,部分低依赖度省份房地产市场运行水平较差;处于房地产预警和风险期的省份多位于东、中部,多与当地的高房地产财政依赖度密切相关,处于相对安全和理想期的省份则基本为经济发展水平靠后、资源人口流失的省份。  相似文献   

8.
分析2007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探讨了此次调控的背景及对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认为2008年重庆市永川区的楼市购房需求将与2007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上海的住宅价格经历了一个上涨周期。2010年1月至4月,政府先后出台了多个调控政策以稳定房地产市场。但上海的房产市场受调控的冲击较为有限,无论是价格、销售面积还是房地产投资额,在经历了短暂的下跌后又恢复到了调控前的水平。本文探讨了政策出台后的市场状况,市场变化规律、趋势及其原因,提出了调控上海房地产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初国务院出台了房地产新的"国八条",集中针对房价过高的问题提出调控方针。纵观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历程,宏观调控和法律建设不断向纵深层面迈进。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然后系统论述房地产市场需要调控的主要环节,并结合所需的法律支持,规划相应的法律对策,以期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住房价格不断上涨,宏观调控效果不甚理想,这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为稳定住房市场价格,实现住房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增加供给、改善供给结构,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供求的基本平衡;致力培育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推进各类市场的协调发展;努力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城市住宅开发市场的各种因素,提出稳定健康的住宅市场应是一种住宅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的状态,住宅的价格应与居民消费水平及购房能力相适应,并进一步从经济学角度指出了我国住宅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政府应如何利用宏观经济手段对城市住宅开发市场进行合理调控,以促进住宅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Hedonic模型的北京住房市场交易信息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信息不对称下住房市场交易行为,得到供求双方交易信息成本的计算方法,该文利用北京市2000—2008年住房市场数据和Hedonic模型,对表征交易信息成本的参数进行估计,进而测算双方交易信息成本。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对交易双方均会带来信息成本。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交易信息成本分别为市场交易价格的15.2%和19.1%。这意味着:在信息不对称的住房市场中,需求方处于劣势地位。为降低供求双方交易信息成本,建议:拓展市场信息传递渠道,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加大对住房供给方的信息披露,弱化需求方的信息劣势程度。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住宅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住宅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复杂系统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和因果关系分析,将城市住宅系统划分为土地供应、住宅供应、住宅需求和住宅价格4个子系统,通过各层次要素的反馈关系,建立城市住宅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通过模型有效性验证后,对近期南京市住宅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通过政策调控参数实验了政策变化对住宅市场发展的影响。从长远趋势来看,系统总的发展都将趋于稳定,表现出较强的自组织能力;针对目前房价上升过快的现实,从系统分析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①拆迁补给需求迫切;②城市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量大;③外来人口的购房需求上升;④在预期收益的刺激下,单位面积土地出让价格大幅上升.面对短期内住宅供给小于住宅需求的客观实际,根据模型结构的试验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商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房价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国勇 《科技信息》2009,(13):390-391,274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在本轮经济周期调整中的价格变动趋势受到广泛的讨论与关注。本文根据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商品房价格形成机制的基础理论,对影响商品房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相关数据,最后对我国房地产特剐是二级市场上的住宅商品价格变化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芜湖市的住宅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但商品房价格涨幅惊人,中低等收入家庭难以承受过高的房价,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的区位差异巨大。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空间角度对芜湖市的住宅房地产市场所进行的研究,对促进芜湖市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沈阳市商品住宅市场情况,根据国内外编制价格指数的方法,结合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采用特征价格法对沈阳市商品住宅价格指数进行研究.选择16个特征变量,采用半对数模型构建沈阳市商品住宅特征价格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确定影响沈阳市商品住宅价格的14个特征变量及相互关系.通过价格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出2006年至2013年沈阳市商品住宅特征价格指数,得出沈阳市商品住宅价格增速正在逐年减缓的结论,并对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析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当前房地产价格全国性的迅速上升,以及空置率的提高,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认为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是由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刺激内需的需要(GDP增长的需要),高额投资回报率与企业投资的低风险,个人投资需求的增长等因素.并且提出要调整住宅供给结构,规范政府行为,从严控制土地供应等措施,使住宅市场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期房市场对现房市场价格稳定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2000年11月提高商品房预售条件对现房市场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房市场对现房市场价格的稳定效应为出发点,分析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可能影响。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分析表明:提高预售条件不仅从长期显著提高了上海市现房市场的价格水平,而且还导致上海市现房市场价格波动性的显著增强。就稳定住房价格这一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目标而言,短期内直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并不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房价与租赁价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99~2009年中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房屋租赁价格指数季度数据,运用季节调整、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等方法,对房价与租金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房价与租金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房价变动不影响租金变动,而租金变动影响房价变动,但影响力有限.从需求面看,房价变动主要由投资和投机需求而非自住需求引起;租金上涨使部分有自住需求的人转向房屋购买,引起房价上涨,但此部分人不是买卖市场的主导者,所以影响力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