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2012年8月份开始,我国工业一致合成指数结束持续长达31个月的下滑态势,呈现逐月回升局面,回升态势一直持续至2013年8月,并且根据先行合成指数的走势和平均超前期计算,直至2013年12月我国工业经济的景气上升态势都不会改变。进一步观察我国工业及相关领域主要经济指标可以发现我国工业经济本轮的景气波动具有如下特点:(1)工业生产增速总体平稳,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2)企业效益呈恢复性回升态势,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大(;3)内需拉动作用增强,外需不振影响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2.
2015年12月我国工业经济一致合成指数触底回升,截至2016年9月回升态势已持续10个月,但回升速度从2016年7月开始明显趋缓。可见,我国工业经济本轮景气循环的谷底已于2015年11月出现,目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处于景气缓慢回升阶段。本文根据先行合成指数的走势和平均超前期计算,预计我国工业经济景气本轮回升局面或将于2016年10月—2017年4月间呈现出小幅震荡态势。进一步观察我国工业及相关领域主要经济指标可以发现,我国工业经济本轮的景气波动具有如下特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降幅收窄,企业收益改善;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去库存化”措施取得进展,产能过剩进一步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工业一致合成指数的走势表明自2011年6月我国工业经济呈现急速回落态势,并一直持续至2012年8月,并且根据先行合成指数的走势和平均超前期计算,我国工业经济本轮景气回落态势于今年三季度将结束,从综合运行态势上看,2012年10月左右我国工业经济或将逐步呈现明朗的回升局面:进一步观察我国工业领域主要经济指标可以发现我国工业经济增速的本次放缓过程呈现出明显的结构特征:(1)轻重工业增速“倒挂”,投资需求明显减弱;(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融资成本影响显著;(3)工业生产能力区域间转移,资源型企业加速向西部推进.  相似文献   

4.
我国工业先行合成指数从2019年1月开始呈现出的最新一轮快速回落态势已于2019年6月表现出缓中趋稳迹象,根据先行合成指数的平均超前期计算,预计明年2月左右我国工业经济景气或将结束快速回落局面呈现缓中趋稳态势。进一步观察我国工业及相关领域主要经济指标可以发现我国工业经济本轮的景气波动具有如下特点:(1)工业增速缓中趋稳,转型升级继续推进,但新旧动能转换速度有所减缓;(2)工业品出口增速低位运行,工业企业效益持续下滑;(3)采矿业投资高速增长,高端制造投资增速相对较高,工业投资结构逐步优化。  相似文献   

5.
从2015年3月开始,我国工业一致合成指数逐步回升,并一直持续至2015年8月,但回升幅度较小。根据先行合成指数的平均先行期计算,我国工业一致合成指数本轮始于2015年3月的回升态势或将于2016年3月左右结束。从总体运行情况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我国工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显现之前,我国工业部门平稳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进一步观察我国工业领域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特征可以发现我国工业经济本轮景气波动具有如下特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下滑,企业经营困难;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15年"产能过剩"问题在多年"去库存化"措施累计效果的作用下已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从2017 年3 月开始我国工业经济景气步入2000 年以来的第6 轮景气循环的收缩阶段,并一直持续至2017 年8 月。我国工业先行合成指数从2017 年7 月开始再现回升局面,若先行合成指数的回升局面得以持续,则根据先行合成指数的平均超前期计算,预计我国工业经济景气的本轮收缩局面或将于2017 年年底结束。进一步观察我国工业及相关领域主要经济指标可以发现我国工业经济本轮的景气波动具有如下特点:(1)电子设备制造业积极向好,工业结构持续优化;(2)企业效益上升态势良好,工业复苏稳定;(3)工业品出口交货值稳定增长,民间工业投资比重下降。  相似文献   

7.
孔宪丽  谢聪聪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1):1047-1051
从我国工业一致合成指数走势上看,我国工业经济景气2017年3月以来的回落态势已延续至2018年8月,而我国工业先行合成指数2018年1月触底回升,至2018年8月份此回升局面已历时8个月,依据得到的先行合成指数的平均超前期计算,预计近期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将大致呈现出趋稳后逐步回升的态势。除此之外,根据我国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本轮的景气波动还具有以下特征:(1)高端制造高增,动能加快转换,工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2)工业企业效益向优,盈利结构趋于改善;(3)投资缓中趋稳,民间投资比重加大,制造业投资筑底回升;(4)去产能继续深入,“抢出口”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在短期与长期性问题叠加,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201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同时,CPI涨幅却不断上升。始于2015年12月的本轮经济短周期,在低位经过15个月的小幅回升于2017年3月到达波峰后,经济景气出现波浪形回落态势,进入本轮短周期的收缩期。到2019年9月,景气收缩已经持续了30个月,并创造了1997年以来的最低景气水平。本轮短周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低位小幅波动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我国月度经济景气波动从2015 年12 月开始进入新一轮短周期,出现稳中向好态势。本轮短周期的峰顶转折点在2017 年3~4 月出现是大概率事件。2017 年4 月以来的经济景气下滑可能会持续到2018 年2 季度,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经济运行有望在新的景气水平继续保持大体平稳的运行态势。预测2017 年GDP增长率将达到6.8%左右,CPI上涨率为1.6%左右,新常态下经济和物价周期波动的“微波化”特征将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态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不断蔓延,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分化明显。美国经济维持扩张势头,欧洲经济依旧增长缓慢,日本经济景气回升前景不明。展望下半年经济走势,中美贸易争端能否达成协议将更加令人关注,一定程度上会对世界经济的走势产生影响。世界经济形势新特点(一)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2019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泉州制造业2004-2010年的8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泉州制造业产业安全近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潜在不安全风险在增加的结论,提出提升泉州制造业安全若干对策:应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以品牌企业为龙头建设产业集群;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促进产业升级;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大力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增强泉州制造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转型是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合理的产业结构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鞍山为研究单元,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鞍山资源型城市进行转型绩效研究.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产业效益等层面研究了产业结构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鞍山市第二产业比重偏高,一、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产业结构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亟待优化升级.研究表明,2007-2011年,鞍山市绿色发展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绿色转型取得了一定的绩效.其中,经济、社会、产业3项指标的绩效水平呈上升趋势,资源与环境2项指标的绩效水平呈下降趋势,鞍山市绿色转型能力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7年中国30地区的投入产出表构建产业网络,根据整体网特征值将30地区的产业网络进行分类.结合2007年到2011年中国30地区的经济面板数据,探讨每类产业网络的经济增长特点,以及产业网络结构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中国2007年到2011年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大致呈现出内陆增速快沿海增速慢的特点;二,中国的产业网络大致可分为四大类,沿海地区的产业网络比内陆地区的产业网络更加完备;三,产业网络越完备,则经济增长率越低.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由资本、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力这3要素嵌套的CES生产函数;剖析了资本投入与劳动力结构对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利用中国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出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并从经验的角度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4—2018年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呈小幅上升趋势,劳动力结构效应使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降低,而资本品质、资本与技能劳动力匹配等效应使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加;2)资本投入与劳动力结构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受制于要素的替代弹性,非技能劳动力出现挤出效应,而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各区域对劳动力需求迥异,但都可通过增加技能劳动力的投入、调整劳动与资本要素结构来有效提高投资效率;3)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成因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和技能劳动力投入比例的提高,可有效降低技能溢价,进而降低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且在技能劳动力投入比例较低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会降低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对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表现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国内旅游产业研究文献的分析与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989年至2011年内发表的文献共3159篇作为综述对象,综合运用定性描述和定量统计的分析方法,对旅游产业研究现有成果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从旅游产业基础性研究、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地区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关联与融合、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出当前国内的旅游产业研究仍存在基础理论框架薄弱、研究内容失衡、新兴产业研究匮乏等问题,认为未来中国旅游产业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构建、地区旅游产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关联性的探讨将会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孟祺 《科技与经济》2010,23(1):67-71
产业集聚是否会促进技术进步?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例,计算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指数,结果发现,产业集聚与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相同。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会通过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两方面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改善的影响程度较大。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方面构建南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析2009-2013年南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总体而言,2009-2013年南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逐年恶化趋势,由临界安全等级降为不安全等级;就子系统而言,压力子系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虽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但仍处于非常不安全等级,状态和响应子系统都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由不安全等级降为非常不安全等级;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子系统为响应子系统,其中城市化率、单位播种耕地粮食产量、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水土协调度、第三产业比重、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等为主要因素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2000--2011年相关截面数据,通过构建垂直专业化、价值增值能力、产品盈利能力、科技贡献能力等指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路径主要以技术引进、模仿、直接参与产品竞争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垂直专业化一利润创造”的良性循环能力及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