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讨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变组织中P53、CyclinE蛋白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正常、不典型性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P53和CyclinE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P53和CyclinE表达明显高于不典型性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3,P〈0.01;χ^2=40.96,P〈0.01),P53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1)、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P〈0.01)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CyclinE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Ⅰ、Ⅱ、Ⅲ级三组间有统计学意义(χ^2=11.35,P〈0.01)、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这显示突变型p53的表达和Cy-clinE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VEGF、COX-2、HIF-1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1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COX-2与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VEGF、COX-2与HIF-1α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升高,且随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三者在子宫内膜病变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在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和HIF-1α可能分别对VEGF起调控作用,有望成为内膜肿瘤抗血管治疗的有效靶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和Fhit在3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Fhi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意义。结果显示Liv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Fhi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随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的增加,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而且Fhit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ivin蛋白和Fhi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Livin和Fhit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联合检测Livin和Fhit有助于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MACC1蛋白、c-Met蛋白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联合CA125分析3个因子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MACC1、c-Met在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ACC1、c-Met在子宫内膜癌组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且两者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MACC1蛋白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CA125是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危险因子(P0.05).结论:MACC1蛋白、c-Met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MACC1联合CA125对于评估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更可靠.  相似文献   

5.
研究 P2 7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单纯性、复杂性、不典型增生过长和腺癌组织中 P2 7蛋白表达。结果表明 :P2 7蛋白高表达率在子宫内膜单纯性、复杂性、不典型增生过长和腺癌组织中分别为 70 % ( 7/1 0 ) ,60 % ( 6/1 0 ) ,40 % ( 4 /1 0 ) ,30 % ( 1 0 /33) ,P2 7蛋白高表达率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腺癌中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子宫内膜腺癌 P2 7蛋白表达与年龄 ,组织分化程度 ,有无肌层浸润无关 ( p>0 .0 5 )。 P2 7蛋白表达减少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有关 ,分析 P2 7蛋白表达有助于了解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0例进行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16.67%、16%(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38%、2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呈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参与血管形成对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与VEGF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16蛋白表达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地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及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观察p16蛋白和p16基因缺失突变及点突变.结果1)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2.78%和90.00%,两者相比无差异性;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为66.67%,明显低于正常子宫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2)在42例原发性性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有14例发生p16基因缺失突变,4例发生了p16基因点突变,突变率为分别为33.33%和9.6%,正常子宫颈组织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未发现p16基因缺失突变和点突变.结论1)在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16蛋白的表达在高分化癌明显低于低分化癌,表明p16蛋白缺乏与子宫颈细胞增殖失控及分化不良紧密相关.2)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存在p16基因点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但不是较频繁的事件;原发性子宫内膜癌存在p16基因缺失突变,以低分化癌多见,是较频繁的事件.3)p16蛋白表达与p16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未被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后的病理诊断,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依据.方法:对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74例,腺鳞癌2例,浆液性乳头状癌2例,鳞癌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上皮异型增生,腺体失去正常结构、极性消失,胞核不规则、变大、变圆、核仁较突出、染色质粗糙,呈空泡状,增生的腺体呈不规则腺管状、筛孔状和乳头状,部分呈实性片块状排列,纤维组织、肉芽组织代替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伴有炎性细胞的反应,子宫内膜样腺癌多数仅浸润至浅肌层,大多数不发生转移.结论:子宫内膜癌大多数是子宫内膜腺癌,掌握子宫内膜癌的形态特征并结合临床,对诊断及鉴别意义重大,对于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患者,主张子宫内膜刮宫活检,以防漏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对8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并透明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失去极性,细胞核变大、变圆、核仁突出,染色质粗或呈空泡状.同时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为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子宫内膜样腺癌多数仅累及浅肌层。皆无转移.1例子宫内膜腺鳞癌呈双侧卵巢转移;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40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应注意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
孙萍  贺秀芬 《甘肃科技》2013,29(1):119-120,130
评价血清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期就诊6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及7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E4水平.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增生组及健康体检组的血清HE4水平分别为163.26±29.88pmol/L、55.46±17.21 pmol/L和47.49±9.83pmol/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子宫内膜癌组的HE4水平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及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内膜增生组与健康体检者相比,二者的HE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中,血清HE4水平在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病理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子宫内膜癌组术后血清中HE4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是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可靠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OX-2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蛋白在66例大肠癌及22例正常大肠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蛋白在66例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56/66),阳性表达率84.8%,与正常大肠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COX-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的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淋巴结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X-2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望成为预测大肠癌恶性潜能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蛋白及环氧合酶-2(COX-2)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发展与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42例慢性乙肝患者行穿刺活检时乙型肝炎病毒ccc DNA为阳性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组织;另取同期手术切除的11例ccc DNA为阴性的非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COX-2、CD34的表达水平,Werdner法计算微血管密度;分析上述因子与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组织微血管生成的相关性.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稳定转染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G2-X)细胞中COX-2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GE2表达水平和不同浓度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作用后PGE2水平.结果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阳性表达组织中COX-2阳性率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阴性表达组织和非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组织(P0.01).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阳性表达组织中早期癌症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进展期癌症组织,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阴性表达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阳性表达组织(P0.01);COX-2阳性表达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COX-2阴性表达组织(P0.01);非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COX-2阳性表达组织(P0.01),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阴性表达组织和COX-2阴性表达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COX-2在乙型肝炎相关性人肝细胞癌组织微血管生成呈正相关.HepG2-X细胞中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HepG2细胞,并且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水平明显增加;与HepG2细胞相比,塞来昔布对HepG2-X细胞分泌PGE2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COX-2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促进了癌组织微血管生成;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可通过COX-2/PEG2信号通路促进了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RCC)的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互相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RCC石蜡包埋切片32例和正常肾组织切片1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VEGF表达。结果 CRCC组中COX-2、VE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组(P〈0.01);CRCC的COX-2、VEGF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9,P〈0.01)。结论 COX-2主要通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机制参与CR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CRCC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调控CD34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FGF、微血管密度(MV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用TUNEL原位凋亡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AR)。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bFGF、MVD和PC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而AR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bFGF、MVD和PCNA均呈正相关。bFGF和MVD与AR均呈负相关。结论bFGF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