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充分发挥采穗圃的作用,最大限度增加单位采穗母株的优质穗条产量和延长母株寿命,本文通过试验,提出了一套砂地柏采穗圃营建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聚天冬氨酸(PASP)具有缓蚀和阻垢双重功能,但用做缓蚀剂时用量较大(100 mg/L).为了降低成本,对聚天冬氨酸、苯并三氮唑(BTA)、钨酸钠和葡糖酸钠进行四元复配研究,得到最佳配方为10 mg/L PASP+0.5 mg/L BTA+20 mg/L钨酸钠+10 mg/L葡萄糖酸钠(总浓度为40.5 mg/L).通过静态阻垢试验、旋转挂片试验、小型动态模拟试验、扫描电镜分析和生物降解试验,对复合配方阻垢缓蚀性能进行了全面研究,该配方对铜的阻垢率和缓蚀率分别为99.22%和0.000 6 mm/a,生物降解率在28 d时高达75.1%,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水处理剂具有较好的阻垢缓蚀效果,且易生物降解,属于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范畴.  相似文献   

3.
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B5、DHA、胆碱等原辅料,制成新型老年配方液态奶,达到预防阿尔茨海默等疾病的特殊生理功效。通过单因素实验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考察,运用正交试验找出较优液态奶配方。结果表明,较佳配方维生素B1添加量为1.7mg/kg,维生素B5添加量为11mg/kg,DHA添加量为300mg/kg,胆碱添加量为700mg/kg。较佳配方生产的产品中,维生素B1含量为1.04mg/kg,维生素B5含量为8.6mg/kg,DHA含量为253mg/kg,胆碱含量为547mg/kg,均能达到有效改善脑力健康的日摄入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营养液培养技术,测定了镉污染状况下(Cd2+含量为5.0 mg/kg)11个乔木型柳树杂种158个无性系叶片和枝条的镉含量.结果显示:枝条镉含量在27.50~142.16 mg/kg之间,叶片镉含量在29.41~242.63 mg/kg之间;6个主要杂种间的无性系叶片及枝条的镉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各杂种叶片和枝条的镉含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多数无性系的叶片镉含量高于枝条的镉含量,比值平均为1.2.因此,可以通过无性系测定以选育枝条及叶片镉含量高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核桃良种推广需求,解决高原地区穗条成熟时间晚于嫁接时间的供需矛盾,以辽宁1号核桃良种建立采穗圃,研究了采穗母株截顶定干、短截促萌和肥水管理对穗条促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穗母树定植后截顶定干,萌芽率和成枝率分别可达83.45%和85.14%。第二年春季萌动时对主枝进行留桩15 cm短截,可作接穗枝的长度和比率分别达54.47 cm和89.43%。采穗前追施复合肥和氮肥2~3次以上,枝条长度可达121.67 cm,粗度达1.21 cm,可作接穗枝的长度达77.40 cm,每公顷产量达12 510条,穗条促成效果明显。对采穗圃中采穗母株产穗能力和穗条质量进行比较,明确了高原核桃采穗圃穗条促成条件。  相似文献   

6.
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Ⅵ扦插苗采穗圃营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穗圃的建立是南方红豆杉扦插育苗以苗繁苗扩大种苗培育规模的基础,通过对南方红豆杉采穗圃的营建技术,包括圃地选择、定植密度、搭建荫棚、抚育管理、截干促萌等措施进行研究,采取矮林作业提高穗条产量,每公顷可产穗条208.8万条。  相似文献   

7.
以改性聚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配以交联剂和稳定剂,制得选择性堵水剂DQ-2.优选出选择性堵水剂DQ-2的最佳配方:0.6%改性聚丙烯酰胺+0.6%交联剂+0.03%稳定剂.采用瓶试法成胶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DQ-2体系的各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Q-2堵水剂耐温30~70℃;抗矿化度性能良好,对K+和Na+的容忍度可以达到10 000 mg/kg,对Ca2+和Mg2+的容忍度可以达到5 000 mg/kg;对不同渗透率的岩心,堵水率达到90%,突破压力梯度大于10 MPa/m,堵油率小于30%,突破压力梯度低于1 MPa/m,具有较好的油水选择性.DQ-2体系的这些性能指标均达到了长庆油田现场应用的要求,实现了对水淹油井的有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2种木本植物无根试管苗的移栽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试管苗在试管内促根处理方法,直接选用苗高3 cm以上的红花刺槐、软枣猕猴桃1号、2 号、3 号等品种的健壮无根试管苗,用促根剂在试管外处理。试验方法分栽前用N T(自配)促根剂速蘸小苗基部后栽于6号基质中和栽后用N T促根剂浇小苗基部,浇小苗分一次性浇和每周1次,连浇3次;促根剂浓度为2.5~3.5 mg/L,温度控制在(26±2)℃,湿度85%以上。结果表明,栽后分 3 次浇促根剂处理下红花刺槐成活率为86.8%、软枣猕猴桃成活率达97.8%(为3个品种平均值)。  相似文献   

9.
开展采穗母树栽植密度、伏干长度,覆土厚度,初始萌芽条平茬技术对比试验研究,优化栽植密度、伏干长度、埋干覆土厚度、芽基长度和密度等杉木“带冠埋干”采穗圃树形处理关键技术参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栽植密度对年有效穗条产量影响极显著,伏干长度对年有效穗条产量、穗条鲜质量、穗条长度影响极显著;平伏干覆土厚度、芽基长度、芽基密度,以及芽基长度、芽基密度交互作用,对年有效穗条产量、穗条长度、穗条鲜质量、穗条含水率有极显著影响.通过多重比较和基于MSM-PP技术的组合筛选,确定了采穗母树处理的最佳技术方案:栽植密度80 cm、伏干长度70 cm、覆土厚度6 cm、芽基长度0.5 cm、芽基密度0.5 cm×1.0 cm.研究结果对提高杉木“带冠埋干”采穗圃的穗条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利用香兰素在pH>6的环境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性质,排除牛奶中乳脂等成分的干扰,然后以乙醚为萃取剂提取样品中的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在0.05 mg/kg、0.1 mg/kg和0.5 mg/kg 3个水平的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6.1%~96.8%,相对标准偏差为2....  相似文献   

11.
1-MCP复合保鲜液对非洲菊切花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切花为材料,采用四因素[1-甲基环丙烯(1-MCP)、柠檬酸(CA)、蔗糖、 8-羟基喹啉(8-HQ)]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比较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各配方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 100 mg/L CA+12 mg/L 1-MCP+6%蔗糖+300 mg/L 8-HQ和200 mg/L CA+10 mg/L 1-MCP+6%蔗糖+200 mg/L 8-HQ保鲜液处理,能增加鲜质量、增大花径、增加花瓣蛋白质质量比;降低花瓣丙二醛含量,延缓花瓣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且均比CK组延长了其3d瓶插寿命;提高了切花的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木芙蓉对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潜力,以木芙蓉扦插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程度土壤铅污染对木芙蓉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铅离子转移富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300 mg/kg)、中度(800 mg/kg)铅污染对木芙蓉幼苗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植株生长正常;重度(1 300 mg/kg)铅污染对木芙蓉光合系统、抗氧化系统造成严重伤害,显著抑制了木芙蓉幼苗根长、根粗和生物量的增长.随着铅污染质量分数升高,幼苗根系铅含量显著上升,在重度铅污染时达到最大值,为1 610.106 mg/kg;地上地下部转移率在中度铅污染时达到最大值,为0.093;地下部富集系数在重度铅污染下大于1,与对照差异明显.说明木芙蓉根系对铅离子有较强富集能力,向茎叶转移较少,可作为修复轻度、中度铅污染的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以具有杂种黄蜀葵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嫩茎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不定芽的生根以及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移栽与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是MS+6-BA0.75mg/L+2,4-D2.1 mg/L;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是MS+AgNO31.0 mg/L+NAA0.1mg/L+ZT1.6mg/L;1/3MS+蔗糖10g/L+IAA0.4mg/L是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是1/3MS+ABT0.6mg/L+蔗糖10g/L+IAA0.4mg/L.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3.9%,定植成活率为97.5%.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杂种黄秋葵所有植物学性状和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广西莪术和蓬莪术的幼芽、嫩叶、块茎和根为外植体,接种在以MS为基本培养基、外加不同激素浓度组合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幼芽增殖、生根等培养.实验表明:诱导莪术叶、块茎和根的愈伤组织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 1.0×10-3 g/L+6BA 0.5~1.0 mg/L(+NAA 0.3 mg/L),其中莪术叶诱导率最高达96%;幼芽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1 mg/L+KT 1.0 mg/L,其增殖倍数达3.5以上;而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 1.0 mg/L+BA .5 mg/L为最佳,生根率达100%,其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ANIT处理组40只。ANIT处理组小鼠口服105 mg/kg ANIT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组(ANIT+rh HGF 1μg)、促肝细胞生长素低剂量组(ANIT+PHGF 10 mg/kg)、促肝细胞生长素高剂量组(ANIT+PHGF 2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在口服ANIT前0.5 h,口服ANIT后6,12,24,30,36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NIT+rh HGF 1μg组、ANIT+PHGF 10 mg/kg组和ANIT+PHGF 20 mg/kg组小鼠分别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1μg rh HGF、10 mg/kg PHGF和20 mg/kg PHGF;口服ANIT后48 h,麻醉小鼠并心脏取血,血液离心后,取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取肝脏,部分肝脏用10%甲醛溶液固定,切片后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部分肝脏液氮保存,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ANIT+rh HGF 1μg组、ANIT+PHGF 10 mg/kg组和ANIT+PHGF 20 mg/kg组小鼠ALT、AST、ALP含量比模型组显著降低。模型组与对照组SOD含量比较,显著增加;ANIT+rh HGF 1μg组、ANIT+PHGF 10 mg/kg组、ANIT+PHGF 20 mg/kg组与模型组SOD含量相比较,无明显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ANIT+rh HGF 1μg、ANIT+PHGF 10 mg/kg和ANIT+PHGF 20 mg/kg组小鼠肝脏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明显减轻。结论 PHGF能保护ANIT急性小鼠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薄壳山核桃采穗圃的构建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薄壳山核桃采穗圃的营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所建不同类型采穗圃为对象,调查统计不同类型采穗圃所产接穗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接穗嫁接成苗情况及采穗对结果幼树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穗圃树龄(或根砧年龄)及嫁接时长影响接穗枝条数量,树龄大,嫁接时间长,接穗枝条数量多。接穗枝条芽数越多,接穗芽间距越短,嫁接成苗率越高,接穗芽成苗率越高。使用不同类型采穗圃接穗嫁接的嫁接苗其苗高和地径生长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对结果幼树采穗会显著影响结果数,对常年用于采穗的结果幼树,采穗会减缓结果数量的增长; 对未进行过采穗的结果幼树,采穗会使结果数量显著减少。【结论】不同类型采穗圃对接穗数量、质量及嫁接成苗均有重要影响,应科学地营建薄壳山核桃采穗圃,同时探索采穗圃穗果兼营综合技术,以发挥采穗圃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核桃雄花穗为原料,研究各单因素Zn(CH3COO)2浓度、Vc浓度、pH值、Na2SO3浓度、烫漂温度、烫漂时间对核桃雄花穗护绿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再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核桃雄花穗护绿的最佳工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各单因素影响核桃雄花穗护绿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Zn(CH3COO)2浓度、Vc浓度、pH值、Na2SO3浓度;通过响就面试验确定了核桃雄花穗护绿的最佳工艺配方为Zn(CH3COO)2浓度254mg/kg、Vc浓度0.048%、Na2SO3浓度0.498%、pH值8.91、烫漂温度为100℃、烫漂时间20s.  相似文献   

18.
选择云南文山三七块根为外植体,采用全面实验法或正交实验法,研究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最佳表面消毒方案和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芽、生根方案.试验结果表明,三七块根最佳表面灭菌方案为75%乙醇消毒10 s,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 min;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琼脂8 g/L+KT1.0mg/L+2,4-D1.0mg/L,批pH=5.8;生芽生根培养基可以选择MS+蔗糖30 g/L+琼脂8 g/L+2,4-D0.5 mg/L+NAA1.0mg/L NAA+6-BA1.0mg/L,pH=5.8.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Cu2+含量不同对重塑土的抗剪强度影响以及剪切过程中电阻率变化,进行了室内直剪试验。制取含量为0mg/kg、5 mg/kg、50 mg/kg、500 mg/kg、5 000 mg/kg的五种Cu2+污染重塑土,对其进行直剪试验和电阻率试验,最后处理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随Cu2+含量增加,电阻率减小,且电阻率浮动变小,电阻率随剪切位移增大呈减小的趋势,含量500 mg/kg时的电阻率浮动小,规律明显;Cu2+污染土剪应力随剪切位移增大不断增加,没有明显的屈服点;Cu2+含量小于5 mg/kg时,Cu2+污染土抗剪强度随Cu2+含量增加而增加,Cu2+含量大于500 mg/kg时,Cu2+污染土抗剪强度随Cu2+含量增加而减小;同一含量下的污染土在不同垂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与电阻率呈负相关,Cu2+含量越大抗剪强度变化对电阻率越不敏感;定义了电阻率角、初始电阻率,电阻率角反映电阻率对土体结构变化的敏感程度,初始电阻率为土体在没有垂直压力作用下时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质和促根剂对灰木莲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灰木莲在我国自然状态下只开花很难结实,即使少量结实,种实畸形,芽苗质量较差,而引进的种子品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树种人工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利用。用不同促根剂处理灰木莲嫩枝插穗扦插于不同基质,初步筛选合适的生根基质,以及适宜的促根剂种类、浓度及处理时间。【方法】以灰木莲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剪取中上部枝条做插穗,长8~10 cm,去除顶芽,每个插穗保留上部3个叶片,每片叶保留约1/4,用ABT-1号生根粉1 000 mg/L溶液处理插穗10 s,分别扦插于泥炭、蛭石、珍珠岩、黄泥土、河沙基质,以及V(珍珠岩):V(蛭石)=1:1、V(珍珠岩):V(泥炭)=1:1、V(珍珠岩):V(泥炭)=3:1、V(泥炭):V(蛭石)=1:1、V(泥炭):V(蛭石)=3:1等5种复合基质,共10种基质,研究不同类型基质对插穗生根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用ABT-1号、IBA和IAA 3种促根剂,每种促根剂设计500、1 000、1 500 mg/L 3个质量浓度梯度,处理时间为10 s、1 min、30 min,扦插在V(泥炭):V(蛭石)=3:1的复合基质中,研究促根剂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灰木莲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扦插完成后,抽样观测插穗切口及形态变化,统计愈伤组织产生的时间、插穗开始生根及大量生根的时间; 4个月后进行移栽并同时调查统计生根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并结合根系效果指数法对生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灰木莲插穗的生根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①0~15 d,切口愈合,诱导及生成愈伤组织; ②≥15~40 d,愈伤组织逐渐增多; ③≥40~60 d,不定根从皮部或愈伤处生出; ④60 d以后,不定根大量增多。插穗生根类型以皮部生根型为主,兼具愈伤组织生根型和混合生根型(即愈伤组织部位和皮部均有不定根生成)。以V(泥炭):V(蛭石)=3:1为最佳生根基质,插穗生根率为47.92%,生根数量为8.03,根长为5.20 cm,根系效果指数达到1.310,生根效果最好。正交试验表明:对生根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处理时间>促根剂种类>促根剂浓度; 用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IBA处理插穗基部10 s时,生根率达到51.07%,根长为5.53 cm,根数为5.6条,根系效果指数可达到0.972。【结论】用灰木莲当年生嫩枝作插穗可进行扦插繁殖; 复合基质促进插穗生根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基质; 综合考虑选用质量浓度为1 500 mg/L的IBA处理插穗基部10 s,得到的扦插生根效果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