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独山子背斜位于准噶尔南缘四棵树凹陷,背斜北翼陡南翼缓,北翼近于直立,造成背斜北翼地震剖面呈现空白区。通过二维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资料精细构造解析,结合正演以及运动学数值模拟技术,提出独山子背斜构造模型:独山子背斜发育上、下两套滑脱层,下部滑脱层发育断层转折褶皱,上部滑脱层发育三角剪切型断层传播褶皱,构成一个叠加背斜构造。独山子背斜中上组合构造发育喜马拉雅运动期3期构造演化序列,即早期(N2d沉积时期)转折褶皱、中期(Q1沉积时期)传播褶皱及晚期(Q4沉积时期)冲断改造。喜马拉雅运动期3期构造演化序列控制了独山子背斜中上组合油气运聚与油气藏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据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作者提出“武当地块”是外来岩系组成的褶皱-逆冲推覆体,它是秦岭大型深层滑脱构造的一部分。武当山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分四个构造带:主滑脱面—青峰断裂带、前缘叠瓦褶-断带、中央褶皱-推度带和后缘挤压-拉张带。在印支期,秦岭再生地槽-褶皱系的岩层和推覆体向南推覆到扬子地台之上,推覆距离约150km。它的发现和研究,为寻找与它有关的油气和固体矿产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韦特尔茄尔斯地区海克拉霍克岩系褶皱构造的特征:早期是一系列不同级别的平卧褶皱,并伴生有轴面片理S_1;晚期褶皱表现为不同时代、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叠加褶皱,轴面近直立,有时伴有轴面劈理。叠加褶皱的类型有共轴和横轴重褶构造、两类不同横跨构造和被限制构造。该区经历了六个构造形变期,以相当于主加里东期的第二期(D_2)与喜马拉雅期的第五期(D_5)形变期最为重要。所有的构造形变均与基底断裂,尤其是与西侧滨外的斯匹茨卑尔根断裂带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皖南地区太平复式向斜形成于印支期,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和构造解析可知该向斜构造主要是两期构造叠加的产物,即早期褶皱(F1)形成于加里东期,其构造样式主要为区域性开阔宽缓褶皱,规模巨大,为复式褶皱,其构造线呈北东东或近东西向延伸;晚期褶皱(F2)形成于印支期,其样式为线形紧闭-中常褶皱,规模较小,呈平行排列的简单褶皱,其轴迹呈北东或北北东向。两期构造斜跨叠加,使早期褶皱轴迹向北东偏转。深入研究区内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对区域构造属性的厘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85年1月至5月调查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649例(男315例,女334例)蒙古褶,上眼睑褶皱。调查为随机取样,被调查者年龄在9—25岁之间。蒙古族人蒙古褶平均级(x±S.D.)为1.94±0.883,出现率为93.91%与我国其它民族相比,蒙古族人的蒙古褶出现率较高。蒙古族人上眼睑褶皱平均级为(x±S.D)1.21±1.032,出现率为71.10%,与我国其它民族相比,蒙古族人上眼睑褶皱平均级与出现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6.
大宝山矿区位于南岭地区南部,中生代印支期-燕山期至少发生了两期褶皱作用,清楚地记录了自身的构造变形历史;为了解大宝山矿区构造演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通过矿区内褶皱、石英脉、劈理、膝褶等变形构造的分析,首次识别了矿区内两个世代不同方向的褶皱构造的横跨叠加型式。发现早期褶皱(轴面走向NW-NNW向)形态较为紧闭,为斜卧褶皱;晚期褶皱(轴面走向为NE-NEE向)形态较为宽缓,为直立倾伏褶皱。结合大区域褶皱构造线的分析,提出华南地区横跨型叠加褶皱的早期褶皱应为近南北向,晚期褶皱为近东西向。基于矿区内多期变形构造的交切关系、石英脉辉钼矿年龄数据以及区域相关地质事件分析,这两组褶皱构造反映了大宝山矿区乃至华南地区中生代陆内两次变形事件:NW-NNW向褶皱是印支早期华南板块内部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结果;NE-NEE向褶皱是燕山早期华南板块陆内部变形作用的结果。大宝山矿区叠加褶皱变形研究不仅为研究华南大陆叠加褶皱变形特征提供了具体例证,而且对大宝山矿区多金属矿的勘探起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姜玮  吴财芳  王聪 《科技信息》2010,(17):I0410-I0410
三坝勘探区位于凹褶断束的东翼,在北西-南东向主压应力的作用下,形成一系列轴向大致平行的、呈北东方向展布的背斜与向斜。区内构造中等,局部地段构造较复杂,断层和次一级褶皱均较发育,对今后煤炭开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精细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观测, 结合砂箱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将塔里木盆地巴楚褶皱带解释为不同规模膝褶带形成的大型背斜构造, 与断裂作用无关。新解释强调巴楚褶皱带为膝褶型背斜变形, 系膝褶带围限而形成的褶皱。该类型构造具有如下几何学特征: 带内地层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 具有一定宽度, 膝褶带两侧边界近于平行, 膝褶带与带外地层呈高角度关系, 部分膝褶带呈共轭出现。砂箱模拟实验重现了盆地腹地膝褶带发育和演化的全过程: 宽缓拆离褶皱→紧闭拆离褶皱→褶皱突起→断层调节改造作用, 模拟结果证明膝褶带是巴楚隆起形成过程的重要构造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性环境下与断裂相关的褶皱作用(包括纵向褶皱作用和横向褶皱作用)的研究刚刚起步,以往的研究都将后者归因于走滑扭动或挤压反转的结果。但最新研究表明,横向褶皱多与张性环境下正断层作用相关的位移变化密切相关,也即横向褶皱是应变控制的构造,而不是应力控制的构造。根据相关断裂级别,横向褶皱级别也分为5类:盆地级别(一级)的横向褶皱、控坳及控隆横向褶皱、控凹及控凸横向褶皱、控制断鼻的横向褶皱、小尺度孤立横向褶皱,并与断裂分级对应。对张性环境下褶皱同时的干涉和先后的叠加(统称复合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复合褶皱样式进行创新与探讨。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伸展区发现新的圈闭类型,指导油气勘探;而且在于可创新性地在平面构造图上进行断裂生长顺序和组合规律的定性分析,同时还可对沉积相分布、沉积厚度变化等进行对应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武当山推覆体中段存在六期叠加褶皱(B_1~B_6),其中B_1,B_2,B_3为推覆期前褶皱,B_4,B_5为推覆期褶皱,B_6为推覆期后褶皱。以六期叠加褶皱为基础,再结合区内存在的反转盆地等拉张性构造,将区内的构造演化序列划分为七个变形幕。  相似文献   

11.
秦岭地轴东段核心部位有规律地分布着一系列卵形褶皱,本文对其中之一的文龙庙卵形褶皱进行了构造解析,该卵形褶皱是由三期褶皱叠加而成。该区变形十分复杂,总的变形体制为塑性流变、韧性剪切、似弯滑、似弯流等;叠加褶皱的形成是在东秦岭开合构造背景下长期发展之结果,既有前寒武纪的塑造作用,也有后寒武纪的再造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骅坳陷内多数褶皱都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并与正断层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褶皱枢纽与断层走向的位置关系,黄骅坳陷内褶皱样式基本类型大体可以分为纵向褶皱和横向褶皱。根据褶皱的形成机制,这两种褶皱又可进一步分为牵引褶皱、逆牵引褶皱、滚动褶皱、翘倾式背斜、断层位移褶皱、断线转向褶皱以及叠加形成的各种复式褶皱。这些褶皱受构造演化控制,可互相转化。另外,黄骅坳陷内还存在多种成因与反转断层相关的褶皱。  相似文献   

13.
断层附近的反牵引现象是正确判断断层性质,准确寻找断失煤层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干扰因素,笔者认为,一期构造力形成的正确层国的反牵引褶曲与递断层上升盘牵引褶曲在形态上的区别是,前者是沿断面向下滑的,褶曲较开阔,不形成岩层倒转;后者除断层倾向岩层倾向相反时外,是沿断层面向上推的,褶曲较紧闭,且经常形成岩层倒转,两期构造力复合形成的正断层的反牵引现象,前期由挤压力形成递断层附近的牵引褶曲;后期由拉伸力使两盘沿断面产生相对的升降,断层落差后期大于前期。  相似文献   

14.
对于极为普遍的叠加褶皱,以往多偏于形态描述.本文则用数学方法,将复杂的构造形态模型化,确定了各种复杂褶皱最基本类型的数学表达式.在叠加褶皱定量表达的探索中,力图追求模式的概括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北山西段中坡山地区褶皱基底中元古界白湖群中普遍存在新月形、蘑菇形及线形紧闭褶皱,构造解析表明它们是由叠加褶皱形成的复杂露头干涉形式.区内第一期褶皱为NNW向、轴面东倾的同斜-平卧褶皱;第二期褶皱为NEE向紧闭直立-倒转背形向斜、向形背斜、背形背斜及向形向斜.该区叠加褶皱的形成与中元古代初始裂谷闭合及华力西晚期克拉通裂谷闭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定出了使下式成立的最大P和最大小q其中b_1≥b_2>0,a_1/b_1≥a_2/b_1>0.  相似文献   

17.
关于蛋白质家族、结构和新功能的统计推断是应用数理统计的一个前沿交叉研究方向.本文以蛋白质结构分类数据库SCOP和序列分类数据库Pfam为基础,结合SCOP数据库的动态信息,我们估计出覆盖当前Pfam数据库所需的折叠子总数;通过SCOP中新增家族在Pfam中的对应家族所属的折叠子是否已知为先验信息构建贝叶斯模型,估计了不同规模的Pfam家族贡献新折叠子的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18.
在东秦岭前寒武系变质岩中,发育了许多Z字型叠加褶皱。它们是由近直立的片麻岩和长英质脉形成的。不同于兰姆赛分类中的叠加褶皱。本文主要讨论它的形成条件、形态特征和叠加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