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结构动力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单元刚度修正系数作为待识别参数 ,综合考虑了各结构参数对结构的影响 ,并运用条件优化方法对单元刚度修正系数进行计算 ,经过实例运算验证了其对结构损伤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把单元刚度修正系数作为待识别参数,综合考虑了各结构参数对结构损伤的影响,并运用条件优化方法对单元刚度修正系数进行计算,计算了结构损伤时各单元的损伤因子,通过损伤因子即可对单元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经过实例运算验证了其对结构损伤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螺栓套接结构的动力学建模问题,提出了采用接触面薄层单元模拟螺栓套接结构的连接刚度的方法,建立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接触面薄层单元的等效弹性模量进行了优化修正,提高了模型精度.研究表明,对于单接头和多接头的螺栓套接组合结构的动力学模型修正,本文提出的接触面等效弹性模量优化修正方法均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地下结构横向抗震分析方法常用的有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时程法,从理论方程上看不出3种方法的精度会随模拟地下结构的有限元单元类型不同而变化.为简化说明,特设定一根悬臂梁,通过对比分析悬臂梁周期和梁端位移来讨论不同单元模拟时带来的误差.另外设定不同场地条件、不同埋深的矩形地下结构,采用梁单元或平面单元模拟地下结构,使用反应加速度法、反应位移法、修正反应位移法和时程法计算地下结构的结构内力,评价采用不同单元类型带来的精度变化.结果表明:地下结构采用梁单元或平面单元模拟均可,但梁单元模拟时,需要注意梁单元位置及其与土体单元的连接;若以时程法为基准,反应位移法精度低于反应加速度法和修正反应位移法,反应加速度法和修正反应位移法有类似精度,但反应加速度法比其余两种方法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5.
首次建立了索单元动力问题分析的等效弹性模量修正公式,对以受拉二力杆单元取代索单元的准线性结构进行位移分析,并与原索膜结构时程分析法的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以模量修正的受拉二力杆单元取代索单元的准线性结构精度良好,为类似动力问题分析的等效线性化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波包和支持向量机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和支持向量机(SVM)原理对大型空间网架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的方法.首先建立半刚性节点固结系数表示的空间网架单元刚度矩阵,通过对结构加速度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提取小波包信号成分节点能量作为SVM模型的训练样本,建立SVM模型.其次由训练好的SVM模型,识别出节点的固结系数.最后将得到的节点固结系数代入空间网架结构的单元刚度矩阵,再由坐标变换得到修正后的结构总的刚度矩阵,从而实现网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空间网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有效修正.  相似文献   

7.
根据结构损伤前后特征值变化率选择对损伤单元应变能变化灵敏度较高的模态,建立一种高效的并具有较好鲁棒性的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从结构振动方程出发,推导结构损伤前后特征值变化率和应变能变化的关系式,建立一个由特征值变化率、单元损伤因子、单元损伤灵敏度因子以及单元损伤修正因子组成的结构损伤识别方程.应用单元损伤修正因子建立结构的损伤定位指标,并应用结构损伤识别方程式推导出单元损伤程度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应用本方法对一新型防浪提结构进行单一处损伤和多处损伤的损伤位置识别和损伤程度识别,最后,对本文提出的损伤识别方法的抗噪声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识别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表明本文提出方法具有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以灌河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结合梁斜拉桥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基于现场环境振动试验结果和两阶段响应面方法对初始多尺度模型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模型定为原始未损伤状态;进而,利用多尺度模型修正方法对结构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行识别,并探讨了模态曲率损伤指标和单元模态应变能损伤指标对不同结构尺度损伤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噪声干扰情况下,模态曲率和单元模态应变能指标对精细小尺度单元区域主梁微小(1%)损伤均较为敏感,可识别出结构的损伤位置,而对大尺度单元区域的损伤敏感性略低;在考虑噪声干扰情况下,精细小尺度单元区域比大尺度单元区域在损伤识别方面的抗噪性更好,且模态应变能损伤指标的抗噪性略优于模态曲率损伤指标.故而提出的多尺度建模及其损伤识别方法具有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微损伤识别的潜力,并为大跨结构损伤预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碰撞检测模块是虚拟内窥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变形物体的碰撞检测要求及连续切割过程对网格结构的影响,提出了碰撞检测的层次包围盒结构修正方法.该方法针对网格中的单元剖分和网格优化的过程中网格单元变化采用子树替换、位置提升方法进行修正,可满足连续切割中正确碰撞检测和精确碰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承受非比例荷载的结构临界荷载计算,导出了有限元分析的修正单元刚度矩阵。本文方法对工程结构设计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Kirchhoff板弯问题的修正Argyris元方法. 分析了修正Argyris元和Argyris元的区别和联系,并详细比较了修正Argyris元和一些常用非协调元的自由度的个数. 进一步得到了修正Argyris元方法的先验误差估计.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修正Argyris元的基函数.提出了修正Argyris元方法的后验误差估计子,并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对多孔介质中二相驱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值解法 ,即用常规有限元方法求解压力方程 ,经后处理后 ,再用特征有限元方法解浓度方程 .该法不仅避免了用混合元法求解压力方程带来的困难 ,而且保持了特征有限元方法的优点 ,得到用标准有限元方法求解压力方程著不能得到的最优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13.
在油藏数值模拟中,多孔介质可压缩可混溶驱动问题的数学模型是由两个非线性抛物方程耦合而成.对压力方程采用修正的对称有限体积方法,对饱和度方程提出一种修正的特征对称有限体积方法.证明了格式的收敛性,并给出了最优H1模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AnonoscillatorysecondordercentraldifferenceschemeforhyperbolicconservationlawswasdevelopedbyNessyahuandTadmor[1](theNTscheme)fromthefirstorderLaxFriedrichs(LxF)scheme.IntheNTscheme,secondorderpiecewiselinearfunctionswereusedinsteadoffirstorde…  相似文献   

15.
石东伟  黄堃  王军涛 《河南科学》2009,27(6):647-649
主要讨论粘弹性方程修正的P1-非协调元的收敛性.并利用该单元的特殊性质,在不需要Ritz投影条件下导出了其最优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利用实则固有频率数据修正弹性连杆机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机构固有频率实测值和有限元计算的加权误差建立目标函数,然后用优化方法使目标函数极小化,从而识别出机构局部构件结构参数的修正值,另给出了一平面四杆机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修正算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某型飞机前起后接头连接区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么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0):5446-5449
某型飞机前起落架后接头连接区为疲劳危险部位,必须准确地估计疲劳寿命。在对该连接件的有限元细节应力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应力集中系数Kt,用应力严重系数(SSF)法筛选该部件上的危险部位并且计算SSF。然后分别应用Miner损伤累积法则、修正Miner损伤累积法则计算出该部件的寿命。采用SSF和修正Miner损伤累积法则组合进行估算寿命精度较高。估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该型飞机的定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层次分析法在构建金融投资模型中的改进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构造了金融投资的决策模型。针对金融投资中各个影响因素的特性,采用各风险因素的实际值的比值以及实际值平均值的比值作为比较尺度,给出了成对比较矩阵的改进方法。此法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以及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为金融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维实体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的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结点连接法,将传统结点连接法中,结点生成和单元形成两大彼此独立步骤合二为一,使得结点和单元的生成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交替进行,实现了三维实体Delaunay剖分的自动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导弹筒盖系统的故障复现及结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系统独立建模方法分别构建筒盖-U型架系统和轴承基座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不仅提取了轴承基座的承载状况,同时再现了系统实验所出现的故障;借助轴承基座系统的静力学模型对轴承基座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得到符合使用条件的轴承基座结构形式. 全系统有限元建模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筒盖系统满足使用强度要求,并且分析结果与对应的测试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