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瑞侠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20(9):98-103
本文通过逻辑证明、数学证明和原则性实践证明给出一个确凿的超出形式逻辑框架的真矛盾——“师生悖论”,以此阐明无限具有真矛盾本质和数学在本质上不协调。 相似文献
2.
杨六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3):25-29
目的讨论意外考试悖论的自然语言版本、蒙塔古-卡普兰版本以及知道者悖论诸论证的有效性问题。方法以一条叫做逻辑先后律的思维原则为工具,对所论问题进行剖析。结果 (发现)①对第二天是否考试的判断环节的缺失,使问题无法讨论及论证无效;②意外考试悖论的自然语言版本中,不能推出最后一天不可能考试的结论;③意外考试悖论的蒙塔古-卡普兰版本中,合理假定(C4)非恒真;④知道者悖论的推理前提,是一个不合逻辑的定义。结论上述三个悖论的论证均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3.
贺善侃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6):48-52
对于悖论的认识论根源,可从认识的主客体双方进行分析。从主体方面考虑,主体的认知水平和推断能力是悖论产生的基础;从客体方面考虑,认知客体的复杂性及科学理论自身可能存在的缺陷或不完备性是悖论产生的基础。悖论的出现是人类认识深化的表现,又是人类深入实践的产物,并不同程度地推动着认识的深化和科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作伦理是对工作关系的规范及其行为理由的探究,近代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困境表现出的动力不足是病态工作伦理和福利国家矛盾恶性循环的结果。"奥菲悖论"深刻地揭示了福利国家机制的内在矛盾,也指出福利国家机制弱化了规范和约束劳动者的内生职责与外在职责,因而赋予逃避工作以可能性与正当性。福利政策的改革需要恢复工作伦理的规范作用,解... 相似文献
5.
丁振慧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9(2):52-56,17
作者论证了LP问题“悖论”产生的充要条件,阐述了“悖论”现象的经济意义,还对一般LP问题及其特例运输问题分别作了探讨,并对“悖论”产生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给出了利用“悖论”进一步优化投入和产出水平,以求总体效益更好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黄展骥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50-55
批判并消解雅布罗\"非自涉\"悖论,比较\"自涉\"与\"月亮圆非自涉\"悖论,讨论\"矛盾\"与\"连续体\",指出塔斯基犯\"矛盾定义\"谬误,评析皮亚斯的\"不当排斥\"、赫兹博格\"过分自贬\"、西蒙斯的\"特异点\",以及普利斯特的几个论点。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日语教学中主要是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由教师主导整个课堂,学生只需被动地学习知识即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语教学开始尝试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演习”教学。“演习”教学倡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
老师宣布下周的某一天将举行日期意外的考试。学生经过推理认为意外考试日不存在。结果某天真的考试了,与学生的推理结论相矛盾。这无法解释,称为考试悖论。若将考试悖论天数简化为2天,可用形式符号表示,老师的决定:(d1=1)∨(d2=1)←→(d2=0)∨(d1=0);学生的推理:(d1=0)→(d2=1)→(d2=1)■■(d2=0)→(d1=1)■■;于是可得结论:考试悖论是佯悖。可以看出学生的推理混淆了\"意外考试日\"和\"考试日\",混淆了∨和∧的关系,推出了与前提条件相矛盾的结论。同时还指明学生的推理曲解了排中律,混淆了不同层次的确定性,导致了\"推理全能说\",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0.
张铁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5):36-38,42
依据常理,导致说谎者悖论的本语句为假无论如何算得上是一个句子,因而,文兰院士的说法——不存在任何句自己说自己为假似乎有悖常识。然而,这种自己说自己为假的语句毕竟不是命题(亦即不是非真即假的单义句),而只不过是多义句。正因为如此,所谓说谎者悖论纯属源于语言误解之逻辑误用,根本不合逻辑。事实上,我们只消将文兰院士所谓的句解读为命题,将其上述说法解读为不存在任何命题自己说自己为假,该说法也就不再有悖常识,而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了。 相似文献
11.
12.
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涛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1):49-51
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目前存在比较严重的冲突,法学本科教育作为通识教育,应着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各方面需要的人才,而司法考试仅仅是一种职业准入考试.因此,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在司法考试面前应当保持其独立性,而司法考试也需要不断完善,应当以法律职业素质为核心内容进行考察.同时,法学本科教学应当改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司法考试要求,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14.
王生加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2):6-13
基于普通逻辑的悖论研究既不能准确把握道德理论悖论的辩证特性,更不能为道德实践悖论提供令人信服的逻辑支撑。只有诉诸于辩证思维和辩证逻辑,才能真正揭示悖论本质,并就道德悖论逻辑作出恰当定位。道德理论悖论应当归属纯粹理性逻辑范畴,而道德实践悖论因具有与之不同却又相似相通的形成原因和解悖路径,可以划归极具辩证意义的实践理性悖论,从而引发逻辑及其悖论研究的领域突破与学术创新,构建统摄纯粹思维与行为推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全新的逻辑学说和悖论学科。 相似文献
15.
该文根据亚里士多德对逻辑基本规律的论述和它们的现有表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表述,新表述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公式,二是客观规律,三是思维法则。该文同时提出了广义矛盾律的概念。同一律适用于词和命题,而矛盾律和排中律仅适用于矛盾命题,广义矛盾律适用于互斥性命题。表达逻辑基本规律应以客观的语言形式(词和命题)为基础,而不是以主观的思想事物(概念、判断、推理)为基础。该文利用逻辑基本规律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说谎者悖论和罗素悖论。集合是元素的联合体,元素与集合具有本质的不同,集合不能以集合作为元素。结构“A的A”是语言中的谬误,在科学中应予以清除。 相似文献
16.
张铁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10-12
导致典型语义悖论的语句同义于其否定,并且具有多种含义。但该语句并没有预设它与其否定同义。不能离开语义简单地谈论该语句本身取何真值,尽管该语句的某些含义确有真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判别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以智商和5种智力能力为预测变量,建立判别函数,由此对考生高考综合分数的类别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8.
宋继和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22(4):30-34
矛盾根本属性原理是我们做好的对外开放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社会主义中国同国际资本主义双方的矛盾同一性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必然存在着矛盾斗争性,但这是第二位的。我们应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中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着眼于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使必要的斗争性服务与服从于同一性,以利于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坚毅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27(1):7-11
韩非子的矛盾观是二维的,属于平面矛盾观,使人们仅仅在对立两极中思维。现在,要克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思维的习惯,树立立体矛盾观,懂得三极之道,并以此为指导,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各个领域中的矛盾问题,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