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分析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择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兰州市中医医院应用药物治疗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通过计算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患者单纯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治疗组36例患者在贝那普利用药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的降压效果甚是理想,协同作用良好,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的心功能,避免或减缓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加味生脉饮配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选取陇西县巩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生脉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1%,对照组总有效率82.9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生脉饮配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较为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从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中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6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分成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单服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指标及临床改善效果。两组在研究治疗前血压指标及治疗效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指标下降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9.70%),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氨氯地平联合培安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高血压药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109例,采用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疗程6个月。用药前后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室厚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下降,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有协同作用的降压药联合应用,能降低高血压的血管炎症作用,同时逆转左心室肥厚,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肖存霞 《甘肃科技》2022,(10):100-102
探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将在本院治疗的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5例。其中常规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实验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动态血压控制水平、血压变异性及血压达标率。2组治疗6周、治疗12周24 h DBP、24 h SBP、d DBP、nSBP、n DBP、dSBP、24 h SBPV、24 h DBPV水平较治疗前依次降低(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6周、12周24h DBP、24 h SBP、d DBP、nSBP、n DBP、dSBP、24 h SBPV、24 h DBPV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血压达标率87.27%与常规组78.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更好降低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但是不影响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6.
分析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作用。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压水平[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1.29%(P0.05)。治疗后,2组LVESD、LVEDD、DBP、SB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LVESD、LVEDD、DBP、SB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LVEF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心功能指标,降低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7.
探究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5例,采用随机对照组实验设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比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水平及心功能。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1%高于对照组8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将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LVEDD、LVESD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确切,且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评价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来甘肃省秦安县中医院治疗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9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宫颈炎康栓治疗。治疗3个月、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91.67%,明显比对照组77.04%高(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有效率100.00%,明显比对照组81.25%高(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有效率高,安全性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郭潇 《甘肃科技》2006,22(10):199-200
目的观察门诊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药物治疗血脂达标率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15例内科门诊诊断为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洛伐他汀(43例),B组辛伐他汀(37例),C组血脂康(35例),药物调脂>2个月,于门诊复查血脂,观察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脂均见明显改善(P<0.05),但洛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效果优于血脂康组(P<0.05)。结论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同为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且适合大多数高脂血症的患者调脂药物,其效果明显优于血脂康。  相似文献   

10.
苯那普利(洛汀新)是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了研究其降压作用.我科观察了88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苯那普利治疗4周前后的血压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降低舒张压效果更佳.现将该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之疗效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1.
探讨羚角钩藤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高血脂症患者的效果。将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卫生院收治的12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羚角钩藤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TG、T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4%,低于对照组的18.03%(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可自行缓解。羚角钩藤汤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高血脂症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曾爱芹  叶世勤 《甘肃科技》2005,21(10):188-189,163
目的:探讨微波宫颈局部治疗与保妇康栓阴道给药在中重度宫颈糜烂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1年3月-2005年3月间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行微波联合应用保妇康栓治疗的267例及同期行单纯微波治疗的251例、单纯保妇康栓治疗的245例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微波加保妇康联合治疗组一个疗程的治愈率为75.65%,单纯微波治疗组的治愈率为39.04%,单纯保妇康栓治疗组的治愈率为24.9%,前者与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此方法在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探讨双醋瑞因联合藏药浴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OA)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将72例OA患者随机分为双醋瑞因联合藏药浴组(A组)和对照组(B组),其中A组37例,口服双醋瑞因50mg,早晚饭后服,每日2次,同时进行藏药五味甘露药浴治疗;B组35例,口服模拟药片50 mg,早晚饭后服,每日2次,同时藏药五味甘露药浴。12周为一个观察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12周前后对各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同时对综合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估。治疗12周后A组能明显改善20 m步行痛、关节触痛症状、WOMAC骨关节炎指数、健康状况、关节肿胀指数。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A组间的患者和医生对疗效和耐受性的总体评价优于B组:安全性亦相仿,主要是一过性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醋瑞因联合藏药浴治疗OA疗效可靠,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CTGF mRNA在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贝那普利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在糖尿病(DM)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贝那普利(Benazepril)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4只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贝那普利治疗组及糖尿病未治疗组,12周末应用Rt-PCR检测糖尿病大鼠心肌CTGR mRNA的表达,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DM未治疗组CTGR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P<0.01).结论持续高糖能导致心肌CTGF mRNA表达增强,而贝那普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表达,从而可能减轻糖尿病心肌病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显著疗效,有效改善患者体征,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发展,安全可靠,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杨树琛 《甘肃科技》2002,18(5):64-64
苯那普利 (洛汀新 )是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为了研究其降压作用。我科观察了 88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苯那普利治疗 4周前后的血压指标 ,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 <0 .0 5 ) ,对降低舒张压效果更佳。现将该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之疗效作一报道。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自 1997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 ,对门诊或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8例 ,血压在 16 0~ 2 2 0 /10 0~ 110mmHg之间 ,并经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和有关检测方法 ,删除了继发性高血压者 ,88例中男性 5 8例 ,女性 30例 ,年龄 38~ 6 9(平均 5 5 .8岁 ) ,…  相似文献   

17.
范志刚  申万忠 《甘肃科技》2010,26(24):160-162
评估顺铂(DDP)、表柔比星(EPI)、异环磷酰胺(IFO)联合方案治疗非转移性骨肉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38例非转移性骨肉瘤患者均采用DDP(80mg/m2)、EPI(90mg/m2)和IFO(2.0g/m2/day)联合方案静脉滴注化疗,用WHO实体瘤近期疗效和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38例患者化疗有效率为63.16%,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其中Ⅲ度以上血红蛋白的减少为16例(42.11%),Ⅲ一Ⅳ级的粒细胞减少为27例(71.05%),14例(36.84%)患者出现Ⅲ~Ⅳ级的恶心5,例(13.16%)患者出现Ⅲ~Ⅳ级的呕吐。DDP+EPI+IFO方案化疗对非转移性骨肉瘤疗效肯定,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分析皮炎洗剂与地奈德乳膏联合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效果。在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中选取78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2个小组:地奈德乳膏治疗39例作为对照组,联合皮炎洗剂治疗39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试验组治疗总有效38例(97.4%),高于对照组的32例(82.1%);治疗后,2组EASI评分、V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上,试验组出现2例(5.1%),少于对照组的9例(23.1%),差异显著(P0.05)。皮炎洗剂与地奈德乳膏联合治疗急性湿疹疗效确切,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在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依那普利)和观察组(依那普利+叶酸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压、血浆H c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应用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及血浆H cy水平,且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周保祥  徐建  郑兴军  张亚珍 《甘肃科技》2015,(4):142-143,132
对比厄贝沙坦与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于在甘肃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片0.15g,1次/d,吲达帕胺组给予吲达帕胺2.5mg/次,1次/d,8周为1个疗程。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总有效率81.0%,显著低于吲达帕胺组的97.0%(P0.05);治疗后厄贝沙坦组的心率降低幅度较吲达帕胺组显著(P0.05);厄贝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吲达帕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0%,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略差于吲达帕胺,但吲达帕胺对心脏的影响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