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元时期基督教在华兴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元时期,西方基督教在华十分兴盛,无论是聂斯托里(Nestorius)派或无主教之方济各会派都受到统治者的礼遇和支持,传教士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达官贵人纷纷入教。这一现象在中原大地的凸现令人费解。本文试溯其渊源,联系元代的特殊统治政策,敷衍成篇,就教于专家学者。基督教至迟在唐代贞观年间已传入中国。明天启年间在西安西郊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序》说,贞观九年(635年)景徒1僧阿本罗至长安受到太宗礼遇。十二年上诏,该教“济物利人,直行天下。”。从太宗到武宗,唐政府支持和赞助景教传教,并许在诸州建寺。武宗“…  相似文献   

2.
唐代景教之地域背景及名称质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景教于唐贞观九年(635年)由波斯传教士阿罗本(Olopen)传至长安。在唐代以至后代的一些历史文献中均记载阿罗本为“波斯僧”,他在长安所建的景教会堂在最初一百余年间亦被称为“波斯寺”,由他传入的教义被称为“波斯经教”。可是,明代(1625年)出土、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却称阿罗本为“大秦国大德”。碑文诠释了“景教”教名的来历,却只字未提“波斯经教”或“波斯寺”。文章就历史文献记载的差异,对景教的地域背景及名称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略论景教在中国的活动与北京的景教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督教的支派之一景教在中国的传播为背景,介绍目前尚鲜为人知的景教遗址-北京房山景教崇圣院-十字寺的情况及其文物遗存,初步考察,分析了该遗址的历史价值,并通过这所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景教寺院遗迹,透视景教在中国两度兴衰的宗教、文化原因和政治,经济,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4.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究竟出土于何处,历来众说纷纭然,其分歧点在于该碑的出土地究竟是盩厔还是长安,因此,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报告对这一问题进行再次探讨,确定景教碑的出土地点当在长安。  相似文献   

5.
明朝末年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各种思想观念纷纷涌现,但"打破权威与门户之见进而融合一切正确观念"这一思想特色却被明末清初的士大夫广泛接受,这为基督教进入中国提供了机会,但也对在士大夫眼中作为一个"门户"的基督教的进一步传播形成了阻碍。故而传教士们对中国士大夫坚持的风格有褒有贬,由于对中国推崇的整体风气,以及耶稣会决疑论的特点,他们倾向于推崇中国士人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后被称为景教。作为一种宗教,它总有借以传播的文献。景教文献的词语,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无论形体还是意义,都有些与当时的汉语不一样。《唐代景教文献词语研究》不仅简单地介绍了景教及其发展状况,还首次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关注景教文献文本本身,结合汉语史、宗教史、古籍整理来进行研究,以此来推进唐代景教研究。该书还附有唐代景教文献语料,不论对初学者还是研究者,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景教自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传入长安,至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因皇帝灭佛而同遭禁绝,在华传播长达二百多年。可是,景教在被禁之后,立刻就从中原大地上销声匿迹了,直到明代景教碑出土之后,学者们才逐步挖掘出它的传播历史。是什么原因致使景教在中华历史文化中被彻底湮没了将近八百年呢?文章拟从其传教策略上寻找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8.
唐代,中央政府与四周临国及域外民族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一些世界性和区域性的宗教在此时传入中土,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基督教的异端聂斯托利派于公元七世纪中叶沿着河西走廊进入中国内地,被称做景教。历史上景教在河西传播留下的史料非常少,本文凭借一部分史料对景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情况作了以下推断。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史上,基督教曾有过三次进入中国的尝试。第一次是聂斯托里派传入,即唐初的景教;第二次是方济各派传入,即元代的也里可温教;第三次是明后期天主教派的传入,主力军是耶稣会。本文拟就分析耶稣会所实施的"适应策略"的发展过程,说明耶稣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自产生、发展约六个世纪后便与中国开始了接触。历史上,基督教曾四度入华,先后经历了唐、元、明末清初以及近代初期四个传播时段。  相似文献   

11.
黄珊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3):72-73,76
景教自贞观二年(公元635年)传入中国,到会昌五年(公元845年)这二百一十年是景教在华传播的黄金时期,但就其传教情况而言,景教即使在其传播的全盛时期也称不上规模宏大,从而导致景教在会昌灭佛后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12.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中外文明相互交融的见证,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碑文中的叙利亚文Shianstsua应为沙州;Khumdan为长安;大德及烈不是Gabril。  相似文献   

13.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灭佛,景教、祆教等相继迅速败亡,其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仅仅因为武宗一纸诏书景教即灭绝是解释不通的,宗教离不开政治,但宗教等意识形态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中国内地灭绝是因为景教在华未能成功实现本土化,本土化失败的原因不是由于走上层路线,而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没有重视培养汉人中的骨干力量。安史之乱后,在由盛转衰中形成一种仇外、排外的社会心理,武宗灭佛时期中亚景教教士一遭驱逐,汉人信徒因骨干力量缺少遂成散沙之态,景教于是灭绝。  相似文献   

14.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灭佛,景教、袄教等相继迅速败亡,其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仅仅因为武宗一纸诏书景教即灭绝是解释不通的,宗教离不开政治,但宗教等意识形态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中国内地灭绝是因为景教在华未能成功实现本土化,本土化失败的原因不是由于走上层路线,而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没有重视培养汉人中的骨干力量。安史之乱后,在由盛转衰中形成一种仇外、排外的社会心理,武宗灭佛时期中亚景教教士一遭驱逐,汉人信徒因骨干力量缺少遂成散沙之态。景教于是灭绝。  相似文献   

15.
《科技智囊》2006,(7):58-59
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其中经历了四波浪潮:第一波浪潮:中国股票首次登陆华尔街1992年底中国证监会成立,随后就批准第一批公司到海外上市。第一次在美国股市上露面的中国公司是1993年7月的青岛啤酒,接着是上海石化、马鞍山钢铁、仪征化纤等八家。它们的主挂牌在香港,但通过全球存股证方式(GDR)和美国存股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王文 《今日科技》2005,(4):17-17
1980年,未来学大师阿尔温·托夫勒在他著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明确提出,人类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和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即将到来。事实证明,托夫勒的预测是正确的,信息化使人类社会面临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巨变和创造性的重建。也就是说,信息化浪潮开启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大门,人类社会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7.
就李白初入长安在何时的问题对前人的推论提出质疑,根据一些记载李白生平事迹的“碑”、“碣”、“序”透露出的消息,与李白的相关诗句相互印证,并与后人对李白事迹的考证相联系,得出李白并非如前人所说在二十五岁以前未出过川,而是在开元三年至五年间就已经到过长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基督教是从外国传入的。在19世纪,尤其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的传教事业便越来越同大多数中国人的关系呈现紧张,并被称为“洋教”。根本原因在于,近世以来的西方传教事业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用了,成为侵略中国的工具之一。但基督教并不都是帝国主义的帮凶,绝大多数为爱国志士。有民族意识的中国基督教徒主张中国教会自立并由此开始了长达近百年的爱国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4日,智利举行了六年一度的总统选举。结果,受两个传统的右翼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支持的基督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爱德华多·弗雷·蒙塔尔瓦获胜,当选为智利第三十届总统,并将于今年11月3日宣誓就任。推举弗雷参加这次竞选的基督教民主党,系1957年由国家长枪党和基督教保守党合并组成,基本上代表资产阶级、天主教会和部分小资产阶级利益。基督教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当选,在智利和拉丁美洲都还是第一次。弗雷现年五十三岁,瑞士移民的后裔。1911年生于圣地亚哥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毕业于一所天主教大学。1933年取得律师资格。1933年至1934年间,  相似文献   

20.
一个新的技术革命,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席卷全球,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信息系统的发展已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以文件系统与批处理为特征的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第二次浪潮是以集中式的数据库与大型系统分时处理方式为特征的集中式信息系统。而第三次浪潮是的汁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两者结合形成了网络化信息系统,其特点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快速、有效地传递信息,达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