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U-Boot在S3C44B0上的移植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是嵌入式系统CPU加电后第一个开始运行的代码.在内核映像执行之前完成相关的底层硬件的初始化,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等重要工作,然后为内核提供引导参数,启动内核.DasU Boot(UniversalBootloader),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Bootloader,本文深入研究了U Boot的工作机理,详细分析了U Boot在基于三星公司S3C44B0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板上的移植方法、过程与移植要点.  相似文献   

2.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是嵌入式系统加电后运行的第一段代码,也是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第一个环节,它为嵌入式操作系统提供目标板硬件配置信息,将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紧密地衔接在一起,它相当于PC机上的BIOS,负责将操作系统内核固化到Flash中,在系统启动时负责初始化工作和把系统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S3C2410)平台的Bootloader程序的设计与移植实现。  相似文献   

3.
如今在移动通信领域,嵌入式系统是融合了先进高度发展科技的替代产品。Bootloader移植平台采用的是三星公司工业级的开发板Micro-2440,其处理器是ARM 9架构的芯片S3C2440。文章主要阐述的是,将U-boot移植至目标开发板上的过程,以及移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对Bootloader工作原理的分析,最终把U-boot成功地移植到了目标开发板上,为能够正确启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了必不可少的准备。与迄今为止已经发表的关于Bootloader移植的论文相比,文章重点在于其他论文均未提及到的对解决移植设备兼容性方法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BootLoader作为嵌入式系统设计关键性的步骤,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微软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的Bootloader设计,介绍了Eboot的软件整体架构和各模块的功能,分析了Eboot源代码级的启动运行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将Eboot成功移植到嵌入式系统所要做的工作和详细步骤;总结了移植过程中的难点和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ARM9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RM9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10核心板的数据采集系统选用嵌入式Linux作为系统的开发环境和运行平台,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包括系统组成、开发环境的建立、Linux内核的配置与编译、Bootloader系统引导和文件系统安装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6.
潘攀 《科技信息》2010,(20):232-232,234
本文介绍Linux在嵌入式系统上的移植技巧,详细阐述了在以三星公司的S3C2410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移植Linux系统的过程,包括环境搭建,修改和移植Bootloader,裁剪和移植Linux内核、文件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bootloader的功能,详细分析了基于ARM的嵌入式Bootloader的典型构架的设计思想。Bootloader最基本的功能是对硬件系统的初始化和内核启动参数设置并启动内核。  相似文献   

8.
基于S3C2440的Bootloader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把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衔接起来,对嵌入式系统的后继软件开发十分重要。U-boot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Bootloader,本文深入研究了U-boot的运行原理,在基于以三星公司S3C2440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开发板为背景,分析、探讨并且实现了基于U-boot的系统引导加载程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把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衔接起来,对嵌入式系统的后继软件开发十分重要。U—boot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Bootloader,本文深入研究了U—boot的运行原理.在基于以三星公司S3C2440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开发板为背景,分析、探讨并且实现了基于U—boot的系统引导加载程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流媒体技术的兴起促进了流媒体的应用,然而流媒体服务器也成为了其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的P2P嵌入式硬件系统即为解决此问题而提出,本文讲述了此硬件系统的各部分的设计及Bootloader和Linux操作系统在其上的移植。实验结果表明,Linux操作系统能很好的在此系统上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前,嵌入式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运用,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也投入到嵌入式技术领域当中。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相应的Bootloader代码的设计是一个重点。文中用三星公司一款基于ARM9架构的微处理器S3C2410A作为主控芯片,使用源码公开的LINUX操作系统,外扩了大量的功能模块,开发一掌上电脑样机。文中仅对开发过程中Bootloader的设计流程以及关键技术做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启动引导程序是ARM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NandFlash存储器具有成本低、容量大等优点,在嵌入式系统中广泛应用.结合S3C2440微处理器和NandFlash存储器的特点,讨论读写NandFlash存储器的方法和出错处理,分析引导程序的执行流程,提出从NandFlash启动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步骤和使用方法.模块化设计方法使得这种启动引导程序可以很方便地移植到不同的开发平台中去,为嵌入式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高速下载文件的方案。它结合PXA270嵌入式微处理器及DM9000A以太网控制器的特点,进行硬件接口设计,再根据引导程序U-BOOT中网络部分的要求,简化了TCP/IP协议栈,实现了U-BOOT中DM9000A下载功能,提高了文件下载速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嵌入式产品程序更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AP技术的STM32单片机在线固件升级方案,设计了STM32单片机最小系统硬件电路和USB转串口通信电路,并给出了Bootloader程序、APP程序、PC上机程序的实现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简单实用、稳定性高、维护成本低和设备使用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嵌入式产品升级.  相似文献   

15.
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运行之前运行的一小段代码,以wince5.0和PXA270软硬件平台为例,从Bootloader架构、启动流程、配置文件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以太网Bootloader的设计思想与实现.  相似文献   

16.
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运行之前运行的一小段代码.U-boot是一款功能强大并且源码开放的Bootloader.作者详细介绍如何将U-boot 1.1.4移植到Intel PXA270处理器的方法.同时还对Windows CE 5.0的新特性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基于ARM7核的S3C44B0X控制板的Bootloader程序的关键部分,论述了针对该控制板的Bootloader程序的移植方法,对在线仿真和烧写步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实际操作对以上程序及各个步骤进行了成功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和S3C2410处理器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引导程序进行了设计,重点介绍了将Linux移植到S3C2410处理器的步骤和方法,并对移植过程的关键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编译生成的内核在嵌入式系统中运行稳定,结果证明方法可行,对于开发其它嵌入式系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目前多核操作系统的现状,多核芯片的出现导致了相应操作系统的改变,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一些关键问题被提出。通过研究多核操作系统在实时性调度算法、负载平衡、同步机制中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并辅之以分析一个软实时多核操作系统LITMUS,对其基于多核体系结构的嵌入式多核平台的应用给出了基本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