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必须详细查明新建铁路隧道断层带工程性质,岩体完整程度,含水或导水性、富水性程度,地下水对砼的侵蚀性等,分析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综合测井水文地质试验。铁路工程勘察中的压水试验,主要是为了探查岩层的裂隙性及渗透性,适用于含水层埋藏较深,抽水试验有困难时采用;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长江三桥南塔墩作为工程背景,并按照1:50的相似比设计出桥墩的模型,并选取正弦波和天津波作为加载的波形,在无水与有水两种状态下开展了振动台试验.试验数据表明,承台部分的加速度视加载波形峰值的不同有20%到40%的增幅,位移、应变等也有相应的增幅.通过试验得出的动水压力沿高程分布图表明,动水压力的分布与地震波强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压水试验及气体试验为基础,采用反分析中常用的反演法,对岩层渗流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某铁路特大桥桥墩托盘顶帽裂缝成因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某特大桥桥墩托盘顶帽出现裂缝,采用地质雷达探测了结构钢筋分布情况,采用数显回弹仪探测混凝土强度,采用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检测了裂缝深度,并对裂缝分布状况进行了宏观调查.综合检测结果分析,导致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桥梁振动所致,对桥梁加同措施及防止裂缝的产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化学灌浆在船闸裂缝动水封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某船闸漏水裂缝成因及危害,阐述用丙凝灌浆封堵其裂缝漏水的浆液配置及施工工艺,并说明其堵漏效果.  相似文献   

6.
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储层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酸液注入方式、压裂裂缝开度与酸蚀蚓孔形态等直接影响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以奥陶系岩下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目标,在建立裂缝开度表征方法基础上,开展不同酸液体系、不同注酸方式、不同裂缝开度及不同缝面形态对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研究,明确影响酸压裂缝导流能力的主控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主体酸加入稠化、清洁剂后对溶蚀率与酸蚀后裂缝导流能力影响不大;单一注酸与交替注酸方式对酸压裂缝导流能力影响较小,但对残酸返排影响较大,交替注酸方式可降低返排压力70%;裂缝开度越大,酸蚀后裂缝导流能力越大,但提高导流能力倍数越小;裂缝开度>12μm易形成“窜流”酸蚀蚓孔,利于酸蚀通道建立;微裂缝开度与裂缝发育联通是影响酸蚀蚓孔与导流能力的主控因素,次之为微孔发育与联通与储层矿物分布形态。综合酸压工艺推荐先压裂、后酸化、交替注酸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解决大坝渗漏问题时,常常采用冲抓回填结合高压摆喷灌浆及接触灌浆技术进行处理。然而对处理结果的检查,除了物探,抽样等手段外,重要的是进行压水试验。本文采用与墙体成三角形的围井,布置在施工质量较差的孔位处,做压水试验。通过绘制P-Q曲线,分析计算ω值,对幕体防渗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小浪底水库左岸T1^4地层为例,用压水试验得到的单位吸水量分别随绝对深度和相对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砂泥岩裂隙岩体的渗透结构.为了剔除胶结充填作用对渗透性空间分布的影响,充分体现较大的结构面对渗透性的主导作用,文中提出了仅用每一深度单位吸水量最大的几个数据来研究渗透性的空间分布.将结果与每一深度所有数据平均的方法作了对比,比较了两种处理方法用于研究砂泥岩裂隙岩体渗透结构的优缺点.取绝对深度时,采用大值平均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揭示自重应力对渗透性的控制,所有数据平均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揭示风化卸荷作用对渗透性的影响;取相对深度时,采用大值平均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揭示岩性对渗透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结合北京地下直径线详勘察阶段中旁压试验(PMT)技术的应用,介绍了旁压试验的成果使用Autolisp语言编程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黏度酸液体系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温度场模型提出挑战.作者的研究考虑了反应热对裂缝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将酸岩反应释放的热量添加到裂缝壁面能量方程中,并结合连续性方程、缝中流体能量守恒方程、裂缝壁面能量方程耦合求解,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利用靖边气田交联酸携砂酸压施工井进行模拟计算,验证了模型收敛、合理.模型模拟成果更为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跨海大桥的大建时期,各地跨海大桥项目纷纷上马。结合平潭海峡大桥的施工实践,详细地介绍了采用吊机翻模施工的海上薄壁空心墩的施工工艺。最后总结了该施工工艺的特点,以供同类结构桥梁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墩滑架爬模施工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要求严,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50,在不掺粉煤灰的情况下,垂直泵送高达130 m,且当地没有天然中粗砂,只能采用人工砂拌制混凝土.通过对新寨河特大桥高墩滑架爬模施工的现状调查,找出高墩滑架爬模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有效的措施,保证了高墩滑架爬模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矮墩式刚构桥与常见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跨度小、墩较矮、约束强,导致温度、支座沉降等因素对结构的受力行为影响较大,文章通过有限元计算,对矮墩式刚构桥受力行为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过渡墩、辅助墩墩顶设置平衡重是斜拉桥一种常见设计方式,此设计的特点是墩顶所受质量大、但重力小,由此导致过渡墩、辅助墩在地震作用下受到的地震力大、而轴压力小,进而引发过渡墩、辅助墩的动轴拉力、支座动反拉力以及支座剪力过大等抗震问题。以某斜拉桥为背景,针对其过渡墩、辅助墩墩高小的特点,以及纵向+竖向地震作用下,竖向地震作用使辅助墩墩顶支座以及墩底截面产生较大动反拉力和动轴拉力的现象,提出过渡墩以墙式墩取代门式框架墩、辅助墩墩顶支座改为双向滑动支座、过渡墩墩梁之间横向设置速度型动力锁定装置的比选方案。分析表明,此比选方案可有效解决墩中的动轴拉力、支座动反拉力以及支座剪力过大的问题。但是,由于锁定力需求较大,速度型动力锁定装置的选取需根据进一步的经济比选决定。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部分填充混凝土的薄壁带肋箱型截面钢桥墩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性能,制作3根试件,分别不填充混凝土、底部填充20%及40%桥墩高度混凝土,通过MTS伺服加载系统进行此类试件的拟动力试验。试验采用日本阪神地震的JRT-NS波,得到不同工况下试件的位移时程曲线、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累积滞回耗能时程曲线。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试件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罕遇地震作用下,底部填充混凝土的钢桥墩处于弹塑性状态,没有明显的破坏现象,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对于试验采用的钢桥墩试件,随着底部塑性铰区域混凝土填充率的增加,管内混凝土对外围薄壁钢管发生局部屈曲的约束作用逐渐增大,桥墩的结构刚度、水平承载能力、最大响应位移、残留位移、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都随之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约束形式及混凝土墩身与承台间的连接构造对桥墩试件的抗震性能和各项指标的影响规律,设计1根采用混合接头连接的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SYP-GT4试件)、1根方钢管约束的整体现浇混凝土桥墩试件(SYZ试件)和1根方形截面的整体现浇混凝土桥墩试件(SFZ试件)。在桥墩墩帽处采用位移加载方式完成构件的拟静力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过程以及破坏模式,分析了桥墩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延性、耗能等特征参数。结果表明,3根混凝土桥墩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一致,二者均为整体压弯破坏模式。SYZ试件与SFZ试件相比,水平峰值荷载提高了46.5%,滞回耗能能力更优,均有很好的延性性能,表明方钢管约束的整体式桥墩抗震性能优于现浇混凝土桥墩;SYP-GT4试件与SYZ试件相比,水平峰值荷载数值相接近,位移延性系数提高了24.1%,残余位移小,变形恢复能力较优,滞回曲线呈现更饱满的梭形,无明显捏缩,连接构造对强度和刚度退化的影响较小,两者抗震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跨度结合梁斜拉桥静力试验的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的对照分析,对青洲闽江大桥的工作状态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定,同时也验证了空间梁单元、杆单元、板单元构成的空间有限元模型静力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简支梁桥荷载试验横向分布系数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桥梁设计的内力分析中,横向分布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有多种.但通过荷载试验结果来分析桥梁在成桥状态下的实际横向分布系数,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简支梁桥跨中挠度与横向分布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认为可通过实测跨中挠度计算各梁的横向分布系数,并以某桥的荷载试验为例,以此分析成桥后梁与梁之间的实际横向联系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结构耦合分析的方法对水化热引起的空心薄壁墩的温度效应进行分析,计算中考虑了混凝土弹性模量随龄期的变化.利用ANSYS软件模拟178m高墩施工进程中的水化热温度效应,得到空心墩墩底实体段、墩身、以及节段接缝处的温度和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一般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效应不同,空心薄壁混凝土结构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高不超过40℃,但温度应力比较大,最大温度应力达到6MPa,值得设计施工人员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0.
蒋宁生 《河南科学》2002,20(6):710-713
采用一个公路桥梁设计实例 ,讲述在一些特殊条件下 ,采用SFRC制作桥梁 ,可以使桥梁高度得到降低 ,同时也能更好满足设计要求。论述过程中采用目前的一些桥梁理论和公式 ,涉及钢纤维混凝土部分 ,采用成熟的计算公式 ,不成熟的想法只作概念探讨 ,对于复杂的T型梁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