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资本与家族企业关系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社会资本之于企业治理的影响及家庭企业的关系治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社会资本是影响交易治理的重要因素 ,对中国文化和转型期社会资本的分析表明 ,企业家族化治理是一种适应性的制度安排 ,关系治理成为家族企业的普遍选择。借鉴契约的分析维度 ,本文发展了一个基于社会资本的中国家族企业关系治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主要地依赖人情关系网络来处理相关交易,形成各种特征的人口集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的。法律等正式制度对进城农民的权利界定不够清楚,导致该群体采用正式制度来治理相关交易的交易费用高昂,使其更多地选择非正式制度来治理交易,以降低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3.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下的民主管理被“虚置”、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错位”下的治理机制不完善、乡村治理资源“碎片化”下的治理功效不明显等问题。以协同治理有助于无缝隙服务政府的构建、有助于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激发农村治理活力、实现农村治理资源优化配置的价值特性入手分析,探索了实现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再造公共服务流程,打造无缝隙服务政府,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构建“一核为主、多元共治”的农村治理机制;激发治理主体活力,完善治理资源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4.
摘要:加强农村社区管理,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但政府能力的有限以及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服务与 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实现农村社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通过对三 亚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的实践及问题。 认为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扮演着农村社区治理参与者、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资源的整合者、农民利益的整 合与传递者等诸多角色,但也面临自身能力不足、参与环境与机制的缺失等限制,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从制度、思想观 念、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村社区管理,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但政府能力的有限以及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服务与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实现农村社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通过对三亚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的实践及问题。认为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扮演着农村社区治理参与者、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资源的整合者、农民利益的整合与传递者等诸多角色,但也面临自身能力不足、参与环境与机制的缺失等限制,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从制度、思想观念、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性质可从生产或技术的组织、稀少性价值增进与调控的机制、产权联合与“团队生产”的载体3个层面来认识.在这3个层面上,企业活动实际上是通过不同类型的交易展开的,因而企业应视为一种“交易的集约机构”.相应地,企业的财务活动也是以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限额的交易而展开的,分别行使具体的财务经营职能、财务管理职能、财务治理职能,并共同、联合地完成财务的基本职能,即配置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务资源.  相似文献   

7.
农村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扩展了农村治理空间,激发了社会活力,在推动我国基层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政治功能。以合法性的多元参与治理、新公共管理的放权和顾客至上理论、社会生态学的整体协调性三个视角分析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理论,并就农村民间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中存在的自身发育动力不足、社会责任不明确和运作不规范、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和地方环境的融合度不高问题给出其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产业群是以相互依赖的社会网络为基础、体现整体协同优势的企业群落系统,其特有的互补共生系统结构及协同功能属性,决定了集群企业的利益相关性及共同体属性。基于这种特征的内在关系,产业群内企业间的交易必然与价格机制主导的一般市场不同,它表现为基于价格机制与信任合作机制相协调的内部市场属性。因此在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和内部市场约束下,对产业群的治理模式应遵循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微型企业占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它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收入分配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结合微型企业特征提出微型企业有别于普通企业的生命周期规律,将其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生存期和死亡期三个阶段,详细分析微型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各阶段应该具有针对性的不同扶持政策,以期为政府在各时期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村作为我国农村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实际上承担着一种农村社会"微型政府"的角色,它管辖的范围很小,但管辖的内容却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广泛的领域;它接受乡、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但又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村是一个相当完整的"微型社会"。正是由于村级存在以上的特性,当改革开放促使农村经济的单一模式解体,农民实行自主经营以后,村级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发展,村办企业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典型,它既是人民群众创造性得到发挥的生动体现,也是村级经济在良好的政策条件下,潜力得到发挥的见证。1993年,吴江市村办工业产值达79亿元,占全市镇村两级工业产值的38.16%,比上年增长75%。村办企业还吸收了17%的农村劳动力。它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强化和巩固集体经济,稳定农村社会,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有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