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书坤 《河南科技》2013,(4):164-165
主体结构构建是高层建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转换层的设置更是其建筑结构中的关键部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因其施工技术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施工方案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分析,因此,往往被看做是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紧密策划与关注转换层各分项工程的穿插与协调,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以此为基础,首先阐述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案的选择问题,然后以此为基础,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和转换层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蔡志刚 《河南科技》2011,(14):75-76
<正>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高层建筑物要求也越来越高,更趋多元化和多样化。现代高层建筑向体形复杂、功能多样、造型新颖的方向发展,建筑物的功能不再单一。例如,在同一座建筑中,沿房屋高度方向建筑功能常要发生变化,上部楼层布置旅馆、住宅;中部楼层用作办公用房;下部楼层布置商店、餐馆和文化娱乐设施,这种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采用不同形式的结构。为了适应建筑功能的变化,往往需要采用转换层结构。本文介绍转换层的概念与分类,描述梁式转换层的特点及其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并结合厦门市某一高层建筑,探讨梁式转换层的实际工程应用及施工。  相似文献   

3.
用SAP2000分析软件建立4种有限元模型.对带转换层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出结构的自振特性,结果显示侧向刚度比对结构自振周期.影响不大;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及弹性时程分析,得出结构的各种位移信息.由分析结果可知随着转换层结构上、下侧向刚度比的增加,结构的周期比从0.8068减小至0.7101,位移比从1.132减小至1.081,为带梁式转换层的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扭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在关注建筑质量的同时,对建筑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应依据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由此引申出转换层的概念。梁式转换层施工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建筑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方式能够有效的解决楼层上下部分之间的结构转换问题。本文在专利检索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和技术要点,探寻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空间转换梁设计常见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高层建筑转换层中最常用的梁托墙形式,提出了在实际工程中转换梁截面的设计方法, 探讨了转换梁和剪力墙中的洞口布置形式及加强措施,并对转换梁的抗扭因素进行了有限元对比分析.指出如何合理布置洞口对转换梁最有利,以及影响转换梁截面设计方法的选择和抗扭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如此繁多的建筑物设计技术,应该充分考虑并选取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和转换层设计,因为截面宽大的高位梁不单单加大了建设施工的建筑成本,还加宽了高位梁和建筑楼板,这样的设计对模板体系的搭设要求极高,并且对于混凝土建筑的要求也非常高。以下就对建筑工程中大跨大截面高位梁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多高层建筑采用铅芯橡胶垫进行隔震后的结构减震效果,试验对一1:16小比例尺隔震结构模型进行了水平和竖向两向输入地震波的振动台试验;试验中地震波输入和模型结构尺寸采用统一试验相似比设计,以尽可能反应真实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对模型结构上部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显示隔震结构模型无论加速度还是层间位移反应都得到减小,因此证明该隔震技术对高层建筑同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带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工作机理,通过对加强层不同结构布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周期、位移及内力变化的规律.并对高层建筑结构中加强层的设计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极为重要的施工部位。其他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整体质量。但因其钢筋多,施工过程中常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现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一、工程概况某高层建筑设计使用功能为综合性公共建筑。主楼占地面积9000m2,总建筑面积19000m2,主楼高65.4m,地面以上15层、地下1层,主楼建筑面积为11000m2;裙房高2层,建筑面积为4706m21.结构承重体系设计。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迅速,面对日益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我国的建筑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工程基础设施的设计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对不规则多塔楼进行设计时,首先设计师要对高层建筑的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合理的设计流程,同时还要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本文将对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大底盘不规则多塔结构的设计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层建筑得到飞速发展,建筑功能的综合化、复杂化使得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多塔大底盘结构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结构形式.该文进行了地震作用下多塔结构动态响应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加速度响应滞后原始地震波;多塔大底盘结构分界处上下两层应进行加强设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层建筑得到飞速发展,建筑功能的综合化、复杂化使得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多塔大底盘结构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结构形式.该文进行了地震作用下多塔结构动态响应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加速度响应滞后原始地震波;多塔大底盘结构分界处上下两层应进行加强设计.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在抗扭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不规则结构扭转振动的原因,分别对平面不规则结构扭转角和周期关系及扭转位移比和周期比的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扭设计给出了适当的结论.为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扭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由于其较好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欢迎.因厚板转换结构在抗震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较多,在地震区应用的经验较少,故规范对带厚板转换结构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一带厚板转换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厚板在罕遇地震下仍处于弹性阶段,具有良好的表现性能,结构的变形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带高位厚板转换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通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探讨地震强度水平、转换层层位、转换板厚度、下部结构刚度和楼层屈服承载力对层间位移和楼层剪力等结构弹塑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位移和楼层剪力随地震强度增大而增大,地震强度越大影响越显著;随转换层层位提高,层间位移增大;转换板厚度增加对转换层下部结构的抗震不利;转换层下部核心筒剪力墙厚度和框支柱截面增大,均会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但下部楼层剪力增大;楼层屈服承载力是影响结构位移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构架设计是高层建筑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做好城市高层建筑构架设计工作,对高层建筑构架设计工作中的要点、难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对于城市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谢国 《河南科技》2013,(13):166+170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是目前建筑行业一种必然的趋势。延性结构经过大量震害调研,延性结构具有良好的维持承载能力又可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具有良好的抗震性。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进行了阐述,其中重点集中在其重要组成部分:梁、柱及节点的延性设计上。  相似文献   

19.
李莉 《河南科技》2010,(7):87-87
一、工程概况某高层建筑设计使用功能为综合性公共建筑。主楼占地面积9000m2,总建筑面积19000m2,主楼高65.4m,地面以上15层、地下1层,主楼建筑面积为11000m2;裙房高2层,建筑面积为4706m2。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的主楼与其多层裙楼之间存在较大的高度差时,建筑物上部结构刚度和载荷会分布不均,可能造成不同部位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最终可能会引起建筑物墙体开裂、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倾斜甚至倒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时,首先要清楚知道可能引起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