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甘肃地区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整理、整合”课题是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项目的子项目,同时也是甘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自2005年立项以来,本着“整合、建设、共享、服务”的理念,基本建成了以食品工业、发酵工业、轻化工、生物转化以及石油、环保、  相似文献   

2.
玉米秸秆乳酸发酵残渣制取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乳酸发酵残渣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酵母发酵制取饲料的可行性.通过菌种对比实验,选取啤酒酵母为最优发酵菌种.探讨了发酵时间、温度、初始pH、接种量及氮源、碳源等因素对酵母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5℃,初始pH为6.0,接种量10%,发酵24h.若添加由2:1的尿素和硫酸铵构成的0.35%的氮源及30%糖蜜为碳源.可使粗蛋白含量由发酵前的9.2%提高到发酵后的14.5%,提高幅度为57.6%.而该残渣饲料的粗纤维含量降低,可作为较好的牛羊饲料.  相似文献   

3.
从菌种培养、生产发酵、流加补料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发酵生产甘油过程中杂菌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发酵工艺比较特殊,影响万古霉素发酵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以及菌种本身的影响。本次研究结合实际发酵情况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致力于探究万古霉素的工艺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发酵工艺比较特殊,影响万古霉素发酵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以及菌种本身的影响。本次研究结合实际发酵情况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致力于探究万古霉素的工艺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 在我国、栽培食用菌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但都是采用天然接种和固体菌种。八十年代中期,随着食用菌事业的突飞猛进,广大茹农对菌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不少地区积极研制食用菌的液体菌种。所谓液体菌种就是通过深层发酵的方法来生产食用菌菌丝体。与传统的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有以下几个优点: 1 生产周期短,液体菌种生产周期3—7天,传统的固体菌种则要30—60天,仅为固体菌种的1╱8-1╱10。 2 菌龄一致,生长势强,生产传统的固体菌种,常常是下边没长满,上边已老化,甚至出菇,液体菌种至多相差3—5天。而且菌种正处于对数生长期。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整齐、接种后菌丝蔓延迅速等优势,在食用菌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利用简易磁力搅拌发酵器制作液体菌种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整齐、接种后菌丝蔓延迅速等优势,在食用菌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利用简易磁力搅拌发酵器制作液体菌种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海上石油污染日益严重,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对海上石油泄漏污染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处理方法中生物处理方法有高效,费用低,二次污染低等优点,其中菌种法存在细菌分解石油缺氧导致速率下降分解受限的缺点,蓝藻的加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石油得到彻底分解。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多种酵母菌中筛选出一种能够在CMC-N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种(编号为SRB-1),它可以利用麦秸粗纤维为碳源进行繁殖。接菌培养48小时后,粗纤维利用率为10.18%,蛋白质含量提高了9.88%。此菌种可供用于饲料发酵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 微生物工程微生物工程是利用微生物某种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产生有用物质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一种生物技术体系。微生物工程基本上可分为发酵和提纯两大部分。发酵部分也称发酵工程,它包括优良生产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选择和灭菌、空气过滤除菌、发酵醪特性、  相似文献   

12.
刘敏 《河南科技》2008,(10):24-24
微贮饲料是指将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枣秸秆发酵活干菌,放入密封容器(如水泥池、土窖、缸、塑料袋等)中,经一定的发酵过程,即可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爱的饲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兰州地区收集的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结合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保存的产甲烷菌群,采用分组厌氧发酵实验,对其沼气产生量进行观察分析,逐步驯化得到耐受55~57℃的高温产甲烷菌群,由此探索出一套餐厨垃圾发酵高温产甲烷菌种的驯化方法,并研究了发酵原料初始酸碱度和菌液接种量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确定其最适酸碱度为7.0,菌液最佳接种量为25%.  相似文献   

14.
专利技术     
<正> 管道发酵连续生产甜面酱工艺本发明用纯优菌种在管道内密闭发酵,从管道一端送入原料在管道内缓行15至20天,从管道另一端自动连续流出产品。此工艺比传统的制酱方法出产周期缩短80天左右,同等规模的企业,设备占地面积可减少3~4倍,生产  相似文献   

15.
1.发酵原料的预处理. 新建沼气池进入养护期时就需要收集发酵原料,进行堆沤处理.最好选用牛粪、马粪、猪粪和羊粪做发酵启动原料.堆沤时,应在收集到的启动原料堆上泼水,保持湿润(以料堆下部不出水为宜),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以利于聚集热量和富集菌种.堆沤时间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气温在15℃左右时堆沤5~6天;气温在20℃以上时,堆沤3~4天.对养殖场的原料必须进行预处理,因为养殖场的原料一般会含有消毒液.  相似文献   

16.
<正> 将生物工程应用于乳品工业中,既可开发生产传统技术所不能生产的新品质产品,也可以提高传统产品品质,改进传统加工工艺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产率,降低成本之目的。生物工程技术中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等,他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分述如下: 一、利用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制作乳品发酵剂乳品发酵剂开始是从自然界或生产过程中分离菌种,然后开展物理和化学因子诱变育种,探讨诱变作用的机理和生物效应,进而应用细胞水平的遗传重组技术和杂交原生质体融合手段进行菌种的分离、育种并鉴定菌种新基因。近来又进行基因工程选育优良发  相似文献   

17.
以啤酒糟作为主要原料,以香菇紫金Ⅰ号为菌种进行木聚糖酶发酵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及其配比,并对其粗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固态发酵培养条件为:碳源为啤酒糟:玉米芯:麸皮=6∶2∶2,1.5%的酵母膏作为氮源,pH为5是最适反应,三角瓶装装瓶量为5 g/125 mL,25%的接种量,为期8d的培养,1∶3.2的料水比.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相对酶活在30~60℃范围内仍保持在80%以上,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18.
"秋收后这里就建起80亩花卉大棚,猪粪也用来做鲜花的肥料."在山东省即墨县龙镇东河北村的田间小路上,村主任宁仁华在介绍他的发酵饲料技术,用这种技术喂养的猪,不仅成本低,品质好,而且所产猪粪经过菌种发酵,去除了臭味,用作花肥能提高花卉生长速度、延长花期、增强花卉抗病力.  相似文献   

19.
分别用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提取姜黄粉中的姜黄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溶剂为丙酮.采取逆向思维,将活性白土用于姜黄色素脱油脂进行提纯,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用于分析姜黄素的含量.实验表明:用丙酮提取的,提取率最高,可达94.57%.丙酮提取液流经活性白土层析柱后,测得活性白土对姜黄素的吸附容量为7.34%,分别采用碱性水、碱性乙醇、碱性丙酮洗脱被吸附的姜黄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吸附和洗脱条件.最终可得到高纯度、不吸潮的精制姜黄素产品.实验结果显示,色素的产率为2.36%,产品纯度为94.29%,色素总收率达80.71%.  相似文献   

20.
大豆油脚中大豆磷脂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弟 《高师理科学刊》2007,27(4):64-65,82
通过离心提取新鲜大豆油脚的中层分离物,将其与丙酮充分混合,经减压抽滤、真空干燥得到大豆磷脂并对该过程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离心转数5 000 r/min,磷脂与丙酮的体积比为1∶6,丙酮洗涤3次,得到相对质量分数为86.78%的大豆磷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