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舰载机的实际弹射作业情况,建立了蒸汽弹射器数学模型、牵引释放装置数学模型及分阶段的舰载机弹射起飞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航母航速、发动机推力、弹射能量、升降舵预置偏角和舰载机质量等不同参数对考虑弹射杆的舰载机弹射起飞安全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航母航速、减小弹射能量、下偏升降舵预置偏角和减小舰载机质量都可以降低弹射杆与航母甲板发生碰撞的风险;在发动机推力为200 kN工况下,增加或减小发动机推力都会增加弹射杆撞击甲板的风险;当弹射能量较低时,弹射杆末端距离甲板的高度会出现震荡现象.  相似文献   

2.
弹射装置在弹射过程中的弹性变形对导弹的分离参数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刚体模型分析不能准确模拟出导弹的分离参数,必须对弹射装置建立刚柔耦合仿真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弹射装置分离参数、导弹质心对分离参数和关键件受力的影响、弹射装置对飞机接口的冲击、导弹的横向变形等,为产品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抛投式机器人在弹射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实现低过载弹射,设计了高低压弹射装置,建立了高低压弹射内弹道模型. 提出距离相关的改进文化算法,根据信仰元优良率和信仰元与父辈个体变量之间的距离寻找目标信仰元,指导个体进化. 利用改进的文化算法对高低压弹射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高低压弹射过载大幅度降低,距离相关的改进文化算法不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弹射试验验证了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柴睿 《科技资讯》2012,(31):57-57
车载电磁弹射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发射优化系统,是对传统弹射技术的重大突破,改变了常规的发射方式。电磁弹射应用电磁能驱动物体,就是采用电磁的能量来推动被弹射的物体向外运动,理论分析证明,其可以对大型物体进行高速弹射。电磁轨道炮的理论研究加速了电磁弹射理论的发展,而车载无人机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利用价值,车载电磁无人机弹射技术就是在此背景下结合两者长处开始发展应用的,具有隐蔽性好、通用性强、维护方便、战场适应性好、机动灵活、可靠性高等优点。本文以单极感应线圈炮为驱动装置组成的车载电磁无人机弹射系统方案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并通过原理试验理论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确定车载电磁无人机弹射技术是可行的且优点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垂直弹射系统弹射初始阶段内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燃气活塞弹射装置在垂直发射系统中的应用,采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的源项法,用UDF(用户自定义函数)编译来实现火药燃气的质量、动量、能量向高压室的注入,对弹射初始阶段高压室和低压室内燃气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压室压力在破膜前快速上升,破膜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在高压上下两端压力应力集中,低压室呈中间和两端压力应力集中现象,同时高压室形成的低速燃气经导管产生激波形成超声速燃气流撞击低压室,并分析了压力和速度对弹射装置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仿真弹射装置燃气流场的特性,为弹射装置优化设计和装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某工地一台汽车起重机在山坡+72m马道作业时倾翻,因山坡陡峭,所处位置险要,场地狭窄,施救难度大。我方因地制宜设计了专用牵拉装置,顺利对汽车起重机施救。该解决方案避免了传统的卷扬机施工,提供新的思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采用高压氮气作为工作能源的多级活塞式机载悬挂弹射装置为研究对象,针对悬挂物质心偏离两弹射筒对称轴线时,在弹射过程中出现倾斜的问题,提出了弹射倾角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了该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线性化模型,引入PID控制和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算法,并运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文中建立的控制系统理论模型、控制算法及仿真结果对该系统的实际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莹  孙慧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5):59-59,110
石油化工装置特种设备种类多数量多,接触的介质多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装置的运行环境多为高温高压环境,装置内活动空间狭小,照明不良,通风不畅。因此,在石油化工装置内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由于其诸多特殊性,在装置内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稍有疏忽极易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等事故,而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很难施救。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安全进行装置内有限空间作业,成为我们保证整个石油化工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本文提出在装置内有限空间作业时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进行安全事故的防范。  相似文献   

9.
抛放弹弹射机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应用内弹道、气体动力学和优化设计理论建立了抛放弹弹射机构的优化设计模型。针对某一类型的弹射装置,应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影响悬挂物(导弹或炸弹)的弹射性能的若干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实例表明,通过优化设计得出的设计变量参数,可以使悬挂物的最大弹射加速度明显减少。该优化设计模型为改进现有型号的气动力工作性能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电磁弹射式火箭炮后坐力巨大造成的发射系统结构变形和强度破坏问题,该文应用粘滞流体流经小孔产生阻尼力原理,设计了一种小行程液压缓冲装置。该装置能够在火箭炮允许的弹性变形范围内,以较小的行程实现火箭炮后坐力缓冲。根据有限元方法得到的缓冲行程,设计了缓冲装置的后坐运动轨迹,并推导求解了该运动轨迹下节流孔开口面积的变化规律。通过控制节流孔的开口面积来控制系统流量,以使后坐按照设计的轨迹运动。针对不同的缓冲行程,利用AMEsim和Adams进行了液固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缓冲装置能够实现小行程时某电磁弹射式火箭炮的后坐力缓冲。  相似文献   

11.
以HTY-8座椅为原型,建立了具有轨迹发散作用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比较分析了发散火箭在不同冲量和不同弹射条件下对弹射轨迹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零速度或速度较低的弹射条件下,采用发散火箭是必要的。在中高速弹射条件下,由于前后座椅弹射具有一定的时间差,X方向轨迹离散,前后座椅弹射轨迹发散,发散火箭的作用并不明显,尚需进一步分析人椅分离后先弹射的座椅的运动轨迹。在不利姿态弹射条件下,横滚时发散火箭作用并不明显,俯冲时则能够起到轨迹发散作用。  相似文献   

12.
挂弹钩非对称弹射过程调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采用抛放弹火药燃气作为工作能源的挂弹钩弹射机构的数值计算模型,对抛放弹燃烧,弹射活塞非对称工作,直至推离悬挂物(导弹或炸弹)的整个动态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左右两侧导气孔直径的调整对非对称弹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两侧导气孔直径,可以改变悬挂物弹射离机时的飞行姿态,消除由于不同弹种的质心偏移量所造成的角速度与角位移偏大的弊端。该文所建立的模型为该种弹射装置的自适应控制和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1·14"较大中毒事故2015年1月14日,云南红河金珂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制炼车间,1名工人进入7号糖浆箱准备进行清洗作业时晕倒,随后附近11名工人相继进行施救,最终导致4人死亡、2人中度中毒、6人轻度中毒。○教训分析:企业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未执行作业审批制度,未提前进行有限空间风险辨识,未针对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而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相似文献   

14.
天南地北     
潜水鸟过去科学家们一直认为,鸟类最多只能下潜到10米深的水中。罗马尼亚的水下考察工作者不久前推翻了这个论点。他们乘坐深海潜艇在北极地区进行考察时,在80米的水深处发现了一种叫做阿比的鸟。这种鸟每逢寒冷的季节,当鱼类和浮游生物藏在较深的水中时,它们便下潜到深水里觅食。·叙勇·宇宙保险西方国家的商人真是生财有道。当人们目前还在探讨有无飞行到火星上的可能时,一些商人就已开始出售到火星上旅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现有的煤气灶台不具备自动探测和灭火功能等不足,本设计提供一种煤气灶台自动灭火装置,该装置通过烟雾传感器来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含量,并通过声光警报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同时,当发现有火灾发生时,该装置不仅可以及时切断煤气阀门,而且还可以喷射出灭火物质,进行灶台局部灭火。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减少因为灶台煤气泄漏而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  相似文献   

16.
利用声散射理论,推导了平面波斜入射时水中液体柱形粒子的声辐射力,研究了入射角变化对柱形粒子声辐射力的影响,并对水中不同液体柱形粒子的声辐射力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声波以小角度入射情况下,当ka值较小时,声辐射力几乎不随入射角变化;当ka2时,声辐射力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减小。在入射角趋于纵波临界角情况下,不同材料粒子的声辐射力随ka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弹性绳弹射加速的汽车碰撞试验台,分析了弹射过程中弹性绳的变形和滑车的运动,建立了相关的力学模型,并提出一种数值离散方法求解该模型。结合一个具体的算例,研究了初始弹射距离、滑车质量、弹性绳数量以及弹性绳弹性系数对滑车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弹射过程中,滑车所受合力随初始弹射距离、弹性绳数量、弹性绳弹性系数的增加而增大,滑车质量对合力的影响较小;滑车的初始加速度随初始弹射距离、弹性绳数量、弹性绳弹性系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滑车质量的增大而减小;初始弹射距离越大,滑车质量越小,弹性绳数量越多,弹性绳弹性系数越大,滑车的速度、位移变化越快。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喷射火的施救方法存在效率低、代价高等缺陷,结合燃烧的脱火机理,提出了双向人工扰流脱火施救法,定义了双向人工扰流脱火三原理,并对其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专门设计了实验装置并开展了脱火效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双向人工扰流相比单向人工扰流,最大脱火距离明显提高,并且两者呈相同的变化规律;在相同功耗条件下,双向人工扰流的脱火距离大于单向人工扰流;单双向人工扰流入射角度较小时均不能使火焰脱开,入射角度为30?时,火焰脱开距离最大,之后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用更小的导轨电流弹射大质量抛体,基于四极电磁轨道发射器提出了串联增强型四极电磁轨道发射方案,分别建立了增强型发射器的主、副导轨产生电磁推力的数学模型,对电磁推力的特性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根据预设电磁推力的大小确定了导轨层数的公式,并对传统型和增强型发射器的弹射过程进行了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增强型发射器的电磁推力在更低的位置能趋近最大值,当大质量的抛体弹射速度相同时,增强型发射器的导轨电流小于传统型发射器导轨电流的60%。  相似文献   

20.
溶解性总固体是水中无机矿物成份的总量,是水中化学成份测定的重要指标,也是矿泉水标准的重要评价项目。通常测定溶解性总固体采用重量法。重量法比较直观,但操作复杂、费时,而当水中含有大量钙盐、镁盐时易潮解,称重时不易恒重。电导率是衡量溶液中电解质多少的一项指标,纯水的电导率只有5×10-8s/cm。当水中含盐量增高时,使电导率增加。对于含有小于20%溶质的溶液,其电导率是随浓度而线性地增加。本文就是根据此原理采用电导法间接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即溶解性总固体含量。1实验方法1.互仪器DST-A型数字式电导车仪。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