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词源和构词法的角度介绍和分析了科技术语创生新词的几种方法:旧词新义、借用外来词和用传统构词法构成新词;并根据各种构词法的特点提出了几种常用的翻译技巧:音译法、意译法、音意兼译法、形译法和不译。 相似文献
2.
周敏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8(6):68-71
主要探讨科技德语的词汇、句法、篇章特征以及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语言交际模式.科技德语文章用词以名词为主,无感情色彩,具有单义性和精准性,多使用复合词、派生词和术语词.科技德语文章大量使用被动态、情态结构、介词词组和长句;通过各种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和连接词衔接全文;具有内容客观、结构严谨、语言精准、逻辑性强等语言特点及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结构视角分析德语中的名词化语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燕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6(10)
名词化语体在德语中应用广泛,从语言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德语名词化语体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并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熟悉这种语体,提高学生对名词化语体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泽珪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96,(1)
通过介绍德语中外来词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剖析了其他民族语言,主要是西欧语言中的拉丁语、希腊语和英美语对德语的影响,阐述了外来词在语言中的地位和功能,并说明文化优势在语言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指出,外来语对民族语言的渗透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信息交往空前频繁的21世纪,各民族在语言方面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还将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言形态学概念入手,以语素概念为基础,对德语构词法进行了分类,结合结构树模型分析德语词汇结构,从而总结出德语构词法的普遍规则特征。 相似文献
6.
郝红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
在论述武术术语的语言特征基础之上,又重点阐述了武术术语翻译的不规范性以及翻译过程中的空白问题,为武术的传播和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4-98,123
对国际公约(协议、法律)语境中地理标志相关法律术语和我国法律(法规)语境中有关地理标志相关术语进行考辨;分析了来源地标识、地理标志、原产地名称三者的关系;指出我国有关原产地标记、地理标志等术语的认识有一个从混淆到厘清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法律英语作为一种深受法律职业影响的英语语言的变体,其用词特点具有明显不同于普通英语的特征,作为其用词特点之一的法律英语术语也有自己的特征。掌握这些特点,对准确理解和翻译法律文书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德语语料词性标注方法以及基于词性标注的统计方法.初步实验证明了上述方法对德语语料标注和标注后的语料进行单词、词类、短语结构和句子的统计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政府绩效管理源于政府职能定位、解决财政危机实践的呼唤,以公共选择、新制度经济学等作为理论支撑.而如今,现代政府绩效管理不仅仅在管理主体、管理范围比传统政府绩效管理更加昭显提高公共生产力的管理理念.社会发展使得现代政府绩效管理以服务取向、社会取向、市场取向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逐渐向责任政府、公平政府、廉洁政府、公益政府演变,这种演变集中体现了政府绩效要素结构变化.本文对绩效概念和要素结构变化的阐述,对这种变化进行了肤浅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大鼠大强度跑台运动模型,以人参作为阳性对照,探讨不同剂量螺旋藻补充对运动诱导的大鼠海马形态结构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海马区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运动模型组(EM组)、运动+螺旋藻灌胃组(ESⅠ组)、运动+螺旋藻高剂量组(ESⅡ组)和阳性对照组(PC组)。每组10只。观察螺旋藻低、高剂量补充对运动大鼠体重等一般情况、血清LDH活性和BUN含量、海马CA1区微细形态结构和BDNF表达的影响。结果 (1)实验第三周末,ESⅠ组和ESⅡ组疲劳相关症状得到减轻,大鼠食欲和体重增加。(2)与EM组比较,ESⅡ组大鼠血清LDH活性增加和BUN含量明显降低(均P0.01)且较PC组已无明显差异(P0.05)。(3)EM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胞浆尼氏小体数目明显减少;而ESⅠ组和ESⅡ组海马神经元损伤均较EM组明显减轻,神经元数目、尼氏小体数量逐渐增多。(4)与EM组比较,ESⅠ组和ESⅡ组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均增加,但ESⅡ组增加更为明显(P0.01);与PC组比较,ESⅡ组和ESⅠ组BDNF蛋白表达均降低,但ESⅠ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螺旋藻低、高剂量补充可改善运动所致的海马形态结构损伤,其中高剂量组的改善效果要优于低剂量组,其原因可能与高剂量螺旋藻补充能较好的上调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进而对运动大鼠表现出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小麦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的特异性及被膜突出伸长形成伪足状的突起,并对突起与线柱体、其它叶绿体、细胞壁等的关系,叶绿体内所含的线粒体等异物进行了讨论,同时指出:叶绿体内的异物是由叶绿体被膜在内外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包围圈所成.该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陆名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
本文用系统的方法研究制造工艺过程 ,提出一种拓展的制造工艺形态学模型。该模型用与制造工艺过程的三个基本流程 (材料流程、能量流程和信息流程 )有关的形态结构要素的组合来描述各种制造工艺过程。它包含了所有制造工艺过程形态结构的可能性 ,提供了建立一种制造工艺过程的全部基本组成部分 ,给出了制造工艺过程领域而连贯的图像。应用该模型对各种制造工艺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横向比较 ,可以迅速地对其可能性与局限性作出综合评价 ,也可以利用它产生新的工艺方法设想。图 1 ,表 1 ,参 3。 相似文献
14.
周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9(2):120-126
本文通过对翔实的化学史料分析,认为,在美国化学发展过程中,有一种标志美国化学进入成长时间的德国传统,它是美国化学在合理、有机引进发达的德国化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化学思想内核,十分有利于美国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壳斗科青冈属的小叶青冈、云山青冈、毛果青冈3个树种的引种栽培,就这些树种的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做了细致的探索性的研究,并就其种子及幼苗进行观察、记载和绘制成图;经造林六年后评价引种成败。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壳斗科青冈属植物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用材林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和对这3个树种继续引种栽培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扫描电镜对鲫和金鲫鳃表面亚微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对二者鳃表面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鲫和金鲫虽然同属鲤科,但它们的鳃表面结构存在着很大差异.在鳃丝、鳃小片、鳃弓和鳃耙的上皮细胞方面,鲫和金鲫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态特点;在鳃小片的排列方式及表面形态上,鲫和金鲫也存在较大差异;在鳃耙上,金鲫也没有鲫所具有的较为复杂的滤食结构;并且金鲫鳃耙表面腺体的大小与其附着结构也与鲫的有所不同.这些特征差异可能与鲫和金鲫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进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鲢鱼鳃表面亚微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扫描电镜对鲢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鳃弓、鳃丝、鳃小片和鳃耙的上皮细胞各具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鳃弓、鳃丝和鳃耙的上皮细胞具有刻纹和隆嵴等结构,而鳃小片的上皮细胞只有稀疏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小孔,这些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给出了骨架的数学定义,然后研究了形态学细化的结构元,最后根据结构元得到了形态学细化的基本算法和实例。 相似文献
19.
太行山猕猴某些形态指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实验对太行山82例猕猴进行了活体测量,经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幼年太行山猕猴雌雄之间形态特征无明显差异,随身体各部分逐渐发育成熟,两性之间差异逐渐显著。同年龄的太行山猕猴与南方猕猴之间有显著的个体形态差异。另外初步分析了环境因素对南北猕猴形态影响原因。 相似文献
20.
殷子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4)
硬铝石铝土矿的结构复杂,构造特殊,其成因与铝土矿的形成有关。本文在大量野外观察和显微镜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硬铝石铝土矿的各种结构要素和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提出了我国最重要工业铝土矿的成因结构分类及迁移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