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情境化知识--唐娜·哈拉维眼中的"客观性"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科学的客观性问题上,以往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客观性是科学合理性的产物;二是客观性是社会与境的产物.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是在后一种路径上发展出的对客观性的解读,主要有三个特征,即局部的视角、负责的科学和发展的辨证法.这一理论丰富了我们对客观性的理解,开启了身体与意义关系研究的新节点,并具有政治和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文指出,所有科学都具有地方性本性。源自西方的现代科学的地方性本性依赖于三个条件或其地方性特征有三:1)反事实条件和其他情况均同条件的构造,2)数理形式化的建立,3)实验室化。论文以伽利略为例,论证了三个条件实现对于现代科学本性构造的意义。论文指出,现代科学的地方性本性的三个条件保证了它在认识论上扩张;现代科学的规训与制度则保证了它可以在社会学意义上扩张为统治全球的普遍化知识。论文对比了本土知识的特性,指出:第一,本土知识一般都具有事实条件约束,即与本土知识所处的地理、人文和其他局域条件密切相关不可脱离的条件约束;第二,不具备数理形式化条件;第三,不具备实验室条件。论文以中医药方剂为例指出,本土地方性知识并非不能标准化,但如此就缺失了本土特性。现代科学被普遍化后与资本属性相当一致,它与资本、权力的结合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发展进程中,科学是怎样成功地取得对事件的技术控制的呢?很显然关注理论再现的正统解释已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劳斯(Joseph Rouse)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它专注于科学的技巧、实践和技术,认为后者是现代权力关系展开和起作用的场所。这种权力关系,不仅发生在实验室对微型世界的构造过程中,也常常表现为科学对实验室之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政治影响。权力/知识形式贯穿自然科学之中。  相似文献   

4.
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分析了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转移的特点和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指出人和技术是隐性知识转移的两个重要维度。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叠代过程,“专家咨询模式”存在N重互动关系。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移是隐性知识价值化的必要路径,也是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后期库恩用生物进化来类比科学的发展,坚持知识是无目的的演化,他用信念变化的合意性取代对信念真与假的判断,并把不可通约性看成是科学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为避开实在论对实在与真理的诉求,库恩引入分类理论,区分了世界本身以及词典所建构的现象世界.他用部落及其栖居的生境来隐喻科学共同体与他们的工作世界,正如无法用真,假来评价生活方式一样,我们不能说哪个词典所构建的世界更接近实在.这种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立场发展出的进化知识观,提供了关于科学知识本性的新说明.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知识论认为知识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知识和真信念的区别应该属于理论理性的范畴。语境主义延续了这个传统,认为"S知道p"的语义值是由语境中说话者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的。在不同的语境中,"知道"表达了知识不同的标准。通过将日常语言语境和怀疑论语境区别开,语境主义保留了我们的日常知识。但是自身理论的缺陷以及对知识归因的局限性,导致语境主义陷入巨大困境。意识到这点的哲学家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认知主体的实际环境,将知识和实践行为联系起来。他们发现知识归因的真值会随着认知主体所处的实际风险的改变而改变。决定知识归因的因素还应该包括那些属于实践理性范围的。这种观点的转变,标志着知识归因的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伊夫林·福克斯·凯勒的客观性研究,深刻揭示了科学客观性观念与男性价值观念之间产生关联的历史、心理学根源,既体现出女性主义科学批判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独特的分析视域和立场,能丰富对科学客观性与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解,具有独特的认识论意义和伦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包括专业知识与常识知识。人类常识知识具有语境相关性的显著特征,人工智能要处理常识知识就必须对与知识相关的语境进行研究。以麦卡锡、莱纳特为代表,两条不同路线的人工智能学者致力于常识知识的形式化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但是当前人工智能知识表示中依然存在大量未解的难题。本文认为,寻找解决常识知识形式化这一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问题的关键一方面需要人工智能研究思路的转变,另一方面则在于从各门相关学科中寻找新的解题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活中,判断某人是否知道某事,不仅是十分常见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当代知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证明,日常知识的归赋具有风险效应、认知副作用效应、凸显效应、场景呈现效应、归赋者效应等。日常知识归赋受各种语境因素影响的实验数据,不仅为知识归赋的语境主义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知识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实验问题和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知识归赋的语境敏感性:三种主要的解释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归赋的语境敏感性是指,对于同一个认知主体S和同一个命题p,在不同的语境中,我们会做出不同的知识归赋:在低语境中.我们认为S知道p;而在高语境中,我们认为S不知道p.语境主义认为,知识归赋的语境敏感性反映了知识归赋的成真条件对归赋语境的敏感性;SSI则认为它反映了知识归赋的成真条件对主体语境的敏感性;与语境主义与SSI的语义解释相反,语用论温和不变主义提出了一种语用解释,它主张用会话适当性条件的语境敏感性来解释知识归赋的语境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波兰尼意会(隐性)知识在中国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评析了中文术语翻译的多样性造成的困惑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以哲学为主干、教育和管理为两翼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度反思。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与权力:从福柯的观点看学科场域中的权力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知识/权力观,其微观规训权力与知识结盟,无所不在,渗透到社会的毛细血管。权力关系通过监视、规范化裁决、身体控制、空间分割、时间编排、介入、追踪、符号生产等技术支撑,使课程、教室、实验室等学科场域,成为"规训社会"的不同表达。  相似文献   

13.
意会知识的研究是现在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探讨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的关系,把握意会知识的本质属性,并试图建构科学认识的过程模式和结构模式,从而完成对意会知识的认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叶开始,奎因、塞拉斯、戴维森等人对经验主义的攻击使得经验失去了证成知识的作用,威廉姆森倡导的"知识优先"论题将知识视为不可被进一步分析、拆解的单位,经验不再起到首要作用,这最终带来了知识和经验在当代知识论中的分裂问题.皮尔士关于知识基础的讨论蕴含了将经验视为限制和塑造知识的力量,以及将知识视为实际探究的起点这...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专题的双语术语知识库,其背景是数字时代的语言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整合信息资源,提供知识服务体系,实现数字时代以信息传播技术应用为特征的信息知识传播与承载,以利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区域合作。建立术语知识库的关键在于知识本体的创建过程,本文旨在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专题双语术语知识库的本体构建方法和操作流程,以本体实例为其他专业领域术语知识库的建库理论和实践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知识资源的共享利用和重复性使用,为相关的学术科研、翻译实践、对外宣传等活动提供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6.
科学知识是以假说的形式被提出并通过不断的经验证实成为科学理论而被接受的。科学假说是科学家把对世界的信念和看法用语言陈述的形式具体化了的命题。这种语言层面的命题表述,涉及把世界的本体实在翻译成有意义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由于世界本体实在的相对性及本体论的相对性,使得由此建立起来的科学假说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本体论的相对性构成科学知识不确定性的根源。奎因通过语言和逻辑的分析,把这一问题明确地表现出来并进行了具体和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地方性知识对解决我国当前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意义。文章从地方性知识的情景性特征出发,论述了农业科技推广要强调普遍性农业科技知识与地方性农业知识的通约性;从地方性知识产生的协商性和辩护性特征出发,强调要致力于构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共同体;从地方性知识的文化整体性出发,强调农业科技推广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方式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改进。  相似文献   

18.
16至19世纪,在中国仿制与使用西方火器的技术交流中,西方弹道学知识逐渐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相关知识、经验相结合,这集中反映在明清时期的兵书文献中.从描述术语的角度,主要就明清之际兵书文献中关于弹道学知识的描述进行辨析与探讨,从瞄准技术、弹道轨迹描述和对飞行的解释几个方面概述中国在明清之际既继承了传统火药抛射武器的定性描写,也吸收了西方弹道技术与理论,希冀以此反映出中国弹道学知识在16世纪西方弹道学知识传入之后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19.
追求确定性知识的思维方式及其现代性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求确实可靠的确定性知识,构成了哲学和自然科学得以成立和发展的传统。随着这一思维方式在人文社会知识中的贯彻,确定性及其所导致的知识霸权和控制构成了现代性的一个基本纬度;后现代的相对主义是上述现代性的极端的怀疑主义后果。确定性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不能真实理解科学及其发展。不论是从知识论自身的发展,还是从追求确定性知识所导致的现代性后果来看,我们必须正视知识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科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并起主导作用,科学文化为大学人的自我发展树立了目标并创造了环境条件。当代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注重科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使大学人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