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范岱年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1):34-37,49,126,127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库恩的科学哲学在中国科学哲学界传播、研究、探讨的历史.最后,作者指出了库恩的科学哲学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学习库恩、超越库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和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是国内学术界很少涉猎的主题,而国外的有关文献数量堪称庞大。本文简要回顾了从波普尔到拉卡托斯科学哲学发展的主线,并主要以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为对象探讨库恩的“范式”和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在经济思想史分析中的作用,从中也可以看出科学哲学基本框架引入经济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库恩的位置     
纵观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许多哲学家、科学家、科学史家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若将这一发展视为一条轨迹,而非印记的堆积,我认为应将库恩做为一个醒目的坐标原点。其一,库恩是科学哲学进行社会学转向的标志人物。科学哲学在本世纪初由于较成熟的哲学派别“维也纳小组”的出现而较充分地显露出其特点:注重证明的逻辑,注重经验材料,注重语言分析。将科学哲学归于英美分析哲学传统并不为过。波普尔指出经验证明逻辑的缺陷,汉森更提出“理论负载”的观念等等,使逻辑实证主义走向式微。那么科学哲学的发展方向为何?六十年代库恩提出…  相似文献   

4.
继1980年11月卡尔·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讨论会之后,1981年12月全国科协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又在北京召开了托马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讨论会。这是一个小型专题讨论会。与会代表来自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学三个研究领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库恩的思想进行了剖析,使得讨论较前深入,也能启发思想、开阔眼界。因此,会议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同志们普遍感到有收获。但由于国内关于西方科学哲学以及库恩的著作、资料翻译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发展定律》之第一定律是在拙著《同一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惠威尔、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夏皮尔、劳丹及国内科学哲学界时贤的科学发展理论提炼出来的。它的定义是: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绝对难度越来越大,相对难度越来越小,成果水平越来越高,成果  相似文献   

6.
对范式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十一年前,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库恩以一本不到十三万字的小册子《科学革命的结构》(以下简称《结构》)震动了整个西方科学哲学界。此后,又有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人的学说与之相伴随,汇成了一股“历史主义”的潮流,猛烈地冲击着逻辑经验主义的堤坝。所谓“历史主义”学派,一般具有这样的共同点,着重探讨科学知识增长的规律;强调以科学史料为基础来考察科学哲学问题,而把传统的逻辑分析方法降到从属地位;坚持科学理论是有结构的韧性体系,科学知识的发展不是直线积累过程的观点。但是,这一学派内部的分歧也十分明显。举其要者,拉卡托斯就认为库恩强调的社会学、心理学因素应当被排除在科学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外;而费耶阿本德则责怪库恩把科学哲学的大门开得小了一点,未能让神话、宗教、政治等非理性的因素涌入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库恩一直强调他作为历史学家的身份,并认为自己"既搞科学史,也搞科学哲学"。库恩强调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并需要进行合作的整体性思想。库恩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关系上的独到见解,凸显了他从科学史中呈现科学形象的独特的方法论视角和观点;他既不同于他之前的科学哲学家又不同于一般史学家的观点,使得他遭到来自双方的批评并引起诸多争议。库恩看起来部分像历史、部分像哲学的主张,使得他更像是"欧洲派的史学家,美国味的哲学家"。虽然库恩强调社会历史因素对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主张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研究科学发展等思想,已为许多学者所接受并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也导致历史主义学派对科学"历史的再现"研究工作的兴起和发展;但是,库恩的科学史学观,在科学史家中并没有真正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没有实质性的深刻影响。库恩的科学史学观,看似矛盾、实则谨慎而深刻;彰显库恩这方面的思想及其深刻性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2012年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版五十周年。此书的出版,是国际科学哲学界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转向的开端。五十年来,此书深刻地影响了科学哲学及相关学科的历史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热烈的讨论和争论。在五十年后的今天,如何正确评价库恩所引发的这场变革,如何正确理解库恩的思想及其发展,仍然是学界所瞩目的话题。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纪念《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五十周年专门出版了其第四版,并邀请加拿大  相似文献   

9.
库恩在中国     
2022年是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诞辰100周年及库恩的重要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60周年,为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于2022年7月18日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举办了“纪念库恩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其中线下约40人,线上近800人。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主任蒋澈博士主持,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范岱年先生、科学史家刘钝先生、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教授等分别在会上致辞。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王巍教授、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李创同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崔伟奇教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等分别作了《库恩与后库恩科学哲学》《规范与游戏规则——库恩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库恩哲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库恩与后库恩编史学》的主题报告。本刊从研讨会致辞和专家报告中选择三篇文章集中刊出,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0.
量子物理尤其量子力学,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和改变最大的科学分支。托马斯.库恩是20世纪几位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大师之一。他率领物理界、科学史界以及科学哲学界的专家,成功完成了《量子物理历史文献》的建设项目。这一文献十分重要,值得中国学术界深入了解。建立这一文化工程,需要处理的文献数量巨大,涉及的重要物理学家约百人之众。在完成这一项目过程中,有很多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在类似文化工程中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1.
解读《使国家更安全—科学技术在反对恐怖主义中的作用》一文,并对比国内一项高度类似的研究,指出在利用科学技术反对恐怖主义的思路上,存在两种迥异的风格。事实上,科技与社会的交界面,制约着科技反恐的效能,从而提示了社会科学,甚至人文科学等软科学,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种观点下,对科技反恐的研究,能够为考察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种富有启发的"场景";继而,通过改善与公众的信息交流,以及改进模型和风险评估的质量两例,具体分析了技术和非技术因素的互相依存;最后指出,本文的主题实际上是一种整合的、跨学科的研究趋势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亨普尔的律则解释模式——演绎-律则模式和归纳-统计模式适用于社会科学的假设下,通过对相关性问题以及高概要求的讨论,考察了I—S模式对社会科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哲学社会科学走上由国家主导的"规划科学"模式的道路。但受政治运动冲击、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制定的各项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大都形同虚设,只有1956年制定的《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十二年(1956-1967)研究规划草案》幸运地成为集中体现并延续上述"规划科学"模式的一个成功特例。虽然草案本身还只是一个不完善的学术性工作计划,但它依然充分发挥了"规划科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发展,在中国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issue of “objectivism vs constructivism” in two areas,bi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which are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natural sciences suchas physics (where objectivism is dominant) andthe human and social sciences (whereconstructivism is widespread). The issues inbiology and in cognitive science are intimatelyrelated; in each of these twin areas, the “objectivism vs constructivism” issue isinterestingly and rather evenly balanced; as aresult, this issue engenders two contrastingparadigms, each of which has substantialspecific scientific content. The neo-Darwinianparadigm in biology is closely resonant withthe classical cognitivist paradigm in cognitivescience, and both of them are intrinsicallyobjectivist. The organismic paradigm inbiolog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utopoiesis,is consonant with the paradigm of “enaction” incognitive science; the latter paradigms are bothprofoundly constructivist.In cognitive science, the objectivism vsconstructivism issue is internal to thescientific field itself and reflexivity isinescapable. At this level, strong ontologicalobjectivism is self-contradictory and thereforeuntenable.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sself-coherent; but it also rehabilitatesa weak form of objectivism as a pragmaticallyviable alternative. In conclusion, there is aneven-handed reciprocity between “objectivist”and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Finally, thearticle examines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conclusion for fields other than cognitivescience: biology; physics and the naturalsciences; and the human and soci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5.
政策科学是当今社会科学中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政策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对“政策科学”的概念进行溯源,以此回溯政策科学的发展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科学的解释模型中,意向性解释诉诸人的信念、期望等目的性因素;覆盖律解释旨在寻找规律。本文通过辨析这两种不同主张的根源,试图说明意向性解释与覆盖律解释的不同源于对社会科学本质的不同理解,以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为平台使得覆盖律解释的努力失败,弥合意向性解释和覆盖律解释的分歧的可能性来自于突破逻辑经验主义的局限,重新看待社会科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在关于科技跨文化和跨国家传播的研究中,巴萨拉模型和佩尔森的文化帝国主义,是一种全球西方化的实证主义科技观;后殖民科学观,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地方性科技之间的永久隔阂,走向文化相对主义;当前的后殖民技科学观从全球性与地方性之间相互冲撞的关系视角去关注着全球性与地方性之间各种异质性要素的辩证冲撞与互利发展,这种视角的理论基础实际就是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三个方面探析了批判实在论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贡献。它把社会实在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分层与超验性、突现性和社会结构的能动转化性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它探讨了“认识谬误”的实质、根源和后果,从知识论、因果关系解释论和科学研究程序等方面阐述一种新的认识论。其方法贡献主要集中在回溯法、水平与垂直因果关系解释法和社会行动转化模型三个方面。它批判了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的两极张力,从五个方面克服它们各自的二分法缺陷。批判实在论方兴未艾,面对学术界的一些质疑,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网络思维:基于点线符号的认知图式和复杂性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思维将事物结构视为由点(事物的组成要素)和线(要素间的联系)组成的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事物的结构、功能和演变。这种以网络为认知图式的思维方式已经在自然、经济和人文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网络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科学象征,而网络思维及其技术将为正在崛起的复杂性科学范式提供有助于弥合整体论和还原论之间鸿沟的认识工具和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20.
物理主义:从方法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物理主义学说一直和实证主义思潮交织在一起,它们相互渗透、互为表里。在现代科学革命的巨大影响下,物理主义首先作为方法论体系独立开来,并且和逻辑实证主义思潮紧密相关。物理主义方法论在社会科学中的滥觞引发了广泛的科学主义争论。但是,随着当代认知科学的深入发展,物理主义正经历着从方法体系到本体理论的自我转换。而无论如何,科学逻辑是物理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