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数据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引发了不同于以往的隐私伦理挑战,这种新挑战表现在数据挖掘、数据预测和更全面的监控等方面。导致隐私伦理问题的技术原因是海量数据的共享与挖掘,其社会性后果是主体身份的数据化。问题的现实性根源在于数据共享平台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多样性,以及个体观念与相关行为的转变。通过提高数据用途透明度、调整个人隐私观念、搭建共同价值平台、寻求合理的伦理决策点等对策,提高价值与行为的一致性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所提出的加强源头治理、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保障的意见指导下,针对知情同意失效、去匿名化以及群体隐私侵权所带来的三种处于立法保护空白状态的信息隐私伦理风险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信息科技客体与信息科技主体有限认知、信息科技客体与信息科技主体片面价值观相结合是信息隐私伦理风险的两方面成因”这一观点,之后,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两项能够从源头予以治理的制度保障措施,即个人信息保护基金制度和隐私保护设计及其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与计算机聊天是对人与人聊天的形式化描述,形成的是.主体一客体"结构;这种新型的交往关系不能满足成功交往行动的有效性要求,将会引发诸如造成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对人的情感产生负面影响、使社会伦理和商业伦理面临新的挑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等伦理风险,这就需要从社会伦理、商业伦理和青少年伦理等多方面建构聊天机器人的伦理道德规范,以便引领这一技术发展向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性的伦理话语中,表面上将自然与环境作为同一个概念来使用,而实际上暗含着根本性的转折:从自然向环境的重心转移,反映了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并预示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恶化的趋向。由是观之,环境伦理不过就是现代社会伦理的延展,尚未改变保护自然的伦理次序:把原有的基本社会道德规范加以推广,把生态平衡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价值加以重视,以为就此达到了环境伦理的目的。与此不同,生态伦理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最终会对人的社会现实生活产生影响,触及人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基因隐私的伦理和法律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隐私是个人隐私的深层次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隐私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基因隐私进行单独的伦理和法律规范.在伦理上只有从根本上防范基因决定论,在法律上只有专门设立基因隐私权,才能对基因隐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保护.本文着重讨沦基因隐私所带来的问题以及伦理和法律对其的规范.  相似文献   

6.
肖峰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4):14-17,40
从元伦理学的层次上来分析科技的善恶问题,可以对科技的伦理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形成科擘技术元伦理学的新视角,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科技善恶的语义指标,从而为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获得科技善提供明晰的人文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出现了一些与传统隐私问题有别的新问题。新的隐私问题主要涉及共享的、原本不敏感的、公开的个人信息,这种存在于公共领域的隐私不属于传统的隐私理论的研究对象,也往往是受传统隐私理论之影响的法律保护的盲区。当代中国在走向信息化的进程中,公共领域的信息隐私问题日渐突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当努力提升公民的隐私意识,强化公共领域信息隐私的观念;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确立公共领域信息隐私问题的分析框架及其伦理支撑;尽快完善和加强对公共领域信息隐私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时代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时代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准确地把握时代提出的问题。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计算机互联网在人类创造便利的同时也撞击着人类苦心营造的传统伦理壁,从关怀人性和满足人性的高度对计算机互联网网络可能造成的伦理问题进行冷静的理想思考是人类的权利和责任。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出现了一些与传统隐私问题有别的新问题。新的隐私问题主要涉及共享的、原本不敏感的、公开的个人信息,这种存在于公共领域的隐私不属于传统的隐私理论的研究对象,也往往是受传统隐私理论之影响的法律保护的盲区。当代中国在走向信息化的进程中,公共领域的信息隐私问题日渐突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当努力提升公民的隐私意识,强化公共领域信息隐私的观念;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确立公共领域信息隐私问题的分析框架及其伦理支撑;尽快完善和加强对公共领域信息隐私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从可持续消费看信息技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可持续消费的角度考察了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信息技术,指出了其符合可持续消费方面的特点,同时指出了沿袭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信息技术不符合可持续消费的特点,认为真正的符合可持续消费的信息技术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业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数据库话语体系下,数据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构成了信息域的本体结构。基于这一基本事实,大数据时代下个体身份的建构实际上就是数据挖掘到信息拓展的过程。但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智能计算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推断性难题,所以就信息隐私而言,在一种人工环境的完全包围中,则必然要面临人类自我反思能力丧失所带来的伦理风险,即"超级全景监狱"之下的个体自由问题。立足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回到信息域本体结构的论证之上,并且将信息隐私作为一项基本权利重新审视其内涵,才能为这一伦理难题的解决寻求一种可能性途径。  相似文献   

12.
纳米伦理是基于纳米技术和伦理责任的双重意义产生的,从语境角度来看,纳米伦理包含三方面内容:纳米伦理的自然语境分析、纳米伦理的社会语境分析和纳米伦理的各人语境分析。基于对纳米伦理内涵的阐释,我们会发现,纳米伦理具有预测性、永恒性、公平性、前进性、革命性和多元性这六个特征。一些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的归宿点都在应用上,纳米伦理也不例外,它的应用是理论应用和实践应用结合的双重语境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实现长效治水,促进人与水的可持续发展是水环境治理的实践难题。水环境治理从工具意义上认识水,将水看作人类客观改造的对象;水伦理治理把水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水共构、共生的理念,强调治水是一种合伦理性的治理,以水伦理为价值取向,围绕水伦理问题进行治理。浙江“五水共治”的治水伦理实践为我们在新时期处理好人水关系,促进人水和谐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环境伦理到信息伦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伦理理论却在价值论的路径上找到了契合点。自然实体的"内在价值"构成了环境伦理的价值基础,但将自然实体进行数据集合化的"信息体"却无法成功地将"内在价值"嫁接于信息伦理之中,而基于物质和信息的"双重存在"、"双重演化"理论的"普遍关系效应"的生态价值观有效消解了"内在价值",并且成为了信息伦理的新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技术及其产物广泛深入地融入人类生活的当下,伦理道德问题日益呈现出系统性、结构化和分布式的态势,传统的伦理话语体系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挑战,妥善地解决人工技术实体的伦理地位问题已成为一种必然之需.实现伦理思维范式从单点式的个体伦理向分布式的结构伦理的转变,用结构伦理来补充和拓展个体伦理,是解决人工技术实体伦理话语权论争和困...  相似文献   

17.
发展伦理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价值维度,是对人类发展机制的规范和对这种规范约束的价值肯定与自觉.问题是,传统意义上的伦理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这里的人,即伦理主体是以个人为基础的(推而广之,兼及集体).  相似文献   

18.
生殖干预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即应用这样的技术是否会侵犯人的尊严?很多中西方学者曾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然而远未形成一致意见。儒家伦理是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伦理学理论,对于人的尊严给出了明确论述,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当代生殖干预技术的一系列重要伦理问题。儒家的尊严概念包括普遍尊严和人格尊严两重含义。通过重构儒家尊严概念的两重含义及其道德要求,有助于回答两个曾引起广泛争议的有关人类生殖干预的伦理问题,即我们是否应当干预人的自然生殖过程?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基因技术设计具有完美天赋的婴儿?儒家的尊严观为当代生殖干预的伦理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脑电图(EEG)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涌现。有的产品,比如Focus头环的使用在我国已引起社会关注和伦理争论。本文选取消费级EEG设备中的10个代表性产品,考察其工作原理和宣传功效,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产品存在的安全性、神经炒作、神经监控和神经隐私问题。文章提出,消费级EEG产品面临的最核心的伦理挑战是神经监控和神经隐私问题。鉴于目前国内外缺乏相应的监管,本文最后针对这些伦理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为了更好地约束与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社会各界相继提出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伦理原则与伦理指南.总体来看,各种伦理原则的内容大致趋同,但也有一些被普遍忽略的内容,而且不同机构对同样一种伦理原则的阐释存在明显差异.虽然有的学者认为人工智能伦理原则是无用的,但从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