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模拟临床咬合,对种植术与分根术联合修复后的牙体进行功能性早期负载,得到下颌骨各阶段的最大变形量,从而研究缩短种植术与分根术联合修复周期的可行性。采用反求的方法得到实验模型,在没有形成骨结合的情况下对术后牙体施加动态载荷,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在整个咬合周期内下颌骨的变形分布规律。最大变形量出现在受力角度达到最大处,且小于产生纤维性结合的最小阀值150μm,可以用早期负重代替传统延期负重作为治疗种植术与分根术联合治疗方法,并且可以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种植术与分根术联合修复后的牙体进行功能性早期负载和传统延期负载,得到下颌骨在动态与静态两种载荷下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从而研究动态与静态两种载荷对下颌骨的影响,以及早期负载与延期负载所能承受的最大咬合力.方法:采用反求的方法得到数值模拟所需模型,在没有形成骨结合与形成骨结合两种的情况下对术后牙体施加动态与静态两种载荷,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下颌骨形变与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牙体在受到动态载荷时所产生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大等效应力均与静态载荷时相同,且可以完成日常咀嚼任务,但仍应尽量避免使用术后牙齿长时间反复咀嚼,在早期与延期两种负载下,术后牙体可以承受的最大咬合力分别为1 957 N和2 047 N.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实验性继发牙折裂的线及面形态学改变。方法:对没有裂纹牙冠完好的离体牙进行根管治疗和多类型的(牙合)面充填后,在万能力学试验机上对牙(牙合)面施以静态压力造成继发性牙折裂,分析裂纹的数量、形态和牙折面的形状及边缘线的情况。结果:裂纹和牙折面的形态、形状呈现不规则的复杂表现。结论:继发性牙折裂形态不一,与牙齿治疗情况、治疗过程中去除牙体组织多少、解剖结构及受力的大小及角度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不同粘结层厚度对全瓷冠修复的影响,建立左下颌第一磨牙中央面洞充填的全瓷冠三维有限元模型,包含氧化锆全瓷冠、粘结层、洞形充填体、牙本质。粘结层采用Cement1、Cement2两种树脂材料,50μm、100μm、150μm、200μm四种厚度。分别模拟正常咬合、异常咬合两种咬合状态:载荷大小为200 N、700 N,垂直加载,加载点为5个。共建立16个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两种咬合状态下各模型应力值分布规律相似,全瓷冠受力与粘结层材料几乎无关,粘结层受力随粘结层弹性模量增大而增大,最大主应力随粘结层厚度增大而减小,洞形充填体最大主应力随粘结层厚度增加缓慢升高;且高弹性模量粘结层受力低于低弹性模量粘结层受力。说明在对全瓷冠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应充分考虑粘结层的影响。推荐使用100~150μm的粘结层厚度,可能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在不同骨质牙缺失修复中的近期和远期效果,为临床牙缺失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牙缺失修复患者96例,以接诊顺位分为两组,单数48例患者为常规修复组,采用常规种植;双数48例患者为即刻修复组,采取即刻种植,比较两组治疗时间,种植后使用Osstell谐振频率分析仪测定种植体稳定性(ISQ值);随访24个月,评价远期效果.结果常规修复组不同类骨质牙缺失患者种植后ISQ值与即刻修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修复组Ⅰ,Ⅱ,Ⅲ,Ⅳ类骨质牙缺失患者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修复组(P0.05).随访24个月,常规修复组Ⅰ,Ⅱ,Ⅲ,Ⅳ类骨质牙缺失患者种植成功率分别为100%,100%,85.71%,80.0%;即刻修复组种植成功率分别为100%,100%,75.0%,83.33%(P0.05).两组牙齿松动、牙龈红肿、牙周脓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法修复牙缺失可缩短治疗时间,而且近远期效果与常规种植相当,可用于不同骨质的牙缺失修复.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将2015年8月~2017年3月于临潭县妇幼保健站进行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研究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5%明显高于对照组8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多次法根管治疗,且安全性更高,临床治疗牙体牙髓病应首选一次性根管治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中急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75例患者行根管治疗的 2 75颗患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急症发生率为 14.2 % ,以磨牙多见 ,疼痛程度以中老年人更为严重 ,有牙源性瘘患牙的患者急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根管治疗术急症的发生与牙位、年龄和有无牙源性瘘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根管治疗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避免急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维扫描和迭代最近点配准技术,建立一种定量分析牙冠修复体在模型上咬合的数字化辅助方法。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分别获得上下颌石膏模型、预备体代型和牙冠修复体的三维数据,利用迭代最近点配准技术实现"虚拟就位"。在逆向工程软件中,利用测量距离等功能模块分析全冠修复体和对颌牙的咬合距离关系,获得牙冠修复体咬合的定量分析。通过配准、测量距离、计算面积等功能函数,实现了牙冠修复体在模型上的虚拟就位,定量分析了牙冠的咬合接触,初步建立了一种咬合接触的数字化定量获取路线,并对一例修复体进行了分析。初步建立了牙冠修复体在模型上咬合接触的三维数字化定量分析方法,为牙冠修复体制作效果的数字化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ANSYS软件对口腔种植修复上部结构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 .建立了下颌骨、邻牙、种植体及上部构造的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模型 .由应力云图分析了单颗种植义齿在 3种不同牙尖斜度设计的条件下对种植修复的影响 ,为指导种植修复临床 ,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 ,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10.
有限元法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ANSYS软件对口腔种植修复上部结构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建立了下颌骨,邻牙、种植体及上部构造的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模型,由应力云图分析了单颗种植入齿在3种不同牙尖斜度设计的条件下对种植修复的影响,为指导种植修复临床,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最好方法,钙化根管严重影响根管治疗的效果。观察EDTA凝胶辅助K型锉对钙化阻塞根管进行预备,评价其临床疗效。随机选择根管钙化患牙48例,共54个钙化根管,用EDTA辅助K锉进行根管预备,根管治疗过程中,蘸取EDTA凝胶导入根管闭塞处向根方预备,或在根管内封入EDTA凝胶l周后进行根管预备。根据临床检查及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效果。54个钙化根管中有45个根管扩通,达到根管预备要求,成功率为83%。EDTA应用于钙化根管的预备有较好疗效,可提高根管预备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正畸治疗成人慢性牙周病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 2016年8月在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口腔治疗中心治疗的21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常规牙周治疗及正畸治疗,通过比较正畸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组织及咬合关系变化来评价正畸治疗成人慢性牙周病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平均疗程23个月,正畸治疗后牙龈无明显炎症、牙周袋变浅或消失、牙齿稳固、牙列整齐、患者的咬合关系均达到个别正常(牙合)[1],拍摄X线片显示:应用正畸技术矫治成人慢性牙周病错(牙合)畸形前后牙槽骨的高度未见降低.正畸治疗结束时患者的牙周情况及颜面美观较矫治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正畸治疗改善了成人慢性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环境及颜面美观,恢复了牙周病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牙列功能,使患者的咬合关系均达到个别正常(牙合),恢复了牙齿之间的咬合平衡.对成人慢性牙周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为成人慢性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正常咬合和错颌畸形情况下下颌骨在种植体支持下的生物力学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建立磁性附着体下颌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正常咬合和异常咬合两种情况在右第一磨牙上施加垂直向下的载荷,记录种植体周围骨及黏膜的生物力学性能.在错颌畸形的情况下,种植体周围骨的最大等效应变略大于正常咬合情况,但都在生理耐受阈值内.黏膜在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以扁桃体及舌体大小为基础的临床分期及悬雍垂腭咽成形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2001~2004年在我院收治的33例资料完整、实施UPPP手术并有随访记录的OSAHS的病例资料,参考2002年Friedman分期标准,按扁桃体大小和舌体大小将其分为Ⅲ期,1期为舌体Ⅰ或Ⅱ,扁桃体Ⅱ或Ⅲ;2期为舌体Ⅲ或Ⅳ,扁桃体Ⅱ或Ⅲ;3期为舌体Ⅲ或Ⅳ,扁桃体0或Ⅰ.经UPPP手术治疗后疗效根据比较各组成功率.参考国外资料,根据AHI降低的程度将疗效分为成功和失败两种结局,术后AHI较术前降低≥50%,且AHI<20次/h,症状明显减轻者为手术成功;余为失败.并就病情严重程度和体重指数对术后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及问卷调查结果示:1期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1.8%,2期患者手术成功率为41.2%,3期患者手术成功率为0.1期患者UPPP术后AHI对比术前有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2期和3期患者术前术后AH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UPPP手术疗效与OSAHS患者术前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BMI<30 kg/m2的患者UPPP手术疗效较好.结论根据舌体大小和扁桃体大小的临床分期可决定UPPP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根管治疗术,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一年后病情的复发情况。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前牙因外伤脱落常见于青少年。自1995年以来 ,作者在工作中对外伤造成脱落的上前牙及时进行再植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30例中男23例 ,女7例 ,年龄13 -25岁 ,均为上前牙。主要原因是摔伤、拳击伤 ,离体时间0.5 -5小时。2治疗方法2.1清洗患牙在无菌条件下 ,彻底清除根面异物 ,注意保护牙周膜 ,牙槽窝常规消毒局麻后进行清创。2.2植牙将准备好的牙按一定方向植入 ,请病员做正中咬合 ,使牙完全复位 ,注意保护根尖附着的牙乳头 ,严密缝合龈缘。2.3固定与调整视局部条件 ,可选择“8”字交叉结扎固定、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Protaper手动镍钛锉和不锈钢K锉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牙髓炎患者共7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roTaper手动镍铁锉(实验组)和手用不锈钢K锉(对照组)一次法进行根管预备,侧向加压技术充填根管,记录根管治疗术后3d疼痛反应情况及根充效果.结果:手动Protaper镍铁锉与传统的K锉相比,术后疼痛反应较轻(P〈0.05),根充效果理想(P〈0.05).结论:手动ProTaper镍铁锉结合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牙髓炎,可获得良好的充填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分析了银夹输卵管绝育术4400例,随访1530例。结果成功率达到98.7%,无明显近、远期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分析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效果。选取医院收治的132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术,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统计对比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对比两组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1.52%低于对照组12.1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能降低患者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且近期、远期治疗效果均较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后牙牙冠严重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采用根管治疗或塑化治疗后,应用自攻自断螺纹钉固位及后牙光固化树脂修复大面积缺损部。结果 经过1-6a的临床观察,修复后的临床效果良好。结论 自攻自断螺纹钉及后牙光固化树脂修复后牙牙冠严重缺损,恢复牙体形态及功能的效果较好,且远期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