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用 P( OEt) 3和 PPh3分别与 Co6(μ6-P) (μ,η2 -SCH2 CH2 CH2 S) (μ-PSCH2 CH2 CH2 S)( CO) 12 进行取代反应 ,首次得到 4个一取代和 1个二取代含半填隙磷原子配体六核钴羰基簇合物的取代衍生物 ,化学式如下 :Co6( μ6-P) ( μ,η2 -SCH2 CH2 CH2 S) ( μ-PSCH2 CH2 CH2 S)( CO) 11〔P( OEt) 3〕 ( a 和 b,同分异构体 ) ,Co6( μ6-P) ( μ,η2 -SCH2 CH2 CH2 S) ( μ-PSCH2 CH2 CH2 S) (μ-CO) ( CO) 9〔P( OEt) 3〕2 ( ) ,Co6(μ6-P) (μ,η2 -SCH2 CH2 CH2 S) (μ-PSCH2 CH2 CH2 S) ( CO) 11( PPh3) ( a) ,Co6( μ6-P) ( μ,η2 -SCH2 CH2 CH2 S) ( μ-PSCH2 CH2 CH2 S) ( μ-CO) ( CO) 10 ( PPh3) ( b) .对 5个合成的簇合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 ,IR( νco)、1HNMR、31PNMR和 MS谱学表征 ,发现 a和 b, a和 b 是一取代的同分异构体 ,P( OEt) 3和 PPh3可能取代母体钴簇合物基底不同钴原子上的一个 CO. 是二取代产物 ,两个P( OEt) 3分子可能各取代母体钴簇合物在顶端的两个钴原子上的一个 CO.  相似文献   

2.
用P2S5分别与萘和二茂铁反应,得到两种配位基前体:C10H7-P=S-S-S=S-P-S-S-C10H7(L1,C10H7为naphthyl萘基)和Fe-P=S-S=S-P-Fc-S(L2,Fc为二茂铁基)。L1和L2分别与Co2(CO)8反应,得到两种新的含S,P桥基的六核钴羰基簇合衍生物:Co6(μ3-S)2(μ4,,η^2-SPC10H7)(CO)14(Ⅰ)和Co6(μ3-S)2(μ4,η^2-SPFc)(CO)14(Ⅱ).L1与Ru3(CO)12)反应得到Ru3(μ3-S)(μ-H)2(CO)9(Ⅲ)和Ru4(μ3-S)(μ3-PC10H7)(CO)10(Ⅳ).通过元素分析和谱学表征,对族合物Ⅰ-Ⅳ的结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3.
用Co(CO)8与3个含硫、磷杂原子的有机前配体反应,得到两四核和一个六核含硫、磷原子配位分子片的新颖钴羰基族合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1HNMR和MS等谱学表征,确定它们的化学组成如下:族合物Co4(μ3-S)[P(S)(OCH3)2]2(CO)9、Co(μ,η^2-S2)[P(O-i-C3H7)2]2(CO)10(Ⅱ)和Co6(μ3-S)2(μ-P五节杂环化合物)(μ6-η^3-P五节环化合物)(μ-CO)(CO)10(Ⅲ),对它们可能的立本结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4.
用P2S5分别与萘和二茂铁反应,得到两种配位基前体:(L1,C10H7为naphthyl萘基)和(L2,Fc为二茂铁基).L1和L2分别与Co2(CO)8反应,得到两种新的含S、P桥基的六核钴羰基簇合衍生物:Co6(μ3-S)2(μ4,η2-SPC10H7)(CO)14(Ⅰ)和Co6(μ3-S)2(μ4,η2-SPFc)(CO)14(Ⅱ).L1与Ru3(CO)12反应得到Ru3(μ3-S)(μ-H)2(CO)9(Ⅲ)和Ru4(μ3-S)(μ3-PC10H7)(CO)10(Ⅳ).通过元素分析和谱学表征,对簇合物Ⅰ~Ⅳ的结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5.
双取代簇合物NEt4RuCo3(CO)10(PPh3)2与固体(PPh3Ay)Cl和TlPF6反应,生成了双取代簇合物AuPPh3RuCo3(CO)10(PPh3)2·CH2Cl2 Ⅰ后,双取代簇合物Ⅰ又逐渐转变为单取代簇合物AuPPh3RuCo3(CO)11(PPh3)Ⅱ.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已通过元素分析、IR、31PNMR、59 Co NMR及有关反应验证.双取代簇合物Ⅰ中的两个取代基位置与反应物NEt4RuCo3(CO)10(PPh3)2中两个取代基的位置相同,即两个取代基中,一个占据与钴结合的位置(Co-P),而另一个占据与钌结合的位置(Ru-P).单取代簇合物Ⅱ中的一个取代基占据与钌结合的位置(Ru-P).  相似文献   

6.
由Co2(CO)8与3个含硫、磷杂原子的有机前配体反应,得到两个四核和一个六核含硫、磷原子配位分子片的新颖钴羰基簇合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1HNMR和MS等谱学表征,确定它们的化学组成如下:Co4(μ3-S)[P(S)(OCH3)2]2(CO)9(Ⅰ)、Co4(μ,η2-S2)[P(O-i-C3H7)2]2(CO)10(Ⅲ)和Co6(μ3-S)2.对它们可能的立体结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7.
用 P2 S5分别与萘和二茂铁反应 ,得到两种配位基前体 :C10 H7PS SSPSC10 H7( L1,C10 H7为 naphthyl萘基 )和 Fc PS SSPSFc ( L2 ,Fc为二茂铁基 ) .L1和 L2 分别与 Co2 ( CO) 8反应 ,得到两种新的含 S、P桥基的六核钴羰基簇合衍生物 :Co6( μ3-S) 2 ( μ4 ,η2 -SPC10 H7)( CO) 14 ( )和 Co6(μ3-S) 2 (μ4 ,η2 -SPFc) ( CO) 14 ( ) .L1与 Ru3( CO) 12 反应得到 Ru3(μ3-S)(μ-H) 2 ( CO) 9( )和 Ru4 (μ3-S) (μ3-PC10 H7) ( CO) 10 ( ) .通过元素分析和谱学表征 ,对簇合物 ~ 的结构进行了推测 .  相似文献   

8.
报道通过2–呋喃甲硫醇/十二羰基三铁/三乙胺体系所形成的中间物[(μ-2-SCH2C4H3O)(μ-CO)Fe2(CO)6]Et3NH同CS2作用生成络阴离子[(μ-2-SCH2C4H3O)(μ-S C—S—)Fe2(CO)6]后,同卤代物原位反应,合成了3个新颖的含μ–二硫代甲酸酯配体的铁硫簇合物(μ-2-SCH2C4H3O)(μ-RS—C S)Fe2(CO)6(R=CH3、CH2Ph、CH2COOC2H5).这3个新颖配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9.
由 Co2 (CO) 8与 3个含硫、磷杂原子的有机前配体反应 ,得到两个四核和一个六核含硫、磷原子配位分子片的新颖钴羰基簇合衍生物 .通过元素分析、1HNMR和 MS等谱学表征 ,确定它们的化学组成如下 :Co4 (μ3 -S)〔P(S) (OCH3 ) 2 〕2 (CO) 9( )、Co4 (μ,η2 -S2 )〔P(O-i-C3 H7) 2 〕2 (CO) 10 ( )和 Co6(μ3 -S) 2 (μ-SP ) (μ6,η3 -SP ) (μ-CO) (CO) 10 ( ) .对它们可能的立体结构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 ,有报道用含磷、硫、氮的有机物配体和 Co2 ( CO) 8合成了许多结构新颖、成键独特的钴羰基簇合衍生物 ,其中就包括许多三核和四核的钴羰基簇合物〔1~ 5〕.本文用四个含有 C=S、P=S以及 PPh OR分子片的配位体 L1,L2 ,L3 ,L4 与 Co2 ( CO) 8反应 ,得到了两个三核钴羰基  相似文献   

11.
EEG-correlated fMRI of P3b component in P300 waves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Electroencephalography-correlate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EG/fMRI)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 (BOLD) sign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both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EEG events. Here, we implemented continuous and simultaneous EEG/fMRI to identify BOLD signal changes related to P3b component of P300, and 64 channels of EEG were recorded in II subjects during Landot Ring task inside a 1.5 T functional magnet resonance (MR) scanner using an MR-compatible EEG recording system. Functional scanning by echoplanar imaging covered almost the entire cerebrum every 2 s, leaving gaps of 2 s without scanning. Off-line MRI artifact subtraction software was applied to obtain continuous EEG data. Additionally, a P300 wave matched filter was constructed to inspect P300 wave occurrence following every target stimulus, target stimuli inspected to induce P300 were detected and their MRI scan number were then used as input for an event-related fMRI analysis. Finally MRI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s were constructed and corrected for multiple comparisons. By random effect group analysis, activations were detected in the right superior parietal lobule and bilaterally in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p〈0.001, uncorrec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upper regions were sources of P3b component and involved in target detection in memory comparison task.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立体电视网络传输及播放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供稳定高效的网络多视点立体电视服务,设计并实现了网络立体电视中P2P对等体的测量机制和调度机制.P2P对等体测量机制基于多视点视频的传输失真模型对对等体的失真率进行计算评估,应用VoDCrawler软件对P2P网络中影响数据传输的对等体关键参数进行测量,从而将失真率低和数据传输效果好的对等体提供给用户连接,达到优化网络对等体的数据传输的目的.实时分配数据传输任务的调度机制根据对等体列表中每个对等体的测量结果,对数据传输的任务分配进行优化,保证了多视点立体视频的视点完整性以及保证QoS的视频播放服务.实验结果表明,网络立体电视用户在获取服务时的服务质量可满足需求,视频播放的帧速率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球面及空间多边形的理论,分析了20种不同类型的3R-3P 机器人操作手及4R-3P空间连杆机构的位置问题,对运算过程进行了合理、有效的控制。与矩阵法相比,此方法具有表达形式简洁明了、系统规律性强、运算方便、容易掌握等特点,便于计算机通用程序的编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团簇NiMo3P各优化构型的形变情况,并寻找催化性能最优异的团簇NiMo3P构型,根据拓扑学原理,在B3LYP泛函条件下,采用Lan12dz基组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团簇NiMo3P进行优化计算,得到4种四重态、5种二重态共9种稳定构型。对团簇NiMo3P的变形性能进行分析发现:团簇极化率对于几何结构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构型1(2)的结构最为紧凑,不易发生形变。对前线轨道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相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在Ni、Mo、P 3种原子中,Mo原子最有可能是团簇潜在的催化活性位点;在催化反应中,团簇NiMo3P具有强的电子接受能力,但其提供电子的能力亦不可忽略;构型2(2)的能隙差值最小,亲电指数值最高,反应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以3-溴噻吩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烷基化反应、N-溴代丁二酰亚胺溴化反应、格氏反应和聚合反应合成了区域规整的聚3-己基噻吩.通过热重分析、凝胶色谱分析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P3/P4多相码雷达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杜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673-5678
针对P3/P4多相编码雷达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二次相位函数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联合分析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此类多相编码信号的二次相位函数在时间—调频率平面为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直线的特点,由积分二次相位函数获得信号总能量,通过检测峰值得到信号调频率的估计值;然后采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估计载频、带宽、周期等;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检测性能和参数估计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量小,并且由于没有交叉干扰项,使得参数估计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两类不同反应物使用微波固相合成法均得到层状磷锑酸钾,采用XRD、IR、TGA和指标化程序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锑酸钾属六方晶系a=0.71nm,c=3.08nm层间距为10.3nm,晶体结构中含有结晶水。  相似文献   

18.
P3-控制图的Hamilton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娟娟  王江鲁 《山东科学》2007,20(6):51-52,55
本文主要证明了如下结论:设G是2-连通的P3-控制图,若G的每个同构于z1的导出子图具有性质Φz1(a,b1)或Φz1(a,b2),则G有Hamitlton圈或者G■K2,3.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和固态反应法制备了Fe3P化合物,用X-射线衍射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Fe、P混合粉末的颗粒度逐渐减小,当球磨时间增加到100h时,衍射峰基本消失,混合物呈现非晶态.在1273K下退火70h后.混合粉末样品形成单一的Ni3P型四角结构,空间群为1-4.  相似文献   

20.
若图G的每个极小H-覆盖都是它的最小H-覆盖,则称图G为H-等可覆盖.P3-等可覆盖图和M2-等可覆盖图的特征已经被刻画.主要刻画P4-等可覆盖路,P4-等可覆盖圈,M3-等可覆盖路和M3-等可覆盖圈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