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低价钛试剂促进下,以2-(2-硝基苯基)苯并咪唑和碳酸二三氯甲酯为原料,经过串联还原偶联反应,一步合成了一系列苯并咪唑并[1,2-c]喹唑啉-6(5 H)-酮衍生物.产物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2.
在无溶剂条件下,无需催化剂,2-溴-1-苯基乙酮和2-氨基吡啶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了一系列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化合物,产率达55.0%~90.0%,产物结构由1H NMR,IR和MS得到确认.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以3-甲氧基苯酚、4-酮-3-甲酸甲酯哌啶盐酸盐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分子间环加成反应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潜在的多巴胺D4受体拮抗剂3-(4-羟基苄基)-8-甲氧基-1,2,3,4-四氢苯并吡喃[3,4-c]吡啶-5-酮。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氢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中间体及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子间环加成反应中,当反应物3-甲氧基苯酚、4-酮-3-甲酸甲酯哌啶盐酸盐与硫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1:30、反应时间为48 h时,最高收率为49.2%;在N-烷基化反应中,当反应物8-甲氧基-1,2,3,4-四氢苯并吡喃[3,4-c]吡啶-5-酮、4-羟基苯甲醛与三乙酸基硼氢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2:4:5、反应时间为20 h时,最高收率为51.8%。  相似文献   

4.
以4-咪唑甲醛和2-苄胺基乙醇为原料,经还原氨化、氯代及环合反应合成了7-苄基-5,6,7,8-四氢咪唑并[1,5-a]哌嗪.研究了反应溶剂和碱对环合反应的影响,得到较好的工艺条件,总收率达到53%.  相似文献   

5.
2-烷氨基噻吩并[2,3-d]嘧啶-4(3H)-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膦亚胺(2)与芳基异氰酸酯的氮杂Wittig反应,得到的碳二亚胺(3),再与伯胺作用得到中间体(4),而后在醇钠的催化下选择性关环,制得2-烷氨基噻吩并[2,3-d]嘧啶-4(3H)-酮衍生物(5)。讨论了该成环反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6-氯咪唑并[1,2-b]哒嗪-3-甲腈是抗癌新药新型TGF-β R1抑制剂BMS-986260的关键中间体。以水合肼和马来酸酐为起始原料,在酸催化下发生缩合反应,再用三氯氧磷进行氯化,与氨水发生氨解反应,接着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进行亚胺化反应,最后与溴乙腈发生关环缩合共5步反应合成。总收率为69.4%,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检测(波长254 nm)纯度为98.3%。产物结构经 1H NMR、13C NMR 确证。与已有的文献方法相比较,报道的合成路线具有化学选择性好、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收率高、避免柱层析分离、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水溶剂中,在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存在下,由3-甲基-1-苯基-1H-吡唑-5(4H)-酮和4-(2, 2-二氰基)苯基氰合成并经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95%乙醇的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化合物C21H15N5O的晶体.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 和1HNMR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291 1(2), b=1.368 7(3), c=1.418 0(2) nm, α=71.564(2)°, β=72.694(3)°, γ=69.926(2)°, Mr=353.38, V=2.182 0(7) nm3, Dc=1.076 g*cm-3, Z=4, μ(Mo Kα)=0.070 mm-1, F(000)=736.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79 9, Rw=0.128 4.化合物分子中,原子C1,C2,C3,C4,C5 和O1形成一个六元环,该六元环中C1-C2键长为0.135 0(5) nm,表明为双键,此六元环为椅式构象.  相似文献   

8.
以靛红酸酐、芳醛和芳胺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加热反应,有效地合成2,3-二氢-4(1 H)-喹唑啉酮衍生物.研究表明,芳醛的环上无论是吸电子基(如卤原子),还是给电子基(如甲基或甲氧基),对反应都没有明显的影响,产物的产率较高,在81%~93%之间.与已有的合成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处理简单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人体生理pH值条件下,3-甲基-6-氨基-5-氰基-4-(4-对甲氧基)苯基-1-苯基-1,4-二氢吡喃并[2,3-c]吡唑(Ⅰ)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获得了不同温度下Ⅰ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并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计算出其与BSA相互作用时给体-受体间距离r为5.01 nm及能量转移效率E为0.280.证实了Ⅰ与BSA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确定了其与BSA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且结合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相似文献   

10.
以2-氨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3-甲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有别于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经3-苯基-2-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中间体,高产率的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3-苯基四氢环戊二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酮七乙酰乳糖硫苷.  相似文献   

11.
在α-肉桂酰基二硫缩烯酮类化合物(1)的基础上,由2,3-二氢-4-噻喃酮化合物(2)与水合肼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多取代5,6-二氢-4-噻喃并咪唑酮类化合物(3),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从6-烷硫基-2H,3H-噻喃-4-酮与丙炔醇类化合物出发,在BF3.OEt2作用下,实现了分子间C(sp2)-C(sp3)键脱水偶联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一系列5-丙炔基-6-烷硫基-2H-噻喃-4(3H)-酮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四甲基哌啶酮为底物,合成一系列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该方法应用膦亚胺4与芳基异氰酸酯的氮杂wittig反应,得到的碳二亚胺5再与仲胺反应。以72%~81%的总产率合成了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二烷氨基噻吩并[2,3-d]嘧啶-4(3H)-酮衍生物7a~7h。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7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7f在浓度为5×10-5 g/L时,对黄瓜灰毒菌的抑制率达到71%。  相似文献   

14.
2-氧代-5,6,7,7a-四氢噻吩并[3,2-c]吡啶(1)是新型抗血栓药物-普拉格雷的关键中间体.以4,5,6,7-四氢噻吩并[3,2-c]吡啶盐酸盐为原料,经烷基化反应、氧化反应和脱保护反应以三步67%的总收率制得.其中部分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 H NMR和MS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Sin(Ⅲ)的配位聚合物[Sm(C5H4NCOO)3(H2O)2]n(INA=异烟酸根:C5H4NCOOO).对该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晶体结构.同时对配聚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16.
经典的Biginelli反应用HCl作催化剂,通常产率较低(20%~50%).以[BPy][HSO4]离子液体为催化剂考察了Biginelli反应在不同温度和溶剂下的反应特点,合成了一系列3,4-二氢嘧啶-2-酮,产率70.7%~92.1%.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产率、纯度较经典的Biginelli反应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Early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containing twophenoxy-imine ligands, called FI catalysts which havevery high potential to become a new generation of olefin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are new-type catalysts which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1—3]. Many ofthem display activities comparable to those of the metal-locene catalysts and, in some cases, behave as living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of α-olefins. Brookhart and Gibsonet al.[4,5] recently reported separately series of Schi…  相似文献   

18.
以异恶唑啉基环取代呋喃核糖环(ribose ring),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咪唑[1,2-a]吡啶C-核甙化合物的衍生物3和4(其中碱基和异恶唑啉基环之间以C-C化学键方式连接),这两种异构体中N和O原子处于相互交换的位置,分别可以利用相应的烯烃和腈氧化物中间体进行偶极环合加成反应制得,其中衍生物4c显示出一定的抗HIV-1活性。  相似文献   

19.
在离子液体中,由4-氟苯甲醛、5,5-二甲基-3-(4-甲苯氨基)环己-2-烯酮和1,3-茚二酮首次合成标题化合物C34H33FN2O3.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n,a=1.30147(18)nm,b=0.95006(12)nm,c=2.2985(3)nm,β=102.850(3)°,Mr=536.62,V=2.7709(6)nm^3,Dc=1.286g/cm^3,Z=4,u(MoKa)=0.087mm^-1,F(000)=1136.X衍射分析表明,新形成的吡啶环采用半椅式构象.另外,在晶体结构中还存在非常规分子间氢键C—H…O,连接相邻的分子沿b轴方向形成多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